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启动。重庆十八中语文学科利用自身多年来的发展优势,积极申报课程创新基地。“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在全市众多申报基地中脱颖而出,以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重庆市首批课程创新基地。自立项以来,重庆十八中根据建设规划,有步骤、高效率地推进基地建设。重庆十八中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引来市内外兄弟学校瞩目。2017年11月,在全市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李勇副校长以《绿韵书香,濡染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题,作了前期工作汇报;2017年12月,李勇副校长在忠县中学作了题为《素养融通生命,书香点亮未来》的中期报告。2018年3月,廖成有老师代表课程基地在重庆七中分享了题为《选修课程的实践与构想》的报告。2018年3月,全市高三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暨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交流会在十八中铁山坪召开,蒋素兰、谭涛老师向全市语文同行献上了融通课实例,秦洪仕老师作了高三语文复习建议报告,廖成有老师代表课程基地作了阶段进展汇报。2018年5月,李勇副校长在西大附中作了题为《多渠道架设文史哲融通的桥梁》的报告。2018年11月,承办第五届全国未来学校大会参观活动,李勇副校长在大会向全国嘉宾介绍了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果,反响热烈。基地建设渐入佳境,师生深得其益,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
一、项目建设目标与进展
(一)建设目标
本基地有四个建设目标。
1.建构融通视域的大语文课程资源体系。树立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课程观,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多维度选修课程为拓展,融贯语文课堂学习平台、校内功能厅室、校外实践基地为一体,形成跨学科视界的大语文课程资源体系。
2.形成跨学科视域的语文思维系统。根据语文学科内容包含多学科领域的特点,培养多学科视域的思维能力,提供思维工具,锻炼思维品质,积累思想成果,帮助学生成为思想者,为培养文史哲融通创新人才打基础。
3.提升师生的人文化生命境界。开展有效的审美教育,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演绎文学作品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让师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成长,使学生主体生命更充盈、更丰厚。
4.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在自身建设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带动、影响区内外乃至全市范围之内的语文学科建设,起到经验交流、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建设进展
1.多视域教学环境自然生长
基地办公室、功能室和成果陈列室每周正常使用;图书馆三层楼每天(含周六、周日)开放,使阅读进课堂,校史馆装修早已完成;5间专用研修室,完全按照未来学校要求配置。目前建成6间“智慧教室”,第二期10间正在招投标采购。近三年采购“海量阅读”图书3万余册,价值90余万。
“软硬”并行。近三年举办“砺新大讲堂”讲座20余次,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多次莅临十八中讲学。心理剧、生涯剧、节日汇演……校园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徜徉于书香校园里,让大语文浸润身心,实现语文思维、生命境界的提升。
2.立体化教学模型初步建构
在市级重点课题“中学语文课程内部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辅助下,语文学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进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部整合。
“两区域两体系”课程资源模型已经成型。
“三板块两支点”教学模型初步架构。
3.多路径学习平台一路花开
文学文论研修平台,文学表演探究平台,“诗意”书写交流平台,校园文化濡染平台,多元先修课程学习平台等“五大网络平台”联网运行。实践基地拓展延伸。在原有重庆大剧院、三峡博物馆、施光南大剧院、红岩魂陈列馆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铁山坪森林公园、渝北区碧津公园(感悟自然、快乐书写)等新基地。
4.融通化課程资源有序开发
在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 四C”课程体系统率下,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每学期提供“诗意书写”“现代戏剧表演”“文学文论选读”“校园文化濡染”等五大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课走班。语文基地建设的推进,亦进一步深化、丰富了学校“四C”课程体系的内涵。
5.创新化教师发展日渐深入
实现教师普惠性、梯级化专业提升,是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心。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级优质课竞赛、市区级培训、“中国名校行”等多元化活动,健全教师培养机制。
6.拓展性实践路径丰富多元
我们不断拓展课程建设、语文生本课堂锻造、课外实践基地体验等多元的实践路径,每学期分年级开设诗歌朗诵会、主题辩论赛、现代戏剧汇演、诗意书写成果展示等活动,引领学生交流、学习、表演、感悟、探究。
二、项目建设成果与亮点
(一)学科发展
1、课程开发序列化
(1)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粗具规模
理论成果:市级重点课题“基于中学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建设及实施途径研究”成功立项;实践成果:“五大”校本选修课程形成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系列校本教材均在陆续完善之中,拟于近期正式印刷。
(2)国家必修课程整合初现成效
必修课程资源内部整合理论体系完成建构,开始从理论延伸至实践阶段。知识板块、主题单元、核心能力等课程资源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构建起了立体化动态性生成教学范式,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
(3)必修与选修整合实践效果良好
市级重点课题“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内部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子课题“必修与选修资源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即将结题,资源整合思想在课堂实践应用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曾皓(138分)、周宇航(138分)分别于2016年、2017年高考中斩获重庆市语文高考单科第一名,2016年、2017年高考语文120分以上人数均在100人左右。 2、制度建设规范化
语文基地制度化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制定了管理制度多项,评价制度1项,激励制度1项;建立了管理制度严格化、评价制度公开化、奖励制度公平化的“三化”标准。
3、平台使用常态化
(1)研修室使用功能最大化
研修室建成并已投入使用。五大研修室面积达300平方米,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2)网络学习平台互动化
借助十八中微信平台和校园网站,形成了自媒体背景下的师生互动;网络阅览室绿化网络信息并对学生开放,内容丰富全面多元,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语文兴趣,陶冶了语文情操。
(3)校际交流平台开放化
校际经验交流更加开放包容。2016年12月成功承办“第九届全国特色学校展示会”(分会场),十八中语文创新基地建设经验受到各省市兄弟学校借鉴;多次举办重庆市江北区语文高考教研会,包括研讨高考复习策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整合策略、课程知识板块内部整合示范课等。
学科建设推进学校发展。近两年,学校被评为“第二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人才培养基地,获得重庆市“书香重庆、和谐教育”示范学校称号,获评“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并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北大“培文杯”组织奖。
(二)教师提升
1、建立阶梯发展机制
基地已经建构起教师群体阶梯发展机制,形成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骨干教师担纲示范,首席教师智慧引航”的格局。2016年选派教师参加重庆市名师工作坊培训、2017年选派青年教师3名参加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国培计划、2016-2017年组织语文教师80余人次参加中国名校行活动等。现已有7人被评为重庆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有8人被评为教育导师、江北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罗丹老师获得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谭涛获得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连续三年的重庆市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论文现场大赛,邬静、谭涛等6人获得一等奖。全面提升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2、业务素质一专多能
在大语文融通思维的引领下,教师业务能力向“一专多能”转变。一方面基地教师成为学科教学能手,另一方面成为研究性、智慧型专业人才。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和丰厚。近年来基地教师参编论著5部,撰写语文教学论文50余篇。
教师具化行动研究与实践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语文“教与学”,打破了分化背景下的学科界线,论证了以文史哲融通视野观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促成了教师融通视域之形成。
(三)学生成长
1、兴趣多元化
自融通视域下大语文基地创立以来,校本课程序列选修,语文学科社团活动有序开展。例如古典音乐欣賞、诗意书写创作、创新作文讲座、戏剧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夯实了学生审美能力,为其规划未来发展趋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百川文学社(前身新声通讯社)活动蓬勃开展。
2、思维融通化
在大语文融通思维的指引下,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也作用于学生思维的改变。目前,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将选修课程资源与必修课程资源有效地整合,也能够自觉地将学与考相结合,知识迁移能力不断增强,生命认知境界不断提升。例如选修资源诗歌与学生创作融通、古代文学文论与考试写作相整合,使作文达到了言约义丰、逻辑清晰、思想深刻的效果。
3、能力拔尖化
大语文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构起了“多元发展,整体提升,优中拔尖”的能力成长体系。我们组织学生每年参加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培文杯作文大赛、音乐鉴赏与实践、全国书法比赛等,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16年,参加中国修辞学会组织的全国中学生“为学杯”作文大赛,高2018级有110人获奖。第17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叶奕杉同学获得特等奖,9人获得省级奖。第18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5人获得国家级奖,58人获得省级奖。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2018级李佳庚、余舟飏斩获全国一等奖,高2018级徐兴悦、高2019级窦迪航荣获全国三等奖。2017年第四届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吴天宇取得全国特等奖,何灵取得全国一等奖,罗瑞琪、蒋雨馨、杨权军、郑翰琳四位同学取得了全国三等奖。2017年,“华夏万卷杯”少年书法家全国总动员现场决赛,高2019级何衍萱同学荣获金奖。
(四)辐射引领
1、校内学科辐射
文史哲融通视野下的大语文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了本校其他学科的发展和相应基地建设申报的速度。2016年,物理和英语申报课程基地,英语申报成功;2017年本校政治、化学学科积极申报创新基地。已成功申报“法律与生活”“几何画板与数学学习”等4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2017年又有两门学科申报精品选修课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校际经验带动
十八中大语文基地积极配合市教委领雁工程项目,以及江北区集团化办学举措,加强校际教研交流。如:连年均有语文教师区内支教;2016年蒋素兰老师执教江北区高三小说复习专题示范课;2016年谭涛老师展示江北区选修课程文本选读与写作整合示范课;2017年朱明伟老师献课于开州后河中学。邀请重庆市名师杨晓康、周鹏、陆平老师等到校讲课。校际交流频繁,推动了校际教研朝着融通性、开放性方向发展。
三、项目建设困难与问题
“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两年来,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学科内部整合
在建设初期,我们就发现必修课程内部整合、必修与选修课程整合有一定难度。一是对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整合素养要求较高。二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素养要求较高。 (二)学科之间融通
以语文为主导,历史、哲学相辅的文史哲融通,涉及多学科教师的配合与协调,深度突破在客观上有一定困难。
(三)配套优化组合
一是硬件与软件如何合理匹配,二是实现线上、线下效应的最优化。
(四)成果固化提升
如何固化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使之在校内实效运用,校外拓展延伸,值得我们思考。
四、后续建设思路与规划
以上汇报仅仅是对前面工作的一个小结,最终我们要实现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模式创新、课程资源丰富、辐射带动领先的预期成果目标。
(一)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
现已顺利开设“诗意书写”“校境文化濡染”“现代戏剧”和“历代文论选读”四门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已经形成初稿,拟进一步修订后出版。在上述基础上,拟增编校本教材“历代雄辩散文编选”“《史记》短文选读”“古代山水诗词编选”“历代书法碑帖编选”“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选”“唐诗宋词诵读书写选编”等,争取2-3门进入精品选修课程序列,并不断丰富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
(二)锻造大语文融通课堂
打造具有文史哲融通视野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科骨干教师,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上出一堂合格的融通语文课。2018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合格验收。验收合格者发放荣誉证书,优秀者推荐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骨干教師优先选择参加“中国名校行”系列活动。
(三)形成创新基地研究文集
初步命名为《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从理念、目标、内容、手段、路径、成果、制度、评价等方面对本基地进行全面梳理。收集全相关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学生研究论文、戏剧表演文案。
(四)完善“两区域两体系”互动学习平台
对“五大主题研修室”“五大网络平台”“五大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完善,体现“自主、互动、创新”。全面升级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提供学生学习所需,从而促进学生课外生活的积极性和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向性。
(五)定期举办“海纳”文化节
定期开展文史哲融通专题的文化沙龙,定期举办书法、诗词、歌剧等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海纳文化节”,包含书法、绘画、演讲、话剧等表演。让“海纳文化节”成重庆十八中特有的文化标志。
(六)不断丰富文史哲融通教学资源库
收集体现文史哲融通思维的各种教学设计、课件、授课实录等资料,形成文史哲融通教学资源库,供全体语文教师共享,条件成熟所有资源免费对外开放。
(七)指导学科特色社团健康发展
我们成立了体现学科特色的学生社团——百川文学社,印刷了80个页码的纯文学校刊《百川文学》,约请室内外著名诗人、作家投稿,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文艺交流的广阔平台。本校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领社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一、项目建设目标与进展
(一)建设目标
本基地有四个建设目标。
1.建构融通视域的大语文课程资源体系。树立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课程观,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多维度选修课程为拓展,融贯语文课堂学习平台、校内功能厅室、校外实践基地为一体,形成跨学科视界的大语文课程资源体系。
2.形成跨学科视域的语文思维系统。根据语文学科内容包含多学科领域的特点,培养多学科视域的思维能力,提供思维工具,锻炼思维品质,积累思想成果,帮助学生成为思想者,为培养文史哲融通创新人才打基础。
3.提升师生的人文化生命境界。开展有效的审美教育,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演绎文学作品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让师生在书香中实现自身生命成长,使学生主体生命更充盈、更丰厚。
4.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在自身建设目标达成的基础之上,带动、影响区内外乃至全市范围之内的语文学科建设,起到经验交流、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建设进展
1.多视域教学环境自然生长
基地办公室、功能室和成果陈列室每周正常使用;图书馆三层楼每天(含周六、周日)开放,使阅读进课堂,校史馆装修早已完成;5间专用研修室,完全按照未来学校要求配置。目前建成6间“智慧教室”,第二期10间正在招投标采购。近三年采购“海量阅读”图书3万余册,价值90余万。
“软硬”并行。近三年举办“砺新大讲堂”讲座20余次,北大、清华等名校教授多次莅临十八中讲学。心理剧、生涯剧、节日汇演……校园语文活动丰富多彩。师生徜徉于书香校园里,让大语文浸润身心,实现语文思维、生命境界的提升。
2.立体化教学模型初步建构
在市级重点课题“中学语文课程内部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辅助下,语文学科用了近三年的时间进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部整合。
“两区域两体系”课程资源模型已经成型。
“三板块两支点”教学模型初步架构。
3.多路径学习平台一路花开
文学文论研修平台,文学表演探究平台,“诗意”书写交流平台,校园文化濡染平台,多元先修课程学习平台等“五大网络平台”联网运行。实践基地拓展延伸。在原有重庆大剧院、三峡博物馆、施光南大剧院、红岩魂陈列馆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新开辟铁山坪森林公园、渝北区碧津公园(感悟自然、快乐书写)等新基地。
4.融通化課程资源有序开发
在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 四C”课程体系统率下,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每学期提供“诗意书写”“现代戏剧表演”“文学文论选读”“校园文化濡染”等五大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课走班。语文基地建设的推进,亦进一步深化、丰富了学校“四C”课程体系的内涵。
5.创新化教师发展日渐深入
实现教师普惠性、梯级化专业提升,是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重心。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级优质课竞赛、市区级培训、“中国名校行”等多元化活动,健全教师培养机制。
6.拓展性实践路径丰富多元
我们不断拓展课程建设、语文生本课堂锻造、课外实践基地体验等多元的实践路径,每学期分年级开设诗歌朗诵会、主题辩论赛、现代戏剧汇演、诗意书写成果展示等活动,引领学生交流、学习、表演、感悟、探究。
二、项目建设成果与亮点
(一)学科发展
1、课程开发序列化
(1)校本选修课程建设粗具规模
理论成果:市级重点课题“基于中学核心素养下的四C课程建设及实施途径研究”成功立项;实践成果:“五大”校本选修课程形成系列,深受学生欢迎。系列校本教材均在陆续完善之中,拟于近期正式印刷。
(2)国家必修课程整合初现成效
必修课程资源内部整合理论体系完成建构,开始从理论延伸至实践阶段。知识板块、主题单元、核心能力等课程资源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构建起了立体化动态性生成教学范式,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效。
(3)必修与选修整合实践效果良好
市级重点课题“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内部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子课题“必修与选修资源整合与学习策略研究”即将结题,资源整合思想在课堂实践应用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曾皓(138分)、周宇航(138分)分别于2016年、2017年高考中斩获重庆市语文高考单科第一名,2016年、2017年高考语文120分以上人数均在100人左右。 2、制度建设规范化
语文基地制度化建设已经全面完成,制定了管理制度多项,评价制度1项,激励制度1项;建立了管理制度严格化、评价制度公开化、奖励制度公平化的“三化”标准。
3、平台使用常态化
(1)研修室使用功能最大化
研修室建成并已投入使用。五大研修室面积达300平方米,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
(2)网络学习平台互动化
借助十八中微信平台和校园网站,形成了自媒体背景下的师生互动;网络阅览室绿化网络信息并对学生开放,内容丰富全面多元,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语文兴趣,陶冶了语文情操。
(3)校际交流平台开放化
校际经验交流更加开放包容。2016年12月成功承办“第九届全国特色学校展示会”(分会场),十八中语文创新基地建设经验受到各省市兄弟学校借鉴;多次举办重庆市江北区语文高考教研会,包括研讨高考复习策略、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整合策略、课程知识板块内部整合示范课等。
学科建设推进学校发展。近两年,学校被评为“第二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人才培养基地,获得重庆市“书香重庆、和谐教育”示范学校称号,获评“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并凭借优异成绩获得北大“培文杯”组织奖。
(二)教师提升
1、建立阶梯发展机制
基地已经建构起教师群体阶梯发展机制,形成了“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骨干教师担纲示范,首席教师智慧引航”的格局。2016年选派教师参加重庆市名师工作坊培训、2017年选派青年教师3名参加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国培计划、2016-2017年组织语文教师80余人次参加中国名校行活动等。现已有7人被评为重庆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有8人被评为教育导师、江北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罗丹老师获得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谭涛获得市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二等奖。连续三年的重庆市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论文现场大赛,邬静、谭涛等6人获得一等奖。全面提升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2、业务素质一专多能
在大语文融通思维的引领下,教师业务能力向“一专多能”转变。一方面基地教师成为学科教学能手,另一方面成为研究性、智慧型专业人才。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和丰厚。近年来基地教师参编论著5部,撰写语文教学论文50余篇。
教师具化行动研究与实践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语文“教与学”,打破了分化背景下的学科界线,论证了以文史哲融通视野观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促成了教师融通视域之形成。
(三)学生成长
1、兴趣多元化
自融通视域下大语文基地创立以来,校本课程序列选修,语文学科社团活动有序开展。例如古典音乐欣賞、诗意书写创作、创新作文讲座、戏剧表演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夯实了学生审美能力,为其规划未来发展趋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百川文学社(前身新声通讯社)活动蓬勃开展。
2、思维融通化
在大语文融通思维的指引下,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也作用于学生思维的改变。目前,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将选修课程资源与必修课程资源有效地整合,也能够自觉地将学与考相结合,知识迁移能力不断增强,生命认知境界不断提升。例如选修资源诗歌与学生创作融通、古代文学文论与考试写作相整合,使作文达到了言约义丰、逻辑清晰、思想深刻的效果。
3、能力拔尖化
大语文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构起了“多元发展,整体提升,优中拔尖”的能力成长体系。我们组织学生每年参加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培文杯作文大赛、音乐鉴赏与实践、全国书法比赛等,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16年,参加中国修辞学会组织的全国中学生“为学杯”作文大赛,高2018级有110人获奖。第17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叶奕杉同学获得特等奖,9人获得省级奖。第18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5人获得国家级奖,58人获得省级奖。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高2018级李佳庚、余舟飏斩获全国一等奖,高2018级徐兴悦、高2019级窦迪航荣获全国三等奖。2017年第四届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吴天宇取得全国特等奖,何灵取得全国一等奖,罗瑞琪、蒋雨馨、杨权军、郑翰琳四位同学取得了全国三等奖。2017年,“华夏万卷杯”少年书法家全国总动员现场决赛,高2019级何衍萱同学荣获金奖。
(四)辐射引领
1、校内学科辐射
文史哲融通视野下的大语文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推动了本校其他学科的发展和相应基地建设申报的速度。2016年,物理和英语申报课程基地,英语申报成功;2017年本校政治、化学学科积极申报创新基地。已成功申报“法律与生活”“几何画板与数学学习”等4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2017年又有两门学科申报精品选修课程。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校际经验带动
十八中大语文基地积极配合市教委领雁工程项目,以及江北区集团化办学举措,加强校际教研交流。如:连年均有语文教师区内支教;2016年蒋素兰老师执教江北区高三小说复习专题示范课;2016年谭涛老师展示江北区选修课程文本选读与写作整合示范课;2017年朱明伟老师献课于开州后河中学。邀请重庆市名师杨晓康、周鹏、陆平老师等到校讲课。校际交流频繁,推动了校际教研朝着融通性、开放性方向发展。
三、项目建设困难与问题
“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两年来,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学科内部整合
在建设初期,我们就发现必修课程内部整合、必修与选修课程整合有一定难度。一是对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整合素养要求较高。二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素养要求较高。 (二)学科之间融通
以语文为主导,历史、哲学相辅的文史哲融通,涉及多学科教师的配合与协调,深度突破在客观上有一定困难。
(三)配套优化组合
一是硬件与软件如何合理匹配,二是实现线上、线下效应的最优化。
(四)成果固化提升
如何固化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使之在校内实效运用,校外拓展延伸,值得我们思考。
四、后续建设思路与规划
以上汇报仅仅是对前面工作的一个小结,最终我们要实现学习环境优化、学习模式创新、课程资源丰富、辐射带动领先的预期成果目标。
(一)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
现已顺利开设“诗意书写”“校境文化濡染”“现代戏剧”和“历代文论选读”四门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已经形成初稿,拟进一步修订后出版。在上述基础上,拟增编校本教材“历代雄辩散文编选”“《史记》短文选读”“古代山水诗词编选”“历代书法碑帖编选”“中国古代文化史专题选”“唐诗宋词诵读书写选编”等,争取2-3门进入精品选修课程序列,并不断丰富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
(二)锻造大语文融通课堂
打造具有文史哲融通视野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学科骨干教师,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够上出一堂合格的融通语文课。2018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合格验收。验收合格者发放荣誉证书,优秀者推荐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骨干教師优先选择参加“中国名校行”系列活动。
(三)形成创新基地研究文集
初步命名为《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课程创新》,从理念、目标、内容、手段、路径、成果、制度、评价等方面对本基地进行全面梳理。收集全相关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学生研究论文、戏剧表演文案。
(四)完善“两区域两体系”互动学习平台
对“五大主题研修室”“五大网络平台”“五大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完善,体现“自主、互动、创新”。全面升级学生学习的硬件设施,提供学生学习所需,从而促进学生课外生活的积极性和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向性。
(五)定期举办“海纳”文化节
定期开展文史哲融通专题的文化沙龙,定期举办书法、诗词、歌剧等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海纳文化节”,包含书法、绘画、演讲、话剧等表演。让“海纳文化节”成重庆十八中特有的文化标志。
(六)不断丰富文史哲融通教学资源库
收集体现文史哲融通思维的各种教学设计、课件、授课实录等资料,形成文史哲融通教学资源库,供全体语文教师共享,条件成熟所有资源免费对外开放。
(七)指导学科特色社团健康发展
我们成立了体现学科特色的学生社团——百川文学社,印刷了80个页码的纯文学校刊《百川文学》,约请室内外著名诗人、作家投稿,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文艺交流的广阔平台。本校语文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引领社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