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同命运,长期以来生存的共识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闪烁智慧的光彩,留给后人深刻的启迪。我们要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出发,人要能动地适应、遵循自然规律,热爱并保护生态;要以“中和”价值观认识,人与生态是互相依存的,要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要以“知行统一”实践观进行探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性和当代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解释:“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照临四方”意为驱除愚昧。这里显现出生态文明的端倪。人类社会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状况与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的文化渊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乾》强调,人们“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就是说,一方面说明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产、生活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要求人的道德原则要符合自然界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热爱并融入大自然,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追求的最高志趣。古人把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视为“天”,它本身是生命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畏天命”、“识天命”,强调人们敬畏、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利用其为人类谋利益。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人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联系在天然的生成链上,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实际上改造自然,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挖掘自然潜力,所谓征服自然,其要害在于适应自然的特征而改变自我的态度,发挥主观的能动性。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就是说认识天地运动变化的常规,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并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排除不符合实际的欲望,把握天地万物的限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於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大禹成功在治水于“水之道也”,疏通河道,把水引到大海。今天修筑长江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达到175米高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形成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发挥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其中三峡枢纽挡水及泄洪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期的防洪能力。生态文明要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且能够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我国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国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大大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率。生态经济初具规模,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单位产值能耗物耗逐步降低,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面积都在减少,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的增加,生态环境状况在逐步改善。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经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人们进行报复。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所面临的生态现实境遇是: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雾、垃圾成山、海水污染、淡水短缺、森林消失、物种锐减、土壤退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正濒临失衡的危险,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人类正遭遇着巨大的威胁和考验,解决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事情。
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们要认识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要从每天开始,从每个人做起;不仅要深入对生态思想的认识,而且要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做到 “知行统一”,真正取得实效,从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解释:“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照临四方”意为驱除愚昧。这里显现出生态文明的端倪。人类社会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状况与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的文化渊源。《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乾》强调,人们“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就是说,一方面说明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产、生活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要求人的道德原则要符合自然界的本原和普遍规律。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热爱并融入大自然,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追求的最高志趣。古人把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视为“天”,它本身是生命的整体,人是其中的一部分。“畏天命”、“识天命”,强调人们敬畏、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利用其为人类谋利益。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人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联系在天然的生成链上,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要符合自然的客观规律,实际上改造自然,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挖掘自然潜力,所谓征服自然,其要害在于适应自然的特征而改变自我的态度,发挥主观的能动性。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就是说认识天地运动变化的常规,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并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排除不符合实际的欲望,把握天地万物的限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於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大禹成功在治水于“水之道也”,疏通河道,把水引到大海。今天修筑长江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达到175米高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形成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发挥防洪、发电、通航三大效益,其中三峡枢纽挡水及泄洪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期的防洪能力。生态文明要突出生态的重要性,强调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且能够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我国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我国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大大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率。生态经济初具规模,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单位产值能耗物耗逐步降低,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率有较大提高,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面积都在减少,森林覆盖率有了显著的增加,生态环境状况在逐步改善。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经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人们进行报复。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所面临的生态现实境遇是: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酸雾、垃圾成山、海水污染、淡水短缺、森林消失、物种锐减、土壤退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正濒临失衡的危险,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人类正遭遇着巨大的威胁和考验,解决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事情。
十八大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我们要认识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要从每天开始,从每个人做起;不仅要深入对生态思想的认识,而且要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做到 “知行统一”,真正取得实效,从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