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先生的精神遗产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das9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元化先生所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是一个个的开端:对启蒙的继续与反思,对五四的继承与审视,对国学的反思与研究。
  
  思想界素有“北李南王”之称,帝京李慎之,沪上王元化。五年之前的暮春,非典肆虐,风雨如磐,故园黯淡之际,慎之先生以八十高龄,黯然谢世。五年之后的初夏,华土波澜惊动,海内外民族主义情绪方炽,风雨如晦之时,王元化先生亦以八十八高龄逝世。自此之后,北无李慎之,南无王元化了!
  近十年来,学界常有“两头真”的说法,即指一些老革命,早年经青春热血,中年遭言论获罪,壮年经庙堂春秋,暮岁回归启蒙大道。其典型,正是北李南王。在1949年以前,李慎之、王元化都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独裁专制,向往民主自由,而参加革命。李慎之先生于1957年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而王元化先生命运更加坎坷,自1955年因胡风案被牵连,到文革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曾两度发作心因性精神病。而1979年之后,李慎之复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参与起草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王元化则曾担任上海市宣传部长。随后的八十年代末,王元化先生创办了轰动一时的《新启蒙》,成为八十年代末思想解放的一面大旗,九十年代,又创办了“学术集林”丛刊,与当时“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学风相吻合。而李慎之先生则以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气魄,重归启蒙之路。
  这样的精神历程,可以说是从认识自我,到失去自我,到回归自我的过程,他们因理想主义而参加革命,也因理想主义而在革命后饱受摧残,最后仍然是在理想主义驱动下,在自身经历过的苦难与乌托邦的幻灭中,催使他们对自己的时代做出深刻的反思,开始重新认同早年的理想,回到继承五四、反思五四的思想脉路之中。李、王相比较而言,李慎之更加彻底,王元化更加复杂。
  
  “新启蒙”时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与“思想解放”、“理想主义”、“启蒙”诸术语关联在一起的。在八十年代的启蒙读物中,除了北京的“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比较有影响的,要算王元化先生主编的《新启蒙》。
  
  关于启蒙,如果要从学术上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恐怕是一个扯不清的命题。但是事实上,任何一个词语,都只有放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才能获得它的特定的意义。倘若把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启蒙”,与康德的《回答这个问题:何谓启蒙运动?》或者是施密特编的《启蒙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结果恐怕是郢书燕说,穿凿附会,不得要领。无论是谈“五四”,还是谈八十年代,中国式的“启蒙”,其基本的意思,都是“扫除蒙昧,启发民智”,即通过思想上的思想解放,破除权威,破除迷信,以达到政治上的改革的目的。这是传统士大夫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之后,由于“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无法通过直接干预政治来实现,故转而以启发民智,来达到影响政治、影响社会的目的。
  王元化先生在1989年3月写的《<新启蒙>第五辑编后》中,对“启蒙”补加了一个定义:“启蒙运动也就是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人道、法治、改革、开放、现代化,这些都是和启蒙相联系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有观念改革。观念改革就是观念更新,就是思想解放,就是文化启蒙。”这一定义所包涵的内涵与抱负,和“五四”启蒙运动,一脉相承。
  在中国的语境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常常没有一个缓冲的空隙,而直接关联在一起。尤其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思,对一些重要思想观念的反省,都有明确的实用目的。这一现象,与传统儒生的“通经致用”观念密切相关,也与传统士大夫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密切相关。当士大夫转化为知识分子,他们的活动场所从庙堂转入学院,他们的地位也随之边缘化。他们要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其途径就不再是“得君行道”,而是通过社会影响来发生政治影响。就像余英时先生所说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活动主要是限于文化的领域,而不在实际政治和经济的范围内。知识分子是通过‘影响力’去指导社会,而不是凭借‘权力’去支配它。”“思想启蒙”,本质上便是知识分子影响民众的代名词,它与康德以来对“启蒙”的种种定义的争论,在内涵上相去甚远。
  在今天,国朝学界借助华土的儒学、西来的施密特、斯特劳斯思想,对“现代性”以及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的启蒙等问题进行反思,但是,如果没有看到“启蒙”一词的中西之别,便无法认识五四到八十年代这七八十年中中国学人谈论“启蒙”的意义。
  
  “另一种启蒙”
  
  与“启蒙”关联在一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九十年代之后,王元化先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向,即由八十年代的继续五四、继续启蒙,转向反思五四、研究国学。《论传统与反传统——为五四精神一辩》一文,是这一反思的成果。关于五四,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思想与社会运动,越来越彰显它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近八十年来,各种思想、政治势力都对它的意义进行了诠释,把它纳入到自己的历史谱系之中,为自己建构历史的正当性。在九十年代,海外一些学者流行一种论调,即五四是“文革”的精神源头,五四大学生的抗议精神直接成为红卫兵造反行动的先导,五四的打倒孔家店,和文革的批孔一脉相承。
  对此,王元化先生在《对五四的再认识答客问》中说:“五四运动是被压迫者的运动,是向指挥刀进行反抗。‘文革’反过来,是按指挥刀的命令行事,打击的对象则是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被压迫者。‘文革’虽然号称‘大民主’,实际上却是御用的革命。”聊聊几句话,点出了五四与文革的根本区别。事实上,五四与“文革”仅仅是在表面上呈现出似有若无的关联性,而其内在的精神结构,则是毫无可比性的。我们如果承认五四启蒙精神的根本特征,在于个人的觉醒,对民主、科学的追求,那么“文革”所表现出来的,便不是对五四的继承,而恰恰是对五四的反动。
  同时,王元化先生对“启蒙”的疑虑与对五四的反思,使他通过五四而为传统学问释放出一定的空间。在1999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我认为,今天仍须继承五四的启蒙任务;但是五四以来(不是五四时才有)的启蒙心态,却需要克服。我所说的启蒙心态是指对于人的力量和理性的能力的过分信赖。人的觉醒、人的尊严、人的力量,使人类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但是一旦人把自己的力量和理性的能力视为万能,以为可以无坚不摧,不会受到任何局限,而将它绝对化起来,那就会产生意识形态化的启蒙心态。”在《论传统与反传统》,王先生力辩五四不是“全盘性反传统和全盘西化”,而只是反对儒学定于一尊。正是出于这样的看法,使他在九十年代之后,从理论上继续坚持启蒙,但是在实际上则是脱去启蒙的战衣,换上国学的长袍,放下《新启蒙》丛书,而编起《学术集林》,并对五四、法国大革命等事件进行反思。这种做法,许纪霖先生称之为“另一种启蒙”。
  王元化先生谢世后三日,恰逢蜀地发生大地震,波及全国,伤亡十数万。天地不仁,哲人其萎!王元化先生所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是一个个的开端:对启蒙的继续与反思,对五四的继承与审视,对国学的反思与研究。二十余年来,国朝学界正在进入一个思想的新陈代谢日益加快的时代,一种思想,一个话题,一个思想格局,往往刚刚形成,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展现自身,便已经被新的思想、话题与格局所取代。
  而在今天,十年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双峰并峙,四年来自由主义、新左派与文化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思想局面,正在分化、瓦解。可以预料的是,经过了2008年的考验,这种思想的分化与瓦解的速度会加快。但是,不论思想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关于启蒙、五四、传统的话题,都是各种思想流派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所无法绕过的思想母题。而王元化先生在这些领域所做出来的探索,亦可能成为新的思想的必要资源。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我在北川县城里四处搜寻。然而,我的一段少年时光已经无处凭吊,几乎一切有关那段回忆的物证,都在这个世间无迹可寻。    5月13日,我在震后第二天的北川县城里四处搜寻,采访,突然之间意识到,我在亲历一个怎样的历史事件。或许几十年后,我们像今天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一样,在席间对子孙们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但就在眼前更为直接的是,我的一段少年时光已经无处凭吊,几乎一切有关那段回忆的物证
期刊
大地震袭向克什米尔的崇山峻岭。在那里,分界线两边,人们已经对峙了近60年。在对分界线对面亲人的呼唤与不断的恐怖爆炸声中,分界线终于开放了……    2005年10月8日,当地时间8点50分,印度总理辛格和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正在召开印度各首席部长会议。突然,桌上盛满水的杯子在摇晃。随后,头顶上的装饰灯也不停地摇摆起来。是地震了!辛格与索尼娅·甘地及官员们迅速从会场跑到了外面的草坪上。  震惊全球
期刊
以电影为媒介来重构历史、传播价值或意识形态的方式,对于今日的许多观众已经是见惯不惊了。按照法国文人乔治杜亚美在20世纪初对电影的定义,电影“是一部愚蠢、堕落的机器,是文盲和疲于工作的可怜人打发时间的工具”。年鉴学派史学家马克费罗说,直到一战时期的苏联和二战时期的纳粹政权,尤其是后者那里,电影才获得了它的价值,他们分析电影的功能,在知识、宣传和文化领域都赋予电影优先地位,甚至参与重大影片的指导拍摄(
期刊
这是一位传奇的记者,在美国的大牢中闭门造车,却成为李鸿章的知音;这是一部疯狂的作品,令美国新闻界蒙羞,却造就了文学史的奇观;在普遍撒谎的年代,一个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谎言,令自身也成为一页凝重的历史……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新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 of Li Hung Chan
期刊
1913年7月31日,袁世凯发出“二次革命”后的第一张通缉令,通缉黄兴、陈其美、黄郛、李书城四人,各有赏格:黄兴10万元、陈其美5万元、黄郛和李书城各2万元,下面还有一句话:“不论生死,一体给赏。”这四个人中,其实只有陈其美最初就是支持孙中山用兵的主张,黄兴等人是反对动武,主张法律解决的。当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横遭暗杀之后,革命党内意见并不统一,有意思的是赞成动武的大致上都是文人,军人却大多持慎重立
期刊
这是一个进步的年代,苏伊士运河和电报推进了全球一体化。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美国铁路泡沫破碎导致经济危机笼罩全球。  大清的商人们联合起来,勇敢地进行了抗争。    忧郁的圣诞节    圣诞节到了,上海的外商们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庆。  一种沉闷的气氛笼罩着这座繁华的东方大都市。越演越烈的商战,终于激发了中国商人们的众志成城,本土钱庄联合宣布:停止向外商们发行庄票——一种由本土钱庄签发的可以代替现
期刊
经过来自日本、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这几年的研究,发现于阿富汗巴米扬河谷的洞穴中那些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壁画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油性涂料创作的作品。他们认为,是亚洲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了油画。    阿富汗的新发现    2001年3月,阿富汗塔利班组织的首领奥马尔命令士兵炸毁了这个国家内所有的佛像,其中就包括巴米扬河谷中那两座举世闻名的巨型古佛。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之后,来自世界各国和各个文物保
期刊
一个日本间谍,化装成中国人,在东北刺探军事情报,饥寒交迫中却蒙一家中国人相救。日后日本军队攻占了该地区,在残酷的大屠杀中,该间谍“知恩图报”,令日军保护该户中国人,并将该户少年送到日本留学。这就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中日亲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向野坚一(1868-1931),日本著名的军事间谍,在甲午战争中立下大功。  向野坚一是福冈县人,曾就读于明善义墅和县立修猷馆,1890年来华,受训于
期刊
发生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人们联想起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因为这两场地震的震级相近,而且也因为它的波及面都达半个中国以上。以对中国人心理触及的深度而言,只有今天的这场地震能与唐山大地震相比。    地震棚:封闭又动荡的城市生活    那天晚上我在工厂上“小夜班”,也就是12点半就下班,到宿舍睡还可以睡半夜。夜里3点42分,我被剧烈的震动撼醒。窗户玻璃发出“咣咣”的巨响,第一个念头
期刊
编译 范心玥    加拿大丽都运河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这条连接渥太华河与安大略湖的运河原本用于遏制美国入侵加拿大,军事战略地位显著。但长期以来,这一大英帝国当时最大的建筑项目的建造者——英军工程师约翰·拜却被人们遗忘。    加拿大丽都运河(Rideau Canal)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丽都运河开凿于1832年,连接渥太华河与安大略湖,东达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