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光学影像学特征及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眼底光学影像学特征,探讨眼底光学影像检查在AZOOR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经河北省眼科医院门诊检查后初诊为AZOOR的48例(48只眼)患者进行眼底光学影像学检查,包括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以及眼底自发荧光照相(FAF)、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观察患者眼底后极部在各项检查中的改变特征;通过随诊,观察它们的预后转归;并对所有患眼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眼科门诊初诊为I型AZOOR的48只患眼,经眼底光学影像学检查后,大致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28只眼,他们仅在FD-OCT检查中有异常改变,表现为眼底后极部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反光带紊乱,变薄、甚至局部缺失,伴RPE层光带紊乱,并与视野缺损区相对应,而在FAF、FFA、ICGA检查中无异常改变,属于I型AZOOR。第二类20只眼,他们在FD-OCT中的改变与第一类相类似,但在FAF、FFA及ICGA检查中的表现却完全不同。其中在FAF检查中眼底后极部有强自发荧光灶分布;在FFA早期眼底对应部位可见轻微的斑点状强荧光,后期荧光增强;在ICGA早期眼底无异常改变,但后期眼底对应部位出现了明显的低荧光;且这些异常荧光灶在分布上与视野缺损区域均相对应,属于Ⅱ型AZOOR中的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

结论

I型AZOOR与MEWDS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FD-OCT表现,临床上容易混淆。但他们具有完全不同的FAF、FFA、ICGA改变特征。因此,熟练掌握它们各自在FAF、FFA及ICGA中的改变特征对于这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FD-OCT检查由于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分辨率高等特点,能够动态监测这些患者病变部位的感光细胞层内部结构的改变,非常适合于两者的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的发生率及其与吞咽困难等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16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发病年龄、临床表型、病程、用药情况、Hoehn & Yahr分级等临床资料,是否流涎的评估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第6条。所有患者进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结果我们发现帕金森病患者流涎的发生率为59.5%(69/116, 95% CI 50.
目的探讨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的纹状体神经生化改变。方法从尸检脑标本中,选取4例基因确诊的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2例基因确诊的亨廷顿病,以及4名正常对照。对其石蜡切片分别行脑啡肽、P物质、谷氨酸脱羧酶和Calbindin-D28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使用软件行图像分析。结果壳核和尾状核的背侧部脑啡肽、P物质染色和谷氨酸脱羧酶染色在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明显减低;Calbindin-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对泪溢进行分级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对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在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眼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160例,以OCT测量下泪河的高度,同时用问卷方法收集患者泪溢程度分别按照Munk分级和Sahlin分级。对泪溢程度并与OCT测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按照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级分类标准,提出客观泪溢分级指标。结果Munk分级
目的了解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利于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199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进行斜视矫正手术、随访2年以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55例纳入研究。使用同视机、同视机专用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及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对其进行双眼视觉三级功能和远、近距离定量立体视觉的检测。结果平均发病年龄是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经泪小点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评价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28例(128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66例(66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B组62例(62只眼)行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激光联合全泪道置管术,统计分析两组
NOD样受体蛋白(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作为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不仅在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自身非菌性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其他常见的生理过程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NOD样受体蛋白在眼部炎症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现将NOD样受体蛋白在眼部炎症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眼球炎症的形成机制
目的探讨自发性眼眶出血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针吸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至201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经针吸治疗的17例单眼自发性眼眶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初诊时均行B超和眼眶CT平扫增强三维成像检查,并行出凝血功能和眼球突出度检查。在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出血位置、范围后,根据出血对患眼影响的程度在不同时间段行针吸法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抽出的液体例行细胞学检查。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