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化为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必须有计划、有目标的实现职业化,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主要是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来体现,未来高职院校竞争核心力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实训教学开展的成效。因此,如何提升当前实训教学成效,需要学校教务管理者及每一个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认真思考,本文将对此做一番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教学 点滴思考
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未来高等职业教学发展的方向,如何提升当前实训教学成效,关系到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关系到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目前,文科性质的实训教学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难点所在,实训教学究竟存在的哪些问题,为何培养的学生一直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如何突破难点,搞好实训教学,突出高等职业的特色,以下是笔者的点滴思考。
一、主要问题
(一)教师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各类学科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的理念也开遍了大江南北。从教育部的文件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有厚实的专业实训背景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也即目前高职院校所强调的双师型教师,但从实际情况看,拥有“双师”资格者并不十分稀缺,但真正拥有“双师”能力的教师却不多见。笔者曾经参与有关企业老总座谈,很多老总反映,直接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蛮强,但实际操作能力底下,企业必须花大力气重新培训。笔者反思,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实质是教师本身缺乏企业经验,很多教师几乎没有在企业呆过一天,所学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上来又到书本上去。试想,这如何能搞好学生的实训呢?所以,教师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各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部分。
(二)学院及教师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生存的根本所在,从校内资源看,办学者常常满足于建立一些专业实训室,有些甚至连实训室也不配置。即使建立了实训室,由于软件不实用,或缺乏相应师资,实训室教学也难尽如人意。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政策、管理上等等方面的原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重重,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很多高职院校对待实训教学还停留于口头,实训经费投入不足,优质课堂评选还是理论教学为多,期末考核还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校企合作也仅仅是满足解决学生的实习,高职院校对专任教师的选拔,仍然是强调学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待遇方面划分明确,专职的实训教师岗在学校是辅助岗位,很多实训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教学岗位的二等公民,因此,不仅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技能,反而千方百计想进入专职教师系列,造成了实训教师的水平一直徘徊的低位。
(三)实训教学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低层次
校企合作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但合作仍停留在低层次,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也有其理由:一是企业内部的运营数据及材料的很多属于商业机密,企业要防范机密的泄露。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体系,不愿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三是现在的企业均以利益为导向,如果学校不能给予利益,企业是不愿意合作的。现有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仅仅对廉价劳动力感兴趣,而学校对企业的期望也仅仅是停留在企业能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的岗位,对于深层次的合作即缺乏思路,也缺乏热情,导致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匮乏。
(四)实训教学方案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往往流于表面,缺乏目的性。学生在实训时只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而做。企业则喜欢把学生安排在生产的一线, 尤其是流水线。实质上造成了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 再加上很多院校偏重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控则忽视;偏重理论教学的监控,忽视实训教学环节的监控,对实训课或实训内容的考核形式、评分标准、专业技能训练试题库的建立等监控不力,这使得教师考核学生实训不够严格,没有明确的标准,随心所欲,大大影响了实训的质量,实训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二、对策参考
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可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参考对策:
(一)拨资金: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一点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训课程建设总体重视不够,尤其是资金支持力度薄弱。很多高职院校为应对评估、应对检查、应对招生纷纷加大了对实训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必须指出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训教学最缺乏的并非上述硬件建设,而是软件上的建设,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思路调整,具体列表细化,加大对以上软件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重师资:实训课程的阻力大,成效不佳,除了资金支持力度小外,另一个就是对实训师资培训的思路存在误区,很多高职院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都要求专职教师制定课程的实训大纲,认为只要推动教师在家里列出实训大纲就可以开出实训课程,有些高职院校还会搞教师技能达标活动,有些高职院校则会搞一些实训教学技能比赛,这些行为本意是想推动实训师资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实训师资如何才会提高。如今,高职院校要把重点放在技能一块,就要出台详细的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实训水平,最佳的途径就是鼓励教师赴企业攻读“技能学位”。无论何具体措施,一定要利于教师安心赴企业脱产攻读“技能学位”,唯有此,才可能使高职院校的实训师资得以真正快速提高。
(三)腾时间:实训课程的探索是一个费时间,出成果慢的项目。很多实训课程的操作没有统一模式,整个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但一旦探索出了课程实训的标准模式,则可以做为开展实训的模板,意义深远。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政策上对主持实训课程探索的教师腾出时间,比如设定3个试验班级,每班3节课时,就可以达到实训教学研究的目的(3个试验班可以对比实训效果,3节课中2节课实训操作,1节安排实训所涉及的知识点加实训总结),研究过程中如果课时多(超过12节)或课头超2个,则研究精力无法跟上。实训课程研究涉及开发实训项目、设计实训项目、调整实训步骤、调查实训效果、总结实训模式、参与企业调研、开发实训课程等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参与探索的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际工作量是一般理论课程的5倍以上。因此,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应满足实训探索课程的要求,给研究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师腾时间,让教师集中精力探索实训课程的教法,总结模式。
(四)给待遇:实训课程的研究要求从事实上迫使实训教师的待遇无法从课时的量上获得,如果对实训教师上的探索课程的课时津贴与目前的理论课课时津贴一样或差距不大,那么,参与实训课程探索的教师积极性一定不高,因为这是典型的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现象,即个人投入的成本(时间)与收益(津贴)完全不成正比。要想取得突破,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就必须制定相应得保障措施,例如实训课程给予津贴的上浮,确保每个学期主持实训教学探索的教师的总津贴超出专任教师平均数30%,在年度评优、评先给予优先考虑。
(五)推课题:实训课程的研究周期较长,一般要经过4个学期,集中2个学期对比实训效果,1个学期集中改进,最后1个学期形成课程实训模式,另外,实训班级的不同、实训条件的改变、实训内容的调整、实训教师的思路等等都会使实训的效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何使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规范化,如何让最广泛的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获益,仅凭一个教师很难完成,高职院校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组成探索实训课程的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实训课程的教学。为达到更优的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主动对实训探索课程先期招标,出台详细的实训规划、列出学院当前急需开展的实训专业、实训教材、未来需要开展的实训专业及开发的教材,实训课程需要达到的效果等等,引导教师积极申请实训课题的研究。
(六)点带面:实训涉及的面很广,单从课程开发角度来看,就很复杂,如果是所有的课程都一起开展实训教学,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更会对很多高职院校的资金造成压力。即便高职的教师转变观念也需要时间、具体实训操作的方式也值得深入探讨。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要集中自身的资源,确定一批易于开展实训教学或有开展实训教学潜力的课程,力争做好几个示范性的实训课程探索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实训培养模式,然后在自己的学院范围推广,达到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实训教学全面铺开的局面。
当然,实训教学的推进还应该从实训教材、实训基地等环节展开,但如果以上6个环节的缺失,其他的环节一定是无本之源,实训教学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先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推销技巧,教学案例斟选初探.职业时空, 2008;12
[2]彭先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推销技巧,课程教学研究初探.职业时空,2009;3
[3]方光罗,周彬琳.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卢勇.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6
[5]顾丽琴.市场营销专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市场营销导刊. 2009.5
(责任编辑:曾丽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教学 点滴思考
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未来高等职业教学发展的方向,如何提升当前实训教学成效,关系到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关系到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目前,文科性质的实训教学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的难点所在,实训教学究竟存在的哪些问题,为何培养的学生一直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如何突破难点,搞好实训教学,突出高等职业的特色,以下是笔者的点滴思考。
一、主要问题
(一)教师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各类学科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的理念也开遍了大江南北。从教育部的文件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有厚实的专业实训背景和很强的动手能力,也即目前高职院校所强调的双师型教师,但从实际情况看,拥有“双师”资格者并不十分稀缺,但真正拥有“双师”能力的教师却不多见。笔者曾经参与有关企业老总座谈,很多老总反映,直接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蛮强,但实际操作能力底下,企业必须花大力气重新培训。笔者反思,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实质是教师本身缺乏企业经验,很多教师几乎没有在企业呆过一天,所学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上来又到书本上去。试想,这如何能搞好学生的实训呢?所以,教师普遍缺乏实训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各教学环节中最薄弱的部分。
(二)学院及教师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生存的根本所在,从校内资源看,办学者常常满足于建立一些专业实训室,有些甚至连实训室也不配置。即使建立了实训室,由于软件不实用,或缺乏相应师资,实训室教学也难尽如人意。一些高职院校在探索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但由于政策、管理上等等方面的原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困难重重,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证。很多高职院校对待实训教学还停留于口头,实训经费投入不足,优质课堂评选还是理论教学为多,期末考核还是以理论考核为主,校企合作也仅仅是满足解决学生的实习,高职院校对专任教师的选拔,仍然是强调学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待遇方面划分明确,专职的实训教师岗在学校是辅助岗位,很多实训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教学岗位的二等公民,因此,不仅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技能,反而千方百计想进入专职教师系列,造成了实训教师的水平一直徘徊的低位。
(三)实训教学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低层次
校企合作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但合作仍停留在低层次,企业不愿与学校合作也有其理由:一是企业内部的运营数据及材料的很多属于商业机密,企业要防范机密的泄露。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体系,不愿有外界因素的干扰。三是现在的企业均以利益为导向,如果学校不能给予利益,企业是不愿意合作的。现有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仅仅对廉价劳动力感兴趣,而学校对企业的期望也仅仅是停留在企业能为学校解决学生实习的岗位,对于深层次的合作即缺乏思路,也缺乏热情,导致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匮乏。
(四)实训教学方案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往往流于表面,缺乏目的性。学生在实训时只是为完成教学计划而做。企业则喜欢把学生安排在生产的一线, 尤其是流水线。实质上造成了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 再加上很多院校偏重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监控,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控则忽视;偏重理论教学的监控,忽视实训教学环节的监控,对实训课或实训内容的考核形式、评分标准、专业技能训练试题库的建立等监控不力,这使得教师考核学生实训不够严格,没有明确的标准,随心所欲,大大影响了实训的质量,实训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二、对策参考
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可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及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参考对策:
(一)拨资金: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其中一点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训课程建设总体重视不够,尤其是资金支持力度薄弱。很多高职院校为应对评估、应对检查、应对招生纷纷加大了对实训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了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必须指出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训教学最缺乏的并非上述硬件建设,而是软件上的建设,这些都需要高职院校加快思路调整,具体列表细化,加大对以上软件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重师资:实训课程的阻力大,成效不佳,除了资金支持力度小外,另一个就是对实训师资培训的思路存在误区,很多高职院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都要求专职教师制定课程的实训大纲,认为只要推动教师在家里列出实训大纲就可以开出实训课程,有些高职院校还会搞教师技能达标活动,有些高职院校则会搞一些实训教学技能比赛,这些行为本意是想推动实训师资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实训师资如何才会提高。如今,高职院校要把重点放在技能一块,就要出台详细的政策,鼓励教师提升实训水平,最佳的途径就是鼓励教师赴企业攻读“技能学位”。无论何具体措施,一定要利于教师安心赴企业脱产攻读“技能学位”,唯有此,才可能使高职院校的实训师资得以真正快速提高。
(三)腾时间:实训课程的探索是一个费时间,出成果慢的项目。很多实训课程的操作没有统一模式,整个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但一旦探索出了课程实训的标准模式,则可以做为开展实训的模板,意义深远。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政策上对主持实训课程探索的教师腾出时间,比如设定3个试验班级,每班3节课时,就可以达到实训教学研究的目的(3个试验班可以对比实训效果,3节课中2节课实训操作,1节安排实训所涉及的知识点加实训总结),研究过程中如果课时多(超过12节)或课头超2个,则研究精力无法跟上。实训课程研究涉及开发实训项目、设计实训项目、调整实训步骤、调查实训效果、总结实训模式、参与企业调研、开发实训课程等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参与探索的教师花费极大的力气在课余时间进行,实际工作量是一般理论课程的5倍以上。因此,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应满足实训探索课程的要求,给研究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师腾时间,让教师集中精力探索实训课程的教法,总结模式。
(四)给待遇:实训课程的研究要求从事实上迫使实训教师的待遇无法从课时的量上获得,如果对实训教师上的探索课程的课时津贴与目前的理论课课时津贴一样或差距不大,那么,参与实训课程探索的教师积极性一定不高,因为这是典型的不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现象,即个人投入的成本(时间)与收益(津贴)完全不成正比。要想取得突破,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就必须制定相应得保障措施,例如实训课程给予津贴的上浮,确保每个学期主持实训教学探索的教师的总津贴超出专任教师平均数30%,在年度评优、评先给予优先考虑。
(五)推课题:实训课程的研究周期较长,一般要经过4个学期,集中2个学期对比实训效果,1个学期集中改进,最后1个学期形成课程实训模式,另外,实训班级的不同、实训条件的改变、实训内容的调整、实训教师的思路等等都会使实训的效果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如何使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规范化,如何让最广泛的学生在实训课程中获益,仅凭一个教师很难完成,高职院校要组织精干的教学力量,组成探索实训课程的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实训课程的教学。为达到更优的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主动对实训探索课程先期招标,出台详细的实训规划、列出学院当前急需开展的实训专业、实训教材、未来需要开展的实训专业及开发的教材,实训课程需要达到的效果等等,引导教师积极申请实训课题的研究。
(六)点带面:实训涉及的面很广,单从课程开发角度来看,就很复杂,如果是所有的课程都一起开展实训教学,既不现实也无必要,更会对很多高职院校的资金造成压力。即便高职的教师转变观念也需要时间、具体实训操作的方式也值得深入探讨。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要集中自身的资源,确定一批易于开展实训教学或有开展实训教学潜力的课程,力争做好几个示范性的实训课程探索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实训培养模式,然后在自己的学院范围推广,达到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实训教学全面铺开的局面。
当然,实训教学的推进还应该从实训教材、实训基地等环节展开,但如果以上6个环节的缺失,其他的环节一定是无本之源,实训教学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先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推销技巧,教学案例斟选初探.职业时空, 2008;12
[2]彭先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推销技巧,课程教学研究初探.职业时空,2009;3
[3]方光罗,周彬琳.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4]卢勇.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6
[5]顾丽琴.市场营销专业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市场营销导刊. 2009.5
(责任编辑:曾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