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习惯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是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所谓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包括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简言之,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坐要有“坐”像,站要有“站”像,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姿态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当然,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坐、立、行”的规范训练,必要时对某些学生在理解、训练上有困难的进行重点指导、强化训练。让他们理解“坐、立、行”的含义,老师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
二、从尊敬师长着手,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们应先利用周会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做起,并指导学生排练有关节目,在主题队会上表演,使之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为社会文明交往打下基础。
三、从“四爱”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只有一些肤浅的理解。因此,在教育中,应致力于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我们必须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班级、爱护学校这个集体。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既然集体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那么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当为集体出力、争光。结合语文课和思品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该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孩子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四、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懂得和遵守“课堂常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小学生课堂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并将其归纳成课堂“十会”,(会坐、会听、会看、会想、会读、会说(问)、会写、会查、会改、会帮)以及作业“四仔细”(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查)长期写在黑板的一侧让学生常看常记,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还要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注意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要求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好;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教育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还要概括出来,如每周一升旗仪式,让学生注意听国旗下讲话,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样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勤学好问,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用心思考用笔记下不懂的地方,做到不懂就问。这样随时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说到做到,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从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抓起,培养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
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文明与发展靠的是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这就是习惯,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品性。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就要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就要每天都应该把教室和校园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为此,我们应认真观察选好劳动、清洁委员,交给他们工作、管理的方法,利用周会课引导他们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小组劳动卫生竞赛评比活动。除此之外,我们在学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时都要指导并与学生一道打扫环境卫生和整理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做好学生的榜样,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不妨自己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久而久之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境卫生习惯,随时走进教室都给人一种整洁清爽的感觉。
六、把关注后进生落到实处,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不仅要把父母般的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而且要特别关注班上后进的孩子,经常找他们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和纠正,不断进步。在班上成立“一帮一”活动小组,随时帮助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这样,使大部分后进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促进了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七、典型示范带领整体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中评选出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积极向他们学习,鼓励学生努力争当良好习惯示范员。除了老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要注意搞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场合来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八、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职能
选拨一部分少先队干部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如成立“卫生监督岗”,参与学校卫生的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惩罚,对卫生习惯好的同学报知班主任或值周老师,在周一晨会上进行表扬;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红领巾佩戴情况做好记录,期末结束评选出做得好的班级进行奖励;成立“纪律安全岗”,即时反映学生中违反校纪班规的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处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即时的评价,让学生知道孰是孰非,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另外值周教师对本周出现的好人好事进行登记,对学生拾得的钱物(无同学认领的)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或者建立一个“爱心箱”,待期末结束时用于对学生的奖励基金。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切实抓好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一定能为我们培养大批讲文明、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坐要有“坐”像,站要有“站”像,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其实,一个人“坐、立、行”的姿态很重要,它不仅反映了人的教养、气质,而且直接影响着别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与看法。当然,对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坐、立、行”的规范训练,必要时对某些学生在理解、训练上有困难的进行重点指导、强化训练。让他们理解“坐、立、行”的含义,老师示范并加以细致耐心地指导;最后,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
二、从尊敬师长着手,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我们应先利用周会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条款。教育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称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从小事做起,并指导学生排练有关节目,在主题队会上表演,使之逐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为社会文明交往打下基础。
三、从“四爱”入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只有一些肤浅的理解。因此,在教育中,应致力于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入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我们必须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爱护班级、爱护学校这个集体。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既然集体为个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那么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当为集体出力、争光。结合语文课和思品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该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孩子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四、从课堂常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懂得和遵守“课堂常规”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准则。我们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小学生课堂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并将其归纳成课堂“十会”,(会坐、会听、会看、会想、会读、会说(问)、会写、会查、会改、会帮)以及作业“四仔细”(仔细看、仔细想、仔细写、仔细查)长期写在黑板的一侧让学生常看常记,从而指导他们的行为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还要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训练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写字的姿势,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注意提醒纠正不良姿势,要求一笔一划的把字写好;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教育学生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还要概括出来,如每周一升旗仪式,让学生注意听国旗下讲话,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样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勤学好问,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读一篇课文,就应该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读,在读中用心思考用笔记下不懂的地方,做到不懂就问。这样随时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说到做到,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从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抓起,培养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
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品质,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文明与发展靠的是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因此要让学生知道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这就是习惯,也就是做人的基本品性。小学生要好好学习,就要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就要每天都应该把教室和校园扫得干干净净;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为此,我们应认真观察选好劳动、清洁委员,交给他们工作、管理的方法,利用周会课引导他们及时总结工作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小组劳动卫生竞赛评比活动。除此之外,我们在学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时都要指导并与学生一道打扫环境卫生和整理教室,无论什么时候都做好学生的榜样,如果看到地上有垃圾,不妨自己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久而久之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境卫生习惯,随时走进教室都给人一种整洁清爽的感觉。
六、把关注后进生落到实处,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们不仅要把父母般的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而且要特别关注班上后进的孩子,经常找他们谈心,稳定他们的情绪,及时帮助他们发现身上的优缺点,肯定进步的同时指出缺点,督促其改正某些不良习气,促使他们加强自我管理和纠正,不断进步。在班上成立“一帮一”活动小组,随时帮助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和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们起到协助、配合与监督的作用,使家庭教育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这样,使大部分后进生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促进了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七、典型示范带领整体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好模仿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树立榜样。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出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中评选出做得好的学生为示范员,为全体学生做出榜样。教师及优秀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广大学生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积极向他们学习,鼓励学生努力争当良好习惯示范员。除了老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要注意搞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利用各种场合来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八、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职能
选拨一部分少先队干部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如成立“卫生监督岗”,参与学校卫生的管理,对乱扔垃圾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惩罚,对卫生习惯好的同学报知班主任或值周老师,在周一晨会上进行表扬;成立“红领巾监督岗”,对全校学生红领巾佩戴情况做好记录,期末结束评选出做得好的班级进行奖励;成立“纪律安全岗”,即时反映学生中违反校纪班规的情况,教师给予及时的处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即时的评价,让学生知道孰是孰非,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另外值周教师对本周出现的好人好事进行登记,对学生拾得的钱物(无同学认领的)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或者建立一个“爱心箱”,待期末结束时用于对学生的奖励基金。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切实抓好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一定能为我们培养大批讲文明、有知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