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不少前辈师长往往眉头紧锁,甚至闻之色变。我以为,莫谈偶像就色变。
偶像是指被人们效仿的对象。偶像为人所模仿,往往与其某些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在一些人生事件中的表现和成就令人赞叹、羡慕等有关。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偶像的表现和成就,往往能让人们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偶像因此而体现出某种人生标杆的作用。成为像偶像那样的人,便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目标。青少年人生刚起步,探索人生之路的任务很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基本要求、就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当今社会中,人的“青春期”已经“延长”,人生模式已经“去标准化”,教育、就业、婚姻、生育等前辈经典人生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已经不再具备原有的成家立业的标志性和参照意义。今天,还有多少青少年希望成长为像爸爸一样的人?由此,偶像崇拜实际上体现了青少年珍惜短暂人生,以偶像为标杆和参照,探索人生之路的意愿和努力。
前辈师长常让“自家孩子”学习效仿“别人家的孩子”。这说明,对青少年偶像崇拜,他们其实并不绝对排斥,只是担心劣质的偶像带坏青少年。既如此,前辈师长与其忧心忡忡,还不如先搞清楚青少年崇拜怎样的偶像、为什么崇拜那些偶像、希望从那些偶像身上汲取什么、为什么如此狂热……明乎此,才能避免隔靴搔痒地单向说教,在偶像崇拜等问题上与青少年对上话。对上话,才谈得上用主流价值观去影响和塑造青少年。
然而,要跟青少年对上话,却绝非易事。很多前辈师长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养育、教育的青少年,这其实有些天真。事实上,进入幼儿园以后,儿童青少年便开启了逐步远离前辈视野的历程。在同辈群体中,儿童青少年受到来自不同家庭和环境的新信息、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等的交互影响,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偶像崇拜则是这种交互影响的产物之一。这一切就发生在前辈师长的眼皮底下,却又大多在前辈师长的视野之外。对于当代的青少年,前辈师长其实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前辈师长想进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域了解他们,他们却不太喜欢,甚至很排斥前輩师长“入场”。“入场”既难,对话更难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谈偶像崇拜色变无济于事,用主流价值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更难免一厢情愿,难有效果。
要言之,与其忧心忡忡、简单粗暴反对,不如先想方设法深度“入场”,和青少年对上话,搞清楚他们偶像崇拜的真实状况。
[作者系上海《青年学报》主编、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偶像是指被人们效仿的对象。偶像为人所模仿,往往与其某些方面的素质,特别是在一些人生事件中的表现和成就令人赞叹、羡慕等有关。人生之路该怎么走,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索。偶像的表现和成就,往往能让人们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偶像因此而体现出某种人生标杆的作用。成为像偶像那样的人,便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目标。青少年人生刚起步,探索人生之路的任务很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基本要求、就业形态发生很大变化的当今社会中,人的“青春期”已经“延长”,人生模式已经“去标准化”,教育、就业、婚姻、生育等前辈经典人生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已经不再具备原有的成家立业的标志性和参照意义。今天,还有多少青少年希望成长为像爸爸一样的人?由此,偶像崇拜实际上体现了青少年珍惜短暂人生,以偶像为标杆和参照,探索人生之路的意愿和努力。
前辈师长常让“自家孩子”学习效仿“别人家的孩子”。这说明,对青少年偶像崇拜,他们其实并不绝对排斥,只是担心劣质的偶像带坏青少年。既如此,前辈师长与其忧心忡忡,还不如先搞清楚青少年崇拜怎样的偶像、为什么崇拜那些偶像、希望从那些偶像身上汲取什么、为什么如此狂热……明乎此,才能避免隔靴搔痒地单向说教,在偶像崇拜等问题上与青少年对上话。对上话,才谈得上用主流价值观去影响和塑造青少年。
然而,要跟青少年对上话,却绝非易事。很多前辈师长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养育、教育的青少年,这其实有些天真。事实上,进入幼儿园以后,儿童青少年便开启了逐步远离前辈视野的历程。在同辈群体中,儿童青少年受到来自不同家庭和环境的新信息、思想、情感、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等的交互影响,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偶像崇拜则是这种交互影响的产物之一。这一切就发生在前辈师长的眼皮底下,却又大多在前辈师长的视野之外。对于当代的青少年,前辈师长其实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前辈师长想进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场域了解他们,他们却不太喜欢,甚至很排斥前輩师长“入场”。“入场”既难,对话更难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谈偶像崇拜色变无济于事,用主流价值影响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更难免一厢情愿,难有效果。
要言之,与其忧心忡忡、简单粗暴反对,不如先想方设法深度“入场”,和青少年对上话,搞清楚他们偶像崇拜的真实状况。
[作者系上海《青年学报》主编、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