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全纳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将全纳教育模式科学地“嫁接”到体育教学,正面推动体育教学事业发展成为现代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教育学角度、法学角度三个层次对国内引入全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全纳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结果为国内体育教学改革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關键词 全纳体育 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改革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在教育的众多领域中都有其身影的出现。体育教育领域中引入全纳教育的时间并不长,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本文认为其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对同行开展研究与实践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就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引入全纳教育理念的意义而言,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及法学三个层面加以剖析:
一、社会学层面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剖析全纳教育理念,本文认为其根本出发点是体现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将教育的目的看作个人与社会发展基本要素上,而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公正与民主的社会,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共同生活。从社会学层面考虑,如果单纯将特殊的学生放到一个特殊课堂学习环境中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特殊的学生在长大后,需要走进社会、面对社会、融入社会,当他们从一个被隔离的小世界中突然步入复杂多变的社会的过程中时,不可避免会在人际交往、合作与交流中遇到许多困难。全纳体育教学不仅包括常规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包括特殊体育教学模式所包含的优点。其中,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帮助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轨道上,让学生不再只关注自己的特殊点,而是更多地去看自己身上的普通之处。全纳教育提出全员参加学习的观念,将个体当作整个社会的一份子,让学生以社会主任的角度参与活动,以改变社会为学习方向。全纳教育指出,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知识及技巧的学习中。总之,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市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体育课堂主人的民主性,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及改变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从教育学层面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透析全纳教育理念,人人都能享有受教育是最为代表性的内核之一。也就是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是要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平等入学的机会且满足不同需求。可以看出,在全纳教育理念中教育平等的含义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即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平等。从教育学方面考虑,帮助特殊学生融入到普通学生中去,一方面可以在大幅度降低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经费的同时,让特殊学生能够与更多有教育经验及能力的老师交流,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使得他们向普通教学系统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能够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帮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全纳体育课堂在利用多种体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帮助班上体质弱、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以及特殊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运动技能及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与班级其他学生保持基本水平,尽可能降低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年龄、智力和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这样团结友爱的课堂氛围帮助下,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共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互帮互助,不断提高彼此与人沟通的能力,尤其是在普通学生的鼓励下,特殊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程,实现互惠互利的全纳教育课堂价值观。
三、从法学层次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从法学方面考虑,全纳体育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尊重人权。在全纳教育的推动下,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享受丰富的教学资源。全纳体育教学模式鼓励特殊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与普通学生一样,享受平等的体育锻炼机会与学习机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往往呈现多样化,因此教师容易忽略一些特殊学生,如肥胖、智障及患病的学生,或是简单地将这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区分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状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从社会发展方面与法学方面考虑,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进行隔离教学,明显剥夺了学生享受平等教学的权利。全纳体育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不管特殊学生的状况如何,都要保障其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保证特殊学生能够融入到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课堂中,与其他人一起进行体育知识及运动技巧的学习,一起享有利用体育资源进行学习锻炼的权利,实现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体育需求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校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研究”(编号:2013B20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淑娟.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4).
[2] 孙博,王佳佳.全纳教育文献综述(1989-2013年)[J].绥化学院学报.2014(01).
[3] 陈曙,王健,罗永华.基于全纳教育理论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5).
[4] 周琴,谭丹.全纳教师概述:欧洲全纳教师教育改革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4(07).
摘 要 全纳体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将全纳教育模式科学地“嫁接”到体育教学,正面推动体育教学事业发展成为现代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教育学角度、法学角度三个层次对国内引入全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际意义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全纳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结果为国内体育教学改革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關键词 全纳体育 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改革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特殊教育领域,在教育的众多领域中都有其身影的出现。体育教育领域中引入全纳教育的时间并不长,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本文认为其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中还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对同行开展研究与实践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就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引入全纳教育理念的意义而言,本文认为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及法学三个层面加以剖析:
一、社会学层面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剖析全纳教育理念,本文认为其根本出发点是体现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将教育的目的看作个人与社会发展基本要素上,而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公正与民主的社会,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共同生活。从社会学层面考虑,如果单纯将特殊的学生放到一个特殊课堂学习环境中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特殊的学生在长大后,需要走进社会、面对社会、融入社会,当他们从一个被隔离的小世界中突然步入复杂多变的社会的过程中时,不可避免会在人际交往、合作与交流中遇到许多困难。全纳体育教学不仅包括常规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包括特殊体育教学模式所包含的优点。其中,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帮助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轨道上,让学生不再只关注自己的特殊点,而是更多地去看自己身上的普通之处。全纳教育提出全员参加学习的观念,将个体当作整个社会的一份子,让学生以社会主任的角度参与活动,以改变社会为学习方向。全纳教育指出,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知识及技巧的学习中。总之,全纳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市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体育课堂主人的民主性,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及改变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从教育学层面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透析全纳教育理念,人人都能享有受教育是最为代表性的内核之一。也就是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是要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平等入学的机会且满足不同需求。可以看出,在全纳教育理念中教育平等的含义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即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平等。从教育学方面考虑,帮助特殊学生融入到普通学生中去,一方面可以在大幅度降低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经费的同时,让特殊学生能够与更多有教育经验及能力的老师交流,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使得他们向普通教学系统方向转变;另一方面,能够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帮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全纳体育课堂在利用多种体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帮助班上体质弱、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以及特殊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运动技能及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与班级其他学生保持基本水平,尽可能降低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年龄、智力和身心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这样团结友爱的课堂氛围帮助下,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共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互帮互助,不断提高彼此与人沟通的能力,尤其是在普通学生的鼓励下,特殊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课程,实现互惠互利的全纳教育课堂价值观。
三、从法学层次看体育教学改革的全纳教育理念引入意义
从法学方面考虑,全纳体育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尊重人权。在全纳教育的推动下,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享受丰富的教学资源。全纳体育教学模式鼓励特殊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与普通学生一样,享受平等的体育锻炼机会与学习机会。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往往呈现多样化,因此教师容易忽略一些特殊学生,如肥胖、智障及患病的学生,或是简单地将这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区分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状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从社会发展方面与法学方面考虑,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进行隔离教学,明显剥夺了学生享受平等教学的权利。全纳体育教学的教育理念是不管特殊学生的状况如何,都要保障其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保证特殊学生能够融入到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课堂中,与其他人一起进行体育知识及运动技巧的学习,一起享有利用体育资源进行学习锻炼的权利,实现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体育需求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校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研究”(编号:2013B20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淑娟.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04).
[2] 孙博,王佳佳.全纳教育文献综述(1989-2013年)[J].绥化学院学报.2014(01).
[3] 陈曙,王健,罗永华.基于全纳教育理论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5).
[4] 周琴,谭丹.全纳教师概述:欧洲全纳教师教育改革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