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特殊的“的×、的×”用法,自从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1]一书中指出它是“有意思的例子”“唯一的例子”的话以后,《中国语文》和《中国语文通讯》等发表过好几篇文章,如谭达人先生的《无独有偶》[2]、江澄先生的《“的”在前面又一例》[3]、笔者的《并非“无独有偶”》[4]、张谊生先生的《试论结构助词“的”和“之”的前置——兼论现代汉语的骈合结构》[5]等。此外,陈光磊先生在《汉语语法论》[6]一书中也谈到“的×、的×”用法。崔应贤先生等在《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7]一书中也较详细地谈到“的×、的×”的用法。不仅如此,笔者《并非“无独有偶”》一文中还首先把“的×、的×”与特殊的“之×、之×”用法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的×、的×”的说法来源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之×、之×”用法。
最近笔者发现还有一种“底×、底×”的说法,与“的×、的×”用法和“之×、之×”用法一样,如:
长篇《财主底儿女们》的创作是路翎有意要反抗“写实主义”的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实验性的举动。在他看来,“写实主义”“常常只是罗列事实和追求外部刺激”,因而“全无高度的组织气魄”,而他是要坚持他的写小说“写人生第一”的主张,要“写这一代的青年人”“底悲哀,底情热、底挣扎”。(陆阳春《理解路翎》,见《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8])
上面是作者陆阳春引用路翎的话,而这些话出自《路翎书信集》[9]。估计这种用法路翎作品中可能还有,因为在《财主底儿女们》中,“底”也用作定语标志。但也有可能是路翎的孤例。因为“底”作定语的标志,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的用法,出现的时间很短。《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0]中说:“较多见于早期书面语,民国初年至三十年代。约略相当于现在的‘的’,但仅表领属关系。”还说:“这种用法的影响到五十年代还偶尔见到。”“现在已完全不用。”(见第149页)正因为“底”的使用时间很短,所以,“底×、底×”用法的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由上可见,除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之×、之×”和现代汉语的“的×、×的”之外,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一种是“底×、底×”的特殊用法。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新生事物总要战胜旧的事物,语言也是如此。现代作品中,在“五四”以后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之×、之×”和“的×、的×”并行发展。但奇怪的是,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却是“之×、之×”仍占统治地位,又取代了“的×、的×”用法,在当代作品中,“之×、之×”经常可以见到,而且在不同的文体中,有诗、词、文的鉴赏文章,有小说,有散文,有传记,有说明性的文章,有学术论文;[11]而“的×、的×”用法似乎已经绝迹了。至于“底×、底×”的用法,应该是同步引申的结果,但更是昙花一现,还没有萌芽,就夭折了。“底×、底×”用法的消失,这很好理解,因为“底”“表领属关系”的用法,现在已经“完全不用”了,它就没有可能再有“底×、底×”的用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崔应贤先生等的《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一书,在举了朱自清、罗建琳、雨晴、张贤亮、刘月华等“之×、之×”的例子后说:
当然,上面所举(8)—(12)例似乎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大都与古汉语中的“主+之+谓”结构相类似。然而将并列关系的中心语拆解开“之”字后附的分述形式,却在古代汉语中很难见得着。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说明为什么它在当今的汉语里面倒显得更自由了一些。(第70页)
笔者以为崔应贤等先生的说法值得商榷。古汉语中的“主+之+谓”中的“谓”是“谓词”性的,一般认为,有了这个“之”字,使本来句子中的“主+谓”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而“之×、之×”中的“×”有动词,有形容词,但也有名词,如:
(1)至于《十认错》之龙灯、之絮姑,《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戏,《燕子笺》之飞燕、之舞象、之波斯进宝,纸扎装束,无不尽情刻画,故其出色也愈甚。(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
(2)他盖实见得事业可成,而海外之功、之饷,原无虚冒,若使一有人监督,便不能专制一方,就能核我之功,核我之饷,何苦使已辟草莱以创建者,人从容有之,且日仰其面色,受其节制。(明·陆云龙《辽海丹忠录》第33回)
(3)何也?其文则在其文之前、之后、之四面,而其文反非也。(清·金圣叹批评《西厢记》)
(4)有言之而正者,如赖婚之事、之情、之理,自张生言之,则断断必不可赖。(同上)
(5)宋惠莲,因蒋聪之妇人也,乃来旺奸之在前,而又借西门之力之财以得之者也。(《金瓶梅》张竹坡妙评集粹)
(6)今天以倚妆之才之美,即将苏、韩大手笔例为并重,以称鼎足,未为不可。(清·岐山左臣《女开科传》第10回)
以上是古代作品。
(7)然而今日想来,令秦郎如此长怀不忘、字字伤情的,其即《满庭芳》所咏之人之事乎?(《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卷,第831页,周汝昌文)
(8)钱基博之人格,之学行,对其子钱钟书曾发生极深厚之影响。(《钱钟书传稿》第11页)
(9)C嗜烟,但为人真诚,即指出B文之内容之结构之语法等诸多不妥,后又捉笔潜心批阅,删增润色,B之文便面目全非。(白旭初《眼瞎》,见《微型小说选刊》1996年第4期第45页)
以上是当代作品。
上面的例子,“之×、之×”是作整个结构的中心语,它的前面是定语,前后是偏正结构,而“主+之+谓”原来是主谓结构。因此说,两者是不一样的。
崔应贤先生等又认为这种“之×、之×”的说法在古汉语中很难见到。其实,上面说过,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中还是有一些例子的,最早可上溯到孔子的《论语·泰伯》:“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除上举几例外,尚有“×”有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例子。(具体可参看拙著《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第235—239页)
崔先生等又认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说明为什么它在当今的汉语里面倒显得更自由了一些”。张谊生先生对这种现象作了如下分析:
这一变化,似乎意味着“的”、“之”之间的一种新的互补:由于“的”可以后置组成“的”字短语,而“之”基本不能后置,所以,在这两个助词的自由竞争、选择淘汰的过程中,为了有所区别和分工,人们在使用隐含前置式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之”。[12]
笔者以为,张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很有说服力。但似乎还不全面,因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换个角度,认为这同“之×”一类词也有很大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收有“之后”和“之前”两个词,《现代汉语八百词》[13]除了收有“之后”和“之前”外,还收有“之间”“之内”“之中”“之外”“之上”“之下”等的用法;(见第674—675页)此外,还有“之一”“之二”“之所以”“之流”“之类”“之多”“之久”“之极”“之至”等的用法;(见第673—674页)《词汇》[14]还收有“之无”一词。(第43页)而助词“的”字,用在前面的只有一个“的话”。这就是问题的另一方面。而“的”字正如张先生所说的那样,它可以后置组成“的”字短语,那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语。
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师在说到“之”字时,同一般的教材的说法不一样,不认为“之”字是结构助词,而认为它是一个连词。如电大中文本科教材《古代汉语知识教程》[15]在说到“之”字时说:
连词“之”。“之”是一个很特殊的连词,只能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之”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但二者有明显的差别,“的”总是粘附于其他成分,是定语的后附性成分,而“之”是介接性的,总是插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如:
(3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3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38)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吕氏春秋·节葬》)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16]、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17]也持同样看法。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18]中有“之”和“的”的辨析,其中第二点是:
“的”跟修饰语的关系比较密切,“之”跟中心语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之”和它后面的中心语有时可以离开修饰语。例:
(30)这个纳之为大国沙文主义的代表,之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就在于纳的本身,从根本上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见第629页)
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一书,在举了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中“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辛酸,的挣扎;……”后说:
这当然不是平常说的,可是这个例子除了作为“的”使形容词、动词名词化的例子而外,还表现了鲁迅对于粘着语素“的”字努力取得自由的一种感觉——不但是后头自由(这已经实现了),并且前头也要自由(这据我所见,还是唯一的)。[比较文言“之”字,前后都不自由。](见第150—151页)
赵元任先生的说法与后来的语言事实不符,一是“的”字这种用法,并非唯一的;二是“的”在“前头也要自由”的这种努力最终没有成功,后来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寿终正寝”了;“之”字后头确实不自由,但“前头自由”却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一直是自由的,现代汉语更加自由,因为有这么多的“之×”的说法,特别是“之所以”,可以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前头应该是自由的,还有《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所举的一个例子,也证明“之”在前头是自由的。又如:“之后唐正东在进攻时,把泰伦斯撞倒在地,吃到了第五次犯规,江苏队不得不把他换下。”(《易建联创纪录广东客场屠龙 江苏一只脚站在悬崖边》,见“新浪体育”2007年3月9日)“之后”就用在句子的开头。正因为“之”字在前头是自由的,而后头不自由,而“的”字在后头是自由的,在前头并不自由,所以,“之×、之×”经过岁月的考验,虽然有小插曲,但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而“的×、×的”在竞争中退出了这个位置。
笔者以为,上面的分析可以说是很清楚地解释了“的”字用法为什么不能流行,而“之”字用法为什么能够流行的原因。
注释:
[1]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2001.
[2]《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3]《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4期.
[4]《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4期.
[5]见《汉语学习》2000年第5期.
[6]学林出版社,1994.
[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张以英编注,漓江出版社,1989.
[10]侯学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见拙著《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第237—239页,崇文书局,2004.
[12]见《试论结构助词“的”和“之”的前置——兼论现代汉语的骈合结构》.
[13]增订本,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
[14]宋长庚、赵玉秋主编,华龄出版社,1994.
[15]张双棣、张联荣、宋绍年、耿振生编著,蒋绍愚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上册第346页,商务印书馆,1999.
[17]见下册第745—746页,语文出版社,1992.
[18]曲阜师范大学本书编写组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崔山佳,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教授)
最近笔者发现还有一种“底×、底×”的说法,与“的×、的×”用法和“之×、之×”用法一样,如:
长篇《财主底儿女们》的创作是路翎有意要反抗“写实主义”的一个极富挑战性和实验性的举动。在他看来,“写实主义”“常常只是罗列事实和追求外部刺激”,因而“全无高度的组织气魄”,而他是要坚持他的写小说“写人生第一”的主张,要“写这一代的青年人”“底悲哀,底情热、底挣扎”。(陆阳春《理解路翎》,见《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8])
上面是作者陆阳春引用路翎的话,而这些话出自《路翎书信集》[9]。估计这种用法路翎作品中可能还有,因为在《财主底儿女们》中,“底”也用作定语标志。但也有可能是路翎的孤例。因为“底”作定语的标志,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的用法,出现的时间很短。《现代汉语虚词词典》[10]中说:“较多见于早期书面语,民国初年至三十年代。约略相当于现在的‘的’,但仅表领属关系。”还说:“这种用法的影响到五十年代还偶尔见到。”“现在已完全不用。”(见第149页)正因为“底”的使用时间很短,所以,“底×、底×”用法的数量肯定不会太多。
由上可见,除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之×、之×”和现代汉语的“的×、×的”之外,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一种是“底×、底×”的特殊用法。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说来,新生事物总要战胜旧的事物,语言也是如此。现代作品中,在“五四”以后的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之×、之×”和“的×、的×”并行发展。但奇怪的是,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却是“之×、之×”仍占统治地位,又取代了“的×、的×”用法,在当代作品中,“之×、之×”经常可以见到,而且在不同的文体中,有诗、词、文的鉴赏文章,有小说,有散文,有传记,有说明性的文章,有学术论文;[11]而“的×、的×”用法似乎已经绝迹了。至于“底×、底×”的用法,应该是同步引申的结果,但更是昙花一现,还没有萌芽,就夭折了。“底×、底×”用法的消失,这很好理解,因为“底”“表领属关系”的用法,现在已经“完全不用”了,它就没有可能再有“底×、底×”的用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崔应贤先生等的《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一书,在举了朱自清、罗建琳、雨晴、张贤亮、刘月华等“之×、之×”的例子后说:
当然,上面所举(8)—(12)例似乎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大都与古汉语中的“主+之+谓”结构相类似。然而将并列关系的中心语拆解开“之”字后附的分述形式,却在古代汉语中很难见得着。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说明为什么它在当今的汉语里面倒显得更自由了一些。(第70页)
笔者以为崔应贤等先生的说法值得商榷。古汉语中的“主+之+谓”中的“谓”是“谓词”性的,一般认为,有了这个“之”字,使本来句子中的“主+谓”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而“之×、之×”中的“×”有动词,有形容词,但也有名词,如:
(1)至于《十认错》之龙灯、之絮姑,《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戏,《燕子笺》之飞燕、之舞象、之波斯进宝,纸扎装束,无不尽情刻画,故其出色也愈甚。(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
(2)他盖实见得事业可成,而海外之功、之饷,原无虚冒,若使一有人监督,便不能专制一方,就能核我之功,核我之饷,何苦使已辟草莱以创建者,人从容有之,且日仰其面色,受其节制。(明·陆云龙《辽海丹忠录》第33回)
(3)何也?其文则在其文之前、之后、之四面,而其文反非也。(清·金圣叹批评《西厢记》)
(4)有言之而正者,如赖婚之事、之情、之理,自张生言之,则断断必不可赖。(同上)
(5)宋惠莲,因蒋聪之妇人也,乃来旺奸之在前,而又借西门之力之财以得之者也。(《金瓶梅》张竹坡妙评集粹)
(6)今天以倚妆之才之美,即将苏、韩大手笔例为并重,以称鼎足,未为不可。(清·岐山左臣《女开科传》第10回)
以上是古代作品。
(7)然而今日想来,令秦郎如此长怀不忘、字字伤情的,其即《满庭芳》所咏之人之事乎?(《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卷,第831页,周汝昌文)
(8)钱基博之人格,之学行,对其子钱钟书曾发生极深厚之影响。(《钱钟书传稿》第11页)
(9)C嗜烟,但为人真诚,即指出B文之内容之结构之语法等诸多不妥,后又捉笔潜心批阅,删增润色,B之文便面目全非。(白旭初《眼瞎》,见《微型小说选刊》1996年第4期第45页)
以上是当代作品。
上面的例子,“之×、之×”是作整个结构的中心语,它的前面是定语,前后是偏正结构,而“主+之+谓”原来是主谓结构。因此说,两者是不一样的。
崔应贤先生等又认为这种“之×、之×”的说法在古汉语中很难见到。其实,上面说过,古代汉语、近代汉语中还是有一些例子的,最早可上溯到孔子的《论语·泰伯》:“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除上举几例外,尚有“×”有动词性和形容词性的例子。(具体可参看拙著《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第235—239页)
崔先生等又认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说明为什么它在当今的汉语里面倒显得更自由了一些”。张谊生先生对这种现象作了如下分析:
这一变化,似乎意味着“的”、“之”之间的一种新的互补:由于“的”可以后置组成“的”字短语,而“之”基本不能后置,所以,在这两个助词的自由竞争、选择淘汰的过程中,为了有所区别和分工,人们在使用隐含前置式时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之”。[12]
笔者以为,张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很有说服力。但似乎还不全面,因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换个角度,认为这同“之×”一类词也有很大关系。《现代汉语词典》收有“之后”和“之前”两个词,《现代汉语八百词》[13]除了收有“之后”和“之前”外,还收有“之间”“之内”“之中”“之外”“之上”“之下”等的用法;(见第674—675页)此外,还有“之一”“之二”“之所以”“之流”“之类”“之多”“之久”“之极”“之至”等的用法;(见第673—674页)《词汇》[14]还收有“之无”一词。(第43页)而助词“的”字,用在前面的只有一个“的话”。这就是问题的另一方面。而“的”字正如张先生所说的那样,它可以后置组成“的”字短语,那是一个开放性的短语。
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教师在说到“之”字时,同一般的教材的说法不一样,不认为“之”字是结构助词,而认为它是一个连词。如电大中文本科教材《古代汉语知识教程》[15]在说到“之”字时说:
连词“之”。“之”是一个很特殊的连词,只能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之”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但二者有明显的差别,“的”总是粘附于其他成分,是定语的后附性成分,而“之”是介接性的,总是插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例如:
(3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3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38)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吕氏春秋·节葬》)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16]、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17]也持同样看法。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18]中有“之”和“的”的辨析,其中第二点是:
“的”跟修饰语的关系比较密切,“之”跟中心语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之”和它后面的中心语有时可以离开修饰语。例:
(30)这个纳之为大国沙文主义的代表,之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就在于纳的本身,从根本上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见第629页)
赵元任先生的《汉语口语语法》一书,在举了鲁迅《祝中俄文字之交》中“因为从那里面,看见了被压迫者的善良的灵魂,的辛酸,的挣扎;……”后说:
这当然不是平常说的,可是这个例子除了作为“的”使形容词、动词名词化的例子而外,还表现了鲁迅对于粘着语素“的”字努力取得自由的一种感觉——不但是后头自由(这已经实现了),并且前头也要自由(这据我所见,还是唯一的)。[比较文言“之”字,前后都不自由。](见第150—151页)
赵元任先生的说法与后来的语言事实不符,一是“的”字这种用法,并非唯一的;二是“的”在“前头也要自由”的这种努力最终没有成功,后来只维持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寿终正寝”了;“之”字后头确实不自由,但“前头自由”却是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一直是自由的,现代汉语更加自由,因为有这么多的“之×”的说法,特别是“之所以”,可以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前头应该是自由的,还有《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所举的一个例子,也证明“之”在前头是自由的。又如:“之后唐正东在进攻时,把泰伦斯撞倒在地,吃到了第五次犯规,江苏队不得不把他换下。”(《易建联创纪录广东客场屠龙 江苏一只脚站在悬崖边》,见“新浪体育”2007年3月9日)“之后”就用在句子的开头。正因为“之”字在前头是自由的,而后头不自由,而“的”字在后头是自由的,在前头并不自由,所以,“之×、之×”经过岁月的考验,虽然有小插曲,但仍然占据统治地位,而“的×、×的”在竞争中退出了这个位置。
笔者以为,上面的分析可以说是很清楚地解释了“的”字用法为什么不能流行,而“之”字用法为什么能够流行的原因。
注释:
[1]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2001.
[2]《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3]《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4期.
[4]《中国语文天地》1986年第4期.
[5]见《汉语学习》2000年第5期.
[6]学林出版社,1994.
[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温儒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张以英编注,漓江出版社,1989.
[10]侯学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见拙著《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第237—239页,崇文书局,2004.
[12]见《试论结构助词“的”和“之”的前置——兼论现代汉语的骈合结构》.
[13]增订本,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
[14]宋长庚、赵玉秋主编,华龄出版社,1994.
[15]张双棣、张联荣、宋绍年、耿振生编著,蒋绍愚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上册第346页,商务印书馆,1999.
[17]见下册第745—746页,语文出版社,1992.
[18]曲阜师范大学本书编写组编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崔山佳,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