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体;范式;兰亭序;文质彬彬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5-0055-02
提到王羲之《兰亭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已不单单是书坛百代之楷模,更是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兰亭学,涉及《兰亭序》的真伪、版本等方方面面。那么,面对如此巨制,撰写“千字文”式的赏析文字着实令人诚惶诚恐,故而本文不做过多的历史事迹叙述,而是就摹本及其艺术价值展开剖析。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官至会稽内史,拜右将军(一说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出生于名门望族,少年讷于言,及长则富于雄辩,尤以“骨鯁”称誉,“东床坦腹”之洒脱更为后人称道。王羲之书法诸体皆善,书学卫夫人、叔父王廙、锺繇、张芝等,尤其致力于“今体”的创变,是古体向今体转换过程中的枢纽式人物。唐太宗称其书“尽善尽美”,尊其为“书圣”,其千古书名与书史地位从此被确立了下来,为后世追摹师法。后人将其与锺繇并称“锺王”,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或与张芝、锺繇、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召集了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在绍兴兰亭修禊,席间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结集《兰亭诗》,于是王羲之欣然写下《兰亭序》的稿本,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兰亭序》的祖本,后人誉之“天下第一行书”。此作几经周折,最终为唐太宗所得,太宗命赵模、汤普彻、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勾摹临写分赠诸臣,而真本在其逝世后随葬昭陵,《兰亭序》真面从此便成千古之谜。在诸多勾摹临写的版本中,今人普遍认为硬黄响榻的“神龙半印本”(见图1)比较接近原作风貌。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指出:“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无疑,《兰亭序》就是这样的作品,它的用笔、结字、风神、气息等都是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反复临摹、反复从中汲取养料的作品,这也恰恰是它的经典性的魅力所在。
首先,《兰亭序》的经典性在于它的范式意义。虽然汉末刘德升对行书做过整理性的工作,锺繇承继刘德升亦擅行书,在他们的基础上,王羲之进一步钻研了行书的技法,形成了系统的行书书写技巧,也就是说王羲之的行书具有了范式意义,具有行书艺术典型的内在规范性。王羲之早期的行书作品(见图2)比较厚重敦实,点画的牵丝映带较少,几乎字字独立,给人以质朴的审美感受,而《兰亭序》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点画遒媚,风姿绰约,给人以遒媚的审美感受(见图3),由此也可以看出王羲之行书的发展变化。《兰亭序》用笔的特点是“一搨直下”,即笔锋从空中取势,顺锋入纸,无论是横竖撇捺的提按顿挫,还是点画之间的牵丝映带,都起讫分明,干净利落,下笔自然,没有多余的华饰性动作,却又变化丰富,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而法度具备。此外,《兰亭序》集中反映了王羲之的“内撅”笔法,这种用笔笔致紧敛,呈现出“刚劲中正,流美而静”(沈尹默语)的审美特点。其结字变化十分丰富,整体上呈现出修长的结字特点,时而中正,时而欹侧,体态绰约,风流宛在,极富变化,二十多个“之”无一相同,又无刻意之迹,足见其高超之处。因其是稿本,故而有些地方会留下涂抹、增添、删改的痕迹,在章法上有种不拘小节的气概。
《兰亭序》的经典性还在于它是“五合交臻”天人合一之作,它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是心手双畅、心手相忘的产物。史载王羲之后来反复书写数十本均不及这件稿本,足见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境遇下的产物。尽管如此,这里面仍有我们可以析理的地方。这是目前所见史料记载的较早的一件“五合交臻”之作,这种创作模式的范式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其技法体系的范式意义。这里涉及艺术技巧、书写器具、个人情性、创作状态、时令环境等方面,其中比较核心的是艺术技巧、个人情性和创作状态,也就是“天”“人”及其关系。书法的时间性决定了书写的瞬息性,决定了书写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性,这就要求书家深谙“艺理”,明白书法的内在规定性——书法之法。而书法的视觉传达性又要求书家的创作要有风格,这就关乎书家的个人情性,并且不能被书法之法所束缚。于是,这似乎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需要打破这种创作的僵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期然而至的创作灵感与机缘巧合的创作情境就消解了其中的矛盾,从而使书写者纵意所如,物我两忘,达到一种“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的创作境界,并使艺术技巧、个人情性、触境而起的情感在自由的创作状态中达到高度统一。可以说,《兰亭序》就是这样的产物,它诠释了神融笔畅的境界。
孙过庭《书谱》云:“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良有以也。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5-0055-02
提到王羲之《兰亭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已不单单是书坛百代之楷模,更是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兰亭学,涉及《兰亭序》的真伪、版本等方方面面。那么,面对如此巨制,撰写“千字文”式的赏析文字着实令人诚惶诚恐,故而本文不做过多的历史事迹叙述,而是就摹本及其艺术价值展开剖析。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官至会稽内史,拜右将军(一说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出生于名门望族,少年讷于言,及长则富于雄辩,尤以“骨鯁”称誉,“东床坦腹”之洒脱更为后人称道。王羲之书法诸体皆善,书学卫夫人、叔父王廙、锺繇、张芝等,尤其致力于“今体”的创变,是古体向今体转换过程中的枢纽式人物。唐太宗称其书“尽善尽美”,尊其为“书圣”,其千古书名与书史地位从此被确立了下来,为后世追摹师法。后人将其与锺繇并称“锺王”,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或与张芝、锺繇、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初三“上巳节”,王羲之召集了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在绍兴兰亭修禊,席间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结集《兰亭诗》,于是王羲之欣然写下《兰亭序》的稿本,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兰亭序》的祖本,后人誉之“天下第一行书”。此作几经周折,最终为唐太宗所得,太宗命赵模、汤普彻、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勾摹临写分赠诸臣,而真本在其逝世后随葬昭陵,《兰亭序》真面从此便成千古之谜。在诸多勾摹临写的版本中,今人普遍认为硬黄响榻的“神龙半印本”(见图1)比较接近原作风貌。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指出:“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无疑,《兰亭序》就是这样的作品,它的用笔、结字、风神、气息等都是值得我们反复欣赏、反复临摹、反复从中汲取养料的作品,这也恰恰是它的经典性的魅力所在。
首先,《兰亭序》的经典性在于它的范式意义。虽然汉末刘德升对行书做过整理性的工作,锺繇承继刘德升亦擅行书,在他们的基础上,王羲之进一步钻研了行书的技法,形成了系统的行书书写技巧,也就是说王羲之的行书具有了范式意义,具有行书艺术典型的内在规范性。王羲之早期的行书作品(见图2)比较厚重敦实,点画的牵丝映带较少,几乎字字独立,给人以质朴的审美感受,而《兰亭序》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点画遒媚,风姿绰约,给人以遒媚的审美感受(见图3),由此也可以看出王羲之行书的发展变化。《兰亭序》用笔的特点是“一搨直下”,即笔锋从空中取势,顺锋入纸,无论是横竖撇捺的提按顿挫,还是点画之间的牵丝映带,都起讫分明,干净利落,下笔自然,没有多余的华饰性动作,却又变化丰富,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而法度具备。此外,《兰亭序》集中反映了王羲之的“内撅”笔法,这种用笔笔致紧敛,呈现出“刚劲中正,流美而静”(沈尹默语)的审美特点。其结字变化十分丰富,整体上呈现出修长的结字特点,时而中正,时而欹侧,体态绰约,风流宛在,极富变化,二十多个“之”无一相同,又无刻意之迹,足见其高超之处。因其是稿本,故而有些地方会留下涂抹、增添、删改的痕迹,在章法上有种不拘小节的气概。
《兰亭序》的经典性还在于它是“五合交臻”天人合一之作,它是特定情境下的产物,是心手双畅、心手相忘的产物。史载王羲之后来反复书写数十本均不及这件稿本,足见这是可遇不可求的境遇下的产物。尽管如此,这里面仍有我们可以析理的地方。这是目前所见史料记载的较早的一件“五合交臻”之作,这种创作模式的范式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其技法体系的范式意义。这里涉及艺术技巧、书写器具、个人情性、创作状态、时令环境等方面,其中比较核心的是艺术技巧、个人情性和创作状态,也就是“天”“人”及其关系。书法的时间性决定了书写的瞬息性,决定了书写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性,这就要求书家深谙“艺理”,明白书法的内在规定性——书法之法。而书法的视觉传达性又要求书家的创作要有风格,这就关乎书家的个人情性,并且不能被书法之法所束缚。于是,这似乎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需要打破这种创作的僵局。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期然而至的创作灵感与机缘巧合的创作情境就消解了其中的矛盾,从而使书写者纵意所如,物我两忘,达到一种“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的创作境界,并使艺术技巧、个人情性、触境而起的情感在自由的创作状态中达到高度统一。可以说,《兰亭序》就是这样的产物,它诠释了神融笔畅的境界。
孙过庭《书谱》云:“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