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等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有了变化,由此给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及其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概括了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了学生身心的变化,探索了高校公体选项课程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多元化课程终身体育发展对策
体育选项课是教师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探索和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体育课。新《纲要》在强调“健康第一”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和“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指导思想,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多元化课程目标。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顺应了这一教育指导思想,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给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留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学生具有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简称“三自主”)的自由度,对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体育意识与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体育选项课程的重要性
体育选项课在教学宗旨、教材内容、课堂组织形式与教法、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与评价、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探索,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特色。体育选项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打破了院、系、班级建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重新组合上课;教材内容丰富,按专项要求选编,富有弹性和伸缩性,突出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总体说来,体育选项课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自主中彰显个性,激发热情;在自主中培养特长、健康身心。但学生若缺乏引导,极有可能使自主沦为懈怠、自由变为散漫,较大程度地影响学习效果。
二、理解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心理
随着现代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媒体的迅速传播,学生爱赶时髦、赶时尚的心理在运动场上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教师要从内心真正接纳这种自主意识的行为表现,接受学生的“见异思迁”式的对多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和热衷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掌握自身热爱、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宗旨。
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明确,自主是为了更好地促使学习积极主动,是激发学习自觉主动意义上的自由,不是消极怠慢的随心所欲,所以必须对自身发展负责,选课时要坚决杜绝“盲目随众”、“避重就轻”、“择善而从”等现象,要充分利用“三自主”的优势,有效增进身心健康。
2.突出个人兴趣爱好。
有个体兴趣爱好是选项课开展的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能使学习更加主动化;学生对项目有集中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体育的深化学习、专项化学习,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以在选项课学习中学生要突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兴趣爱好为依据的最初选项只是一个段落,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是如何学好这门课。学生要实现目标,仅靠最初的热情与兴趣是不够的,在练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或期望效果未出现的失落,因此学生要调整好心态,检查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锻炼方法。
3.培养终身锻炼能力与习惯。
体育课程的短期目标是在满足兴趣爱好的条件下,使学生通过运动,身心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性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它还应实现其长远功效,即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能力。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中度过,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因此在校期间,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管理下,通过科学的体育健身原理的学习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及对典型按例的了解,懂得“终身体育”是现代高素质人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初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化并培养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锻炼习惯与能力。
三、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大,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承担的工作量普遍偏大。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运用到各自的课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研究新的选项课程的设置。此外,教师的再培训渠道还不畅通,教师的各项能力提高缓慢,仅仅是教学经验有提高。因此,要使体育教师与时俱进,高校就要“解放”教师的时间,使教师真正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教育和研究,力争达到《纲要》的要求。
体育选项课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接受健康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身体锻炼对自身的健康乃至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不少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的态度,缺乏对体育功能的正确认识,选修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宣传。
四、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的发展对策
1.构建“体育俱乐部”。
为了提高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都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之一。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教”变为“导”,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即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享受特定的体育服务项目。
2.鼓励开设有吸引力的新课程。
大学生,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在心理上,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较容易接受和喜欢。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新开设的体育项目有很大的热情。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教师开设新兴的、有吸引力的新课程已成为目前高校体育选项课程改革的必然。
3.高校逐步加大体育场馆投入。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增强体育课程教学技能;要有超前的意识,以满足开设更多体育选项课的需要,合理安排项目。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自由选项的机会,改变学校课程设置主要受场地器材和设施影响的现状。
4.选项课程的社会时效性日益突出。
学生在选项时看重的是所学项目的社会实效性,一部分学生已经把体育选项与自己将来的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很想通过大学的体育课学习,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项目。因此,在体育选项课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又要考虑到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会实效性。
五、结语
《纲要》自2002年颁布以来已有七个年头了。《纲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给了学生,同时也给高校管理者与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如何极大地满足各个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程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新《纲要》时要了解学生的个体体质需求。体育教师要注意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教学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还要注意知识面的拓展,尤其是新兴体育项目知识的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 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多元化课程终身体育发展对策
体育选项课是教师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探索和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型体育课。新《纲要》在强调“健康第一”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和“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指导思想,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多元化课程目标。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顺应了这一教育指导思想,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给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留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空间,学生具有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简称“三自主”)的自由度,对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体育意识与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体育选项课程的重要性
体育选项课在教学宗旨、教材内容、课堂组织形式与教法、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与评价、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探索,形成了自身独立的特色。体育选项课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打破了院、系、班级建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重新组合上课;教材内容丰富,按专项要求选编,富有弹性和伸缩性,突出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兼顾学生差异。总体说来,体育选项课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在自主中彰显个性,激发热情;在自主中培养特长、健康身心。但学生若缺乏引导,极有可能使自主沦为懈怠、自由变为散漫,较大程度地影响学习效果。
二、理解学生对多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心理
随着现代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媒体的迅速传播,学生爱赶时髦、赶时尚的心理在运动场上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教师要从内心真正接纳这种自主意识的行为表现,接受学生的“见异思迁”式的对多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和热衷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教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掌握自身热爱、终身锻炼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1.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学习宗旨。
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明确,自主是为了更好地促使学习积极主动,是激发学习自觉主动意义上的自由,不是消极怠慢的随心所欲,所以必须对自身发展负责,选课时要坚决杜绝“盲目随众”、“避重就轻”、“择善而从”等现象,要充分利用“三自主”的优势,有效增进身心健康。
2.突出个人兴趣爱好。
有个体兴趣爱好是选项课开展的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能使学习更加主动化;学生对项目有集中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体育的深化学习、专项化学习,有利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所以在选项课学习中学生要突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兴趣爱好为依据的最初选项只是一个段落,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是如何学好这门课。学生要实现目标,仅靠最初的热情与兴趣是不够的,在练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挫折,或期望效果未出现的失落,因此学生要调整好心态,检查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锻炼方法。
3.培养终身锻炼能力与习惯。
体育课程的短期目标是在满足兴趣爱好的条件下,使学生通过运动,身心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性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它还应实现其长远功效,即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与终身体育能力。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时间是在社会中度过,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关键。因此在校期间,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管理下,通过科学的体育健身原理的学习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及对典型按例的了解,懂得“终身体育”是现代高素质人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初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逐渐转化并培养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锻炼习惯与能力。
三、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大,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承担的工作量普遍偏大。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运用到各自的课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研究新的选项课程的设置。此外,教师的再培训渠道还不畅通,教师的各项能力提高缓慢,仅仅是教学经验有提高。因此,要使体育教师与时俱进,高校就要“解放”教师的时间,使教师真正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教育和研究,力争达到《纲要》的要求。
体育选项课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接受健康意识。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身体锻炼对自身的健康乃至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不少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的态度,缺乏对体育功能的正确认识,选修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宣传。
四、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程的发展对策
1.构建“体育俱乐部”。
为了提高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都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之一。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也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教”变为“导”,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即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享受特定的体育服务项目。
2.鼓励开设有吸引力的新课程。
大学生,特别是高素质的大学生,在心理上,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较容易接受和喜欢。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新开设的体育项目有很大的热情。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教师开设新兴的、有吸引力的新课程已成为目前高校体育选项课程改革的必然。
3.高校逐步加大体育场馆投入。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增强体育课程教学技能;要有超前的意识,以满足开设更多体育选项课的需要,合理安排项目。高校应加大对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学生自由选项的机会,改变学校课程设置主要受场地器材和设施影响的现状。
4.选项课程的社会时效性日益突出。
学生在选项时看重的是所学项目的社会实效性,一部分学生已经把体育选项与自己将来的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是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很想通过大学的体育课学习,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项目。因此,在体育选项课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实际,又要考虑到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社会实效性。
五、结语
《纲要》自2002年颁布以来已有七个年头了。《纲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给了学生,同时也给高校管理者与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如何极大地满足各个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程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上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实施新《纲要》时要了解学生的个体体质需求。体育教师要注意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教学过程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还要注意知识面的拓展,尤其是新兴体育项目知识的提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