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大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的池塘總是格外引人注目,有时候不单单是因为其中的荷花美景,也源于其清澈明亮的泉水。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看似是描写池塘里的水,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观书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幸福小目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5~6岁幼儿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幸福加点料
  1.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宝宝在深层次的意义理解上也许会有一些困难,但通过反复诵读及家长适当的释义讲解,相信他一定能从诗句中领略到读书的重要性。
  2.延伸问题:宝宝,你知道诗中的“渠”指的是什么吗?
其他文献
一、甘肃油画的地域性特征  当代的甘肃油画艺术集中的表现了甘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甘肃广阔的土地上镶嵌着无数的已经逝去的文明与辉煌,许多新石器时代旧址,古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等余韵犹存,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变幻无穷的山脉,千姿百态的地貌,蕴含着无数的秘密,黄土高原沟壑纵深,祁连山草场茂盛,马肥牛壮。甘肃省因此有了博大之美,粗犷之气、浑厚之韵、淳朴之风这些美学地域特征。对于油画艺术而言,绘画语言丰富、
期刊
“南音”原称“泉州南音”“泉州弦管”,是保存在福建东南沿海的一种古老音乐,所以有时也以“福建南音”称之。南音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以泉州地道方言演唱,所以海内外弦友习惯通称为“泉州南音”。这种古乐简陋古朴,旋律古远典雅,歌唱者以泉腔“照古音”咬字吐音作韵,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无不扣人心弦,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民间社团是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的基本途径之一,南音也正是由于这些地方社团的
期刊
摘要:打溜子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也是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善于表现大自然生动风趣的情景,土家人淳朴、热情的生活气息,以其精湛的演奏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得到了广大音乐学者的关注。本文对于打溜子音乐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门艺术,并更好的传承。  打溜子艺术来源于大自然,乡土气息浓厚,神奇的乐器组合以及新奇的演奏技法,充分展现出本民族鲜明的特点以及民间传统音
期刊
宝宝,你喜欢画画吗?墙上、纸上、身上,你最喜欢在哪里作画?有没有试过在手指上画戒指,在手腕处畫手表、画手链呢?爸爸妈妈小时候可都这样干过哦!今天,我们来点不一样的,把光脚背当作画板,你会画出怎样的创意作品呢?
期刊
小耳朵,真厲害
期刊
小学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会上哪些课?学校会有哪些活动?我们会遇到哪些人、哪些事?又會面临哪些困难?要如何解决呢?让我们一起到纪录片《我们的小学》中寻找答案吧!
期刊
宝宝,昨天探索游戏里的米粒不能浪费哦,把它洗洗干净继续煮飯或是煲粥都是可以的。因为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这样才能对得起袁隆平爷爷和每一位农民伯伯的辛苦付出。读一读下面这两首诗,你一定更加懂得米粒的珍贵。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期刊
对小孩来说,有一口好牙才能吃得好,吃好了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来帮助成长。而牙齿的健康不仅需要清洁,更需要营养的支持。那么,到底哪些食物可以让孩子们的牙齿更加强健呢?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魏维老师给出了以下建议:  ◆绿叶蔬菜。建议每天给孩子吃300克蔬菜(生重),其中綠叶蔬菜要占到一半,大约150克。小油菜、芥兰、苋菜、菠菜、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奶类。特别推荐酸奶,除了富含钙和维生素D
期刊
故事主角:杨果  地 点:表演区  撰 写 者:北京市怀柔区第二幼儿园 孙婷婷  今天的区域游戏,杨果选择了她最喜欢的表演区,并主动向水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水心,我们今天还表演花木兰吧!昨天没演完。”水心和其他选择表演区的小朋友听完杨果的建议后,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商量好表演剧目后,杨果转身走到剧目单旁,将花木兰的剧目海报挂了上去。“这样,大家就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表演什么了!”杨果一边忙着挂
期刊
编者按: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甚至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学习了。然而家长真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吗?“学习故事”—— 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提倡从相信和接纳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解读、促进孩子的学习。本刊“学习故事”专栏,致力于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学习故事,记录下孩子真实发生的学习事件以及成人给予的回应和支持。期待家長朋友们在阅读同龄其他孩子的“学习故事”时,能渐渐把握住“观察”自己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