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里,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西狭颂》和《郙阁颂》就产生于这个时期。两块石刻内容相似,风格相近,但是现存状态却有极大差别。通过将《西狭颂》与《郙阁颂》进行比较,全面深入地剖析与研究其创作背景与现存状态,并结合创作心得对笔法与章法进行品评与赏析。
关键词:《西狭颂》;《郙阁颂》;章法
一、《西狭颂》与《郙阁颂》简介
《西狭颂》《郙阁颂》《石门颂》被称为“汉代摩崖三颂”,他们都是东汉著名的摩崖石刻,处于汉隶趋于成熟的鼎盛时期。当时人们很重视碑文,其作用有三:一是记功述绩,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二是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三是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图文实物资料,具有史学价值。东汉碑刻隶书风格多样,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形体方正,法度严谨;一类法度宽松,疏犷散淡。两类风格的碑刻是后世隶书学习取法的主要对象。《西狭颂》和《郙阁颂》属于第二类。《西狭颂》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位于甘肃省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西狭颂》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字,故又称《惠安西表》。《郙阁颂》刻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172年),比《西狭颂》晚一年,这块碑刻是为了纪念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刻的,因此又称为《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原刻在略阳县西北二十里嘉陵江西岸悬崖的旧栈道中,高约数十丈,后因修建公路而破损被迁至灵崖寺。
二、《西狭颂》与《郙阁颂》的创作背景
两块碑的内容都是歌颂汉武都太守李翕的政绩。李翕出生于官宦之家,字伯都,从小天资明敏,二十岁就执掌“典城”,后担任渑池县令,为使渑池和关中的道路畅通无阻,他主持修建了当时有名的险路崤山之道。东汉建宁三年,李翕出任武都郡太守,到任后他了解到本郡西峡道是通往梁州、益州(今四川)的重要通道,但地势险峻,百姓行走十分不便。李翕派遣仇审修筑东坂,李瑾修筑西坂,修筑完成后,百姓深受德政之惠,遂凿山刻石,作《西狭颂》以颂其德。建宁五年,李翕考察到陕西省略阳县嘉陵江边也就是当时的析里,有一溪流,溪流上接汉水,溪上当时有桥通两岸,但是一旦涨水,桥就会被淹没,阻断交通的要道,因此,李翕派遣官吏凿山开木,修筑郙阁栈道以沟通两岸,百姓感激其功德遂作《郙阁颂》刻于临江数十丈的悬崖之上。在建宁四年、五年,就当时的自然环境而言,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而在政治背景下,汉代自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提倡大一统,主张施行“仁政”“德政”。《西狹颂》与《郙阁颂》就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两个碑帖的核心思想都是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励精图治,报国安民,修桥铺路,造福一方。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善为美,认为善就是美,美就是善,《西狭颂》集中反映了崇善崇德、以善为美的中国传统美学。
三、《西狭颂》与《郙阁颂》现存状态的比较研究
《西狭颂》与《郙阁颂》的凿刻时间相差不远,但是现存的状态却天差地别。《西狭颂》是汉隶成熟时期的产物,距今1800多年,但如今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字的状态和整篇作品的谋篇布局,甚至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字的刀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晚《西狭颂》一年的《郙阁颂》却风貌迥异,现存于灵崖寺的《郙阁颂》一看就知道其历经风雨沧桑和岁月洗礼。造成差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材料的不同。《西狭颂》刻于花岗岩之上,花岗岩的结构极其细密,表面硬度大,吸水性低,耐久性强,化学稳定性极强,这对碑刻的保存有重要作用。而《郙阁颂》却只是刻于嘉陵江的悬崖之上,没有质地细密的山石。二是环境对石刻的影响不同。《西狭颂》位于鱼窍峡中,峡谷的地形与地势特征为摩崖石刻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因此《西狭颂》是三大颂中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其碑额、图案仍然依稀可见。而《郙阁颂》位于江边悬崖上,碑刻位于悬崖拐角处,各种自然环境对碑文的影响无可避免,碑文自然风化的问题极其严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不可忽略,嘉陵江是汉代的航运要道,水运业发达,漕船是重要的运输工具,石刻受到纤夫拉纤的影响出现了七道磨痕,这无疑使《郙阁颂》的破损程度进一步恶化。
四、《西狭颂》与《郙阁颂》的章法比较研究
《西狭颂》高290cm,宽198cm,共22行,每行20字。字体方整,每字一寸有余,首尾不缺一字且横成行、竖成列,排列整齐,章法疏朗有序,字距略大于行距,是典型的隶书章法,结尾刻有“仇靖”二字,据研究,这开启了书家落款之先河。《郙阁颂》通高170cm,宽125cm,刻文19行,满行27字。用笔结字,方整凝重,大气磅礴。
五、《西狭颂》与《郙阁颂》的笔法比较与研究
《西狭颂》的笔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其用笔方圆结合,但总体以方为主。其起笔和收笔通常情况下是用方笔,折笔多用方笔,用劲健有质感的线条来调和柔性,这样有利于避免字体的软弱性,使字体多筋骨;但竖勾通常情况下都是比较圆转的笔法,用圆浑来调和刚劲,避免僵直与单一。这种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笔法使字体刚柔并济、有骨有肉、不落俗套。此外,凿刻的刀法遒劲有力,使《西狭颂》的气势更加雄浑。第二个特点是其结体总的来说是以方为主,结构相对方正,横画和竖画相对平直,气势开张,字体外紧内松,用笔左右舒展,一波三折。《西狭颂》并不过度强调左右舒展把字压得扁平来追求大气与宽博,而是把笔画撑在字体的四边,中间尽可能留出空间,作疏可跑马的宽博结体,同时下意识地缩小行距,造成章法上的连绵不绝,增强气势。这两个特点使《西狭颂》粗犷雄强、庄严肃穆、气势磅礴、遒劲潇洒、稳健笃实。《郙阁颂》的笔法与《西狭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体来看,其特征是古朴、俊逸,风格沉郁。碑帖以方笔为主,点画更加厚重,增强了碑文古拙浑厚的气质。结体更加方正与宽博,仍然是内松外紧的结构,但与《西狭颂》相比,结构要略微紧凑,整体大气磅礴,实属汉隶中的瑰宝。 六、《西狭颂》相关创作
创作选题: 在《西狭颂》的临摹过程中,临摹越多越有感触。厚重有质感的线条,宽博的姿态,每个铿锵有力的转折都令人沉醉,指引着笔者深入探索。因此,笔者模仿《西狭颂》的笔法,以词《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為书写内容进行创作。选择这首词是因为这首词极其伤感、凄凉,但是沉醉其中、细细品味后可以发现词作并没有消极颓废之意,只是使读者被每字每句的真情实意打动,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一首柔情万丈的词句,用雄浑、朴厚的《西狭颂》的笔法书写出来,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创作过程:第一步是选择创作材料。笔者在综合考虑后决定用宣纸书写,宣纸分很多种,仿古色的半生熟彩宣成为了笔者的最终选择。尺寸方面笔者选择的是比较保守传统的六尺三条屏,这种尺寸更符合《西狭颂》粗犷雄强的特征。毛笔则选择了狼兼毫。第二步是集字,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这首古词集字难度大是因为很多字都没有,只有运用偏旁部首拼凑法进行拼凑,能够通过书法字典集出来的有外、五、风、无、得、中、日,而吹、楼、谁、玉、江、润集不出来,但是能够利用其他的碑帖把感觉表现出来。第三步是创作小稿。设计创作小稿时,笔者运用了和六尺同比例的毛边纸,按照之前所集的字,把整首词分成六列,每列十个字,最后一列只有四个字,后面所留空白为落款所用。第四步进入正式创作阶段,由于《西狭颂》的起笔通常都是方笔,因此笔者在写第一笔时运用逆入法,先逆入,再藏锋,再走,这样会形成很自然的方笔。在行笔过程中,笔者运用绞转笔法也就是裹锋,在收笔时把笔势回收。但回收不是像楷书那样实收,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在空间之上虚收,这样会形成比较自然的收尾而不是呆板或者比较尖锐的收尾。当然,创作中竖画的处理和横画异曲同工,这样可以使线条自然,略微有一点起伏。还有就是竖勾的处理,竖勾开始转折的地方略微提笔调锋,等锋调正后再行笔铺毫,这样的转笔才能写出篆意,字体不宜太小,太单薄,同时也要注意枯湿浓淡的墨色变化。书写到最后时需要注意落款,接下来是盖印,两厘米的白文姓名印盖上方,下方以朱文闲章印之。
创作心得:创作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是也使笔者对《西狭颂》的理解与感悟愈发深刻,其中有一些字体,令笔者不由自主地将之与《郙阁颂》进行对比来探究两块石刻的不同风格与特点。
七、结语
《西狭颂》与《郙阁颂》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书法爱好者们鉴赏与临摹的典范。清代徐树钧在《宝鸭斋题跋》中评价《西狭颂》:“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清代万经在《分隶偶存》中评价《郙阁颂》:“相其下笔粗钝,酷似村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西狭颂》与《郙阁颂》是隶书中的精品,书法中的瑰宝,其创作内容、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重点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惇,金丹,朱爱娣,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李泊城.《西狭颂》《郙阁颂》比较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6):154-159.
[3]张国藩.千古沧桑《西狭颂》[J].中国书法,2014(14):50-53.
[4]闫晓姣.以“汉三颂”为例解析东汉摩崖书风[J].艺术百家,2011(S2):230-232,248.
[5]叶德辉.游艺卮言[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西狭颂》;《郙阁颂》;章法
一、《西狭颂》与《郙阁颂》简介
《西狭颂》《郙阁颂》《石门颂》被称为“汉代摩崖三颂”,他们都是东汉著名的摩崖石刻,处于汉隶趋于成熟的鼎盛时期。当时人们很重视碑文,其作用有三:一是记功述绩,具有重大的纪念意义;二是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三是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图文实物资料,具有史学价值。东汉碑刻隶书风格多样,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形体方正,法度严谨;一类法度宽松,疏犷散淡。两类风格的碑刻是后世隶书学习取法的主要对象。《西狭颂》和《郙阁颂》属于第二类。《西狭颂》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年),位于甘肃省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西狭颂》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字,故又称《惠安西表》。《郙阁颂》刻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172年),比《西狭颂》晚一年,这块碑刻是为了纪念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刻的,因此又称为《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原刻在略阳县西北二十里嘉陵江西岸悬崖的旧栈道中,高约数十丈,后因修建公路而破损被迁至灵崖寺。
二、《西狭颂》与《郙阁颂》的创作背景
两块碑的内容都是歌颂汉武都太守李翕的政绩。李翕出生于官宦之家,字伯都,从小天资明敏,二十岁就执掌“典城”,后担任渑池县令,为使渑池和关中的道路畅通无阻,他主持修建了当时有名的险路崤山之道。东汉建宁三年,李翕出任武都郡太守,到任后他了解到本郡西峡道是通往梁州、益州(今四川)的重要通道,但地势险峻,百姓行走十分不便。李翕派遣仇审修筑东坂,李瑾修筑西坂,修筑完成后,百姓深受德政之惠,遂凿山刻石,作《西狭颂》以颂其德。建宁五年,李翕考察到陕西省略阳县嘉陵江边也就是当时的析里,有一溪流,溪流上接汉水,溪上当时有桥通两岸,但是一旦涨水,桥就会被淹没,阻断交通的要道,因此,李翕派遣官吏凿山开木,修筑郙阁栈道以沟通两岸,百姓感激其功德遂作《郙阁颂》刻于临江数十丈的悬崖之上。在建宁四年、五年,就当时的自然环境而言,自然灾害频发,民不聊生;而在政治背景下,汉代自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提倡大一统,主张施行“仁政”“德政”。《西狹颂》与《郙阁颂》就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这两个碑帖的核心思想都是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励精图治,报国安民,修桥铺路,造福一方。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善为美,认为善就是美,美就是善,《西狭颂》集中反映了崇善崇德、以善为美的中国传统美学。
三、《西狭颂》与《郙阁颂》现存状态的比较研究
《西狭颂》与《郙阁颂》的凿刻时间相差不远,但是现存的状态却天差地别。《西狭颂》是汉隶成熟时期的产物,距今1800多年,但如今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字的状态和整篇作品的谋篇布局,甚至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字的刀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晚《西狭颂》一年的《郙阁颂》却风貌迥异,现存于灵崖寺的《郙阁颂》一看就知道其历经风雨沧桑和岁月洗礼。造成差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材料的不同。《西狭颂》刻于花岗岩之上,花岗岩的结构极其细密,表面硬度大,吸水性低,耐久性强,化学稳定性极强,这对碑刻的保存有重要作用。而《郙阁颂》却只是刻于嘉陵江的悬崖之上,没有质地细密的山石。二是环境对石刻的影响不同。《西狭颂》位于鱼窍峡中,峡谷的地形与地势特征为摩崖石刻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因此《西狭颂》是三大颂中保存最完整的摩崖石刻,其碑额、图案仍然依稀可见。而《郙阁颂》位于江边悬崖上,碑刻位于悬崖拐角处,各种自然环境对碑文的影响无可避免,碑文自然风化的问题极其严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不可忽略,嘉陵江是汉代的航运要道,水运业发达,漕船是重要的运输工具,石刻受到纤夫拉纤的影响出现了七道磨痕,这无疑使《郙阁颂》的破损程度进一步恶化。
四、《西狭颂》与《郙阁颂》的章法比较研究
《西狭颂》高290cm,宽198cm,共22行,每行20字。字体方整,每字一寸有余,首尾不缺一字且横成行、竖成列,排列整齐,章法疏朗有序,字距略大于行距,是典型的隶书章法,结尾刻有“仇靖”二字,据研究,这开启了书家落款之先河。《郙阁颂》通高170cm,宽125cm,刻文19行,满行27字。用笔结字,方整凝重,大气磅礴。
五、《西狭颂》与《郙阁颂》的笔法比较与研究
《西狭颂》的笔法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其用笔方圆结合,但总体以方为主。其起笔和收笔通常情况下是用方笔,折笔多用方笔,用劲健有质感的线条来调和柔性,这样有利于避免字体的软弱性,使字体多筋骨;但竖勾通常情况下都是比较圆转的笔法,用圆浑来调和刚劲,避免僵直与单一。这种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笔法使字体刚柔并济、有骨有肉、不落俗套。此外,凿刻的刀法遒劲有力,使《西狭颂》的气势更加雄浑。第二个特点是其结体总的来说是以方为主,结构相对方正,横画和竖画相对平直,气势开张,字体外紧内松,用笔左右舒展,一波三折。《西狭颂》并不过度强调左右舒展把字压得扁平来追求大气与宽博,而是把笔画撑在字体的四边,中间尽可能留出空间,作疏可跑马的宽博结体,同时下意识地缩小行距,造成章法上的连绵不绝,增强气势。这两个特点使《西狭颂》粗犷雄强、庄严肃穆、气势磅礴、遒劲潇洒、稳健笃实。《郙阁颂》的笔法与《西狭颂》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体来看,其特征是古朴、俊逸,风格沉郁。碑帖以方笔为主,点画更加厚重,增强了碑文古拙浑厚的气质。结体更加方正与宽博,仍然是内松外紧的结构,但与《西狭颂》相比,结构要略微紧凑,整体大气磅礴,实属汉隶中的瑰宝。 六、《西狭颂》相关创作
创作选题: 在《西狭颂》的临摹过程中,临摹越多越有感触。厚重有质感的线条,宽博的姿态,每个铿锵有力的转折都令人沉醉,指引着笔者深入探索。因此,笔者模仿《西狭颂》的笔法,以词《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為书写内容进行创作。选择这首词是因为这首词极其伤感、凄凉,但是沉醉其中、细细品味后可以发现词作并没有消极颓废之意,只是使读者被每字每句的真情实意打动,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样一首柔情万丈的词句,用雄浑、朴厚的《西狭颂》的笔法书写出来,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
创作过程:第一步是选择创作材料。笔者在综合考虑后决定用宣纸书写,宣纸分很多种,仿古色的半生熟彩宣成为了笔者的最终选择。尺寸方面笔者选择的是比较保守传统的六尺三条屏,这种尺寸更符合《西狭颂》粗犷雄强的特征。毛笔则选择了狼兼毫。第二步是集字,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这首古词集字难度大是因为很多字都没有,只有运用偏旁部首拼凑法进行拼凑,能够通过书法字典集出来的有外、五、风、无、得、中、日,而吹、楼、谁、玉、江、润集不出来,但是能够利用其他的碑帖把感觉表现出来。第三步是创作小稿。设计创作小稿时,笔者运用了和六尺同比例的毛边纸,按照之前所集的字,把整首词分成六列,每列十个字,最后一列只有四个字,后面所留空白为落款所用。第四步进入正式创作阶段,由于《西狭颂》的起笔通常都是方笔,因此笔者在写第一笔时运用逆入法,先逆入,再藏锋,再走,这样会形成很自然的方笔。在行笔过程中,笔者运用绞转笔法也就是裹锋,在收笔时把笔势回收。但回收不是像楷书那样实收,而是向相反的方向在空间之上虚收,这样会形成比较自然的收尾而不是呆板或者比较尖锐的收尾。当然,创作中竖画的处理和横画异曲同工,这样可以使线条自然,略微有一点起伏。还有就是竖勾的处理,竖勾开始转折的地方略微提笔调锋,等锋调正后再行笔铺毫,这样的转笔才能写出篆意,字体不宜太小,太单薄,同时也要注意枯湿浓淡的墨色变化。书写到最后时需要注意落款,接下来是盖印,两厘米的白文姓名印盖上方,下方以朱文闲章印之。
创作心得:创作花费了很多精力,但是也使笔者对《西狭颂》的理解与感悟愈发深刻,其中有一些字体,令笔者不由自主地将之与《郙阁颂》进行对比来探究两块石刻的不同风格与特点。
七、结语
《西狭颂》与《郙阁颂》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书法爱好者们鉴赏与临摹的典范。清代徐树钧在《宝鸭斋题跋》中评价《西狭颂》:“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清代万经在《分隶偶存》中评价《郙阁颂》:“相其下笔粗钝,酷似村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西狭颂》与《郙阁颂》是隶书中的精品,书法中的瑰宝,其创作内容、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重点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黄惇,金丹,朱爱娣,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李泊城.《西狭颂》《郙阁颂》比较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6):154-159.
[3]张国藩.千古沧桑《西狭颂》[J].中国书法,2014(14):50-53.
[4]闫晓姣.以“汉三颂”为例解析东汉摩崖书风[J].艺术百家,2011(S2):230-232,248.
[5]叶德辉.游艺卮言[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