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有20个在GDP目标增速具体数值后加上了“左右”二字。比如,重庆、陕西、甘肃预计增长“11%左右”;江西、湖南、海南、宁夏预计增长“10%左右”;山西、辽宁、内蒙古、江苏、山东、四川预计增长“9%左右”;北京、上海预计增长“7.5%左右”。
使用“左右”有什么讲究,“左右”一般是怎样的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于“左右”是怎样的区间,学界没有统一看法。他认为,各地GDP目标增速之所以多提“左右”,是因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对未来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会是一个重大利好,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和不利因素,比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房地产风险、债务风险等。
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左右”除了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更体现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左右”二字在特殊时期有新的内涵。“如果说经济下行压力大,各地干吗不把目标定低一些?事实上,各地对经济增长还是有基本的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不是‘铁板一块’,更有弹性,发展起来更有余地。”
“左右”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江西省2013年GDP增长目标是“10%以上”,2014年是“10%左右”。具体数值没有变化,从“以上”到“左右”,两字之差体现出怎样的转变?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对于江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来讲,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要高于10%才行。这是以前的思路。现在,整个国家的政策导向不再单纯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多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追求结构调整。江西主动把速度降下来,有更大的空间和余地来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
对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的改进,被认为有效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的行为。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当年底,中组部发文要求考核不能唯GDP,增加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指标,加强政府债务问题考核。
此外,中央有关政策,尤其是“去杠杆”和“去产能”任务目标的提出,也意在引导地方政府寻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浙江省省长李强在该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动把重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上”。李强表示,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么多年了,接下来的任务是要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在这个时期,要提高对经济降速的容忍度。”祁京梅说,GDP增速如果一定要达到某个固定值,反而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发展。为了完成而完成,实际上就要牺牲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环境代价。
“加上了‘左右’二字,宏观调控更灵活,更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合理的浮动区间,可以引导地方经济更健康、更积极地发展。过剩的产能、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项目,就可以割舍掉了。”祁京梅说。
挤掉GDP中的“水分”
在祁京梅看来,“左右”二字的作用,除了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大余地,同时也有利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目标定得特别死,有可能造成虚假报账,为了完成目标而注加水分。加上‘左右’,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羁绊,有缓冲空间,出来的数据会更真实。”祁京梅说。
事实上,中国实行的是GDP分级核算制度,各省份GDP之和高于全国GDP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2013年地方GDP之和至少超过全国GDP数据6万亿。“这些数据都是官方公布的,会对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GDP数据失真,会影响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影响宏观调控的科学依据。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的当下,这个问题日益显得严重。”
蔡洪滨认为,GDP数据“打架”不是简单的统计工作的失误,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政绩观没有调整过来。“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中央一旦定下目标,就变成了最低线,所有省份的目标都高于这个目标, 到市、到县再层层加码。有的脱离了一些地方的实际。”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今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尽快制定国家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的方案和路线图;要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结合GDP核算方法改革,修订2013年及以前年度国家和各地GDP总量,使之相衔接;严格核算2014年各季度及全年各地GDP总量和增速。到2015年,要正式实施全国统一核算GDP。
使用“左右”有什么讲究,“左右”一般是怎样的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对于“左右”是怎样的区间,学界没有统一看法。他认为,各地GDP目标增速之所以多提“左右”,是因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对未来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会是一个重大利好,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和不利因素,比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房地产风险、债务风险等。
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左右”除了折射出宏观经济形势,更体现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左右”二字在特殊时期有新的内涵。“如果说经济下行压力大,各地干吗不把目标定低一些?事实上,各地对经济增长还是有基本的目标,只不过这个目标不是‘铁板一块’,更有弹性,发展起来更有余地。”
“左右”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江西省2013年GDP增长目标是“10%以上”,2014年是“10%左右”。具体数值没有变化,从“以上”到“左右”,两字之差体现出怎样的转变?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对于江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来讲,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要高于10%才行。这是以前的思路。现在,整个国家的政策导向不再单纯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多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追求结构调整。江西主动把速度降下来,有更大的空间和余地来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
对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的改进,被认为有效约束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的行为。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说,“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当年底,中组部发文要求考核不能唯GDP,增加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指标,加强政府债务问题考核。
此外,中央有关政策,尤其是“去杠杆”和“去产能”任务目标的提出,也意在引导地方政府寻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浙江省省长李强在该省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主动把重点聚焦到提质增效上”。李强表示,把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么多年了,接下来的任务是要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在这个时期,要提高对经济降速的容忍度。”祁京梅说,GDP增速如果一定要达到某个固定值,反而约束了地方政府的发展。为了完成而完成,实际上就要牺牲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环境代价。
“加上了‘左右’二字,宏观调控更灵活,更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个合理的浮动区间,可以引导地方经济更健康、更积极地发展。过剩的产能、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项目,就可以割舍掉了。”祁京梅说。
挤掉GDP中的“水分”
在祁京梅看来,“左右”二字的作用,除了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更大余地,同时也有利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目标定得特别死,有可能造成虚假报账,为了完成目标而注加水分。加上‘左右’,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羁绊,有缓冲空间,出来的数据会更真实。”祁京梅说。
事实上,中国实行的是GDP分级核算制度,各省份GDP之和高于全国GDP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2013年地方GDP之和至少超过全国GDP数据6万亿。“这些数据都是官方公布的,会对中国政府的公信力、国际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GDP数据失真,会影响对宏观形势的判断,影响宏观调控的科学依据。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的当下,这个问题日益显得严重。”
蔡洪滨认为,GDP数据“打架”不是简单的统计工作的失误,更多的是体制、机制的问题,是地方政府政绩观没有调整过来。“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中央一旦定下目标,就变成了最低线,所有省份的目标都高于这个目标, 到市、到县再层层加码。有的脱离了一些地方的实际。”
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今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尽快制定国家统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的方案和路线图;要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结合GDP核算方法改革,修订2013年及以前年度国家和各地GDP总量,使之相衔接;严格核算2014年各季度及全年各地GDP总量和增速。到2015年,要正式实施全国统一核算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