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意象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e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唐代,高度智慧的国人就懂得仅以单一的色彩基调通过其浓淡变化、线条虚实,来展示各种不同意蕴的画面,这就是水墨画的前身了。想要了解长江水墨石的美学特点,首先要知道水墨画的表现特征。水墨画是国画的代表,其特点在于它的笔意与墨韵表现,运笔讲究急徐、顿挫、转折,墨韵则通过水与墨的运用以达到浓淡相生的效果,“浓处精彩而不滞,淡处灵秀而不悔”。以形写神,着意意境,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水墨之美——美在意象!
  这种独特的美学表现在万花齐放的世界美术领域中大放异彩!流经历史长河,如今,这种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墨画却在天公手笔、自然酝酿中惊现于长江石上,面对大自然的杰作,上天恩赐的瑰宝,我们难道不应倍加珍惜与感动吗?它值得我们以一颗最诚挚、最感恩的心去面对。接下来,还是让我们一道去细细品味长江石水墨画面所带给我们的那一份别样的美学享受吧!
  一、生动与静谧
  生动是长江水墨石上比较直观的一种美。它主要通过夸张的线条走势和明快的色彩节奏,极尽张扬、个性与大胆。如同一曲韵律起伏的音乐,一幅光影明快的摄影,一种大胆激情的演绎。这种美带着几分现代元素,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美,有着一份张力,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人们在欣赏这种美时往往能感到无比的激动与愉悦。
  如果说长江水墨石的生动主要表现在笔法的大胆张扬上,那么它的那份静谧则主要体现在墨的晕染上,浓墨的沉寂与淡墨的轻灵,交织着一种静谧的氛围。或迷蒙的一丛轻烟密林,或清幽的一潭冷月湖水。这种静谧的美多体现在风景画面的细节中,如晨曦中的山林,落日里的村庄,月光下的渔港。情悄悄,心寂寂,因为寂,所以幽,因为幽,所以深、远,仿佛整个世界被染上了一种冷色调,只留下一份安宁、清寂与幽远……
  二、雄壮与婉约
  雄壮所体现的是一种阳刚之美,多表现在大格局、大线条上。长江水墨石上的这种美一般表现为泼墨写意似的山水,如崇山峻岭、汪洋大海、广漠沙洲……有时也表现在用粗犷线条勾勒的人物上,比如须发惯扬的张飞;比如仰头悲歌的项羽;比如赤壁赋诗的曹操……当然,还可以把狂风、暴雨、飞瀑也比作这种美,这类石头自带着雄浑的气势。因此,人{门在欣赏这类美时通常会有种意气风发、惊心动魄的感觉。
  如果以“骏马秋风塞北”来比喻雄壮美的话,那么“杏花春雨江南”自然就代表婉约美了,婉约是一种阴柔之美,多体现在小细节小单元里。水墨石上一般以细腻的笔法和温润的墨韵来表现这种美,如明月清风、幽林曲涧、暗香疏影……似风度翩翩的骏马游生,巧笑倩兮的溪边浣女。轻如烟、柔似水,带着几分诗情画意,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有着无限意味和情趣,令人如沐春风。
  三、神秘与萧索
  水墨石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表现形式的石头:一些粗看时感觉怪异扭曲的纹理线条,或一些无理错乱的墨块图案,而细品时又带着几分神奇美妙,无法让人一探究竟。我把这类不合自然节奏、规律,无法用理性眼光进行分析解读的石头所表现的美称为神秘美,虽难以捉摸,却引人入胜、令人遐想并产生无限妙趣幻象。掀开那层神秘的面纱,里面或许是一些不可理解的存在,或许是一种无法预知的未来……
  很多人喜欢石头上那种积极健康、激情愉悦的美,而不愿面对这种冷落萧条、凄凉落寞的美。在长江水墨石上,常用水云法所营造的氛围来表现这种美,或加上点景或人物来具体表现。如萧萧落木,荒芜的城墙,或是孤寂落寞的人物。其实这种美就是儒家的“仁”,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疾苦的深厚同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可以从杜甫的这一诗中去体会,它带着一种人生的悲凉感,一种历史的苍茫感。其实能够深切体会这种美的人往往能拥有一段醇厚的情感历程,因为深切感受过,所以懂得珍惜、怜悯,因为对人和天地万物的同情、关切,所以这种情感体验到最后往往能升华成温厚和平的醇美意象。
  四、飘逸与空灵
  飘逸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它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如同庄子的“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特殊生活形态下的“逸”。在长江水墨石中,这种美常表现在逸笔草草、线条流畅的笔法中,体现在运墨轻灵、随性闲适的心境里。虚无的空间,逸动的白云,飘渺的清风,似仙风雅骨的道者,悠闲清寂的隐士。我们可以从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中去体会他那种自然超脱的精神,也可以从张旭那挥毫疾走,落笔云烟的草书中去体会那不羁的个性。在欣赏这种美时,不妨带着一颗自由闲逸的心,方能体会那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无限意韵。
  有时,一块石上会同时展现两种不同的美,如动中的极静,静中的极动,似带着几分禅宗的“悟”,这就是空灵的美感了。“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灵动的生命,就像是宁静的湖面忽然洒下的几丝细雨,如浓密的林荫中忽然筛落的几缕日光,如夏夜荷塘突来的一声蛙鸣。于静中体会这一灵动,有如在寂静的清夜聆听天籁,仿佛周遭的一切又静至极处。这种动静相生的体会是极妙的,因为静,所以清,因为清,所以澄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我们可以从王维这一诗中去感悟这份空灵。
  当然,长江水墨石中还有很多不同表现形式的美,这里只是将几种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做了简单的介绍:生动和静谧,展示的是一种感观与氛围;雄壮与婉约,表现的是一份情趣、意味;神秘与萧索是情感、心灵上的体会;而飘逸与空灵则是精神、意境上的升华。这几种美由观感的接收到情感的酝酿,从心境的沉淀到意境的升华,或许这番体会也算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感悟吧。
其他文献
赏石活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不应当只看作是消遣性的精神活动。赏石者虽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创造美,却有可能从天然的石头中发现美。观赏石的美固然是客观存在,赏石者的审美感受也存在深浅程度的差别。艺术家创造美大有难处,赏石者发现美也不容易。  可能有人会说,发现美就是创造美。从事选石、配基座、选择拍摄角度和命名等活动,难道不也是在创造美吗?是的,这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过,这些活动还不会从根本上改
期刊
石展要宣传,已是共识。但如何宣传,却有待探讨。  石家庄市并非奇石产地,却成功举办了六届石博会,吸引了本省、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石界人士参展,让石友得石,石商盈利,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因此,石家庄展也成为在石界叫得响的品牌展会。提及经验,历届石家庄展策划人之一、桥东区观赏石协会会长李彦森先生认为,成功的展会离不开成功的宣传。    中华奇石:有些人认为展会宣传就是在展前花钱做做展会预告,您的经验
期刊
访问邓安连会长是件让人兴奋的事。几次的走访,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石界早期有趣的和不为人知的事,这让从彼岸来的我感到既新鲜又有趣。    钟情于石    邓安连先生1929年生,台北人,自小于艋舺妈祖宫内的私塾受汉文基础启蒙教育,完成六年义务教育后进入日本人创设的学校。在只讲日文不讲汉语的日本学校里,邓安连学习了4年土木测量。毕业后,1948年经考试被台湾地政局荒地勘测总队录用,担任测量员。测量工作让
期刊
奇石底座作为奇石的附属产业,也是奇石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底座厂工作量的多少、工作紧张程度以及底座用料的选择,都与奇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阿拉善左旗这个奇石市场高度成熟的地方,底座也折射出奇石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普通石友眼里,做个座子把石头展示出来,不挑木料,只为了方便客户挑选时一目了然。而用好木料做座子的石友,却盼望石头能因此卖个好价钱。持这两种观念的石友往往有不同的经营方式,前者是做通货的,只
期刊
早上六点钟起床,吃过早饭,再做好午饭装到保温桶里,准备带到坝子上。采石场条件简陋,能吃上温热的午饭已经很好了。
期刊
时间恒长,生活庸碌,现代人压力渐巨,为释放烦恼,适度地培养休闲兴趣逐年兴起,动静皆宜。例如琴、棋、书、画属静态,跑步、爬山、涉水即动态,随个人喜好且行。文人观赏把玩,人文赏心悦目、言在艺海宽广难习逐。聆听与观赏应该是最简易的休闲活动,而多看多听、不懂即问、心神领会自然悦目,进而成为休闲兴趣。石观古今,采石赏石在台已行之有年,早期石友在河床溪谷觅石,偶尔碰见同好,寒暄问候,天南地北地聊,话题始终在石
期刊
一问:石上的画面太不可思议了。全都是真的吗?  山东临沂的董先生、浙江金华的洪先生等来电,说进了一部分长江画面石销售,但有来购石的朋友提出,画面太不可思议了,真的不是人工画的吗?  答:长江画面石绝对原汁原味。石上的丰富色彩、奇妙纹理及其形成的优美画面,来自石内所含的不同矿物成分及江水千万年的浸润。例如,含铁、锰等则呈现红色,含铜则呈绿色等等,外地石友不了解、有怀疑,或许是因为长江石的画面太优秀了
期刊
一、什么是祥?  要问什么是禅?倒也叫人为难,因为禅是“不立文字”,“禅的本体是不可说的”,能说就不是禅。“禅”是梵语“禅耶”的略称,旧译为“思惟修”,新译为“静虑”。  昔日释迦摩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一笑”,在一花一笑间展开了神秘的传承,二十八传到达摩祖师,南北朝梁武帝时祖师来到中原弘法,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某日与门下弟子谈论佛法,弟子诸多论述,轮到慧可时,他只“作礼叩拜
期刊
前阵子,看到九把刀拍摄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台湾及香港的影展皆获大奖,而且票房也获华语片的新高。这便使我由片名直接联想起当年在左旗及岩滩产地,为寻奇石精品所经历的种种,那里虽有苦也有难,但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境,才猛然了悟,当时所有的所谓苦难,都是现在回味无穷的精华所在。  第一次经银川上左旗进戈壁滩是在1998年春末时节,当时一行三人,庄荣膺是我和杨国宾的带头大哥,我们一起去拜访了宁夏
期刊
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中原,有着深厚的石文化基础和优秀的赏石群体。河南比邻灵璧石之乡安徽,对于灵璧石的收藏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素有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美誉的灵璧石,因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而得名,在亿万年的海水、海底生物、雨水、冰雪和酸碱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声如青铜色如玉”的天然艺术品。灵璧石以独特的美丽和无穷的魅力,从古至今一直被赏石界所尊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将灵璧石大规模引入河南一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