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在生源薄弱学校,有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讨厌数学,逃避数学。这些学生一般对学习不投入,他们的学习效益很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虽很努力,但学习时间的付出与学习的收获很不相称,他们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怎样才能使生源薄弱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不投入变为投入,从低效或者无效变为有效、甚至变为高效?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研究,借助学习论和教学论的理论,通过教师教学设计的改善和课堂实践的探索来寻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使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學质量,解决生源薄弱学校数学教学效益不高的困境。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理论研究法
通过阅读和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借鉴专家、同行的实践经驗,在理论上寻求促进生源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策略。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生源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问题的资料,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3.活动研究法
通过实验前和试验后教学效果对比,对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教学思考。
三、本课题主要研究步骤
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课题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任务分工,着手准备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4月,根据拟定的研究计划,做好阶段总结,通过研讨得出初步研究结果。
第三阶段:2016年5月~2016年9月,进行课堂实践,做好数据的收集和资料的整理。
第四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总结验收阶段。完成结题论证,结题报告。
四、本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研究了生源薄弱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同时反思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用多元智力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最终提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及进一步研究。具体如下: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教师们多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它的精髓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接受知识的创新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于单一的使用,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的原因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一应俱全”,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等。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教学管理者及一线教师教学观念守旧
由于数学是高考中的主要科目,所以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数学教师都在这门课的教学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些学校增加了数学课的课时,要求教师们授课进度及教学内容要完全统一,有的学校还要求教案的统一,试图通过模式化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业务发展,使教师的个人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注重短期的成效,在课堂上只教给学生如何记住原理,如何使用公式做题,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导致在综合复习时,学生不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仔细审视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就会发现,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3.课堂变成“满堂问”,变成非问不能教
与传统型课堂相比,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课改中。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要生成,就必须引导学生共同生成,因此课堂提问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时尚,似乎非问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少问则显得课堂死板。于是,在数学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对话这一教学理念下,满堂问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
(1)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业归因
有些基础薄弱学生把自己数学学习不好归因于教材太难,或归因于自己太笨,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归因,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数学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活动积极探求认知的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爱好,对数学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内部动机对数学学习的作用。“亲其师,才能重其道”,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数学任课教师的亲和程度。教师只有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娴熟的演算与作图技巧出现在学生面前,并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3)利用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教育首先应该是赏识教育。成功的体验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为了促成这种可能,要注意恰当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2.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1)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活动,属于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新途径。很多学生忽略预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习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又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承上启下,建立联系。在认识了预习的重要性后,明确地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有关的原有知识、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各种符号标在书上;尝试做预习笔记。
(2)教会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听课时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知识,这时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要做到:听知识的引入及其发生和形成过程;听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自己预习中确定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及思维方法,诸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听每节课的目标要求;听课堂小结,因为它体现出本节内容的概要。
五、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此次实验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学生的数学总体成绩还较差。虽然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出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全部,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才能使生源薄弱学校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是今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在生源薄弱学校,有不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讨厌数学,逃避数学。这些学生一般对学习不投入,他们的学习效益很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虽很努力,但学习时间的付出与学习的收获很不相称,他们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怎样才能使生源薄弱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不投入变为投入,从低效或者无效变为有效、甚至变为高效?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研究,借助学习论和教学论的理论,通过教师教学设计的改善和课堂实践的探索来寻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使教师自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學质量,解决生源薄弱学校数学教学效益不高的困境。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理论研究法
通过阅读和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借鉴专家、同行的实践经驗,在理论上寻求促进生源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的策略。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生源薄弱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问题的资料,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3.活动研究法
通过实验前和试验后教学效果对比,对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教学思考。
三、本课题主要研究步骤
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0月,课题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任务分工,着手准备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4月,根据拟定的研究计划,做好阶段总结,通过研讨得出初步研究结果。
第三阶段:2016年5月~2016年9月,进行课堂实践,做好数据的收集和资料的整理。
第四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总结验收阶段。完成结题论证,结题报告。
四、本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研究了生源薄弱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同时反思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用多元智力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并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最终提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及进一步研究。具体如下: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教师们多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导的甚至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它的精髓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是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接受知识的创新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过于单一的使用,削减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另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的原因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一应俱全”,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等。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教学管理者及一线教师教学观念守旧
由于数学是高考中的主要科目,所以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数学教师都在这门课的教学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些学校增加了数学课的课时,要求教师们授课进度及教学内容要完全统一,有的学校还要求教案的统一,试图通过模式化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业务发展,使教师的个人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注重短期的成效,在课堂上只教给学生如何记住原理,如何使用公式做题,而恰恰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导致在综合复习时,学生不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很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仔细审视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就会发现,高耗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
3.课堂变成“满堂问”,变成非问不能教
与传统型课堂相比,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课改中。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要生成,就必须引导学生共同生成,因此课堂提问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时尚,似乎非问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少问则显得课堂死板。于是,在数学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对话这一教学理念下,满堂问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
(1)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业归因
有些基础薄弱学生把自己数学学习不好归因于教材太难,或归因于自己太笨,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归因,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数学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
(2)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活动积极探求认知的倾向,表现为对数学及数学学习的爱好,对数学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内部动机对数学学习的作用。“亲其师,才能重其道”,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数学任课教师的亲和程度。教师只有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娴熟的演算与作图技巧出现在学生面前,并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3)利用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教育首先应该是赏识教育。成功的体验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为了促成这种可能,要注意恰当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追求克服困难的愉悦心理,体会解决问题的满足感。
2.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1)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活动,属于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新途径。很多学生忽略预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习新知识的初步感知,又能在新旧知识之间承上启下,建立联系。在认识了预习的重要性后,明确地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回忆、巩固有关的原有知识、概念找到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并用各种符号标在书上;尝试做预习笔记。
(2)教会学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听课时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接受知识,这时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要做到:听知识的引入及其发生和形成过程;听对重、难点的剖析,尤其是自己预习中确定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及思维方法,诸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听每节课的目标要求;听课堂小结,因为它体现出本节内容的概要。
五、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此次实验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学生的数学总体成绩还较差。虽然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不能反映出学生数学有效学习的全部,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才能使生源薄弱学校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是今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