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语言不仅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的工具,也是医德医风的具体体现,护理人员正确运用语言技巧,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同时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正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理护理;语言技巧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物质载体,它运载着人们的思想、情绪、感情。是护理人员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重要工具,使用美好得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能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笔者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多年,常年面对的是各类危、急、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发病突然,没有心理准备,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心情紧张、焦虑、恐惧,如何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1 使用美好的语言
1.1 使用文明语言
1.1.1 规范性语言 说话文明,对患者及其家属诚恳、热情,如:“您好!”“请问您那儿不舒服?”
1.1.2 恰当的称谓 对年老患者不能直呼其名,最好称老先生“某老”,“您”。
1.2 安慰性语言:急诊患者,由于发病突然,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具有恐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急救中,护士一定注意语言的安慰性,以对病人的关爱之情,达到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放松愉快地配合治疗。
1.3 解释性语言:施救的患者由于层次不同,身份各异,护士应对患者不同情况,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使其了解自身病情,以坦然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
1.4 鼓励性语言:对悲观失望的患者适时的鼓励是对其心理上的支持,对于调动患者战胜病魔的意志和勇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5 劝慰性语言:对那些丧失生活信心有自杀念头的患者,要以热情、委婉的语言去开导、劝慰,用温暖来感化患者,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一切,在给予安慰、鼓励的基础上劝说患者卸下思想包袱,使其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1.6 暗示性语言:对一些患慢性疾病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急救车转运途中,护士应采用间接提问,启发诱导性语言及时予以积极暗示,将会消除其悲观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1.7 指令性语言:对酗酒、吸毒患者转运途中,护理时必须采用指令性语言,要显示出一定的权威性,才能迅速有效地实现治疗目的。
1.8 肢体语言: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护士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患者都有亲切的安抚作用,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2 避用伤害性语言
2.1 避用禁语
2.1.1 禁止使用个人忌讳的、无称呼的语句。
2.1.2 禁止使用剌激性、攻击性的语句。
2.1.3 禁止使用语言不明、令人疑惑的语句。
3 正确运用语言技巧
3.1 交谈方法得体: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下转第40页)(上接第50页)及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熟练运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劝慰性语言、暗示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肢体语言。充分发挥其辅助治疗作用。
3.2 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对急症患者语言要深沉、简短,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护士敏捷、利索、果断;对一些高危患者急救车转运中,语言要充满信心,给患者以温暖、安抚和鼓励,使患者感到亲切,增强患者脆弱的自信心。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在心理护理中密切了护患关系,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可提高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本菁.语言与沟通技巧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3):120.
【关键词】院前急救;心理护理;语言技巧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物质载体,它运载着人们的思想、情绪、感情。是护理人员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重要工具,使用美好得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能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笔者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多年,常年面对的是各类危、急、重症患者,这些患者发病突然,没有心理准备,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心情紧张、焦虑、恐惧,如何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1 使用美好的语言
1.1 使用文明语言
1.1.1 规范性语言 说话文明,对患者及其家属诚恳、热情,如:“您好!”“请问您那儿不舒服?”
1.1.2 恰当的称谓 对年老患者不能直呼其名,最好称老先生“某老”,“您”。
1.2 安慰性语言:急诊患者,由于发病突然,患者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具有恐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急救中,护士一定注意语言的安慰性,以对病人的关爱之情,达到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放松愉快地配合治疗。
1.3 解释性语言:施救的患者由于层次不同,身份各异,护士应对患者不同情况,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工作,使其了解自身病情,以坦然平静的心态接受治疗。
1.4 鼓励性语言:对悲观失望的患者适时的鼓励是对其心理上的支持,对于调动患者战胜病魔的意志和勇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5 劝慰性语言:对那些丧失生活信心有自杀念头的患者,要以热情、委婉的语言去开导、劝慰,用温暖来感化患者,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一切,在给予安慰、鼓励的基础上劝说患者卸下思想包袱,使其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1.6 暗示性语言:对一些患慢性疾病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急救车转运途中,护士应采用间接提问,启发诱导性语言及时予以积极暗示,将会消除其悲观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1.7 指令性语言:对酗酒、吸毒患者转运途中,护理时必须采用指令性语言,要显示出一定的权威性,才能迅速有效地实现治疗目的。
1.8 肢体语言: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护士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患者都有亲切的安抚作用,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2 避用伤害性语言
2.1 避用禁语
2.1.1 禁止使用个人忌讳的、无称呼的语句。
2.1.2 禁止使用剌激性、攻击性的语句。
2.1.3 禁止使用语言不明、令人疑惑的语句。
3 正确运用语言技巧
3.1 交谈方法得体: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下转第40页)(上接第50页)及环境,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熟练运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劝慰性语言、暗示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肢体语言。充分发挥其辅助治疗作用。
3.2 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对急症患者语言要深沉、简短,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护士敏捷、利索、果断;对一些高危患者急救车转运中,语言要充满信心,给患者以温暖、安抚和鼓励,使患者感到亲切,增强患者脆弱的自信心。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在心理护理中密切了护患关系,正确运用语言技巧,可提高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本菁.语言与沟通技巧的运用[J].护理学杂志.2003,18(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