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股权大鳄探路中国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悄然兴起的私人股本公司以其高增长、高盈利、快速扩张能力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日前,美国私人股本集团KKR延揽熟悉亚洲市场的汇丰前董事长庞约翰爵士加盟,而我国实业界的“大佬”级人物柳传志、田溯宁已相继加盟该集团。此举措表明该集团对拓展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特别兴趣。
  中国具备了直接投资所需要的高增长经济、市场和创业精神,因此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许多国际私人股权资本已在中国试水良久,一批初创企业和企业家将借助这些国际私人股权资本,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私人股权抢摊中国
  
  日前,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摩根大通投资基金在香港高调宣布,名为“亚洲机会基金”的二期基金已募集到15.75亿美元,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杠杆收购及持有控股权的方式投资亚太尤其是中国地区的优秀大中型企业。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是上世纪80年代在欧美慢慢发展起来的,其投资对象一般为非上市公司,所谓“私人”股权,即是相对于证券市场的“公众”股权公司而言的。这种基金主要是通过非公开的方式集合少数投资者的资金而设立起来的,其销售与赎回也都是基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因此也称直接投资基金或私募基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这种资本投资手段已经完全成熟起来,在欧美资本市场饱和之时,国际私人股权资本纷纷看重亚太地区的发展潜力而开始向这一地区转移自己的投资重点。
  在这其中,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受到了国际私人股权资本的格外青睐。现在很多美国、欧洲的基金和大投资机构都将中国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并纷纷加大抢滩中国的步伐。
  早在去年4月份,“华尔街三剑客”之一的高盛就已募集了面向全球投资市场的总规模高达85亿美元的“高盛资本伙伴第五基金”,据高盛董事总经理透露,未来3至5年内,高盛投资中国的比例将会占到其资金总额的30%左右。
  与高盛一样看好中国市场的还有美国的华平投资集团。不久前,华平投资在北京宣布其规模达80亿美元的华平第九号基金募集成立,这是华平自1966年成立以来募集金额最大的单项基金,也是全球私募股权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基金之一。
  华平集团从1983年开始投资欧洲市场,1995年进入亚洲,目前已经投资了中国20多家公司,投资总额超过5亿美元,其中包括亚信科技、卡森实业、港湾网络、哈药集团和富力地产等。对于未来,华平投资亚洲总经理表示,随着新基金的成功募集,华平将继续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加强在中国的投资。
  另一个在中国大展拳脚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是美国的凯雷投资集团。几个月前凯雷联合美国第三大保险公司保德信投资4亿美元获得太平洋人寿24.9%股权,此前凯雷已投资了携程网和聚众传媒,其对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徐工集团的收购也备受瞩目。
  此外,美国著名的投资机构摩根斯坦利、黑石、新桥集团以及欧洲的3i集团、新加坡磐石基金等国际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也纷纷开始设立瞄准中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垂爱;同时,香港的很多私募基金以及国外的一些证券公司也积极参与进来,力夺中国市场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就连汇丰集团也专门成立了针对中国的两个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企求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
  据称,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人股权投资市场。截至去年11月,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共投资111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68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17.73亿美元。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围绕着中国内地的私人股权投资资金的总金额在1000亿美元左右。
  吸引国际私人股权公司来华投资的当然是盈利的机会。一位投行资深人士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因此,它一定会比其他经济体提供更多的私人股权投资机会。而私人股权基金瞄准了中国的体制缺陷和经济发展潜藏的巨大商业机会,他们期望借助自身在发达资本市场积累的经验优势,赚取“中国利润”。
  过去几年在中国,凯雷投资携程网的800万美元投资变成1亿美元,获取15倍的回报;软银4000万美元投资盛大网络发展,获得十余倍回报;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三家境外投资机构向蒙牛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在短短三年内获约26亿港币投资回报,投资收益回报率约500%。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私人股权公司支持的多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更具有活力、机制更灵活、发展更迅速。调查研究显示,民营公司虽然规模较小,但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达到20%,是中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并且创造出中国GDP的60%。
  
  私人股权带来了什么
  
  国际私人股权机构在进入中国投资的同时,也在助推中国资本走出国门,到境外并购或投资。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竞投美国家电巨头美泰格(Maytag)、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等收购行动中,国际私人股权机构之手均清晰可见。这使中国企业在调度国际资源、交易结构设计方面,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现在引进的私人股权投资和当时引进的如摩托罗拉、英特尔、微软等产业企业的外资,意义不同,作用也不同。国际私人股权机构不是为了实现市场占有,而是在提高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率上帮助中国的企业发生更大变化。
  国际私人股权投资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的资金和管理核心,他们已经从事私人股权投资几十年了,在财务构建和转变经营方面很有策略。私人股权机构以盈利为最终目标,其一举一动都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企业市场价值为导向。
  业内人士表示,国际私人股权机构投资国内企业,将给国内企业带来一场公司治理和管理革命。中国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备,私人股权基金来担当促使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角色。
  事实上,国际私人股权机构大规模进入还将带给中国金融业一场革命。大多数私人股权基金都具有华尔街背景。华尔街非常积极地介入到私人股权投资活动中,它给私人股权基金提供了很多的销售管道,同时它自己也创造了不少的私募资金,像KKR和贝恩。一些华尔街的投行,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把自己设立私人股权基金作为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重要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亚洲的情形与美国不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首先是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了,然后才是私人股权投资的大规模出现。在亚洲可能是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在资本市场有点滞后的情况下,首先是私人股权基金活跃了,然后再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的金融中介机构和不同的投资者介入,将从根本上使中国从依靠产品市场赚钱的国家上升为一个既靠产品市场、制造业赚钱又更依靠金融证券市场进一步改善资本配置和效率的国家,帮助中国的财富创造力和经济增加值做进一步提升。   有关专家指出,国际私人股权机构能够帮助中国建立起理想的金融体系,这是因为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市场不仅包括进行股票、债券、外汇等交易的公共市场,还包括有限制的、无法流通的、私人公司持有资本的私人股权市场。在理想的金融体系中,公共资本市场和私人股权市场就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左臂右膀。
  而一个可流通的、透明而高效的公共资本市场,能够在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利益,并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在培养和修复公司这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偏于浮躁,甚至有时目光短浅。这一缺点限制了公共市场在促进公司高效运作方面的作用。相比之下,私人股权着眼较为长远,更有耐心。所以私人股权更适合新生企业的成长和低效益企业的运营。针对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效率改善,私人股权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际私人股权机构投资的急剧增多,“威胁经济安全”的言论也开始出现。尤其是最近凯雷收购徐工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使得是否限制境外股权投资和并购成为事关中国经济安全生死攸关的问题。
  毕博管理咨询中国金融组负责人高达飞认为,资本流动是双向的,不光是美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可以买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投资者也可以买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经济效益。
  事实上,国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都是财务投资者,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对中国的经济没有任何威胁。说赚钱是对的,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而来,中国就更应该担心了。以前很多人说中国经济大多都是做简单的加工,赚一点点钱,也就是说明中国公司为什么在价值链上不能更上一层楼,现在真正面对国际私人股权机构进入中国,逼迫中国的公司改进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价值创造、经济增加值更上一层楼,这是一种好的机制。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姜家齐认为,对于国际私人股权投资者,国内需要用更多时间去研究它的背景与运作,应该持欢迎与学习的态度,去借鉴它们的运作模式与方法。
  
  外资遭遇发展障碍
  
  据称,美国私人股权投资集团孤星基金撤离了驻京办事处,并减少在中国的业务活动。尽管来势汹汹,但目前由于制度和法律方面的不健全,国际私人股权机构在中国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障碍。有关专家将积极抢滩中国市场的国际私人股权机构的困扰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国际私人股权机构面临着对收购对象进行估值的困难,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控制权归属问题历来敏感,也常常是国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最难突破的难题。而民营企业虽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中国市场缺乏透明度,财务、数据等信息都不规范,因此对民企的价值评估也非常困难。
  一般而言,投资者对企业的估值,基本上是建立在对企业以往业绩的评判和未来业绩的预期上,但无论采用哪种估值方法,未来的收益、无形资产等都是一些难以准确量化的因素。
  国际私人股权投资机构早已进入中国,但其主角收购基金在中国却长期扮演着配角,他们在中国的投资项目绝大多数为直接投资或风险投资。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论国企或民企,中国企业普遍不愿意让出控制权。国企控制权的出让有赖于突破制度瓶颈,民企控制权的出让有待于民企创始人结束创业激情期,这都需要时间。
  其次,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中国的政策也多有限制。比如,像银行、保险等行业,单个外资的投资比例不能超过20%,总的外资比例不能超过25%等。尽管对于这些行业,国际私人股权机构也能找到很多变通之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盛通过自己独特的参股模式,实现了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独资。但是毕竟开放的政策对他们而言更为重要。
  再者,由于国际私人股权机构是纯粹的金融投资,买入股权时所权衡的惟一出发点,就是未来能否有通畅的退出渠道,在卖出股权时实现资本增值。而企业IPO及上市之后转让股权,则是私人股权投资最易得到股权溢价出售机会的退出路径。对于中国企业,上市路径无非有三条:一是国内A股证券市场直接上市,二是海外证券市场直接上市,第三条路是通过造壳或借壳的海外市场间接上市。
  但就目前而言,国际私人股权机构一般不会考虑直接上市的路径,因为中国的监管机构在上市门槛、审批环节以及股权的流通性问题等方面过于严格,令人望而却步。
  在此情况之下,众多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只能借对企业进行改制,通过成立海外离岸公司的形式控制境内的实体公司。这就是所谓的“海外曲线IPO”,俗称“红筹上市”。
  然而,2005年1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目标直指国内企业红筹上市路径中可能存在的非法境外转移资产及偷逃税款的行为。这意味着,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一条重要出路被堵住了。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绕过中国方面的监管,国际私人股权机构自然又会设计出一些新的稀奇古怪的方式来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
  另外,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需要完善。一位知名律师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健全破产法,这一法案仍处于起草阶段,并且停留在现阶段已有12年之久。花3年时间也没能取得对深圳发展银行控股权的美国新桥资本公司,也许是最有话语权的,该公司负责人认为,对于私人股权投资者来说,中国是最难拿下的一个市场之一。
  最后,国际私人股权机构高管人才短缺。尽管吸引外国私人股权公司来华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但多数私人股权公司认为,中国现在仍缺乏可作为公司骨干的高管人才。霸菱投资公司在中国的负责人注意到:中国本土培养的人才,很多都不能“独当一面”;“海归派”一般都太年轻、缺乏经验;而一些有外企工作经历的人,往往习惯了在大公司“花钱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约成本,这对面临激烈价格竞争的中国企业来说,简直是“致命伤”。
  有关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中国的企业制度正在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机会;投资银行、法律服务等支撑系统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内资本市场及离岸市场对外投资的限制有望放宽或取消。这对国际私人股权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及投资方式等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链接
  
  私人股权
  根据美国信托公司定义,私人股权与“公开发行的股票”相对,通常具有风险高、不确定性大且信息披露较少的特点,适用于那些无法从银行或证券公司等传统渠道获得融资、采取不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企业。
  在过去20年中,私人股权已经从资本世界的外缘转入中心,在国际经济运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外私人股权市场日渐饱和的情况下,国际上一些大的私人股权公司开始盯上中国这个迅速发展的经济体。
其他文献
考察了某石化园区废水从进入污水处理厂到到达好氧生物处理单元之前,各级工艺处理后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毒性的变化情况,通过活性污泥耗氧速率抑制效应、脱氢酶活性抑制效应和发
梨树是我国果树生产中的主要树种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梨果松脆爽口、营养丰——并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从事梨果生产也是广大农民朋友取得致富途径之
关于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其定义及计算方法在ISO-5725:1994[1]和(GB/T 6379[2])中均有详细的介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3]。经研究发现,问题
在测量的过程之中,因为各种原因,所测量出的结果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对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进行判定。在文中主要就对大电流发生器电流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促进传媒行业的升级换代与跨界融合,必将颠覆媒体的生产流程与传播方式。本文首先从移动互联媒体到全媒体再到智能媒体的视角入手,论述了对数
以纳米γ-Al2O3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纳米KF/Al2O3催化剂,利用XRD、TEM、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对所得粉体的晶相组成,粒径分布等性质进行研究.讨论了晶粒大小形状与表面活性
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硫酸生产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生产经营急转直下,企业亏损、职工的收入受到影响。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企业应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切实落实
为了客观评估内蒙古财政经济增长潜力,准确判断"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及趋势,本文对内蒙古"十三五"期间的财政收入进行了预测。基于内蒙古的特殊经济特征,考虑煤炭价格因素,利用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