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疗愈我们的生命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28日,知名诗人、评论家杨庆祥的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杨庆祥这样说:“诗歌是我个人疗愈的一种方式。”
  当他想念某一个人或者有某种情绪的时候就会写诗,如果成功了,这种情绪就没有了,反之这种情绪就仍然存在,所以诗歌是管理情绪和自律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忧伤和痛苦,然而,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忧伤和痛苦也许是一种有价值的刺激。这种“有价值的刺激”,就是在我们经历了生活中的不幸、磨难、痛苦乃至人生的悲剧命运这些非常事件时,通过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能够彻底唤起我们的生命觉悟,激励、激发和鼓舞我们与不幸、磨难、痛苦乃至人生的命运悲剧进行抗争。
  这不禁使我想起前不久央视播出的颇受好评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参与现场答题的“河北农妇”白茹云。在诗词大会现场,白茹云的表现被评委赞誉为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特别是她患癌六年但依靠诗词的力量坚强乐观笑对人生的故事,感动了在场和荧屏前所有的人。



  白茹云是家中长女,小时候父母下地干活,她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她弟弟八岁的时候得了脑瘤,每次病情发作,弟弟就捶打自己的头。白茹云拽住弟弟的双手,但是没法缓解弟弟的头痛,弟弟都快把自己头打破了,她看着又着急又心疼。为了转移弟弟的注意力,白茹云开始朗诵一些诗词歌谣。从此,白茹云与诗词结缘,并逐渐积累了很多诗词。
  六年前,白茹云患了淋巴癌,需在鼻内化疗,因为眼耳鼻都是相通的,所以治疗结束后,她一直流泪,耳朵听不清,声带受损。疾病的折磨和经济压力,并没有使白茹云一蹶不振,她对这些看得很淡:“每个人都要经历波折,这些都不算什么。”化疗开始不久,白茹云在医院附近的书店买了一本《诗词鉴赏》。这本书一直陪伴着她,陪她经历化疗的痛苦和一个人的孤独,“诗词让我学习到不少人生道理,背诵诗词成为我生活中的乐趣和精神寄托。”
  白茹云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但她說自己是幸运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满腹才华的大诗人,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些都会成为过眼烟云”,“我非常喜欢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就是我该有的人生态度,还有杜甫的诗句‘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读到这句诗的时候,仿佛诗人在和我对话。”
  这是一个用诗歌“疗愈”自我生命的鲜活事例。诗歌的精神营养,不仅让白茹云感受到了诗歌的艺术之美,更给予她解救的力量。在她同病魔斗争时,是诗歌给予她心灵的抚慰、战胜痛苦的勇气、生命的信心和人生的思考。这正像白茹云所说,清代画家郑板桥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竹子生长虽没有肥沃的土壤,但凭一股坚韧劲和倔强气,经受住了种种磨砺和考验。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同样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诗歌能够“疗愈”、“疗治”我们的生命,这是诗歌的力量,这是艺术的救赎力量。这种疗愈、救赎,可以让不幸、痛苦的生活,变得易于承受,让我们的精神更坚强柔韧。不管你会不会写诗,只要带着一颗诗心去生活,我们就更容易以平静从容的心态来笑对人生风雨,也更容易从身边发现美。
其他文献
老爷爷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张小板凳搬到院子里;老婆婆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小盆蟹爪兰搬到阳台上。   不一会儿,楼上有人探出头来,看见小板凳,一笑;对面一幢楼,有人拉开窗帘,看见蟹爪兰,放心了。   如今社区干部的工作做得真到位,与辖区的独居老人制定各种各样的暗号,万一有啥状况,可以及时救助——跟从前的地下工作者倒相似,都是对付突发状况的。   这样的报道首先是
期刊
白先勇以小说名世,然而他的散文尤其是在《树犹如此》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不逊色于小说。他的小说有些残忍,无论是《永远的尹雪艳》中对于女性内心挣扎绝望的描摹,还是《孽子》中对男性惶惑无措的刻写,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凄厉惨绝的。常常有不忍卒读的惆怅,幸好有他的好文字,温和流转,恰如一剂中和的药,缓冲了那股悲催的情绪。他的散文却是和小说大不一样,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情是真情,语句还是一样的温和,可是却让
期刊
人的一生要出入无数的门,“门”像横在我们心灵中间的屏障,隔开了真实和现实之间的空间,让我们困惑……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一扇扇门引我们穿越过去,来到现在,走向未来。   门到处都有,人心亦是门。人们每天要开各种各样的门,门可能是我们跟现实最近最多的一种关系。   “芝麻开门”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表现了超越自我的渴望。快节奏的都市人习惯了速速穿梭各种门之间,习惯了跳
期刊
我曾问一个老人,大街上那么多的乞丐,怎么样去辨别真伪?   老人说:“靠心灵。不是辨别别人,而是辨别自己。”   原来,困惑自己的不是骗子和几块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你心灵的承受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远远地看见乞丐就计划着行走路线,琢磨着如何躲闪而过,最好连目光都不要触及,甚至害怕弄脏了附近的空气,害怕迎面被问到的窘相和尴尬,害怕需要掏钱的动作或是支吾应付的样子,害怕给了钱被别人当做傻
期刊
朋友大伟现在32岁,从25岁起,家里从催婚到逼婚,后来简直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大伟也不是不想结婚,各方面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也很着急。   有一天,大伟回家,母亲拉着他,踌躇很久,终于艰难地开口说,自己一个同事有个女儿,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只是腿脚有点残疾,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那个姑娘娶过来也不错。   大伟瞪大了眼睛,又委屈又无奈。委屈的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了解实在太少,以为自己在社会
期刊
一个人特别寂寞无聊,有木有?拿着遥控器不停换台,有木有?想说话却没有对象,有木有?别烦了,克隆个自己,不就有伴儿了吗!  神马?现在流行玩浮游?   2011年3月底的江西婺源,油菜花开成一片黄色的海洋,在这片油菜花的海洋之上,总有一个胡子男悬浮在半空中,于是,这些风景照有了一种奇幻的色彩。胡子男名叫杨旭,在他电脑的相册里,还有好多浮游为主题的照片文件夹,比如“浮游北京胡同”、“浮游东京代代木公
期刊
18世纪30年代,在苏格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连续一周的阴雨让贫穷的麦金托德十分郁闷,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妻子马上就要分娩了,可屋里潮湿不堪。几天后,一个小生命在外面雨声和屋内滴答的滴水声中诞生了,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渐渐长大,走进了学堂。这里的学生们上学都要随身携带一把小雨伞,因为时时刻刻都可能下雨。麦金托什家里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伞,上学的第一天,母亲便告
期刊
对于身边的小物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爱。同去一个地方旅游,有些人喜欢买金银首饰与玉器,有些人喜欢买土特产,还有些人则对陶瓷、刺绣、木雕等感兴趣。时间长了,那些小偏爱、小兴趣慢慢积淀,竟有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场,平日里悄无声息地泊在内心深处,当一念似潮起的时候,便会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我特别喜欢那些木质的器物,它总会给人一种敦实沉稳的感受。   木质的地板,樱桃木,泛着微微的红光
期刊
当电影诞生时,侦探片就作为一个最古老的片种横空出世,至今安抚人类不安的灵魂。纵观近年的世界影坛,已难觅典型侦探片踪影。若不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映,很多人都早已把侦探片和间谍片混为一谈。随着《大侦探福尔莫斯2》的上映,侦探电影、小说又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一部电影带动相关类型电影、小说的热销,足可见,侦探电影风韵犹在。   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想,反正要不了多少墨水,于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
期刊
文岚姐:  你好!最近一组关于左先生右先生的漫画火爆朋友圈,说的是当女孩感冒了,左先生说:“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我买了药和姜,不严重别吃药。”天凉了,左先生说:“记得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走,去买件羽绒服。丑?你穿个大布片儿抖成筛子就不丑了?”找工作碰壁,左先生说:“加油!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行!”右先生说:“简历发来瞅瞅,网上看到X集团在校招,要不要试试?”没完成销售任务,左先生说:“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