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法官租房子不能提取公积金怎么办?”机关党委帮助协调解决;“法官服扣子丢了买不到怎么办?”联系厂家统一定做……
对北京二中院党员群众来说,类似的生活困难、工作困惑都会有人倾听、有人疏导、有人解决。
这个“人”就是院党代表,常设机构是2015年初成立的党代表工作室。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毕东丽说:党代表工作室是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是党组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汇聚群智群力、传递正能量的有效渠道。
党代表:干警心中的“解语花”
周晓冰,劳争办主任;马锐,综合处处长;王国才,民四庭副庭长;刘洋,民六庭审判长;杜传金,民一庭助理审判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代表。
党代表的产生极其严格。第一期的13名履职代表由机关党委从第五次党代会近160名党代表中精心挑选产生。在选任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党代表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等因素,还考虑了庭室分布、年龄结构、职级分布等因素。首批代表履职时间为一年。
“员额制要改革了,像我们这年轻的法官还有盼头吗?这助理得干到啥时候啊?”班车上,年轻的助理审判员小付紧锁眉头,跟身边的王国才倾吐心里的担忧。
“改革都有一个过渡期,其实助理的工作同样很重要,像主持调解、交换证据这些环节,都可以由助理进行的。职位虽然变了,但是定纷止争的角色没变啊。”王国才作为年轻的副庭长,比小付大不了几岁,经常和年轻人在一起交流,大家都很信任他。
这只是党代表在日常生活中做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代表深入联系单位进行联络,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院党组的工作部署,了解干警思想困惑和困难,及时反馈群众的建议。工作、吃饭、娱乐,甚至上下班途中都是党代表发挥作用的舞台,随时随地了解党员群众的需求和建议正是党代表的优势。
“起先,大家对反映的问题能否解决也持怀疑态度。”周晓冰说,但在解决了几个问题之后,群众和党代表之间就建立了信任。党代表的倾听与反馈就让事情很快妥善解决了,从细节着手为干警送去和煦温暖。
“党代表工作室”以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目的,党代表成为党组与群众的“连心桥”,拓宽党组听取群众呼声的渠道,汇聚群智群力,并及时解答、落实干警提出的建议。通过积极的上传下达,党代表的良好形象渐渐树立起来,广大党员干警逐步认识、信赖党代表,党代表真正成为干警心中的“解语花”。
微信群:指尖传送的正能量
“下班啦,开始期待今天的推送内容喽。”回家路上的周晓冰打开微信,群里跳出来这么一条信息。
“是呀,昨天推送的茶文化太长见识了,今天又是什么内容呢?”下了班,大家都开始在微信群里活跃起来。
周晓冰忍不住嘴角上扬,作为履职代表,看到党代表工作室组建的微信群慢慢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欣慰有之,骄傲也有之。
如今,“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微信群已经从初始建群的13名履职代表,发展为300人的大群,覆盖了二中院党组成员、中层正副职领导、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法警等不同层面。“党代表工作室”的“微推送小组”,每天通过微信群进行各类信息推送工作。
周晓冰还记得,推送小组刚成立的时候,只有5个人,推送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得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推送,劳心劳力,但大家毫无怨言。
现在,微推送小组已扩充到20余人,依然坚持每日推送,累计推送了650多期内容,从未间断。除原有的资讯、国学、音乐外,更扩充了诗文、美术、图书、茶道等内容。去年年末开始,党代表还新增了早间生日祝福、晚间法院新闻推送内容,广受关注与好评。
庞大的微信群更是全院干警互通有无、及时交流的广大平台,增强了干警的归属感。跳跃在指尖的字符,时刻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精彩活动:繁忙工作中的“调味剂”
“感谢党代表工作室,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我把今天的观后感发表在我的公众号啦,发出来大家共享!”
“今天的读书会太精彩了,不仅欣赏到了诗画大餐,还听到了优美的二胡、深情的朗诵,让人印象深刻!”
……
这些都是大家参加“党代表工作室”组织的活动之后,在微信群中给出的反馈。
为使“党代表工作室”的工作深入人心、赢得信任,党代表们精心策划、组织了多场干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除了气排球友谊赛、读书会、参观气象局、国家大剧院等活动,还开展了走进社区服务站普法宣传,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录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为广大干警繁忙工作中的“調味剂”,对于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大有裨益。
每次活动结束,参加的干警们都纷纷在微信群中上传照片、心得、感想,并展开热烈讨论。在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党代表们也真切感受到贡献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党代表工作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从‘我们’党代表发出的正能量,扩展到‘你们’党员群众,再到覆盖到‘他们’家人、当事人等,这是一种不断扩散的正能量。”党代表刘洋总结自己的履职经历,感慨地说。
过去一年里,“党代表工作室”作为流动的工作室,在二中院三区四地切实发挥了联络作用,共收集干警意见建议所形成的提案13件,组织团体健身活动、实践志愿活动、读书学习活动、文化参观活动共计28次,参加党员、干警逾300人。
党代表工作室的设立,使得党组联系群众的机制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落实了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工作室是二中院落实党建责任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党组通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群众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干警,做到了党员干警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跟到哪里,凝聚起队伍力量。”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总结道。
专家点评
党组织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普通党员群众离党组织到底有多远?二中院用“党代表工作室”的运行实践给出了精彩回答。只有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需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才能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加符合队伍的实际情况。流动的“党代表工作室”切实拉近了党组织和干警群众的距离,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积极回应群众的需求,真正实现了“远水解近渴”,最大化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对北京二中院党员群众来说,类似的生活困难、工作困惑都会有人倾听、有人疏导、有人解决。
这个“人”就是院党代表,常设机构是2015年初成立的党代表工作室。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毕东丽说:党代表工作室是党建工作的有益补充,是党组零距离倾听群众心声、汇聚群智群力、传递正能量的有效渠道。
党代表:干警心中的“解语花”
周晓冰,劳争办主任;马锐,综合处处长;王国才,民四庭副庭长;刘洋,民六庭审判长;杜传金,民一庭助理审判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代表。
党代表的产生极其严格。第一期的13名履职代表由机关党委从第五次党代会近160名党代表中精心挑选产生。在选任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党代表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履职能力等因素,还考虑了庭室分布、年龄结构、职级分布等因素。首批代表履职时间为一年。
“员额制要改革了,像我们这年轻的法官还有盼头吗?这助理得干到啥时候啊?”班车上,年轻的助理审判员小付紧锁眉头,跟身边的王国才倾吐心里的担忧。
“改革都有一个过渡期,其实助理的工作同样很重要,像主持调解、交换证据这些环节,都可以由助理进行的。职位虽然变了,但是定纷止争的角色没变啊。”王国才作为年轻的副庭长,比小付大不了几岁,经常和年轻人在一起交流,大家都很信任他。
这只是党代表在日常生活中做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代表深入联系单位进行联络,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院党组的工作部署,了解干警思想困惑和困难,及时反馈群众的建议。工作、吃饭、娱乐,甚至上下班途中都是党代表发挥作用的舞台,随时随地了解党员群众的需求和建议正是党代表的优势。
“起先,大家对反映的问题能否解决也持怀疑态度。”周晓冰说,但在解决了几个问题之后,群众和党代表之间就建立了信任。党代表的倾听与反馈就让事情很快妥善解决了,从细节着手为干警送去和煦温暖。
“党代表工作室”以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目的,党代表成为党组与群众的“连心桥”,拓宽党组听取群众呼声的渠道,汇聚群智群力,并及时解答、落实干警提出的建议。通过积极的上传下达,党代表的良好形象渐渐树立起来,广大党员干警逐步认识、信赖党代表,党代表真正成为干警心中的“解语花”。
微信群:指尖传送的正能量
“下班啦,开始期待今天的推送内容喽。”回家路上的周晓冰打开微信,群里跳出来这么一条信息。
“是呀,昨天推送的茶文化太长见识了,今天又是什么内容呢?”下了班,大家都开始在微信群里活跃起来。
周晓冰忍不住嘴角上扬,作为履职代表,看到党代表工作室组建的微信群慢慢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欣慰有之,骄傲也有之。
如今,“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微信群已经从初始建群的13名履职代表,发展为300人的大群,覆盖了二中院党组成员、中层正副职领导、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法警等不同层面。“党代表工作室”的“微推送小组”,每天通过微信群进行各类信息推送工作。
周晓冰还记得,推送小组刚成立的时候,只有5个人,推送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得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推送,劳心劳力,但大家毫无怨言。
现在,微推送小组已扩充到20余人,依然坚持每日推送,累计推送了650多期内容,从未间断。除原有的资讯、国学、音乐外,更扩充了诗文、美术、图书、茶道等内容。去年年末开始,党代表还新增了早间生日祝福、晚间法院新闻推送内容,广受关注与好评。
庞大的微信群更是全院干警互通有无、及时交流的广大平台,增强了干警的归属感。跳跃在指尖的字符,时刻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精彩活动:繁忙工作中的“调味剂”
“感谢党代表工作室,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国家大剧院的艺术家,我把今天的观后感发表在我的公众号啦,发出来大家共享!”
“今天的读书会太精彩了,不仅欣赏到了诗画大餐,还听到了优美的二胡、深情的朗诵,让人印象深刻!”
……
这些都是大家参加“党代表工作室”组织的活动之后,在微信群中给出的反馈。
为使“党代表工作室”的工作深入人心、赢得信任,党代表们精心策划、组织了多场干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除了气排球友谊赛、读书会、参观气象局、国家大剧院等活动,还开展了走进社区服务站普法宣传,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录制……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成为广大干警繁忙工作中的“調味剂”,对于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大有裨益。
每次活动结束,参加的干警们都纷纷在微信群中上传照片、心得、感想,并展开热烈讨论。在组织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党代表们也真切感受到贡献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党代表工作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从‘我们’党代表发出的正能量,扩展到‘你们’党员群众,再到覆盖到‘他们’家人、当事人等,这是一种不断扩散的正能量。”党代表刘洋总结自己的履职经历,感慨地说。
过去一年里,“党代表工作室”作为流动的工作室,在二中院三区四地切实发挥了联络作用,共收集干警意见建议所形成的提案13件,组织团体健身活动、实践志愿活动、读书学习活动、文化参观活动共计28次,参加党员、干警逾300人。
党代表工作室的设立,使得党组联系群众的机制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地落实了党代表任期制。“党代表工作室是二中院落实党建责任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党组通过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使群众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干警,做到了党员干警在哪里,党组织的工作就跟到哪里,凝聚起队伍力量。”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总结道。
专家点评
党组织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普通党员群众离党组织到底有多远?二中院用“党代表工作室”的运行实践给出了精彩回答。只有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需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才能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加符合队伍的实际情况。流动的“党代表工作室”切实拉近了党组织和干警群众的距离,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积极回应群众的需求,真正实现了“远水解近渴”,最大化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