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新疆鄯善县迪坎乡阿帕克村为实地调查点,通过个案调查来分析研究乡土社会中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对生活的影响。研究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生活有着重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维吾尔族;阿帕克村;风俗;喜事;葬礼;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47-03
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国内学者对维吾尔族乡村社会文化的研究并不多。笔者以新疆鄯善县迪坎乡阿帕克村为个案,从村落视角对维吾尔族村民的主要人生礼仪和相关仪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维吾尔族信仰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迪坎尔乡位于鄯善县城西南火焰山南麓,距县城57公里,乡境横距100公里,纵距150公里,辖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①。迪坎尔原是一片辽阔的戈壁荒漠,后有人到这里开凿坎儿井,开荒造田,逐渐形成迪坎尔绿洲。上个世纪初有一百道坎儿井,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迪坎尔乡境内有几十道坎儿井,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地下水的下降,现在全乡仅剩几道坎儿井。
迪坎尔解放后(1950年)为第三区的达浪坎乡的一个村,1953年为第五区的一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前进公社的一个大队,1984年从达浪坎乡分出成立迪坎尔乡,乡人民政府驻地坎儿孜库勒村。1995年,全乡辖迪坎尔(老迪坎尔)、也扎坎、玉尔门、托特坎、坎儿孜库勒、塔什塔盘,牧业村七个村民委员会,26个村民小组。居住人口6130人,全系维吾尔族。②
阿帕克村距鄯善县县城67公里,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属于迪坎乡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农村。截止2009年,总户数为106户,总人口为537人,其中男277,女260,男性比女性多17人,男女比例基本为1:1。该村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982年有人口330人。改革开放后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调高,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迅速,截止到2009年初本村人口已达537人,较1982年人口增加了207人,③是鄯善县最典型维吾族村庄,该村村民全是维吾尔族。
阿帕克村有土地1500余亩地,主要种植葡萄、哈密瓜等经济作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村落的主要生产工具是马,毛驴,到九十代后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开始买拖拉机,三轮车,现在,该村家家都有现代交通工具,葡萄、哈密瓜、棉花等成为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副业方面,村里每家都养牛,羊等牲畜以贴补家用。
三、风俗习惯
(一)村落生活
该村每家都有电视机,全村能听得懂汉语的人不多,只有三个做生意的人会说一点商业汉语,但根本不会读汉字,村民只能看维吾尔语频道的电影、连续剧、采访记录、木卡姆④、麦喜来甫⑤和新闻等节目。该村没有小学,孩子们要去乡驻地的中心小学读书,学生们一般在初中毕业之后便不再上学,能继续读书的孩子为数不多。
笔者在调查中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了解到不上学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家庭对劳动力需求较高,孩子初中毕业后马上就得农务;第二、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很低,这对全村乃至全乡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直接导致孩子们不愿读书甚至中途辍学。
在宗教方面,该村清真寺有其优良传统。冬天晨礼之后阿訇会对村民宣讲伊斯兰教教义、道德、伦理及信条,并且会对如何处理邻里关系作出指导性意义,这样一来,宗教通过阿訇的清晨演讲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则因宗教的积极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婚姻情况
维吾尔族通婚范围一般只限于本民族内部,即族内通婚,和其它民族通婚的情况极少。女孩子结婚年龄一般在18岁到20岁之间,男孩子在20岁到22岁之间,建国之前还存在过女孩子13岁或14岁结婚的现象。麦提尼亚孜汗村的通婚范围首先限定于本村,然后才会扩展到周边其它村、乡镇或者县。在成婚过程中需要经过说亲,定亲,结婚三道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以前年轻人的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而现在年轻人会自己找对象或者经人介绍互相了解之后结婚。下面简单说一下成婚过程的三个步骤:
1、说亲
男孩子到适婚年龄时,父母一般会绕过孩子而向其朋友询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喜欢的女子或者在谈的对象。如果有的话,并且孩子的父母认为合适,他们会马上派媒人去女孩子家说亲,如果对方父母同意这门喜事,媒人再回来向男方的父母报喜,然后男孩子会顺理成章地去女方家跟女孩子见面,从而进一步确立男女关系。
2、定亲
说亲到结婚中的环节叫定亲。在两方的关系确定之后,男孩会由自己的亲戚,邻居等人陪同第一次去女方家做客,鄯善县维吾尔族定亲共有五次做客仪式,在每一次的仪式中男方都会带给女方一只羊,几块丝绸,几个馕,其中馕和丝绸的数目一般是单数。五次做客仪式结束后双方再商定某一天给女方送聘礼。
3、婚礼
笔者在调查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当地的婚礼。阿帕克村的维吾尔婚礼一般只举行一天。婚礼当天,阿訇和几位哲麻提⑥会在早晨带着新郎和新郎的几位朋友一起到女方家,到了女方家后,阿訇念诵《古兰经》,然后为新婚之人念“尼卡”⑦。
念“尼卡”的过程如下:阿訇先问新娘:“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由于害羞,新娘总是低头不回答。伴娘则在一旁催促新娘回答。等了好久,阿訇第二次问新娘:“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新娘仍不回答。阿訇第三次再问新娘,新娘这才低声地回答:“我情愿”。这时阿訇问新郎:“某某,你情愿娶某某为妻吗?”新郎虽然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心情迫不及待,所以总是在阿訇第一次问他时,就爽快地回答:“我情愿”。这样阿訇才给他们念“尼卡”,为他们祝福。接着,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礼节,阿訇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块蘸着盐水的馕,给新郎新娘每人一块,让他们吃。此馕虽然咸得发苦,但它象征着新婚夫妇愿意同甘共苦,白头谐老。在场的亲友们都向他们祝贺。“尼卡”仪式举行完了后新郎及随行的人先回到新郎的家。到当天下午新郎会带着自己的亲戚、邻居到新娘家中把新娘接回,当天晚上会在男方家举行麦喜拉甫⑧。这才意味着婚礼结束。
四、村民的宗教生活
(一)宗教信仰与宗教场所
阿帕克村村民全部是维吾尔族,没有其他兄弟民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哈乃斐教法学派。
迪坎尔乡现有26座清真寺,其中有16座是主麻寺,卡尔孜库勒村有4个村民小组,拥有5座清真寺。阿帕克村的寺最早是于1820年由一位名叫曼苏尔的人出钱建造的,从那以后就用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本村清真寺。阿帕克村文革之前有两座清真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本村村民于1987年自己出钱重建本村清真寺。原来的清真寺全部是土坎尔式结构,重建的清真寺是砖木结构,属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寺分邦克楼、院子和大殿。
(二)主要宗教活动
1、起名
维吾尔族孩子出生三天后就要举行命名仪式,一般由孩子的父母请来阿訇、毛拉或者亲戚中的长辈为孩子起名,起名仪式开始后,孩子的父母先告诉阿訇已经选好的名字,接下来阿訇会对着孩子的右耳念《古兰经》经文,再对着左耳说声:你的名字就叫XX。然后将孩子交到孩子的父亲手中,取的名字一般为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名字。
2、割礼
每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男性按照伊斯兰教教义都要举行割礼,割礼被穆斯林看做一件喜事,维吾尔语叫孙乃提托依。割礼一般会在单月里举行,进行割礼的年龄一般也选择单数,大多为5岁或7岁,该村村民一般选择在孩子7岁时为其举行割礼。一般在秋、春季举行割礼仪式,割礼仪式时,宗教人士即阿訇等人必须要参加。
(三)葬礼
维吾尔族人在去世后会先进行一番处理,其面部要向西南方向安放,并用白布遮盖,绑住下巴,合上嘴,实行土葬。遗体一般只停留一天,供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和告别。去世的人埋葬前必须要净身,净身的时候阿訇诵经,净身后用白布包裹,男的包裹三层,女的包裹五层,然后放在清真寺的“塔吾提”上,并在清真寺举行葬礼。⑨举行葬礼时阿訇念经,介绍亡人的生前业绩,祈求真主保佑和赐予通往乐园,以使亡人得到安息,然后做葬礼。笔者曾有机会参加了葬礼的整个过程,葬礼举行完后埋体被抬往墓地,安葬时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只要包裹的克盘就行了,每一次参加葬礼的人数在300左右。下葬前一直到下葬完毕,阿訇等会念经的人念经,亡人的亲戚把埋体放到墓坑,遗体放完后洞穴口用土块儿堵上再埋土,这样整个葬礼仪式就结束了。
笔者调查中发现,该村的传统文化和周围村落相比保留的比较好,气氛比较浓厚。经常去清真寺做礼拜的人比较多,坚持做五次礼拜的人也比周围村落多。笔者调查期间有幸参加过一次集体祈祷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本村的社会稳定,防止自然灾害而举行的一种宗教活动。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村民是通过这种仪式来体现维吾尔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维吾尔族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维吾尔族村民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使他们有能力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时社会为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样在维持维吾尔族身份认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仪式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对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新疆广大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群众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仪式正在要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同时这些文化现象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更好的服务。所以学术界应该重视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与仪式的调查与研究。
因此,无论是处于新疆广大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群众,还是其他民族,都应该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加强民族联系,民族团结,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新疆维族文化研究却甚为不足,故而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与调查。
注释:
①②鄯善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79;79.
③数据来源于笔者2009年8月在阿帕克村的实地调研。
④木卡姆是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
⑤麦喜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
⑥在一个伊玛目带领下做礼拜的教民。
⑦按伊斯兰教法举行的婚礼以及在婚礼上诵的经文。详见廖泽宇,马俊民编.维汉词典[N].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065.
⑧麦喜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
⑨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著.维吾尔族风俗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们出版社,2000:228.
关键词:维吾尔族;阿帕克村;风俗;喜事;葬礼;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147-03
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国内学者对维吾尔族乡村社会文化的研究并不多。笔者以新疆鄯善县迪坎乡阿帕克村为个案,从村落视角对维吾尔族村民的主要人生礼仪和相关仪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希望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维吾尔族信仰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点的基本情况
迪坎尔乡位于鄯善县城西南火焰山南麓,距县城57公里,乡境横距100公里,纵距150公里,辖区面积1.5万平方公里①。迪坎尔原是一片辽阔的戈壁荒漠,后有人到这里开凿坎儿井,开荒造田,逐渐形成迪坎尔绿洲。上个世纪初有一百道坎儿井,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迪坎尔乡境内有几十道坎儿井,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地下水的下降,现在全乡仅剩几道坎儿井。
迪坎尔解放后(1950年)为第三区的达浪坎乡的一个村,1953年为第五区的一个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前进公社的一个大队,1984年从达浪坎乡分出成立迪坎尔乡,乡人民政府驻地坎儿孜库勒村。1995年,全乡辖迪坎尔(老迪坎尔)、也扎坎、玉尔门、托特坎、坎儿孜库勒、塔什塔盘,牧业村七个村民委员会,26个村民小组。居住人口6130人,全系维吾尔族。②
阿帕克村距鄯善县县城67公里,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属于迪坎乡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农村。截止2009年,总户数为106户,总人口为537人,其中男277,女260,男性比女性多17人,男女比例基本为1:1。该村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982年有人口330人。改革开放后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调高,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增长迅速,截止到2009年初本村人口已达537人,较1982年人口增加了207人,③是鄯善县最典型维吾族村庄,该村村民全是维吾尔族。
阿帕克村有土地1500余亩地,主要种植葡萄、哈密瓜等经济作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村落的主要生产工具是马,毛驴,到九十代后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开始买拖拉机,三轮车,现在,该村家家都有现代交通工具,葡萄、哈密瓜、棉花等成为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副业方面,村里每家都养牛,羊等牲畜以贴补家用。
三、风俗习惯
(一)村落生活
该村每家都有电视机,全村能听得懂汉语的人不多,只有三个做生意的人会说一点商业汉语,但根本不会读汉字,村民只能看维吾尔语频道的电影、连续剧、采访记录、木卡姆④、麦喜来甫⑤和新闻等节目。该村没有小学,孩子们要去乡驻地的中心小学读书,学生们一般在初中毕业之后便不再上学,能继续读书的孩子为数不多。
笔者在调查中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了解到不上学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家庭对劳动力需求较高,孩子初中毕业后马上就得农务;第二、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很低,这对全村乃至全乡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直接导致孩子们不愿读书甚至中途辍学。
在宗教方面,该村清真寺有其优良传统。冬天晨礼之后阿訇会对村民宣讲伊斯兰教教义、道德、伦理及信条,并且会对如何处理邻里关系作出指导性意义,这样一来,宗教通过阿訇的清晨演讲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则因宗教的积极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二)婚姻情况
维吾尔族通婚范围一般只限于本民族内部,即族内通婚,和其它民族通婚的情况极少。女孩子结婚年龄一般在18岁到20岁之间,男孩子在20岁到22岁之间,建国之前还存在过女孩子13岁或14岁结婚的现象。麦提尼亚孜汗村的通婚范围首先限定于本村,然后才会扩展到周边其它村、乡镇或者县。在成婚过程中需要经过说亲,定亲,结婚三道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定的礼节和讲究。以前年轻人的婚姻大多由父母包办,而现在年轻人会自己找对象或者经人介绍互相了解之后结婚。下面简单说一下成婚过程的三个步骤:
1、说亲
男孩子到适婚年龄时,父母一般会绕过孩子而向其朋友询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喜欢的女子或者在谈的对象。如果有的话,并且孩子的父母认为合适,他们会马上派媒人去女孩子家说亲,如果对方父母同意这门喜事,媒人再回来向男方的父母报喜,然后男孩子会顺理成章地去女方家跟女孩子见面,从而进一步确立男女关系。
2、定亲
说亲到结婚中的环节叫定亲。在两方的关系确定之后,男孩会由自己的亲戚,邻居等人陪同第一次去女方家做客,鄯善县维吾尔族定亲共有五次做客仪式,在每一次的仪式中男方都会带给女方一只羊,几块丝绸,几个馕,其中馕和丝绸的数目一般是单数。五次做客仪式结束后双方再商定某一天给女方送聘礼。
3、婚礼
笔者在调查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当地的婚礼。阿帕克村的维吾尔婚礼一般只举行一天。婚礼当天,阿訇和几位哲麻提⑥会在早晨带着新郎和新郎的几位朋友一起到女方家,到了女方家后,阿訇念诵《古兰经》,然后为新婚之人念“尼卡”⑦。
念“尼卡”的过程如下:阿訇先问新娘:“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由于害羞,新娘总是低头不回答。伴娘则在一旁催促新娘回答。等了好久,阿訇第二次问新娘:“某某,你情愿嫁给某某为妻吗?”新娘仍不回答。阿訇第三次再问新娘,新娘这才低声地回答:“我情愿”。这时阿訇问新郎:“某某,你情愿娶某某为妻吗?”新郎虽然也觉得不好意思,但心情迫不及待,所以总是在阿訇第一次问他时,就爽快地回答:“我情愿”。这样阿訇才给他们念“尼卡”,为他们祝福。接着,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礼节,阿訇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块蘸着盐水的馕,给新郎新娘每人一块,让他们吃。此馕虽然咸得发苦,但它象征着新婚夫妇愿意同甘共苦,白头谐老。在场的亲友们都向他们祝贺。“尼卡”仪式举行完了后新郎及随行的人先回到新郎的家。到当天下午新郎会带着自己的亲戚、邻居到新娘家中把新娘接回,当天晚上会在男方家举行麦喜拉甫⑧。这才意味着婚礼结束。
四、村民的宗教生活
(一)宗教信仰与宗教场所
阿帕克村村民全部是维吾尔族,没有其他兄弟民族,全部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哈乃斐教法学派。
迪坎尔乡现有26座清真寺,其中有16座是主麻寺,卡尔孜库勒村有4个村民小组,拥有5座清真寺。阿帕克村的寺最早是于1820年由一位名叫曼苏尔的人出钱建造的,从那以后就用他的名字用来命名本村清真寺。阿帕克村文革之前有两座清真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在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本村村民于1987年自己出钱重建本村清真寺。原来的清真寺全部是土坎尔式结构,重建的清真寺是砖木结构,属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寺分邦克楼、院子和大殿。
(二)主要宗教活动
1、起名
维吾尔族孩子出生三天后就要举行命名仪式,一般由孩子的父母请来阿訇、毛拉或者亲戚中的长辈为孩子起名,起名仪式开始后,孩子的父母先告诉阿訇已经选好的名字,接下来阿訇会对着孩子的右耳念《古兰经》经文,再对着左耳说声:你的名字就叫XX。然后将孩子交到孩子的父亲手中,取的名字一般为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名字。
2、割礼
每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男性按照伊斯兰教教义都要举行割礼,割礼被穆斯林看做一件喜事,维吾尔语叫孙乃提托依。割礼一般会在单月里举行,进行割礼的年龄一般也选择单数,大多为5岁或7岁,该村村民一般选择在孩子7岁时为其举行割礼。一般在秋、春季举行割礼仪式,割礼仪式时,宗教人士即阿訇等人必须要参加。
(三)葬礼
维吾尔族人在去世后会先进行一番处理,其面部要向西南方向安放,并用白布遮盖,绑住下巴,合上嘴,实行土葬。遗体一般只停留一天,供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和告别。去世的人埋葬前必须要净身,净身的时候阿訇诵经,净身后用白布包裹,男的包裹三层,女的包裹五层,然后放在清真寺的“塔吾提”上,并在清真寺举行葬礼。⑨举行葬礼时阿訇念经,介绍亡人的生前业绩,祈求真主保佑和赐予通往乐园,以使亡人得到安息,然后做葬礼。笔者曾有机会参加了葬礼的整个过程,葬礼举行完后埋体被抬往墓地,安葬时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只要包裹的克盘就行了,每一次参加葬礼的人数在300左右。下葬前一直到下葬完毕,阿訇等会念经的人念经,亡人的亲戚把埋体放到墓坑,遗体放完后洞穴口用土块儿堵上再埋土,这样整个葬礼仪式就结束了。
笔者调查中发现,该村的传统文化和周围村落相比保留的比较好,气氛比较浓厚。经常去清真寺做礼拜的人比较多,坚持做五次礼拜的人也比周围村落多。笔者调查期间有幸参加过一次集体祈祷活动,这次活动是为了本村的社会稳定,防止自然灾害而举行的一种宗教活动。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村民是通过这种仪式来体现维吾尔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维吾尔族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维吾尔族村民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使他们有能力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同时社会为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样在维持维吾尔族身份认同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宗教信仰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仪式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对增进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新疆广大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群众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仪式正在要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同时这些文化现象为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更好的服务。所以学术界应该重视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的宗教信仰与仪式的调查与研究。
因此,无论是处于新疆广大乡村中的维吾尔族群众,还是其他民族,都应该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加强民族联系,民族团结,以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新疆维族文化研究却甚为不足,故而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与调查。
注释:
①②鄯善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79;79.
③数据来源于笔者2009年8月在阿帕克村的实地调研。
④木卡姆是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意为大曲。
⑤麦喜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
⑥在一个伊玛目带领下做礼拜的教民。
⑦按伊斯兰教法举行的婚礼以及在婚礼上诵的经文。详见廖泽宇,马俊民编.维汉词典[N].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1065.
⑧麦喜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
⑨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著.维吾尔族风俗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们出版社,20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