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教育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点围绕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最广泛的视野和眼光,更加注重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材和环境的优质因素整合。本文试图通过从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和课堂教育向文化认同的方向转换的趋势,进一步探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目标视野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课程教育 文化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转换研究
一、充分认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坚持从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和课堂教育向文化认同的方向逐渐转换,并逐渐呈现一种趋势性。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需要更加重视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途径。当前,多种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发展迅猛,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在文化认同程度方面承担着更重的任务,并且始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贯穿于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在这其中,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重点围绕文化认同理念的传输、文化认同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认同方法原则的坚持等关键环节展开。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国际著名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原理,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组织等角度组织和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逐步挖掘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转换的重要意义。坚持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拓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二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满足在校学生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被教育对象的思维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开放,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坚持目标视野方面的研究,积极作出合理的回应,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符合时代要求。
二、积极探索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方式方法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要坚持一定的转换原则和转换的科学方法。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充分揭示文化认同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概念,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文化认同转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实践的客观产物。要更加注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文化认同转换的文化阵地建设,搭建起先进文化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的坚实平台。要及时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转换的方向指向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经验教育和课程教学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前者更注重将课程教育作为教师、学生的主体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科学合理改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系统布局,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两者的教学相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更高层面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的重要意义。要认真搭建起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中文化认同转换的显性课程教育教学的渠道,进一步彰显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将在校学生的学习性质赋予知识性、价值性等诸多内容,进一步合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充分展现出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要积极拓展目标视野,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契合点,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层面和体系之中来考虑。
三、认真遵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基本原则
文化认同的转换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角度来看,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研究更加倾向于德育教育的对象、德育教育的方式、德育教育的载体等诸多环节,需要充分借助教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现代学科的支持。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当前文化认同转换的研究,属于一项符合的学科和前沿的理论,必须始终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规则关注原则。要努力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尊重其主体意识和作用,充分挖掘在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将其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工作态度来看待,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经验构成的优化提升,尽快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社会态度、行为能力。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内化认同原则。按照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规则要求,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让广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心存敬畏,进一步明确政治规则和经济规则。同时,对于文化认同转换中的非正式规则也要清楚知道其来源于哪些文化遗产,将风俗习俗、社会惯例、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研究透彻,确保实现学生的知识理论、自然科学、基本规则掌握等多个层面的了解。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情景设定原则。要更加注重避免视野的塑造和开放眼光的形成,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工作目标、计划职能等,把计划、目标与情景教学相结合,使德育教学摆脱计划和目标的制约限制,重视学校的丰富生活、隐性深层知识的作用。将隐性的知识学习当做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在学校形成对隐性的课程和知识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激励、导向、凝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和社会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不能认为割裂开来的,他们两者之间是时刻保持着紧密联系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文化认同,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和先进,而社会的风气和文化导向也会对学校的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反作用。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应该坚持将开放的视野和广阔的视角,支持和完善隐性知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滨,贺希荣,罗明星等.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3]张吉雄.简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5,01,19.
[4]孙显元.论“以人为本”[J].安徽犬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5]王颖.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2(10) .
[6]姜华,黄蓉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2.
[7]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3:148.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通信选[M].转邵庆祥.媒介教育.信息社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2).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思政课部)
关键词 课程教育 文化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 转换研究
一、充分认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坚持从思想政治的课程教育和课堂教育向文化认同的方向逐渐转换,并逐渐呈现一种趋势性。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需要更加重视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途径。当前,多种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发展迅猛,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在文化认同程度方面承担着更重的任务,并且始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贯穿于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在这其中,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要,重点围绕文化认同理念的传输、文化认同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认同方法原则的坚持等关键环节展开。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结合国际著名的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原理,当前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组织等角度组织和开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逐步挖掘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转换的重要意义。坚持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拓展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二是,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是满足在校学生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被教育对象的思维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开放,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坚持目标视野方面的研究,积极作出合理的回应,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符合时代要求。
二、积极探索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方式方法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贯穿始终,同时要坚持一定的转换原则和转换的科学方法。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文化认同转换的理念。充分揭示文化认同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概念,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文化认同转化从本质上说是人类实践的客观产物。要更加注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文化认同转换的文化阵地建设,搭建起先进文化更好发挥引导作用的坚实平台。要及时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转换的方向指向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作用。要充分认识到经验教育和课程教学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前者更注重将课程教育作为教师、学生的主体以及教材、环境的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科学合理改变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系统布局,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两者的教学相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更高层面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的重要意义。要认真搭建起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中文化认同转换的显性课程教育教学的渠道,进一步彰显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由“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将在校学生的学习性质赋予知识性、价值性等诸多内容,进一步合理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知识体系,充分展现出隐性课程的教育价值。要积极拓展目标视野,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契合点,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层面和体系之中来考虑。
三、认真遵守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基本原则
文化认同的转换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角度来看,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密不可分的,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转型价值多元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研究更加倾向于德育教育的对象、德育教育的方式、德育教育的载体等诸多环节,需要充分借助教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现代学科的支持。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当前文化认同转换的研究,属于一项符合的学科和前沿的理论,必须始终坚持一定的基本原则,确保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规则关注原则。要努力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尊重其主体意识和作用,充分挖掘在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将其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工作态度来看待,进一步促进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经验构成的优化提升,尽快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社会态度、行为能力。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内化认同原则。按照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规则要求,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让广大学生对于法律法规心存敬畏,进一步明确政治规则和经济规则。同时,对于文化认同转换中的非正式规则也要清楚知道其来源于哪些文化遗产,将风俗习俗、社会惯例、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方面研究透彻,确保实现学生的知识理论、自然科学、基本规则掌握等多个层面的了解。要认真坚持目标视野转换过程中的情景设定原则。要更加注重避免视野的塑造和开放眼光的形成,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的工作目标、计划职能等,把计划、目标与情景教学相结合,使德育教学摆脱计划和目标的制约限制,重视学校的丰富生活、隐性深层知识的作用。将隐性的知识学习当做课堂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在学校形成对隐性的课程和知识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的激励、导向、凝聚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和社会之间的文化认同是不能认为割裂开来的,他们两者之间是时刻保持着紧密联系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文化认同,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和先进,而社会的风气和文化导向也会对学校的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反作用。高校的思想教育活动应该坚持将开放的视野和广阔的视角,支持和完善隐性知识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滨,贺希荣,罗明星等.全球化视野中的伦理批判与道德教育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7.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0-51.
[3]张吉雄.简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5,01,19.
[4]孙显元.论“以人为本”[J].安徽犬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5]王颖.试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三重形态及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2(10) .
[6]姜华,黄蓉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2.
[7]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3:148.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通信选[M].转邵庆祥.媒介教育.信息社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2).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思政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