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建水县域雄鹰击长空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被孔子文化渲染几百年之久的建水,深谙要以仁德为指导思想,才会像北极星被群星环绕一样,得民众拥戴,从而万众一心强县域。“郡县治,天下安”,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建水县就一直在县域经济上寻突破、下狠劲、谋创新,一路走来,洒下了无数艰辛的汗水,如今的建水正以势不可挡的冲劲迅速崛起!
  建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古有“粮蔗之乡”的称谓。明清两代为临安府,是滇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明代文人谢肇撰写的《滇略》一书中称临安之繁华富庶甲于滇中。故民间有金临安、银大理之说。
  建水,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学风兴盛,文名鹊起。元代初期创建文庙庙学,明朝以后又相继建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等,成为滇南最高学府。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故又有“临半榜”的美称。
  建水,紫陶的故乡。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建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以朱家花园和张家花园为典型代表的特色民居,有燕子洞、临安古城、泸江烟柳、曲江温泉等景区,融溶洞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有汉族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彝族花灯和烟盒舞,苗族踩花山等歌舞,体现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建水身着白底印花长袍,怀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佩戴着民族风情浓郁的饰品,驰骋于县域经济的战役中,却不忘其古韵十足的本质,闲暇之余用紫陶沏一壶清茶,在怡然自得中出奇制胜。于是乎,一只带着书香气的县域雄鹰击破苍穹,席卷而来……
  只争朝夕 强县域
  《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的激励。在实干之风空前强大之际,建水县似乎早有先知,虽然刚刚过去的2012年,遇到了特大干旱、结构性减税、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制约发展的困难,也没有空谈“富民强县”的口号,而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政府和各工作部门、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团结协作下,迎刃而上,扎实稳健地推进政府工作,县域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2012年,建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89.64亿元,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16945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9∶39.5∶36.6;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0.97亿元,增长2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5亿元,增长22.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5亿元,增长24.7%;工业总产值91.3亿元,增长31.3%;农业总产值35.8亿元,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39元,增长30.1%;农民人均纯收入5716元,增长18.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7.8亿元,增长19.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87亿元,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57.1亿元,增长17.9%;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亿元,增长18%。
  建水用实干出成绩,用实力强县域。在过去的辉煌沐浴下,建水县并未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反而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继续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新一届人民政府开创新局的一年,建水县响亮地提出了全面实现县域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居民储蓄余额三个“超百亿”的目标。
  中共十八大中习总书记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警言,相信明清两代就已经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的建水,定不会忘记孔圣人“为政以德”的古训,从而脚踏实地,只争朝夕,实现新一届人民政府定下的目标,朝着县域强县迈出坚实的步伐。
  科技创新 兴工业
  2012年6月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曲靖市举行全省园区经济战役启动大会。会议提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进园区经济提速增量、重点突破、争先进位,实现大发展、大跨越、大突破,为全省强产业、稳增长、冲万亿提供有力的支撑。2012年,建水县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科学定位园区产业,推动产业集聚,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使建水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2年,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工业大道高速路下穿工程提前通车;玉蒙铁路主线收尾工程基本完成,沿线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园区铁路专线、进站道路等附属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云南冶金集团建水产业集群正式竣工投产,锰系合金、铝加工、炭素阳极一期正逐步形成产能;落实了工业产业组团发展的布局,完成了“一园五区”总面积34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了青云轻工业园区、放马坪矿产品交易市场、火车北站和山塘物流园区建设;轻工业大道、建业大道建设进展顺利;建水供电分局正式运行,羊街变、青云变前期工作接近尾声;紫陶创意产业园、10万吨电锌、10万吨滇新锰系合金、3万吨高锰酸钾、大黑公电站、七棵树风电场、15万吨蔬菜加工、10万吨特色酱菜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发展到1068家,注册个体工商户达1.25万户;引进招商项目25个,协议投资4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亿元,其中到位省外资金11亿元。
  “提速增量、重点突破、争先进位”,云南省园区经济的发展到了最关键时刻。建水县抢抓机遇,全心全力想要做优做强产业园区,全力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在提升产业园区发展层次、管理规范化、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构建产业园区服务保障体系上取得突破。为此,建水县的战略部署是继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在2013年建水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创新工业园区管理模式,适时组建工业投资公司,加强园区规划和项目招商落地工作,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优化“一园五区”布局,使其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电网规划相衔接,尽量缩短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加快轻工业大道、建业大道、园区铁路专线建设,完善园区水网、电网;全力推进冶金集团产业集群二期翻番工程、10万吨电锌、3万吨高锰酸钾等项目,开工建设七棵树风电一期、10万吨特色酱菜、15万吨蔬菜加工、福德再生资源利用、10万立方米成品油库等项目,建成2万吨矿渣棉、安泰钢结构、医用石膏粉、10万吨瓦楞纸、1万吨耐磨件等项目;加快火车站山塘物流园区、火车北站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放马坪矿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推进以农产品及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的轻工业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结构。   提质增效 旺农业
  “特点亦即优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认为,“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特点,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亮点,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4张名片。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建水县将特点转化为优势,使高原特色农业实现了提质增效。
  抗旱救灾夺丰收目标,种植粮食68.06万亩、蔬菜31.4万亩;成功举办早熟葡萄开园节,荣获第十八届全国葡萄评比金奖;收购烟叶24.64万担,烟农收入2.72亿元,烟叶财政收入5978万元;出栏生猪106.47万头、肉牛3.53万头、肉羊6.15万只,出笼家禽738.53万羽;完成人工造林11.36万亩、封山育林4.34万亩、低效林改造2万亩、核桃3万亩、速生林5万亩、油茶1万亩;投资2.57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929件,完成15座水库除险加固,化解水利工程欠款8000多万元;启动1000公里BT模式农村公路建设,2012年新建25条178.7公里;完成面甸岔科普雄土地整理项目投资8274.8万元,白家田水库完成投资1820万元;跃进水库引水工程通过国家级评审,曲江河、泸江河河堤治理工程通过上级审批;流转农村耕地6.66万亩、林地13.2万亩,完成“农转城”2.5万人;农资供应、农村市场建设、陈化粮更换等工作完成计划任务。
  秦光荣书记在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会上强调,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新时期云南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各州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要有新举措、新项目、新成效。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协调推进,配合协作,强化督查,全面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秦光荣书记的会议精神,建水县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在未来的农业建设中要精心打造县域高原特色农业。
  按照“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要求,建设一批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10万亩优质葡萄、30万亩优质石榴、20万亩优质脐橙、120万头生猪、60万只黑山羊基地建设;完成州级下达烟叶生产收购计划,种植粮食60万亩、蔬菜30万亩、万寿菊等生物资源2万亩、核桃2万亩、油茶1万亩、速生林5万亩;出栏生猪107万头、肉牛4.3万头、肉羊8.2万只,出笼家禽881万羽。开工建设跃进水库引水工程;完成4条100公里县乡公路大中修工程、坡头土地整理、普雄烟叶基地单元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公路建设BT项目,实施200公里以上建制村通畅工程,启动大田水库、甸头水库、云降寨水库建设及泸江河治理、曲江河治理、旷野河治理、11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推进曲江火车站进站道路、县城一级客运站建设。做好国道323线升级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新农村示范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涉农项目建设。力争农村耕地流转10万亩、林地流转5万亩。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抓紧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发证工作。
  大刀阔斧 促旅游
  建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开发旅游业的利器,加之建水还有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紫陶艺术独特等优势。建水县抢抓机遇、不断开发自身优势,在旅游文化产业中不断探索前进。
  2012年,建水县完成了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旅投公司)组建工作,并全面接管了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等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服务工作。古城5A级景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顺利完成古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建筑控制指标体系编制,基本完成古城核心区公共产权房屋土地的清产核资工作;继续推进续建的古城风貌恢复重建项目,启动了南城门片区和武庙片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临安酒店正式开业,五星级的小桂湖酒店正在抓紧建设;完成泸江烟柳节点景观河道、交通、绿化工程,收储了燕子洞片区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建设用地,启动了团山国家4A级景区申报工作,曲江红园山片区温泉大道项目正式开工,临安生态城正在开展深度规划设计,抓紧开展团山、新房、碗窑村提质工程前期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孔子文化节,投入300万元在长水机场和鸡石、通建高速公路沿线设置14块旅游文化广告牌,建水电视台实现每天一组新闻目标;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89亿元,增长17.1%;接待游客276.62万人次,增长15.1%;组织创作了《老家建水》等一批地域性歌曲,征集了县标、县花,组织了建水紫陶赴日本展览。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促进、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水荣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桂冠,可以说在之前取得的成绩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必然的,于是建水在部署未来旅游业发展时提出了要全力加快发展国际型旅游业。
  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景区景点建设,积极开展争创古城国家5A级景区工作,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一湖两园”文化营建工程,推动临安湖、紫陶创意产业园、红河文化大观园建设;临安湖项目优先实施环湖道路及绿化景观工程;紫陶创意产业园区优先实施陶源路、逢春路、紫陶文化广场和一期150座紫陶工坊建设;红河文化大观园优先实施石雕、木雕、紫陶博物馆和核心区文化广场建设;实施“一河三村”旅游提质工程,抓好泸江河、团山村、新房村、碗窑村建设;泸江河优先实施河堤治理、河岸绿化美化、沿岸景观节点、乡会桥和老火车站片区建设;新房村重点实施风貌协调、特色客栈、餐饮、道路及标识建设;团山村重点实施4A级景区申报、新村建设、风貌恢复和村内主要院落深度开发工作;启动碗窑古村建设,重点实施村内立面改造,进行整体包装和提升,挖掘紫陶文化资源,将碗窑村打造成建水新的特色文化村;以旅投公司为运作平台,建成一个示范特色客栈、一个示范旅游购物中心、一个示范特色餐饮店、一个示范休闲娱乐场所。   稳中求进 建民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一切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从根本来说,都是来自人民、治于人民、为了人民。所谓“民生无小事”,建水县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为贵”的最高原则,改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
  2012年,年度投入教育事业5.5亿元,新建续建项目34个,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贫困生生活补助等教育补助全面落实,民办教师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培育师德学风成效明显,高考、中考再创佳绩,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年度投入医疗卫生事业2.41亿元,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比2011年增长46%,县中医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完成15所村卫生室建设,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全额纳入县级财政拨款,村医补助标准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95.88%,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9.87万份,“妇幼健康计划”、基本药物制度、纵向联合办医工作全面推开,实现县乡公共卫生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年度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2.98亿元,新增就业3715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69个,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28 %;发放城乡低保金3463.79万元、高龄津贴312万元、优抚对象定期抚恤1559万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744万元、粮食直补612万元、畜牧业补贴127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754.58万元、学生营养餐补助4047万元、国家级重点公益林补助193万元、省级重点公益林补助816万元、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冷藏库项目补助400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补助415.98万元;建成廉租房280套1.4万平方米、公租房100套0.6万平方米;投资3185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85个,建设扶贫安居房200户,投放扶贫到户贷款5200万元。
  中共十八大特别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人民的地位是最高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建水县在惠民、利民方面已是硕果累累的情况下,在2013年依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加快建水一小、建水二小、建民中学新校区、建水实验中学、临安镇中心校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基础,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中医院新院区打造成区域性高端中医养生康复理疗中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文化体育活动。加快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人俱乐部、老年大学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抓紧实施敬老院二期工程,新建公租房1000套、廉租房480套。以临安镇韩家村村民预留用地开发项目为示范,探索城郊被征地农民在政府支持下统一开发预留地、安置地、宅基地的发展模式,让失地农民全面融入城市,过上幸福富裕的新生活。增强全民节约、环保、生态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完成人工造林13.2万亩,继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工作;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扎实开展人口动态管理、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扎实解决信访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做好民族宗教、科技、档案、残联、红十字会、地方志、移民开发、防震减灾等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古韵建水亦是全面发展的建水,除了在县域经济、工业、农业、旅游、民生等方面大力建设之外,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也有了新进步,城市建设管理也得到加强,并且一直在为此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建水县用过去几年发展的成绩在人代会上获得了满堂彩,用对未来胸有成竹的规划赢得了各级政府及其民众的关注和支持,建水县正在为把其建设成为工业经济强县、国际型旅游城市、高原特色农业的一面旗帜,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激扬奋斗!
  那一天,我听了一宿洞经音乐,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抚摸过所有紫陶,不为欣赏,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跪拜文庙塑像,不为祈福,只为贴近你的书香气;
  那一世,我走遍古城的大街小巷,不为看风景,只为能再一次拥抱你。
  建水,一只翱翔于蓝天的县域雄鹰,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责任编辑:田硕
其他文献
入刊理由:嵩明,一座高耸入云的现代新城,随着中国第四大机场——长水机场建成通航,她在“特色卫星城”和“空港新城”的光芒下昂首向前。嵩明高瞻远瞩,教育业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智慧的血液。兰茂故里松柏香,今日嵩明耸云端,开怀笑迎五百强,美好绽放新生活!  彩云之南,昆明东边,一座城,一片天。这里被称作“龙狮之乡”“花灯之乡”,这里是云南明代最负盛名的音韵学家、药物学家、诗人、教育家和理学宗匠兰茂的故乡,这里
期刊
入刊理由:中共维西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隅、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是全国惟一的傈僳族自治县。近年来,维西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大对生物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使县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乡村百姓得到连年增收,产业发展规模日趋壮大,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正给地方百姓指引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维西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自然资源富集,特别是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
期刊
入刊理由:一个出现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的词语,却在十几年间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广阔的牧场、清澈的湖水,她就是传说中消失的地平线,人们梦中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从原来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历经十多年的发展,香格里拉已从昔日的小城镇迈进到藏区次级中心城市,并满怀信心地朝着东部藏区物资集散中心、全国藏区第一强县的目标前进。  香格里拉县地处“三江并流”核
期刊
入刊理由:宜良,烤鸭飘香,味传千里;鱼米之乡,百姓富饶;花团锦簇,香溢满城;宜人宜居,风情客厅。现今,宜良县勇于开创,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了农业品牌化、规模化、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已全面打响,宜良县敢于争先,在荒山野岭上建起了一座工业新城,“城镇上山”,将会再唱凯歌,朝着“县域强音”的步伐跨越迈进!  宜居之地 良辰美景  一座怡人的滇中小城,南盘江
期刊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代表  答风光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蔡金华问  编者按:2013年1月21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应光代表(以下简称罗应光代表)在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发言。应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云南两会特派记者蔡金华先生(以下简称蔡金华)的约请,罗应光代表就五年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工作、云南城镇特色化工作详细回答了
期刊
入刊理由:过去五年,南涧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远超南涧县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未来五年,南涧县发展目标明确,立赶超壮志、怀奋进雄心,将以“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实现新跨越”的胆识和气魄,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 成果不凡  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
期刊
入刊理由:云县地处澜沧江文化旅游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古往今来,云县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依托,成为西南边陲联系内地的咽喉重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现代化交通体系的缺失成为云县跨越发展的瓶颈,但是云县没有因为这瓶颈的束缚制约,就停下奋斗的脚步,在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新云县的征程中,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断抒写云县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这里山环水绕,白
期刊
入刊理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江川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受到诸多的限制;同时,伴随生态地位的提升,抚仙湖、星云湖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心和重视。未来几年,江川将继续在做好环保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不走过去的老路,着眼于长远,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的江川。  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它是湖光秀美、物阜民丰的江川。  作为滇中产业新区、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
期刊
入刊理由:对于元谋县来说,过去的五年,既是开拓创新、抢抓机遇的五年,也是不断攻坚克难的五年。通过五年的努力,元谋县在建设开放元谋、文化元谋、绿色元谋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面对自上而下的宏伟目标,面临重重压力和困难,元谋县力求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  元谋因“元谋人”而厚重,因土林而神奇,因金沙江而美丽,从这里我们找到了祖先的痕迹,从这里我们找到了人类历经百万年的沧桑。元谋,一片美丽
期刊
入刊理由:2008年1月至今,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立法工作、监督工作、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工作、代表工作、工作联动、自身建设等方面不断下工夫,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星移斗转,日月经天,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人大常委会)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五个春秋。  五年来,人大常委会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