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扶翼和启蒙、导思、导疑、导法,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课内课外优势互补。
【关键词】阅读 策略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着眼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速读与记忆的能力,分析与概括的能力,鉴赏与批评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课内课外优势互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阅读教学重在“授人以渔”
一般来说,阅读是搜集、筛选、整理加工读物的信息。阅读能力强,表现为吸收得快,加工得好。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只是写作的附庸,“读书破万卷”为的是“下笔如有神”;对这种重写轻读的现象,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其偏颇:“又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读讲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其实,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阅读行为的主体;老师在整个阅读训练过程中的工作,主要不是“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得、知得、悟得。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中国古代也有人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而教人以渔,则将终身受用无穷。”
在阅读教学上,应特别重视精读与泛读的结合。“精读”是一种“咬文嚼字”、“精心揣摩”的阅读,精读训练是阅读能力向高级阶段发展所必经的练习过程,它有助于学生养成细读深思的良好习惯,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的方法,培养分析、综合、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泛读”是一种“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阅读,便于保持阅读的整体印象,获得主要信息,而且速度较快。课内精读课文,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重在泛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给以学生激励、点拔、启发、引导,教会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二、阅读教学应重视内外互补
现行语文教材的阅读部分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经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联系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必定生动活波,事半功倍。”(刘国正语) 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致用和学文育人。反之,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学习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因此,在教学上,要加强语文活动课,尤其是课外阅读,使课内学习促进课外学习,课外阅读丰富课堂教学,真正使课外、课内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三、阅读较学应注重习惯养成
叶老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叶老曾就阅读习惯有过明确阐述:“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綜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既不能急功近利,指望学生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当然,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強调自学,并非指教师完全放手,放任自流。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总导演”,起着“引路子、搭梯子、扶膀子”的作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扶翼和启蒙、导思、导疑、导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课内课外优势互补,最终达到“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的境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 策略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即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为着眼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速读与记忆的能力,分析与概括的能力,鉴赏与批评的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能,课内课外优势互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阅读教学重在“授人以渔”
一般来说,阅读是搜集、筛选、整理加工读物的信息。阅读能力强,表现为吸收得快,加工得好。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只是写作的附庸,“读书破万卷”为的是“下笔如有神”;对这种重写轻读的现象,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其偏颇:“又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读讲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其实,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阅读行为的主体;老师在整个阅读训练过程中的工作,主要不是“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得、知得、悟得。余秋雨说:“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言表。”中国古代也有人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而教人以渔,则将终身受用无穷。”
在阅读教学上,应特别重视精读与泛读的结合。“精读”是一种“咬文嚼字”、“精心揣摩”的阅读,精读训练是阅读能力向高级阶段发展所必经的练习过程,它有助于学生养成细读深思的良好习惯,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的方法,培养分析、综合、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泛读”是一种“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阅读,便于保持阅读的整体印象,获得主要信息,而且速度较快。课内精读课文,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重在泛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给以学生激励、点拔、启发、引导,教会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二、阅读教学应重视内外互补
现行语文教材的阅读部分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经历和素养的参与。这种复杂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必须联系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必定生动活波,事半功倍。”(刘国正语) 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致用和学文育人。反之,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生气的空壳,语文学习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因此,在教学上,要加强语文活动课,尤其是课外阅读,使课内学习促进课外学习,课外阅读丰富课堂教学,真正使课外、课内优势互补,比翼齐飞。
三、阅读较学应注重习惯养成
叶老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叶老曾就阅读习惯有过明确阐述:“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照读物的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綜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既不能急功近利,指望学生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应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当然,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強调自学,并非指教师完全放手,放任自流。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总导演”,起着“引路子、搭梯子、扶膀子”的作用,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扶翼和启蒙、导思、导疑、导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课内课外优势互补,最终达到“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的境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