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一类孩子不但严重缺乏生活物资的满足,更是严重缺少家庭的关爱,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在严重的心理精神负担的影响之下,就可能会阻碍孩子心里健康的正常发展。所以,社会各界需要开始关注留守儿童的状态,具体实施有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工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1.1 自卑心理
通过专业的机构和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在农村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们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体现出了不同层次的自闭、自卑心里。从根本上来看,被父母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长时间与父母没有交流,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总会因为自己和别人拥有的东西不同,在极度思念父母的情况下,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父爱和母爱的渴望,导致感官上缺少被保护的感觉,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一旦出现这样的心理,在看到周围人得到父母的关爱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更多的自卑心理。
1.2 情绪消极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即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哥哥或姐姐监护。在不全面的环境下成长,这些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也是片面的。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往往比较敏感,情节严重者会产生消极与抑郁等心理。这种消极心理随着父母远离的时间越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突出。在长久的留守状态中,一些儿童在遇到人生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和自我抛弃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3 性格孤僻
农村的留守儿童一般都会由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进行照顾,但这一代的老年人思想上通常会比较传统,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孩子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特别是孩子在遇到心理上的障碍需要及时获得排解的时候,爷爷奶奶辈的人很难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能够给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导致孩子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心理和生理中的烦恼和困难不能够获得缓解,就会出现很大的心理障碍,使得孩子缺少对外界的信任,认为自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将自己放在一个盒子中与周围人分割开来。这样和周围隔离的状态和心理一旦出现,就很难缓解,甚至会越来越严重,拒绝和周围人和事交流,逐渐自我隔离。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样不健康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严重干扰着孩子正常的生活学习,表现出十分不寻常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攻击周围人。
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辅导对策
经过机构的相关探索和诉求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隐患,但是也有了明确的解决方向。研究中指明了这些心理问题的造成的问题和不利影响,一方面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的和谐进步;另一方面,它具有干扰儿童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儿童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定义概念的理解严重违背道德规范。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必须制定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农村孩子的心里健康将于,对留在农村的小学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
2.1 学校建立成长袋并给予心理指导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要首先给予留守儿童极大的关注,学校教师应从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出发,采用留守儿童成长袋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与谁生活在一起进行深入的了解。学校要建立家访和家校交流会制度,家访的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深入到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在放学之后的生活方式,平时的学习习惯等,学校一边了解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一边做好记录,便于后期给予留守儿童指导。此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加家校交流会议,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存在的成长问题给予监护人指导,让他们懂得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旦认识到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监护人要养成认真指导的态度,让留守儿童及时得到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指导,让他们减少对不良行为的偏倚倾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学校还应当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指导,让留守儿童在专业的心理辅导下产生积的心理。学校应为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设立心理导航站,鼓励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与老师分享。心理教师在给予留守儿童指导时,应指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因素时,可以试着试着将心态放平,并用勇敢自立的心態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2.2 家庭应当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指导
父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得到家长的较多关爱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才会更加健康。家长要从多个方面给予儿童关爱和支持。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减少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相比城市要落后,让儿童的父母双方都陪在身边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体会到家人的真正关心。另一方面,父母要在不管多忙的情况下都要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即便见面较为困难,父母也要用视频电话的形式与孩子多互动,多聆听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多关心孩子的近况,多听孩子说说校园内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即便不在父母身边依然可以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尽可能让孩子体验亲情归属和父母的关爱,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还可以将自己工作中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们懂得父母生活的不易,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对家庭的付出,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心和感恩之心,引导他们对生活树立积极的心态。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和关心迟早就会以更好的状态呈现在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 结语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庞大的主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将来对祖国的贡献程度。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教师及学生家长都应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指导,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人生观,让他们看到人生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先林.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陕西农村小学为例[J].教育评论,2016,30(05):96-103.
[2]樊军德.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修正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78-79.
[3]朱雅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2016,13(6):151-151.
(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民族学校 广西 南宁 53051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教育对策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1.1 自卑心理
通过专业的机构和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在农村没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们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体现出了不同层次的自闭、自卑心里。从根本上来看,被父母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因为长时间与父母没有交流,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总会因为自己和别人拥有的东西不同,在极度思念父母的情况下,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父爱和母爱的渴望,导致感官上缺少被保护的感觉,没有可以依靠的亲人。一旦出现这样的心理,在看到周围人得到父母的关爱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进行对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更多的自卑心理。
1.2 情绪消极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即祖辈监护、父亲或母亲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哥哥或姐姐监护。在不全面的环境下成长,这些留守儿童得到的支持也是片面的。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往往比较敏感,情节严重者会产生消极与抑郁等心理。这种消极心理随着父母远离的时间越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突出。在长久的留守状态中,一些儿童在遇到人生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和自我抛弃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3 性格孤僻
农村的留守儿童一般都会由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进行照顾,但这一代的老年人思想上通常会比较传统,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孩子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特别是孩子在遇到心理上的障碍需要及时获得排解的时候,爷爷奶奶辈的人很难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不能够给出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导致孩子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心理和生理中的烦恼和困难不能够获得缓解,就会出现很大的心理障碍,使得孩子缺少对外界的信任,认为自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将自己放在一个盒子中与周围人分割开来。这样和周围隔离的状态和心理一旦出现,就很难缓解,甚至会越来越严重,拒绝和周围人和事交流,逐渐自我隔离。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这样不健康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严重干扰着孩子正常的生活学习,表现出十分不寻常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攻击周围人。
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辅导对策
经过机构的相关探索和诉求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隐患,但是也有了明确的解决方向。研究中指明了这些心理问题的造成的问题和不利影响,一方面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的和谐进步;另一方面,它具有干扰儿童们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儿童价值观,对于人生的定义概念的理解严重违背道德规范。所以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必须制定有效的手段来加强农村孩子的心里健康将于,对留在农村的小学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
2.1 学校建立成长袋并给予心理指导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要首先给予留守儿童极大的关注,学校教师应从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出发,采用留守儿童成长袋的形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与谁生活在一起进行深入的了解。学校要建立家访和家校交流会制度,家访的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深入到留守儿童的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在放学之后的生活方式,平时的学习习惯等,学校一边了解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一边做好记录,便于后期给予留守儿童指导。此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参加家校交流会议,针对留守儿童经常存在的成长问题给予监护人指导,让他们懂得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旦认识到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监护人要养成认真指导的态度,让留守儿童及时得到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指导,让他们减少对不良行为的偏倚倾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学校还应当给予留守儿童心理指导,让留守儿童在专业的心理辅导下产生积的心理。学校应为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设立心理导航站,鼓励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心声说出来与老师分享。心理教师在给予留守儿童指导时,应指导留守儿童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如果遇到一些不好的因素时,可以试着试着将心态放平,并用勇敢自立的心態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2.2 家庭应当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指导
父母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只有得到家长的较多关爱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才会更加健康。家长要从多个方面给予儿童关爱和支持。一方面,父母要尽量减少双方均外出打工的比例,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相比城市要落后,让儿童的父母双方都陪在身边似乎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体会到家人的真正关心。另一方面,父母要在不管多忙的情况下都要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即便见面较为困难,父母也要用视频电话的形式与孩子多互动,多聆听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多关心孩子的近况,多听孩子说说校园内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体会到即便不在父母身边依然可以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尽可能让孩子体验亲情归属和父母的关爱,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还可以将自己工作中的事情讲给孩子听,让他们懂得父母生活的不易,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对家庭的付出,从而培养留守儿童的责任心和感恩之心,引导他们对生活树立积极的心态。家长给予孩子的爱和关心迟早就会以更好的状态呈现在孩子身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3 结语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庞大的主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他们将来对祖国的贡献程度。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教师及学生家长都应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指导,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人生观,让他们看到人生的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先林.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陕西农村小学为例[J].教育评论,2016,30(05):96-103.
[2]樊军德.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修正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8):78-79.
[3]朱雅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2016,13(6):151-151.
(南宁市上林县木山乡民族学校 广西 南宁 5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