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平时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需要在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中去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本文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堂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在开放式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结构 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的变化。在论述“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可见,新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分为“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基本素养就是“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积累”是最基本的。
积累,是一个逐渐由数量的增加发展到本质变化的过程。从理论上说,语文学习需要投入较多的课外时间,有较大量的课外阅读,由此拓展阅读视野,实现语言的、知识的、情感的积累,从而养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初中学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升学竞争,所以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着眼点还是在考试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又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因此,通过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着眼点还是在课堂。建立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以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拓展教与学的视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迁移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领域,养成健康的阅读方式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它以语言文字记录故事表达情感,而不是抽象的符号图形。这个特点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决定了很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自己完成阅读。第二,这种阅读常常只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换而言之,一般的字音、字形、词义和句子含义,学生都有能力自己解决,而无需老师替代。
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文言文的知识角度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这篇短文,因为它不存在学生不理解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但是从文言小品的抒情角度看,作者怎么描写月色,怎么借助月色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怀,学生就颇难理解了,因为这里涉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如果只是进行枯燥的背景介绍和课文分析,学生就无法积极参与学习,也就无法领悟苏轼散文的价值和魅力,很难提高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艺术手法分析得太多,这些从小学开始就埋头做作业、忙于考试,课外阅读很少的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可以换一种思路,准备好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苏东坡的突围》的二三两个部分,让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划出交代苏轼被流放原因和当时心情的语句。
学生阅读余秋雨的文章,并通过讨论后,基本理解了《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①苏轼的流放,完全是由于舒亶、李定、王珪、沈括等品格低劣者的诬陷。②苏东坡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③很多人怕受到牵连不敢说公道话,苏轼只能在寂寞中惶恐。结论:苏东坡在黄州是很凄苦的,其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孤独无告。
这样的安排,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苏轼写作此文的背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寻找课内知识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提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排遣。如果我们留心一下,会发现很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集中于所谓的玄幻小说,其内容荒诞、格调不高。这样的阅读,非但无用,而且有害。
二、开放式的课堂,需要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完成新的情感体验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色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感觉,把那月光的清冷写到极处”。但是描写月色的句子就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个,这个句子到底蕴含着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对“月色”这个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从情感和审美的层次上有集中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鼓动学生围绕“月色”来个“诗词大串烧”,联系背诵过的很多古代诗词,补充一些关于月色的诗句。学生情绪兴奋地补充了一下关于“月色”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搜集的诗句加以整理和简要的分析,学生会认识到:古代诗词中“月色”这一意象象征繁华,也象征诗酒风流;象征青春浪漫,也象征人生之得意;象征乡愁和相思,也象征宁静和自然。苏轼在月夜可能想到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官场的得意,与友人吟诗品酒的风流,青春的浪漫,远离的亲人,也会想到自己如月一般的孤独。他百感交集,可能什么都想,也可能心灰意冷,对生活、对官场、对一切都已经彻底绝望了。这样,对苏轼写作此文时内心的那种孤寂、愤懑、无奈,学生就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知识的综合和迁移,是一种必须的学习能力。一旦把学科知识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学生的阅读就很难进入“情感体验”的层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与文本的距离,他们不是很能理解文本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立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新的问题,养成新的能力。
三、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重新关注学习常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师热衷于落实课文的知识点,习惯于以老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体验思考,试图给文本最准确、最完整的答案。于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语文课堂上如昙花一现。殊不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写作和阅读的基本规律,任何文本都是未完成的产品,任何阅读都是未完成的过程。无论什么时候,教师的分析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而且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语文成绩上去了,语文兴趣和学习能力下降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好文章,结构精妙到仿佛随意而作,意蕴深刻而语言简约。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习和诵读,学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无法提高语文素养。“素养”是一种素质习惯,语文能力本身又是渐进式的养成过程,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建立在学生主体、学习常规的基础之上。开放式结构,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常规,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主体地位,养成积极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能力和积极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就语文学科而言,诵读课文,自主探究,共同讨论,是理解课文、体悟感情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发现和习得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因为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不管教师的讲解多么深刻,也只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始终没有学生积极的学习过程;所谓的“揣摩语言,启发情思”,只是教师把各种学习资料上的知识搬给学生而已;所谓的“深刻”,只是教师和资料的深刻,而不是学生的深刻。显然,这样的深刻,还是基于应试,而不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并开展讨论争论,就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苏轼为什么在这之前没有注意到月色?看到月色,他为什么“欣然起行”?张怀民为什么也没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要表达的感情是喜悦还是伤感?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月色”这一意象,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理解:①苏轼可能是借酒消愁,也可能在想别的事情。②欣然,高兴的意思。看到月色而高兴,其实隐藏着苏轼的寂寞和孤独。被贬后,很少有人敢接近他了。“无与为乐者”可证明。③张怀民可能也是被贬的官员。“亦”用得简洁而含蓄,表明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④“闲人”的“闲”既是闲中生愁——苏轼被贬的痛苦,是闲中得趣——欣赏明月,更是感慨深沉——对官场上明争暗斗、汲汲于名利的厌恶。这样的发现和解读未必深刻,却是很可贵的以感情共鸣为基础的解读,而非技术性的解读,无疑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关系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问题,它与语文能力是并行不悖的,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如果教师依托文本,通过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的知识迁移、阅读拓展、学习常规内化为审美情趣、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遥远的梦想。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结构 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的变化。在论述“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可见,新课程标准把语文素养分为“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基本素养就是“积累、感悟和运用”,其中“积累”是最基本的。
积累,是一个逐渐由数量的增加发展到本质变化的过程。从理论上说,语文学习需要投入较多的课外时间,有较大量的课外阅读,由此拓展阅读视野,实现语言的、知识的、情感的积累,从而养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初中学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升学竞争,所以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着眼点还是在考试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而又必须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因此,通过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着眼点还是在课堂。建立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以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拓展教与学的视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享受学习的过程,从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迁移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领域,养成健康的阅读方式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它以语言文字记录故事表达情感,而不是抽象的符号图形。这个特点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决定了很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自己完成阅读。第二,这种阅读常常只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换而言之,一般的字音、字形、词义和句子含义,学生都有能力自己解决,而无需老师替代。
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文言文的知识角度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这篇短文,因为它不存在学生不理解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但是从文言小品的抒情角度看,作者怎么描写月色,怎么借助月色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怀,学生就颇难理解了,因为这里涉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教师如果只是进行枯燥的背景介绍和课文分析,学生就无法积极参与学习,也就无法领悟苏轼散文的价值和魅力,很难提高学习能力。如果教师艺术手法分析得太多,这些从小学开始就埋头做作业、忙于考试,课外阅读很少的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可以换一种思路,准备好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苏东坡的突围》的二三两个部分,让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划出交代苏轼被流放原因和当时心情的语句。
学生阅读余秋雨的文章,并通过讨论后,基本理解了《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①苏轼的流放,完全是由于舒亶、李定、王珪、沈括等品格低劣者的诬陷。②苏东坡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③很多人怕受到牵连不敢说公道话,苏轼只能在寂寞中惶恐。结论:苏东坡在黄州是很凄苦的,其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孤独无告。
这样的安排,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苏轼写作此文的背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寻找课内知识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内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提升,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排遣。如果我们留心一下,会发现很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集中于所谓的玄幻小说,其内容荒诞、格调不高。这样的阅读,非但无用,而且有害。
二、开放式的课堂,需要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完成新的情感体验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色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从大处落笔,抓住瞬间感觉,把那月光的清冷写到极处”。但是描写月色的句子就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个,这个句子到底蕴含着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对“月色”这个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从情感和审美的层次上有集中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鼓动学生围绕“月色”来个“诗词大串烧”,联系背诵过的很多古代诗词,补充一些关于月色的诗句。学生情绪兴奋地补充了一下关于“月色”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搜集的诗句加以整理和简要的分析,学生会认识到:古代诗词中“月色”这一意象象征繁华,也象征诗酒风流;象征青春浪漫,也象征人生之得意;象征乡愁和相思,也象征宁静和自然。苏轼在月夜可能想到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官场的得意,与友人吟诗品酒的风流,青春的浪漫,远离的亲人,也会想到自己如月一般的孤独。他百感交集,可能什么都想,也可能心灰意冷,对生活、对官场、对一切都已经彻底绝望了。这样,对苏轼写作此文时内心的那种孤寂、愤懑、无奈,学生就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知识的综合和迁移,是一种必须的学习能力。一旦把学科知识看成是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学生的阅读就很难进入“情感体验”的层面。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与文本的距离,他们不是很能理解文本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开放式的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立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新的问题,养成新的能力。
三、开放式的课堂结构,需要重新关注学习常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很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师热衷于落实课文的知识点,习惯于以老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体验思考,试图给文本最准确、最完整的答案。于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语文课堂上如昙花一现。殊不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写作和阅读的基本规律,任何文本都是未完成的产品,任何阅读都是未完成的过程。无论什么时候,教师的分析都不可能是终极性的,而且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语文成绩上去了,语文兴趣和学习能力下降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尤其是教材中的一些好文章,结构精妙到仿佛随意而作,意蕴深刻而语言简约。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习和诵读,学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无法提高语文素养。“素养”是一种素质习惯,语文能力本身又是渐进式的养成过程,因此语文素养的提高要建立在学生主体、学习常规的基础之上。开放式结构,需要通过建立学习常规,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主体地位,养成积极学习的动机;通过学习能力和积极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就语文学科而言,诵读课文,自主探究,共同讨论,是理解课文、体悟感情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发现和习得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因为缺少学生参与的课堂,不管教师的讲解多么深刻,也只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始终没有学生积极的学习过程;所谓的“揣摩语言,启发情思”,只是教师把各种学习资料上的知识搬给学生而已;所谓的“深刻”,只是教师和资料的深刻,而不是学生的深刻。显然,这样的深刻,还是基于应试,而不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并开展讨论争论,就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苏轼为什么在这之前没有注意到月色?看到月色,他为什么“欣然起行”?张怀民为什么也没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要表达的感情是喜悦还是伤感?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月色”这一意象,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理解:①苏轼可能是借酒消愁,也可能在想别的事情。②欣然,高兴的意思。看到月色而高兴,其实隐藏着苏轼的寂寞和孤独。被贬后,很少有人敢接近他了。“无与为乐者”可证明。③张怀民可能也是被贬的官员。“亦”用得简洁而含蓄,表明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④“闲人”的“闲”既是闲中生愁——苏轼被贬的痛苦,是闲中得趣——欣赏明月,更是感慨深沉——对官场上明争暗斗、汲汲于名利的厌恶。这样的发现和解读未必深刻,却是很可贵的以感情共鸣为基础的解读,而非技术性的解读,无疑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关系学生未来生活质量的问题,它与语文能力是并行不悖的,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如果教师依托文本,通过开放式的课堂结构,使学生的知识迁移、阅读拓展、学习常规内化为审美情趣、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