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之后的写作能力差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事实,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已经成为全社会研讨的重要话题之一。笔者试着从当前高校语文课堂的现状出发,分析指出其弊端,并为高校语文改革探寻出路。
关键字:高校语文 现状 改革
近些年,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上面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增高,整个教育领域对于高校语文教学的讨论也越来越浓厚。高学语文应该如何讲授、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成果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已经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但掩卷遐思,这些研究内容大部分都大谈空谈,更有甚至只是部分冠之以"专家学者"的名号的人"纸上谈兵"。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成果收效甚微。因此,笔者在了解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对症下药,提高高校语文教学质量,为当前高校语文课程改革增磚添瓦。
一、高校语文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高校语文并无应试压力,也无英语那样的"四六级考试"的硬性指标,无论教学形式或者教学模式都应该丰富多彩,但实际上一些高校语文的教学现状却惨不忍睹。从全国范围来看语文教学,文科类院校除文学院之外,大部分专业如英语、历史、政治专业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差强人意,理工科院校的一些专业甚至将语文课程取消。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在小范围之内对于身边学生进行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进入高校之后继续学习语文就是在耽误时间。笔者在深思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之后,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教学目标含糊,定位不清楚。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高校语文在无应试压力之后,其本应是继续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可大多数专业仅仅将高校语文课程看做是在"补课"。语文到底有什么用?它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何在?教学目标的含糊和定位的不清楚成为解决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除此之外,高校之中语文课堂仅仅突出其工具性,将其人文性却抛之脑后,令人叹惋。更让人遗憾的是,教学相关部门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定位的失误,同样使得当前举步维艰的高校语文雪上加上。
2、教学模式滞后,教学理念陈旧。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高科技的更新换代使得当前青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范围都较之前有很大改变,互联网又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但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语文课堂上面,依旧是教师"独当一面"的情况,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考试。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变得非常紧迫。
3、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在高校之中,语文教师被戏称为"万金油",其在评定职称、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处于严重的边缘化。这造成语文课程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要么年龄非常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么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经验不足。除此之外,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高校参加工作之后很难参加再培训,使得其本身的业务水平也无法进步。
4、高校语文评价体系单薄。考试几乎是当前高校评价教师与学生成绩的唯一目标。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鱼"。当前的评价体系仅仅以分数为评价标准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性非常功利。
二、当前高校语文改革思路与方向
针对当前高校语文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在查阅丰富的资料之后,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语文改革思路与方向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高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确立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向。
1、高校语文立足于人文性基础之上,兼顾工具性。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同时也是相互交流的工具,其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在笔者看来,高校当前语文发展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政府以及高校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提高高校语文的现实状况。除却课程本身的因素之外,高校语文被日益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面就是因为相关教育部门的忽视,对于高校语文课程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文件上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明确高校语文的教学目标,防止高校语文课程被工具化和功利化。有关部门应该将语文教育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认证考试一样常规化,采取切实政策对于保护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语文教学的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将音乐、录像、视频等等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也应该从自身着手,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的进行学习,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三)、完善教师队伍,明确晋升机制。政府各个部分以及学校领导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稳定教师队伍的良策,并在评定职称、晋升机制方面向语文学科倾斜,保证语文教师能够安心授课,无后顾之忧,为教师提供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建立更为完善的再培训机制,让教师能够在参加工作之后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仅仅从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出发,其弊端显而易见。因此,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就应该从改革考核方法入手,将平时的学习情况也纳入到成绩中,且期末考试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丰富化。
高校语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师生长期相互合作下长期的文化积淀,是某一地区地域文化的象征。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语文的人性化特点,适应当前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特征,从根本上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未来和谐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4]陈日亮.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J]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交流论文
关键字:高校语文 现状 改革
近些年,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上面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增高,整个教育领域对于高校语文教学的讨论也越来越浓厚。高学语文应该如何讲授、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整个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成果也层出不穷,可以说已经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但掩卷遐思,这些研究内容大部分都大谈空谈,更有甚至只是部分冠之以"专家学者"的名号的人"纸上谈兵"。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部分成果收效甚微。因此,笔者在了解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对症下药,提高高校语文教学质量,为当前高校语文课程改革增磚添瓦。
一、高校语文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高校语文并无应试压力,也无英语那样的"四六级考试"的硬性指标,无论教学形式或者教学模式都应该丰富多彩,但实际上一些高校语文的教学现状却惨不忍睹。从全国范围来看语文教学,文科类院校除文学院之外,大部分专业如英语、历史、政治专业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差强人意,理工科院校的一些专业甚至将语文课程取消。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在小范围之内对于身边学生进行访谈,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进入高校之后继续学习语文就是在耽误时间。笔者在深思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之后,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教学目标含糊,定位不清楚。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高校语文在无应试压力之后,其本应是继续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课程,可大多数专业仅仅将高校语文课程看做是在"补课"。语文到底有什么用?它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其人文性和工具性何在?教学目标的含糊和定位的不清楚成为解决当前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除此之外,高校之中语文课堂仅仅突出其工具性,将其人文性却抛之脑后,令人叹惋。更让人遗憾的是,教学相关部门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定位的失误,同样使得当前举步维艰的高校语文雪上加上。
2、教学模式滞后,教学理念陈旧。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高科技的更新换代使得当前青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范围都较之前有很大改变,互联网又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但在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语文课堂上面,依旧是教师"独当一面"的情况,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考试。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变得非常紧迫。
3、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在高校之中,语文教师被戏称为"万金油",其在评定职称、科研经费等方面与其它学科相比处于严重的边缘化。这造成语文课程教师队伍稳定性不够,要么年龄非常大,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么是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经验不足。除此之外,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高校参加工作之后很难参加再培训,使得其本身的业务水平也无法进步。
4、高校语文评价体系单薄。考试几乎是当前高校评价教师与学生成绩的唯一目标。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鱼"。当前的评价体系仅仅以分数为评价标准造成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性非常功利。
二、当前高校语文改革思路与方向
针对当前高校语文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在查阅丰富的资料之后,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语文改革思路与方向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高校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确立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向。
1、高校语文立足于人文性基础之上,兼顾工具性。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语文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同时也是相互交流的工具,其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在笔者看来,高校当前语文发展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政府以及高校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提高高校语文的现实状况。除却课程本身的因素之外,高校语文被日益边缘化在很大程度上面就是因为相关教育部门的忽视,对于高校语文课程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文件上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明确高校语文的教学目标,防止高校语文课程被工具化和功利化。有关部门应该将语文教育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认证考试一样常规化,采取切实政策对于保护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丰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语文教学的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将音乐、录像、视频等等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也应该从自身着手,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性、研究性的进行学习,加强师生之间互动。
(三)、完善教师队伍,明确晋升机制。政府各个部分以及学校领导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稳定教师队伍的良策,并在评定职称、晋升机制方面向语文学科倾斜,保证语文教师能够安心授课,无后顾之忧,为教师提供稳定的环境。与此同时,建立更为完善的再培训机制,让教师能够在参加工作之后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水平。
(四)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仅仅从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出发,其弊端显而易见。因此,要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就应该从改革考核方法入手,将平时的学习情况也纳入到成绩中,且期末考试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丰富化。
高校语文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师生长期相互合作下长期的文化积淀,是某一地区地域文化的象征。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发挥语文的人性化特点,适应当前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发展特征,从根本上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未来和谐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郑金洲.重构课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4]陈日亮.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J]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交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