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人的寿命长短就能够像商场货架上摆放的牛奶的保质期一样被明确地标示出来。
我的祖父活到89岁高龄,他的兄弟在他去世之后又活了10年,我的祖母和外祖母分别活到85岁和93岁,我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以73岁和82岁高龄健在。在我的家族中,英年早逝者都是死于战争或工厂意外事故。我想我的運气也许会不错,我也许会继承我的家族的长寿基因。我从不担心自己会短寿,我最大的担心是:当我养老的钱都用完之后,生命终点离我却还有数十年之遥。
为了迎合人们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自己剩余人生还有多久的信息的愿望,像23andme,decodeme和Navingenics这样的遗传基因测序公司应運而生,它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基因测试服务,告诉你可能患上从肺癌到多发性硬化症等各种疾病的风险。而如今,两家新成立的公司称,他们能在染色体端粒分析基础上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甚至还能告知你身体的衰老程度。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人的寿命长短就能够像商场货架上摆放的牛奶的保质期一样被明确地标示出来,对于任何人来说,寿命长短将不再是难以预料的未知之数。如果真有这一天,对于一些人来说,知道死亡将如期来临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会因能够预知寿命,从而有机会更好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未来而欣喜不已。
无论如何,预知寿命都是很诱人的,让人十分期待。那么,利用基因测序和染色体端粒分析来预知寿命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遗传基因测序并不能提供多少有用信息
几年前,随着面对普通人的基因测试的兴起,寿命预测的科技新时代也由此开启。遗传基因测序能让你对影响自己健康和寿命的遗传因素引起警惕,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而测试方法却再简单不过:你在网上订购—个“测试包”,收到后,拿出里面专用的口腔取样棉签,放进嘴里抹一下以获得你的DNA物质,然后你把样本邮寄回基因测试公司。几周后,你就能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你的测试结果报告书。
我对遗传基因测序非常感兴趣,决定亲身一试。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这样的测试结果,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以解读,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根据测试结果,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饮三杯咖啡,你将成为患心脏病风险达60%的不幸者中的一位。这听起来颇为不妙。但是,如果再仔细琢磨一下测试报告,你就会发现,你因饮用咖啡而诱发心脏病甚至致命的概率其实是极低的,因为你心脏病发作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其他因素有可能完全抵消这个小小的风险。
简言之,除了几种会引起致命疾病的基因之外,对于想知道自己寿命长短的人来说,基因测序并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列表中一长串的各种小概率的风险根本无法告诉你:你将活到95岁,或者只能活到60岁。就拿我来说,根据检测结果,我患贲门腺癌的风险为0.08%,高于平均值的0.07%;而与平均值0.7%相比,我患黑色素瘤的风险为1.3%。那么,对于我来说,是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更大,还是患更为普遍但一直被我忽略的黑色素瘤的风险更大?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伦理学家兼律师蒂莫西·考尔菲尔德一直在关注人们对这类测试的反应和态度。他认为,持我这种态度的人大有人在,人们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这类风险预测信息,他们不会为此大惊小怪,也不会为降低各种风险去多做锻炼,去改变饮食结构或接受更频繁的检查,就好像我们对一些传统的身体检测信息,如体重、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也不会太过紧张一样。
事实上,我们对基因风险警示信号采取鸵鸟式的、“不去管它”的态度可能是十分明智的。荷兰莱登大学医疗中心的埃丽妮·斯莱格布姆和她的同事发现,八九十岁的健康老人所携带的会提高心脏病、癌症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的基因异变或等位基因的概率不会小于我们中的其他人。斯莱格布姆说,那些来自长寿家族的人的身上也有着同样多的有害等位基因,但区别在于,他们可能还拥有可阻遏这类风险的其他基因。斯莱格布姆和她的同事现在已经发现了基因组的一些相当重要的独立区域,并猜测有可能是一些非常关键的基因,控制着机体的新陈代谢、发炎机制和免疫系统。
端粒长度里或许隐藏着更多的信息
我在23andme接受了“长寿特征”的测试:我有望活到95岁或100岁。不过,对我的其他一些特征的测试结果却有好几处都明显出错,包括我的眼睛的颜色、我的头发是否卷曲等。这让我如何对他们的检测结果产生信心呢?
事实上,即便是遗传基因测序最坚决的支持者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长寿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还与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和影响是无法直接进行测量的。那么,以端粒长度为依据的新的测试手段能说明多少问题呢?
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一样,端粒起到了保护染色体的作用,使正常染色体端部之间不发生融合和退化,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每当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时,端粒也随之缩短一点。这一过程甚至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生命的最初20年里,端粒长度缩短大约1/3。
随着年龄增长,端粒继续缩短,每10年平均缩短9%。目前尚不清楚端粒自然缩短的速度是否因人而异,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和压力,显然都会加速端粒变短。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端粒越短,寿命也越短。有研究者对60岁以上成年人的端粒长度进行检测后发现,那些端粒长度短于同年龄者平均长度的人,死于心脏病发作和感染疾病的概率比端粒长度超过平均水平者分别高3.18倍和8.54倍。
对一个人的端粒长度进行测试,然后与同年龄者的端粒长度进行比较,以此来预测寿命长短,这种方法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现在,大多数研究者都将端粒长度与健康联系在一起,并以端粒平均长度作为测量依据。不过,西班牙一家名为“生命长度”的公司还同时提供“过短端粒数量”的信息。该公司的科学家认为,超过临界点的极短端粒的数量才是决定性因素,端粒一旦缩短到某个临界点,它们就无法再行使保护染色体的工作。测试方式上的这种不同表明了人们对端粒在理解上的差异。
也有科学家指出,端粒长度究竟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对此我们还所知甚少,因此为公众提供端粒测试的时机并不成熟。端粒只能作为身体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个指示器,就好比你通过做胆固醇水平测试,至少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具体的测量数值。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端粒长度短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你所能做的就是改变一下自己,比如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我来说,我知道要多吃绿色蔬菜,多活动多锻炼,尽量不要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的空气环境中。我的祖父母也是这么教导我的。
那些人比较长寿
女性: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这可能是女性的机体修复能力更强的缘故。
秋天出生的人:秋天或初冬出生的人的寿命要长于春末出生的人,这可能与胚胎早期发育所占的天时地利有关。
奥斯卡奖获得者:研究发现,获奥斯卡奖者更长寿。不过,仅是提名还不行,得是真正的获奖者。一项针对获奥斯卡奖提名的男演员和女演员的寿命的研究发现,最后获奖者的寿命平均多活39年。
高个子:有研究者对490具遗体骨架进行骨骼长度和牙齿磨损程度测量,计算出死者死亡时的年龄,最后得出了高个子更长寿的结论。
我的祖父活到89岁高龄,他的兄弟在他去世之后又活了10年,我的祖母和外祖母分别活到85岁和93岁,我的父亲和母亲分别以73岁和82岁高龄健在。在我的家族中,英年早逝者都是死于战争或工厂意外事故。我想我的運气也许会不错,我也许会继承我的家族的长寿基因。我从不担心自己会短寿,我最大的担心是:当我养老的钱都用完之后,生命终点离我却还有数十年之遥。
为了迎合人们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自己剩余人生还有多久的信息的愿望,像23andme,decodeme和Navingenics这样的遗传基因测序公司应運而生,它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基因测试服务,告诉你可能患上从肺癌到多发性硬化症等各种疾病的风险。而如今,两家新成立的公司称,他们能在染色体端粒分析基础上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甚至还能告知你身体的衰老程度。
随着这方面研究的发展,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人的寿命长短就能够像商场货架上摆放的牛奶的保质期一样被明确地标示出来,对于任何人来说,寿命长短将不再是难以预料的未知之数。如果真有这一天,对于一些人来说,知道死亡将如期来临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会因能够预知寿命,从而有机会更好地计划和安排自己的未来而欣喜不已。
无论如何,预知寿命都是很诱人的,让人十分期待。那么,利用基因测序和染色体端粒分析来预知寿命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
遗传基因测序并不能提供多少有用信息
几年前,随着面对普通人的基因测试的兴起,寿命预测的科技新时代也由此开启。遗传基因测序能让你对影响自己健康和寿命的遗传因素引起警惕,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而测试方法却再简单不过:你在网上订购—个“测试包”,收到后,拿出里面专用的口腔取样棉签,放进嘴里抹一下以获得你的DNA物质,然后你把样本邮寄回基因测试公司。几周后,你就能通过电子邮件收到你的测试结果报告书。
我对遗传基因测序非常感兴趣,决定亲身一试。但是,我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对于这样的测试结果,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加以解读,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根据测试结果,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天饮三杯咖啡,你将成为患心脏病风险达60%的不幸者中的一位。这听起来颇为不妙。但是,如果再仔细琢磨一下测试报告,你就会发现,你因饮用咖啡而诱发心脏病甚至致命的概率其实是极低的,因为你心脏病发作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而且其他因素有可能完全抵消这个小小的风险。
简言之,除了几种会引起致命疾病的基因之外,对于想知道自己寿命长短的人来说,基因测序并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列表中一长串的各种小概率的风险根本无法告诉你:你将活到95岁,或者只能活到60岁。就拿我来说,根据检测结果,我患贲门腺癌的风险为0.08%,高于平均值的0.07%;而与平均值0.7%相比,我患黑色素瘤的风险为1.3%。那么,对于我来说,是患贲门腺癌的风险更大,还是患更为普遍但一直被我忽略的黑色素瘤的风险更大?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生物伦理学家兼律师蒂莫西·考尔菲尔德一直在关注人们对这类测试的反应和态度。他认为,持我这种态度的人大有人在,人们似乎并不特别在意这类风险预测信息,他们不会为此大惊小怪,也不会为降低各种风险去多做锻炼,去改变饮食结构或接受更频繁的检查,就好像我们对一些传统的身体检测信息,如体重、血压和胆固醇水平等,也不会太过紧张一样。
事实上,我们对基因风险警示信号采取鸵鸟式的、“不去管它”的态度可能是十分明智的。荷兰莱登大学医疗中心的埃丽妮·斯莱格布姆和她的同事发现,八九十岁的健康老人所携带的会提高心脏病、癌症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的基因异变或等位基因的概率不会小于我们中的其他人。斯莱格布姆说,那些来自长寿家族的人的身上也有着同样多的有害等位基因,但区别在于,他们可能还拥有可阻遏这类风险的其他基因。斯莱格布姆和她的同事现在已经发现了基因组的一些相当重要的独立区域,并猜测有可能是一些非常关键的基因,控制着机体的新陈代谢、发炎机制和免疫系统。
端粒长度里或许隐藏着更多的信息
我在23andme接受了“长寿特征”的测试:我有望活到95岁或100岁。不过,对我的其他一些特征的测试结果却有好几处都明显出错,包括我的眼睛的颜色、我的头发是否卷曲等。这让我如何对他们的检测结果产生信心呢?
事实上,即便是遗传基因测序最坚决的支持者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长寿不仅与遗传基因有关,还与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和影响是无法直接进行测量的。那么,以端粒长度为依据的新的测试手段能说明多少问题呢?
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一样,端粒起到了保护染色体的作用,使正常染色体端部之间不发生融合和退化,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每当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时,端粒也随之缩短一点。这一过程甚至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生命的最初20年里,端粒长度缩短大约1/3。
随着年龄增长,端粒继续缩短,每10年平均缩短9%。目前尚不清楚端粒自然缩短的速度是否因人而异,但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和压力,显然都会加速端粒变短。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端粒越短,寿命也越短。有研究者对60岁以上成年人的端粒长度进行检测后发现,那些端粒长度短于同年龄者平均长度的人,死于心脏病发作和感染疾病的概率比端粒长度超过平均水平者分别高3.18倍和8.54倍。
对一个人的端粒长度进行测试,然后与同年龄者的端粒长度进行比较,以此来预测寿命长短,这种方法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现在,大多数研究者都将端粒长度与健康联系在一起,并以端粒平均长度作为测量依据。不过,西班牙一家名为“生命长度”的公司还同时提供“过短端粒数量”的信息。该公司的科学家认为,超过临界点的极短端粒的数量才是决定性因素,端粒一旦缩短到某个临界点,它们就无法再行使保护染色体的工作。测试方式上的这种不同表明了人们对端粒在理解上的差异。
也有科学家指出,端粒长度究竟如何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对此我们还所知甚少,因此为公众提供端粒测试的时机并不成熟。端粒只能作为身体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个指示器,就好比你通过做胆固醇水平测试,至少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具体的测量数值。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端粒长度短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你所能做的就是改变一下自己,比如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我来说,我知道要多吃绿色蔬菜,多活动多锻炼,尽量不要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的空气环境中。我的祖父母也是这么教导我的。
那些人比较长寿
女性: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这可能是女性的机体修复能力更强的缘故。
秋天出生的人:秋天或初冬出生的人的寿命要长于春末出生的人,这可能与胚胎早期发育所占的天时地利有关。
奥斯卡奖获得者:研究发现,获奥斯卡奖者更长寿。不过,仅是提名还不行,得是真正的获奖者。一项针对获奥斯卡奖提名的男演员和女演员的寿命的研究发现,最后获奖者的寿命平均多活39年。
高个子:有研究者对490具遗体骨架进行骨骼长度和牙齿磨损程度测量,计算出死者死亡时的年龄,最后得出了高个子更长寿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