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条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新年伊始,我们来到省教育厅,听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解读大家最为关心的“教育资助行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民生为和谐之本,要认真办好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实事,组织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其中之一就是“教育资助行动”。我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主题,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落实教育资助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全力抓好“教育资助行动”。
全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
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993万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89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85.8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落实政府责任,确保资金到位,“两免一补”所需资金26.91亿元,由中央和省按8∶2分担,中央承担18.8亿元,省承担4.9亿元,市(州)、县(市、区)承担3.21亿元。继续保持规范学校收费的强力态势,决不允许乱收费现象反弹,保证“两免一补”顺利实施。
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确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生20万人。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通过新建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或扩大现有公办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数量,严格学校收费管理;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民辦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07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资金安排总额预计达到5亿元,完成新龙、白玉、德格、红原、阿坝、壤塘等9个县“普九”任务,民族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2.62%,实现民族地区整体“普九”工作目标。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全面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抓好教育对口支援。
资助高校贫困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政府助学奖学金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
继续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快落实生源地贷款政策,尽快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还贷意识;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偿服务岗位。
抓好特殊教育
加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力度,争取特殊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10%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
完善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特殊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从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快特殊学校建设步伐,全力推广随班就读实验县经验,建立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使更多“三残”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今年,在全力抓好“教育资助行动”五个方面工作目标的同时,省教育厅还将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项目,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10万人,每人1000元;扎实推进农村270万左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建立完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机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组织全省具有培训能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培训专业150个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10万人;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向农民开放,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供信息化平台,为农民提供综合性信息和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使项目学校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经济信息中心、科技传播中心和政策宣传中心,使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在当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上述工作和措施,认真解决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民生为和谐之本,要认真办好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实事,组织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其中之一就是“教育资助行动”。我省教育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和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为主题,进一步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落实教育资助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全力抓好“教育资助行动”。
全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工作
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993万学生的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89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85.8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落实政府责任,确保资金到位,“两免一补”所需资金26.91亿元,由中央和省按8∶2分担,中央承担18.8亿元,省承担4.9亿元,市(州)、县(市、区)承担3.21亿元。继续保持规范学校收费的强力态势,决不允许乱收费现象反弹,保证“两免一补”顺利实施。
解决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确保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生20万人。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通过新建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或扩大现有公办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数量,严格学校收费管理;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民辦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2007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资金安排总额预计达到5亿元,完成新龙、白玉、德格、红原、阿坝、壤塘等9个县“普九”任务,民族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2.62%,实现民族地区整体“普九”工作目标。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全面推进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管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抓好教育对口支援。
资助高校贫困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政府助学奖学金资助高校贫困生5万人,资助高校贫困学生人数达到在校学生总数的10%以上。
继续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快落实生源地贷款政策,尽快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强化在校大学生的还贷意识;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偿服务岗位。
抓好特殊教育
加大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力度,争取特殊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10%以上,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人。
完善以县为主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立特殊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从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建立制度性保障;加快特殊学校建设步伐,全力推广随班就读实验县经验,建立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使更多“三残”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今年,在全力抓好“教育资助行动”五个方面工作目标的同时,省教育厅还将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项目,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10万人,每人1000元;扎实推进农村270万左右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建立完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学生”的工作机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组织全省具有培训能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培训专业150个以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10万人;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施向农民开放,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供信息化平台,为农民提供综合性信息和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使项目学校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经济信息中心、科技传播中心和政策宣传中心,使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在当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上述工作和措施,认真解决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