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自黑”超出意识形态容忍的限度,“政治错误”的红灯仍然会亮。
最近,《谍影重重5》登陆国内各大院线,时隔10年,马特·达蒙杀了个回马枪,让经典谍战系列焕发第二春。
主人公伯恩单挑国家政府背后的腐败力量,过三关斩六将,一路打到大Boss,最终实现正义的回归。酣畅淋漓的肉搏和惊险刺激的追车等商业元素之下,不难发现美国电影的隐性传统——“自黑”。“自黑”对象,毫不含糊地指向权力阶层。
中央情报局这次成了被黑的对象,机构的头头不是跟俄国商人勾结起来贪污受贿,就是跟商业巨擘串通起来侵犯公民权利。其内部勾心斗角、腥风血雨,根本是一个杀人越货、黑吃黑的江湖组织。
源远流长的“自黑”传统
美国电影的“自黑”传统,可以追溯到默片时代。大卫·格里菲斯于1915年执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被公认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片中,林肯总统遇刺后,斯塔曼和他栽培的黑人手下林奇成为美国最有权力的人。大权在握的林奇并没有将公义放在首位,他假公济私,操作选举,制造暴力和冲突,最终建立独裁的“黑人王国”。
影片虽因白人优越主义而受争议性,但对纯洁爱情的讴歌以及对权力层的鄙视,几乎起到了价值标榜的作用,以后的美国电影一旦涉及权力腐败,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一定是:政客大都是坏蛋。
舆论环境的包容、影人的怀疑与批判意识,让美国电影“自黑”时游刃有余,甚至有时“胆大包天”。
1939年上映的《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直接黑了整个华盛顿政府。一个怀揣政治理想的无知乡村小子史密斯,来到华盛顿的议会接替患病的老议员,他满怀神圣的憧憬,却发现周围腐败的政客如苍蝇蝼蚁,为私人或帮派利益不择手段。自己仰慕的资深参议员哈里森·潘和财阀泰勒合谋,将国有资金揣入自己的囊中。
该片对政府腐败的深刻描写,惹怒了华盛顿政府内部人士。权力层虽然讨厌这部电影,却不敢违背宪法对其强制封杀,无奈之下,只能利用新闻机构对其差评。
所谓的“政治导向”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该片的喜爱,在电影上映后的几年间,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收到不少观众来信,他们表示受主人公史密斯的理想主义启发而选择从政,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体制缺陷。
黑资深议员不过瘾,总统——美国权力的核心——便被影人盯上了。
当外星人入侵之际,总统常常慷慨陈词,鼓励民众,甚至以身作则一起打怪。不少美国电影不好这口,而热衷于把总统拉下“神坛”,不黑一黑,就不爽。
2006年的电影《总统之死》更是把小布什直接“暗杀”了。影片虚构了小布什2007年到芝加哥演讲的画面,用电脑特技将小布什的头“嫁接”到演员身上,演出了小布什被两颗子弹爆头的一幕。导演想用这种伪纪录片的方式,提醒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保障系统保持清醒的观察和认识。
这种“自黑”如果走上调侃和喜剧的道路,便是《蠢蛋进化论》的极端。片中的美国总统卡马乔居然是粗暴的摔跤手和恶俗的色情明星。
最严肃的总统“黑”,莫过于影视界的“扒粪者”迈克尔·摩尔。小布什任期,此人在奥斯卡领奖台上喊出的那句“小布什,你应该感到羞耻”让他成为舆论焦点。他拍摄的纪录片《华氏911》用详实的资料和诙谐的镜头语言,狠狠地抨击了小布什总统和他华府的同僚们。
当然,摩尔拒绝“无脑黑”,片中不乏震撼人心的场面,当两架飞机撞上世贸双塔时,摩尔将镜头切到围观者,一个满脸泪水的女人大声向上帝祷告,请求上帝挽救从窗口跳下的人们之灵魂。
拿政客开涮,“自黑”国家权力的各个方面,几乎是美国影视的自觉行为。
《洛城机密》对警察系统腐败的揭露让人触目惊心,片中很多情节源于真实事件。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深刻地刻画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冷酷和利欲熏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合情理。
除权力枢纽之外,一些敏感的领域,只要暴露出“黑点”,电影一样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
比如《聚焦》把美国人的信仰系统诉上了“被告席”,以美国神职人员奸污和猥亵儿童的真实丑闻为背景,讲述了几位记者为追求真相和正义的艰难过程,揭露了媒体被资本和权力买办的种种黑幕。
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态下的自觉
美国电影为何热衷于“自黑”且乐此不疲?这跟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态休戚相关。
清教主义的文化传统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当初这群人不满教会的专制,要求清除腐败而遭迫害,从欧洲大陆逃到北美大陆,将清教思想扎根于美洲,他们希望在新大陆上建造自己的“山巅之城”。
建国之初,从立国文书《独立宣言》到美国宪法,警惕并批评权力,都被认为是公民最基本的自然权利。随着社会发展,媒体或公民黑政客、黑政府,经过娱乐精神的商业包装,以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脱口秀等形式呈现。
因而,美国电影的“自黑”已演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这个共识即美国标榜的民主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符号碎片,比如“美国梦”、个人主义、言论自由等。
如果“自黑”超出意识形态容忍的限度,“政治错误”的红灯仍然会亮。
艾朗·拉索导演的纪录片《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自黑”太过犀利,揭露了一个与美国媒体宣传完全不同的美国政府及其背后的金融势力,对美国宣扬的意识形态具有伤筋动骨的破坏力。所以,全美3000多家影院,只有5家小影院敢于公映这部电影。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自由的限度不尽相同,这5家小影院便是这个时代自由的上限。
(摘自《廉政瞭望》)
最近,《谍影重重5》登陆国内各大院线,时隔10年,马特·达蒙杀了个回马枪,让经典谍战系列焕发第二春。
主人公伯恩单挑国家政府背后的腐败力量,过三关斩六将,一路打到大Boss,最终实现正义的回归。酣畅淋漓的肉搏和惊险刺激的追车等商业元素之下,不难发现美国电影的隐性传统——“自黑”。“自黑”对象,毫不含糊地指向权力阶层。
中央情报局这次成了被黑的对象,机构的头头不是跟俄国商人勾结起来贪污受贿,就是跟商业巨擘串通起来侵犯公民权利。其内部勾心斗角、腥风血雨,根本是一个杀人越货、黑吃黑的江湖组织。
源远流长的“自黑”传统
美国电影的“自黑”传统,可以追溯到默片时代。大卫·格里菲斯于1915年执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被公认为“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片中,林肯总统遇刺后,斯塔曼和他栽培的黑人手下林奇成为美国最有权力的人。大权在握的林奇并没有将公义放在首位,他假公济私,操作选举,制造暴力和冲突,最终建立独裁的“黑人王国”。
影片虽因白人优越主义而受争议性,但对纯洁爱情的讴歌以及对权力层的鄙视,几乎起到了价值标榜的作用,以后的美国电影一旦涉及权力腐败,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一定是:政客大都是坏蛋。
舆论环境的包容、影人的怀疑与批判意识,让美国电影“自黑”时游刃有余,甚至有时“胆大包天”。
1939年上映的《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直接黑了整个华盛顿政府。一个怀揣政治理想的无知乡村小子史密斯,来到华盛顿的议会接替患病的老议员,他满怀神圣的憧憬,却发现周围腐败的政客如苍蝇蝼蚁,为私人或帮派利益不择手段。自己仰慕的资深参议员哈里森·潘和财阀泰勒合谋,将国有资金揣入自己的囊中。
该片对政府腐败的深刻描写,惹怒了华盛顿政府内部人士。权力层虽然讨厌这部电影,却不敢违背宪法对其强制封杀,无奈之下,只能利用新闻机构对其差评。
所谓的“政治导向”丝毫没有影响观众对该片的喜爱,在电影上映后的几年间,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收到不少观众来信,他们表示受主人公史密斯的理想主义启发而选择从政,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体制缺陷。
黑资深议员不过瘾,总统——美国权力的核心——便被影人盯上了。
当外星人入侵之际,总统常常慷慨陈词,鼓励民众,甚至以身作则一起打怪。不少美国电影不好这口,而热衷于把总统拉下“神坛”,不黑一黑,就不爽。
2006年的电影《总统之死》更是把小布什直接“暗杀”了。影片虚构了小布什2007年到芝加哥演讲的画面,用电脑特技将小布什的头“嫁接”到演员身上,演出了小布什被两颗子弹爆头的一幕。导演想用这种伪纪录片的方式,提醒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保障系统保持清醒的观察和认识。
这种“自黑”如果走上调侃和喜剧的道路,便是《蠢蛋进化论》的极端。片中的美国总统卡马乔居然是粗暴的摔跤手和恶俗的色情明星。
最严肃的总统“黑”,莫过于影视界的“扒粪者”迈克尔·摩尔。小布什任期,此人在奥斯卡领奖台上喊出的那句“小布什,你应该感到羞耻”让他成为舆论焦点。他拍摄的纪录片《华氏911》用详实的资料和诙谐的镜头语言,狠狠地抨击了小布什总统和他华府的同僚们。
当然,摩尔拒绝“无脑黑”,片中不乏震撼人心的场面,当两架飞机撞上世贸双塔时,摩尔将镜头切到围观者,一个满脸泪水的女人大声向上帝祷告,请求上帝挽救从窗口跳下的人们之灵魂。
拿政客开涮,“自黑”国家权力的各个方面,几乎是美国影视的自觉行为。
《洛城机密》对警察系统腐败的揭露让人触目惊心,片中很多情节源于真实事件。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深刻地刻画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冷酷和利欲熏心,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合情理。
除权力枢纽之外,一些敏感的领域,只要暴露出“黑点”,电影一样毫不留情地揭露批判。
比如《聚焦》把美国人的信仰系统诉上了“被告席”,以美国神职人员奸污和猥亵儿童的真实丑闻为背景,讲述了几位记者为追求真相和正义的艰难过程,揭露了媒体被资本和权力买办的种种黑幕。
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态下的自觉
美国电影为何热衷于“自黑”且乐此不疲?这跟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生态休戚相关。
清教主义的文化传统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方式,当初这群人不满教会的专制,要求清除腐败而遭迫害,从欧洲大陆逃到北美大陆,将清教思想扎根于美洲,他们希望在新大陆上建造自己的“山巅之城”。
建国之初,从立国文书《独立宣言》到美国宪法,警惕并批评权力,都被认为是公民最基本的自然权利。随着社会发展,媒体或公民黑政客、黑政府,经过娱乐精神的商业包装,以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电影、脱口秀等形式呈现。
因而,美国电影的“自黑”已演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这个共识即美国标榜的民主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符号碎片,比如“美国梦”、个人主义、言论自由等。
如果“自黑”超出意识形态容忍的限度,“政治错误”的红灯仍然会亮。
艾朗·拉索导演的纪录片《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自黑”太过犀利,揭露了一个与美国媒体宣传完全不同的美国政府及其背后的金融势力,对美国宣扬的意识形态具有伤筋动骨的破坏力。所以,全美3000多家影院,只有5家小影院敢于公映这部电影。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自由的限度不尽相同,这5家小影院便是这个时代自由的上限。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