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反映现实生活,帮助幼儿在现实的感觉和过去的经验之间架起桥梁,并建立语言联系。通过看图讲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基本是要求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问,讲出图片上的人物、地点、发生的事情,使幼儿跟着教师的提示去思考,做出回答。这种教学使幼儿只是单单会讲述图片,幼儿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笔者和其他教师以中级看图讲述《萝卜哪去了》为例,尝试在看图讲述中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从单纯追求幼儿能讲述图片内容为目的的教学转变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言教育,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良好环境
  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学前创造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中提到,只有激发幼儿最佳的学习状态,幼儿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萝卜哪去了》在图一,老爷爷在拔萝卜时,为丰富幼儿词汇,教师教幼儿学“拔”一词时,全体幼儿跟着学“拔”的动作,嘴里还发出“嗨唷、嗨唷”拔萝卜的喊声,使语言变得更加优美、生动,使幼儿容易理解。在图二,老爷爷“挑”萝卜回家时,幼儿根据老爷爷“高高兴兴”“挑”萝卜回家的样子,幼儿演绎了“高高兴兴”的表情和“挑”的动作,幼儿的身心得到抒展,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图三中,从老爷爷张大的嘴巴,再结合画面,设计了让幼儿大胆猜测并模仿老爷爷所说的话:“是谁偷了我的萝卜”或“我的萝卜哪儿去了”等。学习这些词语都是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设计的。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达到最好的状态,做到有的放矢,既放得开,又收得回,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幼儿置身于情境中,才能大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大,但它的每一个活动是让幼儿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主要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如《萝卜哪儿去了》一活动,传统的教学时,教师使用的教具多为图片,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老师发问:“萝卜哪儿去了?”这些简单的教具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思维训练。因此,我积极改革:活动开始,先用玩具警车放警笛声,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幼儿想象:将要有大事发生了。为看图时积极思考、联想情节设下了一个悬念,再逐幅出示挂图。在幼儿猜想是谁偷了老爷爷的萝卜,再次响起警笛声,这时创设了专捉小偷、坏蛋的黑猫警长出场,通过黑猫警长与老师的一段对话,引出黑猫警长捉到的三个嫌疑人,从而出示图四,让幼儿大胆想象老爷爷审问三个嫌疑人的过程。当老爷爷审来审去,审不出结果时,教师提出让幼儿来帮帮忙找出小偷,这时幼儿可以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正当幼儿在争持不下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原来萝卜被偷的过程已经被人拍了录像,就是几个幼儿在电视机模型里表演的萝卜被人发现以及被人偷吃的经过。让幼儿在恍然大悟中肯定了谁才是真正的小偷,然后再续编结尾。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积极参与,效果很好,不难看出,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推行活动教学是颇有成效的。因此,只有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大力推行活动教学,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创新思维
  1. 激发求异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不同他人的讲法,这样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幼儿敢于突破他人提供现成经验,激发求异性。但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幼儿对各种答案进行不同讲述或对同一答案讲述几个不同原因的故事,尝试突破自己,从而锻炼创新思维,让各种能力的幼儿得到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萝卜哪儿去了》图四,在出示几个嫌疑犯在同一挂图的时候,让幼儿展开讨论,幼儿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小狗,有的说是小老鼠,有的说是小白兔。这样激发了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说出来,调动了幼儿想说的内部动机。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你一言我一语,讲得非常投入。到底是谁偷的呢?经过看完录像,幼儿已明白到萝卜不见的原因,老师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图片或引用幼儿讲得好的地方。
  2. 鼓励画外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新思维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创新思维不是依靠现成的表像,而是对头脑里保留的表像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也即通过想象来进行的,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尤其表现在丰富离奇的想象中。很多情况下,人们依靠幼儿的想象结果判断其活动是否有创意,想象力成为衡量幼儿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唤起丰富的想象在幼儿的创新思维活动中至关重要。看图讲述《萝卜哪儿去了》中,我们也有操作材料——图片,但我们没有把所有的图片显示出来给幼儿观察,到故事的重要关头,给幼儿留下一个悬念,让幼儿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创编合理多元化的情节,适时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录像(幼儿在电视机模型里表演)进入课堂教学后,幼儿初步接触到动态的画面,给幼儿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幼儿耳目一新。如在《萝卜哪儿去了》,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黑猫警长。幼儿从黑猫警长口中得知它还没有抓到真正的小偷,现在已抓到三个嫌疑犯,不过萝卜不见的过程已拍下录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看录像:一位老爷爷把两筐萝卜放在院子中,捶了捶背说:“好累了,我得进屋休息休息。”说完便进屋了。咦,“汪汪汪”,一只可爱的小花狗来了,看见院子里有东西吃,走过去用鼻子嗅了嗅,不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摇摇头便走了。“吱吱吱”一只老鼠来了,闻了闻院子了的萝卜,看见不是自己喜欢的食物,摇摇头也走了。这时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舔了舔舌头,发出“啧啧”的声音,就吃起萝卜来,吃饱了,忽然听到有人来了的声音,赶快拿几只萝卜跑回去了。活动气氛在此环节中达到了高潮。
  3. 引导辨析,纠错、质疑。看图讲述中有集体交流,幼儿就会议论纷纷,往往会形成形式上的冲突和矛盾,如有的说是小狗,有的说是老鼠,有的说是小兔等。教师捉住时机,有效地组织开放式的评论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小狗偷的?为什么是小老鼠偷的?为什么是小白兔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鼓励幼儿勇敢地对他人的活动结果提出疑问或对疑问做出解释。“因为小狗看见老爷爷拔萝卜”,“因为老鼠喜欢偷东西”,“因为小白兔喜欢萝卜”等,这十分有利于提高辨析、纠错、质疑等能力。
  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普遍存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同伴之间互相质疑、解答甚至辩论时,个人的想法在碰撞中互补,进而更加完善。幼儿在讲述时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宽松平等的氛围。为了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在幼儿辨析能力较好的情况下,给出有明显错误的讲述范例,让幼儿纠正,进一步对成人权威提出质疑。
  此外,整个活动在游戏中进行强化,即将结束时幼儿知道老爷爷的萝卜被人偷了很伤心,从而萌生同情心,到自设的“萝卜地”里拔萝卜,给爷爷送去,幼儿从中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情感,让人觉得这次活动新鲜有趣,回味无穷的感觉。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看图讲述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新思维,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其他文献
教育部:十年不考虑延长九年义务教育    近日,教育部官员在湖北省为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题讲座上表示,9年义务教育暂不考虑延长。   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立英在讲座中介绍,《纲要》在征求意见时,不少人提出建议,希望义务教育能延伸至高中阶段,将9年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也有人呼吁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中,但最终的定稿却仍然坚持了9年义
期刊
传统体育游戏源于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或体育项目,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内容丰富,组织灵活,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在幼儿园开展传统体育游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对幼儿思想品德、意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在功能。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体验,谈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传统体育游戏。  一、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
期刊
1994年,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针对当时台湾重知识轻文化的儿童教育现状,发起了“儿童读经”运动,吸引了数百万的台湾儿童参与其中。2004年,蒋庆先生为3~12岁的儿童编撰了一套12册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至此,儿童读经运动在中国大陆也逐渐地兴起并发展起来。一石激起千重浪,儿童读经在获得众多世人追捧和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与反对,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儿童读经”的必要性与
期刊
摘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但是近年来,幼儿园里危险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尽量避免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此就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和对策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幼儿园 意外伤害事故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
期刊
园本教研作为贯彻《纲要》、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教研管理制度,各地幼儿园都积极响应开展。园本教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注重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将以园为本开展教研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中,扎实开展特色园本教研,促教育质量提升、促教师成长、促幼儿发展。  一、课题研究、常规教研活动、园本培训一体化,促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园本培训一体化,实现了教研为教师教学服务的宗
期刊
所谓数学,即数与学的总称。数是数量、数的多少等等,具有很广泛的范围。学即指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顺序等。幼儿期是孩子才开始接触数学这一门学科知识。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所以数学教育首要任务是要思考如何让幼儿对数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因此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学,如何使孩子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呢?  一、利用周围环境,潜
期刊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界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不少国家都把社会领域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2000年正式施行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以下简称日本新《纲 要》),内容包括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日本的人际关系相当于我们的社会教育领域,但日本将人际关系放在第二位,仅次于健康教育。而我国2001年颁布和施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中国新纲要》),
期刊
我国伟大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因此,幼儿园应积极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让孩子接触户外大自然,充分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  幼儿园良好户外环境能够满足
期刊
现象1我儿子4岁了,特别好动,反应能力很强,但不能专心于一件事情,不知该怎么办?  现象2 我家女儿今年5岁了,性格很内向,不会主动与同伴交往,作为家长还是有些担心,会不会被别人斯负呢?  面对孩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不知所措。孩子在游戏中是否可以专注呢?不善于交往的孩子,当获得成功感时如何与人分享呢?出现的种种问题,游戏是否可以帮到孩子呢?家长疑问多多。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教
期刊
设计意图  《奇妙的磁铁》是大班科学教材中的一节课,该课中的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幼儿玩起磁铁来总是爱不释手,但他们大多只是单纯的玩耍,而没有知识的建构。因此,本节课中利用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容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开发智力,满足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愿望。让幼儿在玩磁铁这一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磁铁的奇妙,在此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