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手六(10)班的数学,仅是一年的时间,给我感触颇多,我与他们从相识到相斥,再从相斥到相知,最后到相融。
相识:开学初,满怀信心,带着足够的自信,来到六(10)班,给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我对他们的要求与规范。我的这种没有交流与对话的见面方式,埋下了一根我与六(10)班的74名学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相互排斥的导火线。
相斥:小学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急于想用最快的速度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也急于想最大限度的再提高他们的成绩,于是严格的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规范工整的书写每一次作业,不规范的作业统统的重写重做;严格的要求他们上课四十分钟绝对的听,每一个上课不用心的学生都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然而,几个星期下来,他们的表现令我非常非常的失望,并且逐渐的看不惯甚至厌恶他们在学习上的那种松懈与懒散。于是,烦躁与生气跟随着我的每一节课。课堂上,没了笑容,没了轻松。学生们也越来越不习惯我的这种严厉的管教方式,相抵触的情绪也越来越大。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但是,我还是为了学生能多学点知识,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午休时间也不忘到教室讲几道题。应该说这些都倾注了我对他们的关爱。“学生阶段就得学习,他们耽误不起。”我总是这样想。就象我现在才真的真的体会了以前教我的那最苛刻的老师,所以总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理解我的心。
但是,有一天当我把一节科学课改上数学课时,他们爆发了,趁机闹了起来,叫喊着:“上科学,上科学”。我火冒三丈,也极度委屈,眼泪在眼框里打转的同时也不管三七二一不问青红皂白的对着全班学生狠狠的训斥了一通,那天,同学们也被我那暴风骤雨般的气势给震慑得目瞪口呆。
相知:回到办公室,委屈愤怒的我渐渐的平息下来:为什么我的一片好心全被他们当作驴肝肺?为什么我的关爱他们都不领情呢?问题出在哪呢?我想到了他们之前的数学老师,一个年轻活泼的老师。难道是教学方式上的不同?我想到必须与他们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说说心里话。第二天,同学们如约塞给我许多的小纸条,他们直言不讳地向我道出了他们心中的不满与希望:
“徐老师,我感觉你不喜欢我们,你对我们太严厉了。”
“老师,你很美,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可是为什么课堂上看不到你的美丽的笑容呢?”
“请给我们多一点点的时间,也请给你自己多一点点的耐心吧,我们会把所有的不是都改过来的。”
“老师,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你冲着我们微笑的打招呼,我们感觉好亲切,希望你把这个亲切带到课堂上,好吗?”
“老师,我们以前的老师对我们更好。”
………..
多么的诚恳,多么的朴实,仅仅是“一个微笑”,“一份亲切”。如此的低要求,我为何不满足他们呢。
同时,我在《教师报》的一篇文章上看到的一段话也恰到时机的给我指点了迷津:“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办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无论你多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的确,一个冷静的理智的教育者应该知道:我什么样的表现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意老师的学识,但是更在意对他的态度,让我们把无意变成有意,如果全班的孩子都认为老师最喜欢的是自己,那他们也就喜欢你并喜欢上你的课了。
相融:从此,我带着微笑走进每一节课。课堂上少了严厉的批评与训斥,更多的是鼓励话语与欣赏的眼神。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和他们之前的老师一样的喜欢他们,一样的爱他们。几个星期下来,同学们慢慢的接受了我,不再抵触我,我们这间相处也越来越融洽。有一次,一直以来也为我和学生之间的不融洽担心着的班主任祝松青老师兴冲冲的拿来一篇学生的周记《我最喜欢的老师》给我看,这位学生写到:
“………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徐老师,其一是因为她在课堂上太过严肃,其次便是我们对她不适应,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她“较量”之后,我逐渐的喜欢上她,现在我也明白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并且现在的她与开始的她有很大的不同,每一次的“较量”原以为会遭到一个又一个强烈的晴天霹雳,谁知却是阵阵的甜蜜甘露,是阵阵和蔼可亲的话语……..”
坦诚的言语,真挚的告白,令我悟道:严慈相济的关爱,学生才能接受,才能喜欢。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
我将继续边走边悟,悟出更多教育真谛!
相识:开学初,满怀信心,带着足够的自信,来到六(10)班,给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我对他们的要求与规范。我的这种没有交流与对话的见面方式,埋下了一根我与六(10)班的74名学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相互排斥的导火线。
相斥:小学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急于想用最快的速度规范他们的学习习惯,也急于想最大限度的再提高他们的成绩,于是严格的要求他们的一言一行:规范工整的书写每一次作业,不规范的作业统统的重写重做;严格的要求他们上课四十分钟绝对的听,每一个上课不用心的学生都给予非常严厉的批评。然而,几个星期下来,他们的表现令我非常非常的失望,并且逐渐的看不惯甚至厌恶他们在学习上的那种松懈与懒散。于是,烦躁与生气跟随着我的每一节课。课堂上,没了笑容,没了轻松。学生们也越来越不习惯我的这种严厉的管教方式,相抵触的情绪也越来越大。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但是,我还是为了学生能多学点知识,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午休时间也不忘到教室讲几道题。应该说这些都倾注了我对他们的关爱。“学生阶段就得学习,他们耽误不起。”我总是这样想。就象我现在才真的真的体会了以前教我的那最苛刻的老师,所以总相信他们有一天也能理解我的心。
但是,有一天当我把一节科学课改上数学课时,他们爆发了,趁机闹了起来,叫喊着:“上科学,上科学”。我火冒三丈,也极度委屈,眼泪在眼框里打转的同时也不管三七二一不问青红皂白的对着全班学生狠狠的训斥了一通,那天,同学们也被我那暴风骤雨般的气势给震慑得目瞪口呆。
相知:回到办公室,委屈愤怒的我渐渐的平息下来:为什么我的一片好心全被他们当作驴肝肺?为什么我的关爱他们都不领情呢?问题出在哪呢?我想到了他们之前的数学老师,一个年轻活泼的老师。难道是教学方式上的不同?我想到必须与他们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说说心里话。第二天,同学们如约塞给我许多的小纸条,他们直言不讳地向我道出了他们心中的不满与希望:
“徐老师,我感觉你不喜欢我们,你对我们太严厉了。”
“老师,你很美,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可是为什么课堂上看不到你的美丽的笑容呢?”
“请给我们多一点点的时间,也请给你自己多一点点的耐心吧,我们会把所有的不是都改过来的。”
“老师,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你冲着我们微笑的打招呼,我们感觉好亲切,希望你把这个亲切带到课堂上,好吗?”
“老师,我们以前的老师对我们更好。”
………..
多么的诚恳,多么的朴实,仅仅是“一个微笑”,“一份亲切”。如此的低要求,我为何不满足他们呢。
同时,我在《教师报》的一篇文章上看到的一段话也恰到时机的给我指点了迷津:“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办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无论你多喜欢他们都没有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的确,一个冷静的理智的教育者应该知道:我什么样的表现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在意老师的学识,但是更在意对他的态度,让我们把无意变成有意,如果全班的孩子都认为老师最喜欢的是自己,那他们也就喜欢你并喜欢上你的课了。
相融:从此,我带着微笑走进每一节课。课堂上少了严厉的批评与训斥,更多的是鼓励话语与欣赏的眼神。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和他们之前的老师一样的喜欢他们,一样的爱他们。几个星期下来,同学们慢慢的接受了我,不再抵触我,我们这间相处也越来越融洽。有一次,一直以来也为我和学生之间的不融洽担心着的班主任祝松青老师兴冲冲的拿来一篇学生的周记《我最喜欢的老师》给我看,这位学生写到:
“………一开始,我并不喜欢徐老师,其一是因为她在课堂上太过严肃,其次便是我们对她不适应,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她“较量”之后,我逐渐的喜欢上她,现在我也明白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好。并且现在的她与开始的她有很大的不同,每一次的“较量”原以为会遭到一个又一个强烈的晴天霹雳,谁知却是阵阵的甜蜜甘露,是阵阵和蔼可亲的话语……..”
坦诚的言语,真挚的告白,令我悟道:严慈相济的关爱,学生才能接受,才能喜欢。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呀。
我将继续边走边悟,悟出更多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