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也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孙应鳌的故里。
据《贵州省凯里市地名志》(1989年)各村寨主要姓氏的统计,全市有130多个姓氏。在2013年凯里市户籍信息统计中,凯里郊区(含开发区)姓氏的户数排行如下。
1000-10000户的有:杨、吴、潘、王、张、龙、文、李、金、顾、罗、刘12个。
100-1000户的有:陈、田、黄、熊、孙、姜、石、赵、唐、余、雷、胡、周、黎、高、袁、徐、许、何、宋、廖、蒋、陆、包、丁、梁、谢、焦、姚、曾、蒙、沈、汪、阮、段、肖、朱、郭38个。
10-100户的有:马、彭、皮、傅(付)、谭、舒、邓、向、万、司、夏、兰、戴(代)、蔡、陶、程、韦、安、孔、江、吕、欧、邵、卢、明、左、邹、任、阳、耿、魏、涂、钟、叶、莫、邰、邱、班、甘、韩、董、毛、凯、穆、白、杜、尹、施、方、瞿、饶、伍、范、童、苏、裴、易、贾、戈(过,城区)、柳、颜、冉、辛、滕、庞、但66个。
10户以下的有:车、庄、敖、钱、覃、淳、桂、崔、邬、鄢、詹、蓝、滚、鲁、翁、华、闵17个。
明清时期,史称清平县“苗有黑苗、兜、木佬、西苗、东苗五种”,加上后来的客家(汉人),形成西部区苗汉杂居、东部区黑苗聚居的分布特点。
苗族。史称黑苗,操黔东苗语,自称木、嘎闹,分为长、短裙两种,方言服式又分为挂丁、凯棠、湾水、舟溪四种,有杨、吴、潘、王、张、龙、文、李、金、顾、田、熊、姜、赵、余、雷等姓氏,1990年有200778人,2007年有234939人。苗语群体原居住于长江中游一带,后来,随着楚国的扩张及秦汉战争,逐渐迁往西南山区。苗族(黑苗)古歌《跋山涉水》唱道,汉晋时期来到南沙蒙(今榕江县车江大坝一带),来到九千地,来到九万寨(今榕江、剑河、雷山、台江四县交界处的昂英、昂宿一带)。唐朝初期在党故松计(今剑河县太拥乡九脸寨东南山坳上)杀牛祭祖,“西”“方”“柳”等支190人分迁黔东南各地。至今,九股祭祖田土和所栽的九根石柱遗址犹存。据凯棠张文口述子父连名家系,可以上溯44代,到唐初的党故松计分迁祖先,而大部分的家族则只能追溯十余代。宋末元初,苗族(黑苗)开始迁入境内。明清时期,大量从东部的黄平、台江、雷山、剑河等县迁来,先迁入东部的凯里、旁海两区。清同治年间,才扩散至西部的万潮、炉山二区。明弘治十七年 (1504年),巡抚贵州都御史刘洪奏称:“所属土苗,族类渐蕃,混处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以汉姓。”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曾上奏《经理苗疆事宜》。其奏曰:“苗人多同名”,应“各照祖先造册”,凡“不知本姓者,官为立姓”。结果,苗族(黑苗)汉姓错乱,一个苗姓分作若干个汉姓,也有几个苗姓共一个汉姓。“西”(Dlib)氏宗族,汉姓有张、潘、金、赵、熊、梁、焦、姜、李、龙、许、万、杨等,地名有朵基、基博、阳西、西细(漫洞)、格种。“方”(Fangs)氏宗族,汉姓有杨、李、潘、余、王、姜等,地名有阳方、就方、卡方(卡房)。“柳”(Liux)氏宗族,汉姓龙,地名有杨柳、卡柳。“尤”(Yel)氏宗族,汉姓有龙、杨,地名有嘎大尤(西门)、欧门尤(夭家井、龙井)、阳尤(南尧冲)。“勾”(Gud)氏宗族,汉姓有杨、吴、皮,吴氏为“勾俄”,杨氏为“勾娜”,地名有别勾俄(地午)、丢勾(岩寨)、里勾(里稿)、嘎掌别勾(朗利附近)、阳勾(中甲)、养阳勾(阳光)、嘎共勾(屯寨一带)。“汉民变苗”诸族,有开怀、凯棠的顾姓,湾水鱼良的石姓,平茶屯上的熊姓,平乐的黄姓等。
汉族。自称客家人,操西南官话黔南土语,历经明清时期的迁入及历次战争的伤亡,形成了姓氏种类多而各家族人口较少的特点。有王、张、李、劉、顾、孙、陈、罗、黄、石、唐、周、徐、吴、蒋、包、丁等姓氏,1990年有26070人,2007年有21683人。明洪武年间,贵州都司下辖18卫和1所,其中的清平卫(今凯里市清平镇)在境内,卫所设在西部的炉山、万潮二区和麻江县东部的隆昌堡、拔茅堡、淑里堡一带。清光绪《重刊清平县志》载,明代军籍有51族,据有原籍记载的46族的统计,江南籍23族,北方籍12族,湖广籍8族,江西籍1族,浙江籍1族,福建籍1族。清乾隆时期,大批客民纷至沓来,清平县城建有江西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等。在凯里城建有万寿宫(江西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此后,各地移民聚族而居,留下地名广东街(今营盘坡西侧)、湖南佬(今凯运司旁)。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在东部的旁海、凯里二区设怀远(今旁海大堡)、乐土(今平乐)、悦来(今开怀悦来堡)、乐郊(今平乐平寨)、惠泽(今挂丁惠泽堡)、济川(今挂丁)、永宁(今地午大堡)、威远(今台江县排羊)、乐登(今万潮区龙场)、怀恩(今平乐怀恩堡)、乐安(今湾水乐安)、临江(今旁海)、千箱(今舟溪)等十三堡。同期,征苗有功者,授臻洞司(今九寨金洞司)、岩头司(今凯里岩头河)、乐榜司(今龙场落榜)、翁荡司(今湾水翁凼)。这些屯兵从清平县的西部、黄平等地迁来。也有一批屯兵从湘西南迁来,如湾水翁凼的陶姓、旁海屯上的王姓、地午小堡的尹姓等。
其他。木佬人,属侗台语系,现在该语言已经完全消失。明嘉靖《贵州通志》载,木佬颇通汉语,专以矿铁为业,善造长刀、镖、镞。木佬人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与黔西的仡佬族、毕节的羿人是夜郎国的属民。木佬之名始见于元代,明清时期分布广泛,如今见于麻江、凯里、福泉、黄平、都匀等县市,历史上曾见于瓮安、贵定、玉屏等县。留下了不少木佬命名的地名,如木佬寨、木佬山、木佬冲、木佬坟等地名,“凯里”之名即因木佬人先居于此而得名。木佬有罗、王、黎、金、文五大姓氏,1993年认定为仫佬族。主要分布于炉山区的平良、大风洞、冠英、大田、五里桥、清平、洛棉,万潮区的万潮、荷花、虎庄,凯里区的舟溪、鸭塘也有少量的分布。1990年有6000余人,2007年有7373人。苗语川黔滇方言群体从三苗故地迁来黔中、黔西后,黔中地区苗语群体分为仡兜、西苗、东苗数种,名称虽异,实自认一家。从东苗的自称来看,称为“哥摩”;称兜为“哥摩丢”,即住下方的“哥摩”的意思;称西苗为“哥摩夏”,即住上方的“哥摩”之意。家,明清时期称为仡头、仡兜、兜。“仡兜”这个称呼出自黔东苗语北部土语,在该土语中“仡兜”与“嘎闹”对举,黔东苗语北部土语群体将自己称为“嘎闹”,而用“仡兜”一名来泛指川黔滇苗语黔中南支系各群体。自称“嘎闹”的黔东苗语北部土语群体居住的黄平、凯里、丹寨、都匀、三都周围县市,即为历史上川黔滇苗语群体分布居住的区域。家有廖、高、罗、刘、袁、宋、杨、王、吴、金等姓,主要分布于万潮区的龙场、虎庄,炉山区的冠英、大风洞、清平、大田、洛棉,旁海区的湾水也有少量的分布。1990年有1万余人,2007年有10492人。西家,明清时期称西苗,有谢、马、何、罗、卢、雷、吴、袁、李等姓,主要分布于万潮区的龙场、虎庄,炉山区的洛棉、平良、冠英、大风洞、大田。1990年有2000余人,2007年有703人。东家,明清时期称东苗,1996年认定为畲族,有金、潘二姓,分布于炉山区的五里桥。2007年有1786人。诸少数族群从西部的黄平、福泉、都匀、麻江、开阳等县市迁来境内西部的炉山、万潮两区。 二
大量的史籍证明,目前常见的姓氏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伴随着中原华夏族的扩张播迁到边邑之地。而人类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由于只存在于男性,是严格父子传递的,因此姓氏与Y染色体有很好的平行对应关系。通过检测Y染色体可以研究人类的起源与民族的分化。
2014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调查了凯里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家族男性50人,采集血液或唾液样本。以往的研究显示,某些民族表现出显著的单倍群特异性,汉族常见O3a2c1a-M117、O3a1c-002611、O3a2c1*-M134等,苗瑶族群常见O3a2b-M7、O2a1-M95、O3a1c-002611等,侗傣族群常见O1-M119、O2a1-M95等,百濮民族常见O2a1-M95、O3a2b-M7等。此次的检测发现,凯里汉族的Y染色体类型多样,没有显著的类型,与来源各异的各家谱牒记述一致。苗瑶族群特征的O3a2b单倍群,大量存在于苗族、家、西家和东家苗语群体中。木佬人多西南地区特征的O2a1单倍群。
湘黔边区,土著姓氏始见于宋代。《宋史·西南溪峒诸蛮》载,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吴自由。史书记载,杨氏唐末以来繁衍于靖州飞山一带,承磊族人再思,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号十峒首领。该家族以“再正通光昌盛秀”为行次,至今犹然。23魔方研究机构发现Y单倍群C-SK1038下游的MF10335疑似杨再思家族类型,该类型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占到中国男性人口1.9‰,分布在湘黔边区的一个跨民族(汉族、苗族、侗族等),以杨姓为主体(占29.2%)的家族。贵州人大多流传着祖先来自江西,普遍说是江西朱市巷,也有记作朱氏巷、猪市巷的,甚至湘西南、湖北部分地区也有此传说。木佬人都说来自江西临江猪市巷,锦屏铜鼓单氏谱载原籍江西太和朱子巷。甚至于其他省份来源的也冠以“朱市巷”,如《炉山顾氏族谱》载,原籍是上海华亭朱氏巷;施秉《陶氏宗谱》(清同治六年)载,原籍是安徽颍上猪屎巷。经查炉山顾姓、施秉陶姓是在原籍上嫁接小地名“朱市巷”。锦屏铜鼓单姓,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单氏先祖遗言笔》载“吾家原籍系江西,其地名某处已失不可考,先祖于明洪武开辟铜鼓”。民国8年(1919年)的《源流序》则详细记为“先良公为始祖公,籍贯豫章吉安府太和县朱子巷”。笔者查阅清光绪《黎平府志》、明嘉靖《定远县志》和明正德《皇明开国功臣录》的军籍资料,記载锦屏铜鼓单姓,原籍是安徽定远县昌义乡。《中国移民史》(1997年)载,“江西朱市巷”是江西南昌府新建县朱市巷,因新建县城为府城,故朱市巷为南昌城中之街巷,至今仍存。明洪武年间,开辟云贵,在滇黔驿道沿线设置了大量的卫所,派遣70余万江淮军籍移民驻守其地。民籍移民也随之迁来,也就是常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贵州也有大量的江西民屯、商屯。明代移民从江西各地来到南昌府城的“朱市巷”领取信印(即通行证),然后分赴各地,“朱市巷”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清乾隆时期,江西客商更是深入贵州各穷乡僻壤,在县府乡镇遍地建有江西会馆。明清两代战事不断,“惜乎!兵燹屡更,文献不足稽考。咸同遭变,谱牒曾已失踪”(1939年《炉山顾氏族谱》)。“代远年湮,屡遭变难,余族宗谱因走张、莫二寇失焉。”(清同治六年《陶氏宗谱》)各家谱牒既多毁于战火,当需编修族谱时,多数典忘祖,只能随众自认“江西朱市巷”籍。少数族群也多自称祖上来自“江西朱市巷”,讳言其土著身份。这样,这个传说自上而下逐渐通行于各个民族之中,从而形成了“江西朱市巷”的文化认同现象。
凯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也是“贵州开省以来人物冠”孙应鳌的故里。
据《贵州省凯里市地名志》(1989年)各村寨主要姓氏的统计,全市有130多个姓氏。在2013年凯里市户籍信息统计中,凯里郊区(含开发区)姓氏的户数排行如下。
1000-10000户的有:杨、吴、潘、王、张、龙、文、李、金、顾、罗、刘12个。
100-1000户的有:陈、田、黄、熊、孙、姜、石、赵、唐、余、雷、胡、周、黎、高、袁、徐、许、何、宋、廖、蒋、陆、包、丁、梁、谢、焦、姚、曾、蒙、沈、汪、阮、段、肖、朱、郭38个。
10-100户的有:马、彭、皮、傅(付)、谭、舒、邓、向、万、司、夏、兰、戴(代)、蔡、陶、程、韦、安、孔、江、吕、欧、邵、卢、明、左、邹、任、阳、耿、魏、涂、钟、叶、莫、邰、邱、班、甘、韩、董、毛、凯、穆、白、杜、尹、施、方、瞿、饶、伍、范、童、苏、裴、易、贾、戈(过,城区)、柳、颜、冉、辛、滕、庞、但66个。
10户以下的有:车、庄、敖、钱、覃、淳、桂、崔、邬、鄢、詹、蓝、滚、鲁、翁、华、闵17个。
明清时期,史称清平县“苗有黑苗、兜、木佬、西苗、东苗五种”,加上后来的客家(汉人),形成西部区苗汉杂居、东部区黑苗聚居的分布特点。
苗族。史称黑苗,操黔东苗语,自称木、嘎闹,分为长、短裙两种,方言服式又分为挂丁、凯棠、湾水、舟溪四种,有杨、吴、潘、王、张、龙、文、李、金、顾、田、熊、姜、赵、余、雷等姓氏,1990年有200778人,2007年有234939人。苗语群体原居住于长江中游一带,后来,随着楚国的扩张及秦汉战争,逐渐迁往西南山区。苗族(黑苗)古歌《跋山涉水》唱道,汉晋时期来到南沙蒙(今榕江县车江大坝一带),来到九千地,来到九万寨(今榕江、剑河、雷山、台江四县交界处的昂英、昂宿一带)。唐朝初期在党故松计(今剑河县太拥乡九脸寨东南山坳上)杀牛祭祖,“西”“方”“柳”等支190人分迁黔东南各地。至今,九股祭祖田土和所栽的九根石柱遗址犹存。据凯棠张文口述子父连名家系,可以上溯44代,到唐初的党故松计分迁祖先,而大部分的家族则只能追溯十余代。宋末元初,苗族(黑苗)开始迁入境内。明清时期,大量从东部的黄平、台江、雷山、剑河等县迁来,先迁入东部的凯里、旁海两区。清同治年间,才扩散至西部的万潮、炉山二区。明弘治十七年 (1504年),巡抚贵州都御史刘洪奏称:“所属土苗,族类渐蕃,混处无别,乞以百家姓编为字号,赐以汉姓。”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曾上奏《经理苗疆事宜》。其奏曰:“苗人多同名”,应“各照祖先造册”,凡“不知本姓者,官为立姓”。结果,苗族(黑苗)汉姓错乱,一个苗姓分作若干个汉姓,也有几个苗姓共一个汉姓。“西”(Dlib)氏宗族,汉姓有张、潘、金、赵、熊、梁、焦、姜、李、龙、许、万、杨等,地名有朵基、基博、阳西、西细(漫洞)、格种。“方”(Fangs)氏宗族,汉姓有杨、李、潘、余、王、姜等,地名有阳方、就方、卡方(卡房)。“柳”(Liux)氏宗族,汉姓龙,地名有杨柳、卡柳。“尤”(Yel)氏宗族,汉姓有龙、杨,地名有嘎大尤(西门)、欧门尤(夭家井、龙井)、阳尤(南尧冲)。“勾”(Gud)氏宗族,汉姓有杨、吴、皮,吴氏为“勾俄”,杨氏为“勾娜”,地名有别勾俄(地午)、丢勾(岩寨)、里勾(里稿)、嘎掌别勾(朗利附近)、阳勾(中甲)、养阳勾(阳光)、嘎共勾(屯寨一带)。“汉民变苗”诸族,有开怀、凯棠的顾姓,湾水鱼良的石姓,平茶屯上的熊姓,平乐的黄姓等。
汉族。自称客家人,操西南官话黔南土语,历经明清时期的迁入及历次战争的伤亡,形成了姓氏种类多而各家族人口较少的特点。有王、张、李、劉、顾、孙、陈、罗、黄、石、唐、周、徐、吴、蒋、包、丁等姓氏,1990年有26070人,2007年有21683人。明洪武年间,贵州都司下辖18卫和1所,其中的清平卫(今凯里市清平镇)在境内,卫所设在西部的炉山、万潮二区和麻江县东部的隆昌堡、拔茅堡、淑里堡一带。清光绪《重刊清平县志》载,明代军籍有51族,据有原籍记载的46族的统计,江南籍23族,北方籍12族,湖广籍8族,江西籍1族,浙江籍1族,福建籍1族。清乾隆时期,大批客民纷至沓来,清平县城建有江西会馆、两湖会馆、四川会馆等。在凯里城建有万寿宫(江西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此后,各地移民聚族而居,留下地名广东街(今营盘坡西侧)、湖南佬(今凯运司旁)。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在东部的旁海、凯里二区设怀远(今旁海大堡)、乐土(今平乐)、悦来(今开怀悦来堡)、乐郊(今平乐平寨)、惠泽(今挂丁惠泽堡)、济川(今挂丁)、永宁(今地午大堡)、威远(今台江县排羊)、乐登(今万潮区龙场)、怀恩(今平乐怀恩堡)、乐安(今湾水乐安)、临江(今旁海)、千箱(今舟溪)等十三堡。同期,征苗有功者,授臻洞司(今九寨金洞司)、岩头司(今凯里岩头河)、乐榜司(今龙场落榜)、翁荡司(今湾水翁凼)。这些屯兵从清平县的西部、黄平等地迁来。也有一批屯兵从湘西南迁来,如湾水翁凼的陶姓、旁海屯上的王姓、地午小堡的尹姓等。
其他。木佬人,属侗台语系,现在该语言已经完全消失。明嘉靖《贵州通志》载,木佬颇通汉语,专以矿铁为业,善造长刀、镖、镞。木佬人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与黔西的仡佬族、毕节的羿人是夜郎国的属民。木佬之名始见于元代,明清时期分布广泛,如今见于麻江、凯里、福泉、黄平、都匀等县市,历史上曾见于瓮安、贵定、玉屏等县。留下了不少木佬命名的地名,如木佬寨、木佬山、木佬冲、木佬坟等地名,“凯里”之名即因木佬人先居于此而得名。木佬有罗、王、黎、金、文五大姓氏,1993年认定为仫佬族。主要分布于炉山区的平良、大风洞、冠英、大田、五里桥、清平、洛棉,万潮区的万潮、荷花、虎庄,凯里区的舟溪、鸭塘也有少量的分布。1990年有6000余人,2007年有7373人。苗语川黔滇方言群体从三苗故地迁来黔中、黔西后,黔中地区苗语群体分为仡兜、西苗、东苗数种,名称虽异,实自认一家。从东苗的自称来看,称为“哥摩”;称兜为“哥摩丢”,即住下方的“哥摩”的意思;称西苗为“哥摩夏”,即住上方的“哥摩”之意。家,明清时期称为仡头、仡兜、兜。“仡兜”这个称呼出自黔东苗语北部土语,在该土语中“仡兜”与“嘎闹”对举,黔东苗语北部土语群体将自己称为“嘎闹”,而用“仡兜”一名来泛指川黔滇苗语黔中南支系各群体。自称“嘎闹”的黔东苗语北部土语群体居住的黄平、凯里、丹寨、都匀、三都周围县市,即为历史上川黔滇苗语群体分布居住的区域。家有廖、高、罗、刘、袁、宋、杨、王、吴、金等姓,主要分布于万潮区的龙场、虎庄,炉山区的冠英、大风洞、清平、大田、洛棉,旁海区的湾水也有少量的分布。1990年有1万余人,2007年有10492人。西家,明清时期称西苗,有谢、马、何、罗、卢、雷、吴、袁、李等姓,主要分布于万潮区的龙场、虎庄,炉山区的洛棉、平良、冠英、大风洞、大田。1990年有2000余人,2007年有703人。东家,明清时期称东苗,1996年认定为畲族,有金、潘二姓,分布于炉山区的五里桥。2007年有1786人。诸少数族群从西部的黄平、福泉、都匀、麻江、开阳等县市迁来境内西部的炉山、万潮两区。 二
大量的史籍证明,目前常见的姓氏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伴随着中原华夏族的扩张播迁到边邑之地。而人类基因组中的Y染色体由于只存在于男性,是严格父子传递的,因此姓氏与Y染色体有很好的平行对应关系。通过检测Y染色体可以研究人类的起源与民族的分化。
2014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调查了凯里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家族男性50人,采集血液或唾液样本。以往的研究显示,某些民族表现出显著的单倍群特异性,汉族常见O3a2c1a-M117、O3a1c-002611、O3a2c1*-M134等,苗瑶族群常见O3a2b-M7、O2a1-M95、O3a1c-002611等,侗傣族群常见O1-M119、O2a1-M95等,百濮民族常见O2a1-M95、O3a2b-M7等。此次的检测发现,凯里汉族的Y染色体类型多样,没有显著的类型,与来源各异的各家谱牒记述一致。苗瑶族群特征的O3a2b单倍群,大量存在于苗族、家、西家和东家苗语群体中。木佬人多西南地区特征的O2a1单倍群。
湘黔边区,土著姓氏始见于宋代。《宋史·西南溪峒诸蛮》载,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吴自由。史书记载,杨氏唐末以来繁衍于靖州飞山一带,承磊族人再思,以其族姓散掌州峒,号十峒首领。该家族以“再正通光昌盛秀”为行次,至今犹然。23魔方研究机构发现Y单倍群C-SK1038下游的MF10335疑似杨再思家族类型,该类型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占到中国男性人口1.9‰,分布在湘黔边区的一个跨民族(汉族、苗族、侗族等),以杨姓为主体(占29.2%)的家族。贵州人大多流传着祖先来自江西,普遍说是江西朱市巷,也有记作朱氏巷、猪市巷的,甚至湘西南、湖北部分地区也有此传说。木佬人都说来自江西临江猪市巷,锦屏铜鼓单氏谱载原籍江西太和朱子巷。甚至于其他省份来源的也冠以“朱市巷”,如《炉山顾氏族谱》载,原籍是上海华亭朱氏巷;施秉《陶氏宗谱》(清同治六年)载,原籍是安徽颍上猪屎巷。经查炉山顾姓、施秉陶姓是在原籍上嫁接小地名“朱市巷”。锦屏铜鼓单姓,清乾隆七年(1742年)的《单氏先祖遗言笔》载“吾家原籍系江西,其地名某处已失不可考,先祖于明洪武开辟铜鼓”。民国8年(1919年)的《源流序》则详细记为“先良公为始祖公,籍贯豫章吉安府太和县朱子巷”。笔者查阅清光绪《黎平府志》、明嘉靖《定远县志》和明正德《皇明开国功臣录》的军籍资料,記载锦屏铜鼓单姓,原籍是安徽定远县昌义乡。《中国移民史》(1997年)载,“江西朱市巷”是江西南昌府新建县朱市巷,因新建县城为府城,故朱市巷为南昌城中之街巷,至今仍存。明洪武年间,开辟云贵,在滇黔驿道沿线设置了大量的卫所,派遣70余万江淮军籍移民驻守其地。民籍移民也随之迁来,也就是常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贵州也有大量的江西民屯、商屯。明代移民从江西各地来到南昌府城的“朱市巷”领取信印(即通行证),然后分赴各地,“朱市巷”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的集散地。清乾隆时期,江西客商更是深入贵州各穷乡僻壤,在县府乡镇遍地建有江西会馆。明清两代战事不断,“惜乎!兵燹屡更,文献不足稽考。咸同遭变,谱牒曾已失踪”(1939年《炉山顾氏族谱》)。“代远年湮,屡遭变难,余族宗谱因走张、莫二寇失焉。”(清同治六年《陶氏宗谱》)各家谱牒既多毁于战火,当需编修族谱时,多数典忘祖,只能随众自认“江西朱市巷”籍。少数族群也多自称祖上来自“江西朱市巷”,讳言其土著身份。这样,这个传说自上而下逐渐通行于各个民族之中,从而形成了“江西朱市巷”的文化认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