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广西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创新创业背景、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三方面提出建设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外语专业;师资建设;广西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源于美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很多高校教育的关注点。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表述正式出现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两个政策性文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鼓励力度,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同时注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要出成效,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没有一支具备创新创业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无从谈起。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队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外语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但也有一定局限。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外语师资队伍建设联系不够紧密。根据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统计,全国有八成高校开设外语专业,居开设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榜首,外语专业教师是高校师资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其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二,高校如何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参照童晓玲(2012)设计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现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理论基础
童晓玲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学生层面等四个维度来确立评价的内容,其中学校层面包涵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又分为教师背景、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三个方面。教师背景包括创业经验、创业等培训经历、高学历、高职称;创新创业能力主要看论文被采纳、创新成果转化、企业挂职和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考核;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评估取决理论成果、案例和社会实践。
但是,以上体系是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的特点而设计的,本文结合外语专业教师的特色,加上外語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评估方面的理论设计了以下师资队伍建设框架:
2. 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现状
广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不少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缺陷。
一是教师创新创业水平不高。目前,国内本科外语专业一般分为翻译、师范、经贸等方向。以经贸方向为例,广西高校外语教师多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入校任教,从校门步入校门,少有经贸或商务从业经验,更谈不上创业经验。由于缺乏实践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部分外语教师不能自觉地更新知识,不启用新的外语教学软件,观念陈旧、知识面窄、授课方式老套。
二是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不强。随着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增设的扩大和招生数量的猛增,高校外语教师缺口急剧加大,外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忙于日常教学,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教师面对评职称的压力,向论文、课题一边倒,容易产生自我封闭意识,科研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创新创业缺乏正确认识。
三是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不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且注重实践技术能力,但是广西外语教师目前的培训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很少。
四是教师评价体系不全面。教师绩效考核主过分强调量化教学和科研结果,而没有对教学理念、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产业化进行评定,重个人轻团体,重科研轻社会服务,不利于教师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形成。
3. 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西高校的外语专业师资队伍。
3.1 拓宽教师创新创业背景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教师也需要复合型才能,所以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避免只注重职称、学历和科研的导向,要兼顾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倡教学能力、市场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体素养。
一方面应重视外语教师的“双证”和“双能”,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如翻译方向教师应持口译或笔译证,有具影响力的译作;师范方向教师应有中小学课堂教学经验;经贸教师应有相关证书和企业工作经历。
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业界的合作,积极聘请有业界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侧重创业实务和创新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人士担任学生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毕业设计。这样能够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外语教师队伍。还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挖掘其中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为切实培养创新创业外语人才服务。
3.2 培训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讲学、访问、教研合作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国家学习。外语教师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在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创新创业教材和课题。
国内外语教师创新创业整体素质不高且发展不平衡,广西还处于落后水平,需要形成规范化的师资培养体系,要从区外引进专家讲座、案例剖析等系列培训活动,力争在短期内提高外语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队伍。 新技术、新工艺最先在企业中使用,从企业到学校,走进课堂这个过程往往很漫长。外语教师要想掌握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技术,应该定期到企业去学习实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也为外语教师锻炼学习、进行实践性操作提供了契机。通过到企业基地挂职锻炼,教师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得以提高。
除了出国进修、国内培训以及企业挂职等,还可以鼓励外语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社会服务团队。其一,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与学生组建有创新潜能的学术团队,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倡导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其二,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可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教学仍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3.3.1教学创新
外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要运用多种手段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新教学方法。
以经贸英语为例,经贸英语内容涉及到商务企业运作活动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简单提高学生英文水平,更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管理理念等。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商英结合的方式,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经贸知识,在经贸课程中,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等课程用双语教学。还可将创业培训内容与商务英语知识相互贯通,不断加强英语实用性教学。
3.3.2课程专家团队
除了教学理念、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也要跟进,这就需要课程专家团队把从外语教材、案例编写到实际教学操作各个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动态相结合。
课程专家需要考虑如何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教材和案例中,增加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教学中,除了按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第一课堂外,如果开展针对学生个体预设教育目标的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如校园英语社团活动的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战的第三课堂,这与传统课堂不一样,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一切实践活动。
3.3.3竞赛导师
现有各级各类外语竞赛不胜枚数。依托外语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历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现实中,外语教师总是感叹冠军的可遇而不可求,殊不知,只要加以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的优势不仅可以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建立学校的优势,如果教師曾经有过类似的参赛经历就更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所以,很有必要挖掘教师的长处,建立竞赛导师制度,如长期指导某一比赛的教师。
3.3.4工作室
工作室具有互动、合作等特点,这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学不谋而合。如成立一个关于英语微电影的工作室,有兴趣的同学定期参加,交流心得,老师提供指导,这样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还可以形成品牌。
4.讨论和思考
以上从创新创业背景、能力和教学能力三条思路提出建立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具体举措,但是其实施还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4.1 前提:政府、社会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校际交流育人等措施,但常因为企业积极性不高,很多这种教育教学平台都流于形式,要么纸上谈兵要么闭门造车。其实,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凭高校一方很难完成,而是需要社会、高校、政府多方通力合作。应该实行“三位一体”模式,即政府、高校、企业组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划、实施、检验的共同体,通过创新创业集中管理,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政府推动平台搭建、监督政策实施;企业一方面为高校提供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从毕业生的情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检验。有了社会、企业的支持,高校才能真正做好师资建设。
4.2 过程:机构和机制
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与市场衔接,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下设新创业教育师资发展中心,负责本校“企业导师”、 兼职教师等社会师资的管理以及 “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严格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外语教师的聘任机制,规定聘任条件、薪酬待遇、聘任程序、主要教学任务及评价。蒋德勤认为,“教师聘任是动态和开放的”,要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的统一协调管理下开展工作,做到良性循环。
4.3 后续:考核
建立符合外语学科的教学规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系统,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增强教师对创新创业工作的认同感。
一是要优化评价指标,除了常规教学和科研业绩考核外,还要强化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考核,对创新创业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从评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二是不仅考核教师个人的教学效果,还对整个教学团队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社会反馈等进行评价考核;三对创业教育的评价要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在学延展到毕业后,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跟踪反馈机制。
5.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共同协同运作的教育系统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到复杂的众多因素影响,针对广西外语专业师资的特点,构建其师资队伍建设框架: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离不开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师资队伍建设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创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童晓玲.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 2012.
[3]冯帆.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24).
[4]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0).
2016年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专项研究课题(GUT2016CY11)资助。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外语专业;师资建设;广西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源于美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很多高校教育的关注点。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表述正式出现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两个政策性文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鼓励力度,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创新创业教育既强调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同时注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要出成效,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没有一支具备创新创业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无从谈起。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队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对外语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但也有一定局限。一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外语师资队伍建设联系不够紧密。根据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统计,全国有八成高校开设外语专业,居开设数量最多的10大专业榜首,外语专业教师是高校师资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其师资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二,高校如何借助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参照童晓玲(2012)设计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现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理论基础
童晓玲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府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学生层面等四个维度来确立评价的内容,其中学校层面包涵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又分为教师背景、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三个方面。教师背景包括创业经验、创业等培训经历、高学历、高职称;创新创业能力主要看论文被采纳、创新成果转化、企业挂职和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考核;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评估取决理论成果、案例和社会实践。
但是,以上体系是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的特点而设计的,本文结合外语专业教师的特色,加上外語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评估方面的理论设计了以下师资队伍建设框架:
2. 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现状
广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不少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了探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缺陷。
一是教师创新创业水平不高。目前,国内本科外语专业一般分为翻译、师范、经贸等方向。以经贸方向为例,广西高校外语教师多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入校任教,从校门步入校门,少有经贸或商务从业经验,更谈不上创业经验。由于缺乏实践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部分外语教师不能自觉地更新知识,不启用新的外语教学软件,观念陈旧、知识面窄、授课方式老套。
二是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不强。随着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增设的扩大和招生数量的猛增,高校外语教师缺口急剧加大,外语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忙于日常教学,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教育。另一方面,教师面对评职称的压力,向论文、课题一边倒,容易产生自我封闭意识,科研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创新创业缺乏正确认识。
三是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不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且注重实践技术能力,但是广西外语教师目前的培训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很少。
四是教师评价体系不全面。教师绩效考核主过分强调量化教学和科研结果,而没有对教学理念、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产业化进行评定,重个人轻团体,重科研轻社会服务,不利于教师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形成。
3. 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
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广西高校的外语专业师资队伍。
3.1 拓宽教师创新创业背景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为了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教师也需要复合型才能,所以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避免只注重职称、学历和科研的导向,要兼顾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倡教学能力、市场意识和实践能力整体素养。
一方面应重视外语教师的“双证”和“双能”,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如翻译方向教师应持口译或笔译证,有具影响力的译作;师范方向教师应有中小学课堂教学经验;经贸教师应有相关证书和企业工作经历。
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与业界的合作,积极聘请有业界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教学侧重创业实务和创新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人士担任学生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毕业设计。这样能够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外语教师队伍。还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挖掘其中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典型,为切实培养创新创业外语人才服务。
3.2 培训教师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讲学、访问、教研合作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国家学习。外语教师可以发挥语言优势,在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创新创业教材和课题。
国内外语教师创新创业整体素质不高且发展不平衡,广西还处于落后水平,需要形成规范化的师资培养体系,要从区外引进专家讲座、案例剖析等系列培训活动,力争在短期内提高外语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支能够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队伍。 新技术、新工艺最先在企业中使用,从企业到学校,走进课堂这个过程往往很漫长。外语教师要想掌握最新的知识、最新的技术,应该定期到企业去学习实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也为外语教师锻炼学习、进行实践性操作提供了契机。通过到企业基地挂职锻炼,教师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得以提高。
除了出国进修、国内培训以及企业挂职等,还可以鼓励外语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形成社会服务团队。其一,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各级科研项目,与学生组建有创新潜能的学术团队,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倡导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其二,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可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教学仍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3.3.1教学创新
外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要运用多种手段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新教学方法。
以经贸英语为例,经贸英语内容涉及到商务企业运作活动的方方面面,不只是简单提高学生英文水平,更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管理理念等。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商英结合的方式,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经贸知识,在经贸课程中,如“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等课程用双语教学。还可将创业培训内容与商务英语知识相互贯通,不断加强英语实用性教学。
3.3.2课程专家团队
除了教学理念、方式创新,教学内容也要跟进,这就需要课程专家团队把从外语教材、案例编写到实际教学操作各个环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动态相结合。
课程专家需要考虑如何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教材和案例中,增加学生的创业动力。在具体教学中,除了按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第一课堂外,如果开展针对学生个体预设教育目标的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如校园英语社团活动的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战的第三课堂,这与传统课堂不一样,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一切实践活动。
3.3.3竞赛导师
现有各级各类外语竞赛不胜枚数。依托外语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历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现实中,外语教师总是感叹冠军的可遇而不可求,殊不知,只要加以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的优势不仅可以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建立学校的优势,如果教師曾经有过类似的参赛经历就更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所以,很有必要挖掘教师的长处,建立竞赛导师制度,如长期指导某一比赛的教师。
3.3.4工作室
工作室具有互动、合作等特点,这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学不谋而合。如成立一个关于英语微电影的工作室,有兴趣的同学定期参加,交流心得,老师提供指导,这样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还可以形成品牌。
4.讨论和思考
以上从创新创业背景、能力和教学能力三条思路提出建立广西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具体举措,但是其实施还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4.1 前提:政府、社会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校际交流育人等措施,但常因为企业积极性不高,很多这种教育教学平台都流于形式,要么纸上谈兵要么闭门造车。其实,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凭高校一方很难完成,而是需要社会、高校、政府多方通力合作。应该实行“三位一体”模式,即政府、高校、企业组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划、实施、检验的共同体,通过创新创业集中管理,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政府推动平台搭建、监督政策实施;企业一方面为高校提供市场信息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又从毕业生的情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检验。有了社会、企业的支持,高校才能真正做好师资建设。
4.2 过程:机构和机制
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与市场衔接,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下设新创业教育师资发展中心,负责本校“企业导师”、 兼职教师等社会师资的管理以及 “双师型”教师培养。要严格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外语教师的聘任机制,规定聘任条件、薪酬待遇、聘任程序、主要教学任务及评价。蒋德勤认为,“教师聘任是动态和开放的”,要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心的统一协调管理下开展工作,做到良性循环。
4.3 后续:考核
建立符合外语学科的教学规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系统,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增强教师对创新创业工作的认同感。
一是要优化评价指标,除了常规教学和科研业绩考核外,还要强化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考核,对创新创业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要从评优、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二是不仅考核教师个人的教学效果,还对整个教学团队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社会反馈等进行评价考核;三对创业教育的评价要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在学延展到毕业后,建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跟踪反馈机制。
5.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共同协同运作的教育系统工程,师资队伍建设也受到复杂的众多因素影响,针对广西外语专业师资的特点,构建其师资队伍建设框架:
总而言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离不开政府、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师资队伍建设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创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童晓玲. 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 2012.
[3]冯帆.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24).
[4]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0).
2016年桂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专项研究课题(GUT2016CY11)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