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鸣教授家中有一件小石雕:一个人,坐在螃蟹上,仰首望天,睥睨一切,霸气外露。张鸣说自己喜欢的就是那种“牛哄哄”的感觉。生活中,张鸣与石雕上的那个人还真是一种风格——“炮轰”大学无学术,在微博上与人打嘴仗,对同事、同行毫不客气,无论讲课还是写书都带着一股嬉笑怒骂的诙谐之风,总之,此人说话做事都率性而为,不遮不拦。
2012年2月27日,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人民大学校园里见到这位“个性”学者时,穿着暗蓝色对襟衣服的他显得很儒雅,他和记者聊历史、谈教育,敢讲真话的他,同时又是深沉而内敛的。
北大荒的读书郎
张鸣是一位政治学教授,却在历史领域笔耕不辍,堪称高产作家,相继出版了《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学术著作,《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辛亥:摇晃的中国》等历史随笔,其对于历史的独特解析,被称为“张鸣式说史”,成就了一家之言。近日,他的《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出版,小中见大,以丰富的细节,还原了活生生的历史。
这本书实际上是张鸣在人大开的一门课的讲义。选修过这门课的一位研究生这样评价:“他让我注意到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原来也是推动历史变迁合力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张鸣曾解释过自己为什么如此在意历史的细节,他说:“过于在意宏大叙事,往往流于粗疏,说明不了问题。”而治史,是要说明问题的,正因如此,他呈现给读者的历史,脱离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分析,关注到人物的个性和历史原本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对于自己,张鸣也是调侃的。在网易博客上,他这样公开地自我介绍:“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
平日里,张鸣只看重3件事:讲课、读书和写东西。张鸣对记者回忆道:“小时候基本没受过什么教育,学习条件差,还老转校,就是自己看书。看一切能找到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
“文革”期间,读书变成了一件极小心的事情,于是张鸣就把封皮撕下来,偷偷摸摸地看。小小年纪的他还经常看古代的典籍,不管看不看得懂。“那时候对知识不是一般地渴望。因为书有限,看书得限时,50万字的书,很快就能看完,想回味,就把感兴趣的地方抄录下来,慢慢琢磨欣赏。”张鸣总结道,现在他看书快,研究资料积累得多,写书也很多,跟那时候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上大学后,学农业机械的张鸣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他原本是想当一个“文学青年”的,但因为总去图书馆看史书,渐渐地,喜欢上了历史,从此一头扎了进来。
传统认知就是教科书
环球人物杂志:您出了不少历史方面的著作,有评论说您的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文风调侃,二是细节突出。那么您是怎么发掘出这么多历史细节的?
张鸣:我的态度自认是很严谨的。做学问,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材料。对材料,我从来都是挨着看,页页看。之所以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没有别的,就是辛苦点,遇到有意思的地方抄下来,作上标签,反复琢磨是怎么回事。历史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还原它们,你会恍然大悟——历史不是黑白分明的,是五光十色的,更不是简单公式一套,就能出来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文章涉及面很广,从古代名士到民国军阀,从农村教育到公民社会,但近来好像集中在中国近代史这一段,为什么对此特别关注?
张鸣:我读研究生时的专业是党史,但是我对这段并不特别感兴趣,就往前推了推,关注的面也就变成了从晚清开始的中国近代史了。
环球人物杂志:对于中国近代史,您做了很多重新解读。比如在清末改良和辛亥革命之间,您似乎更倾向于赞同改良,这与我们传统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张鸣:所谓的传统认知,都是从教科书上来的。虽然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一直觉得,从社会的稳定程度、历史的惯性来看,改良更适合当时的中国。拿君主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但之后社会却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传统伦理被打破了,民主的伦理又不能立刻建立起来,中国陷入了各自为政的混乱,人心就乱了。往回看,晚清改良社会是有很大进步的,新式学堂、近代企业都在逐步发展。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将您研究历史的方式,称为政治学式治史,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张鸣:读博士时我研究的是政治思想史,虽然归入政治学,着眼点还是在历史方面。当然也看了些政治学方面的书,多多少少拓宽了我研究历史的视角。我不排斥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东西融入历史研究中。
环球人物杂志:对您来说,历史和现实是分开的吗?研究历史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张鸣:历史跟现实肯定很有关系。为什么我写民国多一点呢?就是因为民国政府是民主政体的一次试验,当时宪法、民主、自由等都有,但试验却没有成功,它变得越来越不民主,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失败了”。
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历史文化随笔在大学生中受到追捧,像《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都热卖,这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您本人也很注重对历史的轻松解读,您觉得这种解读方式更利于年轻人接受吗?
张鸣:普及历史教育,这是对我的谬赞了。我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历史。我主张对历史进行轻松解读,但做的是专业的学问,每一本书、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有史料为证的。我认为做历史学问并非要严肃说话,干巴巴,这样没意思。随笔更是要给人看的,我的初衷只是想让人喜欢看。青年愿意看这样的书,把它买回去读,我也就达到目的了。自己这样写,也比较爽。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看待现代年轻人的历史观?
张鸣:现在不是年轻人的历史观有没有问题,而是很多年轻人对历史压根儿不感兴趣。进大学就奔着金融、会计、法律这样的专业去。学历史有没有用?当然是有用的,大到对一个国家民族,小到对个人,都能从过往中得到宝贵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历史可以让我们对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避免思想上的迷惑。但这不怪他们,跟我们一贯的历史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我们的历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张鸣:现在的历史课就是“满堂灌”,统一一个标准答案,把学生都教傻了,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其实大学历史没有必要开这么多课,应该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书,去体会历史。当然这样难免会有一叶障目的局限,那就需要讨论,产生思想的交锋。历史的真相往往在激烈的辩驳中,自己就浮现出来了。
环球人物杂志:读书、做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件大事,您是怎么评价自己做人的呢?
张鸣:我的性格跟文风比较相符。我不是个太正经的人,可以说有顽童心态,性格比较激进,疾恶如仇,对不平我是要大声喊出来的,不管对方来头有多大。所以,我也希望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
2012年2月27日,当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人民大学校园里见到这位“个性”学者时,穿着暗蓝色对襟衣服的他显得很儒雅,他和记者聊历史、谈教育,敢讲真话的他,同时又是深沉而内敛的。
北大荒的读书郎
张鸣是一位政治学教授,却在历史领域笔耕不辍,堪称高产作家,相继出版了《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学术著作,《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历史的空白处》、《辛亥:摇晃的中国》等历史随笔,其对于历史的独特解析,被称为“张鸣式说史”,成就了一家之言。近日,他的《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出版,小中见大,以丰富的细节,还原了活生生的历史。
这本书实际上是张鸣在人大开的一门课的讲义。选修过这门课的一位研究生这样评价:“他让我注意到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原来也是推动历史变迁合力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张鸣曾解释过自己为什么如此在意历史的细节,他说:“过于在意宏大叙事,往往流于粗疏,说明不了问题。”而治史,是要说明问题的,正因如此,他呈现给读者的历史,脱离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分析,关注到人物的个性和历史原本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对于自己,张鸣也是调侃的。在网易博客上,他这样公开地自我介绍:“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现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书。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
平日里,张鸣只看重3件事:讲课、读书和写东西。张鸣对记者回忆道:“小时候基本没受过什么教育,学习条件差,还老转校,就是自己看书。看一切能找到的书,特别是文学作品。”
“文革”期间,读书变成了一件极小心的事情,于是张鸣就把封皮撕下来,偷偷摸摸地看。小小年纪的他还经常看古代的典籍,不管看不看得懂。“那时候对知识不是一般地渴望。因为书有限,看书得限时,50万字的书,很快就能看完,想回味,就把感兴趣的地方抄录下来,慢慢琢磨欣赏。”张鸣总结道,现在他看书快,研究资料积累得多,写书也很多,跟那时候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上大学后,学农业机械的张鸣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他原本是想当一个“文学青年”的,但因为总去图书馆看史书,渐渐地,喜欢上了历史,从此一头扎了进来。
传统认知就是教科书
环球人物杂志:您出了不少历史方面的著作,有评论说您的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文风调侃,二是细节突出。那么您是怎么发掘出这么多历史细节的?
张鸣:我的态度自认是很严谨的。做学问,一定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材料。对材料,我从来都是挨着看,页页看。之所以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没有别的,就是辛苦点,遇到有意思的地方抄下来,作上标签,反复琢磨是怎么回事。历史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还原它们,你会恍然大悟——历史不是黑白分明的,是五光十色的,更不是简单公式一套,就能出来的。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文章涉及面很广,从古代名士到民国军阀,从农村教育到公民社会,但近来好像集中在中国近代史这一段,为什么对此特别关注?
张鸣:我读研究生时的专业是党史,但是我对这段并不特别感兴趣,就往前推了推,关注的面也就变成了从晚清开始的中国近代史了。
环球人物杂志:对于中国近代史,您做了很多重新解读。比如在清末改良和辛亥革命之间,您似乎更倾向于赞同改良,这与我们传统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张鸣:所谓的传统认知,都是从教科书上来的。虽然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我一直觉得,从社会的稳定程度、历史的惯性来看,改良更适合当时的中国。拿君主来说,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但之后社会却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传统伦理被打破了,民主的伦理又不能立刻建立起来,中国陷入了各自为政的混乱,人心就乱了。往回看,晚清改良社会是有很大进步的,新式学堂、近代企业都在逐步发展。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将您研究历史的方式,称为政治学式治史,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张鸣:读博士时我研究的是政治思想史,虽然归入政治学,着眼点还是在历史方面。当然也看了些政治学方面的书,多多少少拓宽了我研究历史的视角。我不排斥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东西融入历史研究中。
环球人物杂志:对您来说,历史和现实是分开的吗?研究历史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张鸣:历史跟现实肯定很有关系。为什么我写民国多一点呢?就是因为民国政府是民主政体的一次试验,当时宪法、民主、自由等都有,但试验却没有成功,它变得越来越不民主,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失败了”。
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历史文化随笔在大学生中受到追捧,像《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都热卖,这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您本人也很注重对历史的轻松解读,您觉得这种解读方式更利于年轻人接受吗?
张鸣:普及历史教育,这是对我的谬赞了。我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解读历史。我主张对历史进行轻松解读,但做的是专业的学问,每一本书、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有史料为证的。我认为做历史学问并非要严肃说话,干巴巴,这样没意思。随笔更是要给人看的,我的初衷只是想让人喜欢看。青年愿意看这样的书,把它买回去读,我也就达到目的了。自己这样写,也比较爽。
环球人物杂志:您怎么看待现代年轻人的历史观?
张鸣:现在不是年轻人的历史观有没有问题,而是很多年轻人对历史压根儿不感兴趣。进大学就奔着金融、会计、法律这样的专业去。学历史有没有用?当然是有用的,大到对一个国家民族,小到对个人,都能从过往中得到宝贵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历史可以让我们对现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避免思想上的迷惑。但这不怪他们,跟我们一贯的历史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我们的历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张鸣:现在的历史课就是“满堂灌”,统一一个标准答案,把学生都教傻了,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其实大学历史没有必要开这么多课,应该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看书,去体会历史。当然这样难免会有一叶障目的局限,那就需要讨论,产生思想的交锋。历史的真相往往在激烈的辩驳中,自己就浮现出来了。
环球人物杂志:读书、做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件大事,您是怎么评价自己做人的呢?
张鸣:我的性格跟文风比较相符。我不是个太正经的人,可以说有顽童心态,性格比较激进,疾恶如仇,对不平我是要大声喊出来的,不管对方来头有多大。所以,我也希望年轻人要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