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化tau蛋白及其与总tau蛋白比对创伤性脑损伤病人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其与总tau蛋白(P-tau/T-tau)比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人6个月内死亡和预后情况的诊断效能.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TBI病人90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记录病人随访6个月后死亡和预后情况,由此将病人分为死亡组、存活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伤后6小时内P-tau、P-tau/T-tau与GOS评分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前二者对死亡和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86例,死亡组发病至入院时间、P-tau、P-tau/T-tau均高于存活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u和P-tau/T-tau为死亡危险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GO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tau和P-tau/T-tau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au水平和P-tau/T-tau值可有效预测TBI病人6个月内死亡和预后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术中美蓝试验预防肝胆管结石术切肝后胆漏的效果.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肝切除术病人58例,根据术中是否行美蓝试验分为两组,美蓝组30例,肝切除术中行美蓝试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心室肌IKs电流的恢复特点及其复极储备功能是否在缺血再灌注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慢性缺血缺氧对心室肌细胞KCNQ1和KCNE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
由于农村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师资力量不足、办学条件不够等,导致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城镇小学有明显差异。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留胆囊动脉深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胆囊疾病病人150例,术中确定均存在胆囊动脉深支并依次排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 总结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2012年4月~2020年4月我院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病人5例,分析病人症状体征、术前影像学、肿瘤标志物、手术及预后
传统的特征选择方法基本上是以精度为优化目标,没有充分考虑数据样本类别分布倾斜性,在数据分布不平衡的数据集上性能表现不理想。在不平衡数据集上通过有放回的抽样方法独立
病人,男,47 岁.体检发现左下肺肿物7天.无发热、头痛、胸痛、咳嗽、胸闷、腹痛等不适.胸、上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为:左下肺占位,考虑肺癌并膈肌脾脏侵犯,余未见明显异常(图1 a
目的 分析开腹与腹腔镜脾切除分别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5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分析婴儿胆道闭锁与肝炎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38例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的术前超声声像图及26例出院诊断为婴儿肝
善惡有報與德福一致是上古文化的宗教信念.先秦儒學對這一信念的反思最終確立了德性的純粹性、無條件性與崇高性,并將善惡無報與德福不一的問題歸咎於時命、氣命等存在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