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自身条件的缺陷、智能方面的差异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自卑心理在现代小学生中比较普遍,既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又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和矫正自卑心理的措施两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自卑心理 产生原因 矫正措施
几乎每一个教室里,总有那么几双充满忧郁的眼睛,总有几颗不敢抬起的脑袋,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因严重自卑而笼罩在了一片阴影之中。平日里,他们不敢放声说话,不敢大声笑,始终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始终害怕别人看不起、嘲笑他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感到愧疚,我认为我有责任帮助他们,不管他们在班里属于多数还是少数,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而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而且都应该快乐。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从不同的渠道展现在他们眼前,使他们过早地融入社会,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导致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自卑现象。
一、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1、自身条件的缺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的外貌会越来越重视,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明显缺陷,都会引起学生“自惭形秽”的心理。若受嘲弄、冷遇,更会觉得无地自容。我班有一女孩因自己个子又矮又胖,班里几个调皮学生经常喊她“矮冬瓜”,因此非常自卑,怕与人交往,性格很孤僻。
2、智能方面的差异
有些孩子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正常孩子,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虽经努力,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灰心失望,以致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
3、因贫困而自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不可避免地侵入校园。从学生的穿戴、零用钱、学习用具的不同到父母的就业、住房好坏的差别都反映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间的盲目攀比,往往使学困生形成自卑的心理。
4、因遭受挫折而自卑
学生因为生理、心理上的相对不成熟,而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挫折,这本是他们成长的必经历程。但有一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试能力,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再加之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没有帮助他们度过挫折期,因而他们有意回避一些必須面临的现实问题,逐渐地产生了自卑感。
5、学校教育方式偏激引发自卑
由于考试中的优秀率、及格率仍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挥棒,教师必然会偏爱“优秀生”,而对“差生”则表现冷淡,甚至有厌弃态度,这样的教风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受冷遇和厌弃的学生普遍产生自卑心理。
6、家庭教育不当而引发自卑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因此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评上“三好生”、考试得100分等等。但全体学生中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中间或落后状态,家长自然是千方百计施加种种压力,不少家长在失望之余常用责备、惩罚和不适当的攀比等方式,这很容易诱发和强化孩子的自卑心理。也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这也包办,那也包办,使孩子体验不到成功带来的自豪感,缺乏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会造成自卑心理。
二、自卑心理的矫正措施
1、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
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或是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穿着打扮不如别人;或是有什么生理缺陷是“丑”的一面,所以便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真、善、美”、“假、恶、丑”的概念和标准;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弄清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格言的真正含义,让他们逐步了解自身的优势、潜能、价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拥有健康的心态。
2、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是关键,因为学生的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弱,优等生对学困生,生理健全的学生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家境好的学生对家境贫困的学生自然有一种优越感,甚至看不起他,这就导致班级的两极分化。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班级中的一员,都是班级的主人,使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我班的田佳同学,成绩很差,上课很少发言,下课也不出去玩,呆坐在座位上,显得很孤独。据我了解,该女孩父亲过世的早,母亲靠打工拉扯三个孩子,家庭很贫困。自认为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别的同学,自卑心理严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在全班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的活动,鼓励全班同学帮助她,多和她交往。上课时,我便有意让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刚开始她满脸通红,不说话,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她渐渐的爱说话了,样子很兴奋,也很别扭。同时,我故意在人多的时候,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擦黑板、倒垃圾、到办公室拿东西等,她也很愿意做这些事,胆子也大起来了,私下地我特意让几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找她玩,和她一起做游戏,找她借东西,一起吃饭等。这样,她逐渐变得活泼起来。两个星期后的单元测试,她破例得了“优”,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拿着试卷,我可以看出她内心十分得意,同学们也对她刮目相看。
3、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正确的对待挫折,解除挫折引起的负性情绪,面对挫折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是克服自卑心理的重要措施。挫折并不可怕,它可以成为鞭策、激励我们发奋向上的动力。
4、挖掘亮点,充分肯定,提高自卑学生的自信心。
在自卑学生的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例如,一些自卑的学生有体育天赋、舞蹈天赋等等。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利用这些“闪光点”,让他们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家校共建,积极引导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需要关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尤其如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只有深深地爱孩子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使孩子乐于接受教育。如果教师、家长能在孩子的消极因素背后,因势利导,透过问题的表面,寻找出主要原因,设计好教育方案,对症下药,相信他们一定会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进而使他们的自卑心理得到根本的转化和矫治。
我认为,只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只要在他们的心灵中注入一缕阳光,给他们一点空间与时间,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自卑心理 产生原因 矫正措施
几乎每一个教室里,总有那么几双充满忧郁的眼睛,总有几颗不敢抬起的脑袋,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因严重自卑而笼罩在了一片阴影之中。平日里,他们不敢放声说话,不敢大声笑,始终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始终害怕别人看不起、嘲笑他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感到愧疚,我认为我有责任帮助他们,不管他们在班里属于多数还是少数,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而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而且都应该快乐。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的信息从不同的渠道展现在他们眼前,使他们过早地融入社会,由于他们经验不足,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导致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自卑现象。
一、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1、自身条件的缺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的外貌会越来越重视,五官、容貌、身材、体质等任何方面有明显缺陷,都会引起学生“自惭形秽”的心理。若受嘲弄、冷遇,更会觉得无地自容。我班有一女孩因自己个子又矮又胖,班里几个调皮学生经常喊她“矮冬瓜”,因此非常自卑,怕与人交往,性格很孤僻。
2、智能方面的差异
有些孩子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以及语言、操作等智能水平低于正常孩子,在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经常处于落后地位,虽经努力,无法赶上,于是自怨自艾,灰心失望,以致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
3、因贫困而自卑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不可避免地侵入校园。从学生的穿戴、零用钱、学习用具的不同到父母的就业、住房好坏的差别都反映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间的盲目攀比,往往使学困生形成自卑的心理。
4、因遭受挫折而自卑
学生因为生理、心理上的相对不成熟,而容易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挫折,这本是他们成长的必经历程。但有一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没有很好的自我调试能力,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再加之没有引起老师的重视,没有帮助他们度过挫折期,因而他们有意回避一些必須面临的现实问题,逐渐地产生了自卑感。
5、学校教育方式偏激引发自卑
由于考试中的优秀率、及格率仍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挥棒,教师必然会偏爱“优秀生”,而对“差生”则表现冷淡,甚至有厌弃态度,这样的教风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受冷遇和厌弃的学生普遍产生自卑心理。
6、家庭教育不当而引发自卑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因此很多家长都对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评上“三好生”、考试得100分等等。但全体学生中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永远只能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竞争中处于中间或落后状态,家长自然是千方百计施加种种压力,不少家长在失望之余常用责备、惩罚和不适当的攀比等方式,这很容易诱发和强化孩子的自卑心理。也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这也包办,那也包办,使孩子体验不到成功带来的自豪感,缺乏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会造成自卑心理。
二、自卑心理的矫正措施
1、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
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或是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穿着打扮不如别人;或是有什么生理缺陷是“丑”的一面,所以便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变得沉默寡言,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了解“真、善、美”、“假、恶、丑”的概念和标准;了解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引导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弄清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格言的真正含义,让他们逐步了解自身的优势、潜能、价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拥有健康的心态。
2、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的行为是关键,因为学生的心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弱,优等生对学困生,生理健全的学生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家境好的学生对家境贫困的学生自然有一种优越感,甚至看不起他,这就导致班级的两极分化。这时,教师就要积极地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班级中的一员,都是班级的主人,使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我班的田佳同学,成绩很差,上课很少发言,下课也不出去玩,呆坐在座位上,显得很孤独。据我了解,该女孩父亲过世的早,母亲靠打工拉扯三个孩子,家庭很贫困。自认为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别的同学,自卑心理严重,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在全班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的活动,鼓励全班同学帮助她,多和她交往。上课时,我便有意让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刚开始她满脸通红,不说话,后来在我的鼓励下,她渐渐的爱说话了,样子很兴奋,也很别扭。同时,我故意在人多的时候,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擦黑板、倒垃圾、到办公室拿东西等,她也很愿意做这些事,胆子也大起来了,私下地我特意让几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经常找她玩,和她一起做游戏,找她借东西,一起吃饭等。这样,她逐渐变得活泼起来。两个星期后的单元测试,她破例得了“优”,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拿着试卷,我可以看出她内心十分得意,同学们也对她刮目相看。
3、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遭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正确的对待挫折,解除挫折引起的负性情绪,面对挫折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是克服自卑心理的重要措施。挫折并不可怕,它可以成为鞭策、激励我们发奋向上的动力。
4、挖掘亮点,充分肯定,提高自卑学生的自信心。
在自卑学生的身上,也有很多的“闪光点”。例如,一些自卑的学生有体育天赋、舞蹈天赋等等。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利用这些“闪光点”,让他们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家校共建,积极引导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需要关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尤其如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只有深深地爱孩子才能取得孩子的信赖,使孩子乐于接受教育。如果教师、家长能在孩子的消极因素背后,因势利导,透过问题的表面,寻找出主要原因,设计好教育方案,对症下药,相信他们一定会树立起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进而使他们的自卑心理得到根本的转化和矫治。
我认为,只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只要在他们的心灵中注入一缕阳光,给他们一点空间与时间,他们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