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我从上海越剧院一团调入二团排练赴朝鲜慰问子弟兵剧目《春香传》,与比我要大出8岁的周宝奎大姐相处密切。在我的印象里,她业务精到、平易近人、不摆角儿架子、淡泊名利、风趣幽默,遇到不开心事情从来不会堆在面孔上,更不往心里去。久而久之,我们几个姐妹送她两个雅号,一称“周宝”,意为周家的宝贝。二称“老祖宗”。她自己还逗趣地说:“你们把我的‘奎’拿去蛮好,我做人可以更加顺和勿老‘亏’!”
无论剧团拍戏还是演出后台,她都很喜欢与我、孟丽英在一起,因为我和阿孟平时喜欢模仿剧团姐妹们生活中或舞台上“出洋相”,然后编成笑段或□者笑话,第一个“观众”便是她,要让名分规定的“老祖宗”审批。宝奎姐最爱的就是这项游戏,每次她总是坐在我们面前,边听边看边放声大笑,还鼓励其他中青年演员加盟“模仿队伍”,她强调这种模仿训练有益于舞台表演的“放松感与自然感”。因此我们姐妹心目中,她既是一位刻画、塑造了形形色色老年妇女形象的越剧表演大家,又是一位热爱生活、热衷吸取新生事物的长者,每当她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就会寻找适当机会予以激励与表彰。每每新戏开排,“周宝”總在我们面前笑容满面、幽默戏言,她强调搞好艺术排好戏的前提是演员与演员、行当与行当彼此之间的理解与默契程度,而这种默契在舞台下面就要有意识培育和培养。她曾说:“如果袁雪芬与范瑞娟舞台下面从不交流从不切磋,那怎么能完成和正确体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与贺老六,这些角色之间不同情感的火花呢?《红楼梦》里如果没有徐玉兰塑造“宝玉”的天然娇气,没有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病态美”,没有薛宝钗、王熙凤等角色的光彩,我这个‘老祖宗’本事再大也很难演好啊。”
许多观众认识周宝奎是从大观园里的“老祖宗”,而后又在金采风、陈少春领衔主演的戏曲电影《碧玉簪》中领略了周宝奎的“看家生活”——人见人爱、热情、善良、正义、机趣、豁达、无私的好婆婆陆氏一角。尤其她在“送凤冠”时的两段唱功,发挥了浓郁的浙江嵊县乡土味咬字和她与生俱来的底气足嗓门宽的特长,加上唱词风趣幽默,“心肝肉、宝贝肉、手心肉、手背肉”……这段唱起到的不只是一般的悦耳动听,更在于她替编剧解决了处于尴尬境地的收尾——遇上了空前绝后的周宝奎,正准备退婚的“李秀英”笑了。能遇上这么一位通情达理可爱可亲的好婆婆,观众的心都站在陆氏这边了。
她的“送凤冠”对越剧的普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好多次她在台上边演边唱,台下观众也会只字不漏跟着合唱,一直唱到最后“诰命夫人由侬来做啊”。由于宝奎姐的艺术精湛、表演出彩,故而红楼剧团无论出访海外华人地区,还是巡演其他省份,所到之处,媒体总不忘把“老祖宗”的舞台任务和幕后趣闻一起予以播报和发布。她还十分珍惜与观众的沟通,虚心听取反馈意见和建议。她说:“我们的艺术生命就是靠热爱越剧的观众给予的,因此善待每一位观众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讲穿了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善于学习、洞察生活是宝奎大姐在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大法宝,每次拿到新剧本她总要自己通读一两遍,一要弄清剧本年代、主要矛盾,甚至于思考服装、人物化妆造型等等,二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老旦在戏中的轻重自己先要掂量掂量,否则会“台上抢戏”,好演员不求戏份多而求戏份亮。宝奎大姐平时注意向京昆表演艺术家学“法儿”,以之为人物心理服务,她从不人云亦云、一味模仿大师,用她的土话说:“角色首先要自己通得过,乃么观众才通得过。”“文革”结束还未恢复女子越剧时,有一次我带小儿子去延庆路宝奎姐家,一进门我就让孩子叫她“老祖宗”,儿子怕生双手紧拉着我的衣角就是不叫。没想到,“老祖宗”开口了:“采君,这是你不对了,平儿不喜欢这里的‘老祖宗’,喜欢你家的‘老祖宗’(指孩子外婆)。”我被她的肯定语气我怔住了:“大姐勿错,平儿怕我有三个孩子嫌烦会把他送走。”“你看他的小手捏得紧吗?”可见宝奎大姐观察生活的能力非同常人。
宝奎大姐除了自己业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外,还关心越剧事业接班人。她非但自己在江浙沪一带桃李满天下,亲力亲为把《红楼梦》《碧玉簪》《珍珠塔》等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拨给”了学生胡敏华,还关心姐妹们的流派传承。譬如大家熟悉的徐派嫡传小生、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就是宝奎姐返乡时观看诸暨越剧团演出时发现的好苗子,回沪后马上引荐给了徐玉兰,徐玉兰果然中意,宝奎姐的举手之劳改变了钱惠丽的艺术人生,真是越剧院的一位伯乐!
去年我因骨折手术后入住徐中心医院,宝奎大姐也住同一家医院,她得知后,马上从19楼一步一步走到17楼病房看我,还像以往那般逗趣我,说:“烂脚兵,迭趟侬真的变烂脚兵了!”(我在《党员登记表》里演过匪兵),然后开怀大笑。正在我扳着手指数着再过三年您可以成为越剧界第一位“百岁老人”时,谁会料到您竟会在去年圣诞节前夕与世永别。我们的情是同乡情、同艺情和阶级情铸成的,经得起时代考验,我们的情是真正的舞台姐妹情。我如今只悔恨自己在您生前向您学习得太少太少,不管怎样,如果有新生代“老旦”还要学点您的东西,只要我知道一些或者一点的,我愿意把您的舞台光辉形象一代代传下去,愿您在天之灵感到宽慰!宝奎大姐安息吧!
无论剧团拍戏还是演出后台,她都很喜欢与我、孟丽英在一起,因为我和阿孟平时喜欢模仿剧团姐妹们生活中或舞台上“出洋相”,然后编成笑段或□者笑话,第一个“观众”便是她,要让名分规定的“老祖宗”审批。宝奎姐最爱的就是这项游戏,每次她总是坐在我们面前,边听边看边放声大笑,还鼓励其他中青年演员加盟“模仿队伍”,她强调这种模仿训练有益于舞台表演的“放松感与自然感”。因此我们姐妹心目中,她既是一位刻画、塑造了形形色色老年妇女形象的越剧表演大家,又是一位热爱生活、热衷吸取新生事物的长者,每当她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就会寻找适当机会予以激励与表彰。每每新戏开排,“周宝”總在我们面前笑容满面、幽默戏言,她强调搞好艺术排好戏的前提是演员与演员、行当与行当彼此之间的理解与默契程度,而这种默契在舞台下面就要有意识培育和培养。她曾说:“如果袁雪芬与范瑞娟舞台下面从不交流从不切磋,那怎么能完成和正确体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与贺老六,这些角色之间不同情感的火花呢?《红楼梦》里如果没有徐玉兰塑造“宝玉”的天然娇气,没有林黛玉弱不禁风的“病态美”,没有薛宝钗、王熙凤等角色的光彩,我这个‘老祖宗’本事再大也很难演好啊。”
许多观众认识周宝奎是从大观园里的“老祖宗”,而后又在金采风、陈少春领衔主演的戏曲电影《碧玉簪》中领略了周宝奎的“看家生活”——人见人爱、热情、善良、正义、机趣、豁达、无私的好婆婆陆氏一角。尤其她在“送凤冠”时的两段唱功,发挥了浓郁的浙江嵊县乡土味咬字和她与生俱来的底气足嗓门宽的特长,加上唱词风趣幽默,“心肝肉、宝贝肉、手心肉、手背肉”……这段唱起到的不只是一般的悦耳动听,更在于她替编剧解决了处于尴尬境地的收尾——遇上了空前绝后的周宝奎,正准备退婚的“李秀英”笑了。能遇上这么一位通情达理可爱可亲的好婆婆,观众的心都站在陆氏这边了。
她的“送凤冠”对越剧的普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好多次她在台上边演边唱,台下观众也会只字不漏跟着合唱,一直唱到最后“诰命夫人由侬来做啊”。由于宝奎姐的艺术精湛、表演出彩,故而红楼剧团无论出访海外华人地区,还是巡演其他省份,所到之处,媒体总不忘把“老祖宗”的舞台任务和幕后趣闻一起予以播报和发布。她还十分珍惜与观众的沟通,虚心听取反馈意见和建议。她说:“我们的艺术生命就是靠热爱越剧的观众给予的,因此善待每一位观众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讲穿了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善于学习、洞察生活是宝奎大姐在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大法宝,每次拿到新剧本她总要自己通读一两遍,一要弄清剧本年代、主要矛盾,甚至于思考服装、人物化妆造型等等,二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老旦在戏中的轻重自己先要掂量掂量,否则会“台上抢戏”,好演员不求戏份多而求戏份亮。宝奎大姐平时注意向京昆表演艺术家学“法儿”,以之为人物心理服务,她从不人云亦云、一味模仿大师,用她的土话说:“角色首先要自己通得过,乃么观众才通得过。”“文革”结束还未恢复女子越剧时,有一次我带小儿子去延庆路宝奎姐家,一进门我就让孩子叫她“老祖宗”,儿子怕生双手紧拉着我的衣角就是不叫。没想到,“老祖宗”开口了:“采君,这是你不对了,平儿不喜欢这里的‘老祖宗’,喜欢你家的‘老祖宗’(指孩子外婆)。”我被她的肯定语气我怔住了:“大姐勿错,平儿怕我有三个孩子嫌烦会把他送走。”“你看他的小手捏得紧吗?”可见宝奎大姐观察生活的能力非同常人。
宝奎大姐除了自己业务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外,还关心越剧事业接班人。她非但自己在江浙沪一带桃李满天下,亲力亲为把《红楼梦》《碧玉簪》《珍珠塔》等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拨给”了学生胡敏华,还关心姐妹们的流派传承。譬如大家熟悉的徐派嫡传小生、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就是宝奎姐返乡时观看诸暨越剧团演出时发现的好苗子,回沪后马上引荐给了徐玉兰,徐玉兰果然中意,宝奎姐的举手之劳改变了钱惠丽的艺术人生,真是越剧院的一位伯乐!
去年我因骨折手术后入住徐中心医院,宝奎大姐也住同一家医院,她得知后,马上从19楼一步一步走到17楼病房看我,还像以往那般逗趣我,说:“烂脚兵,迭趟侬真的变烂脚兵了!”(我在《党员登记表》里演过匪兵),然后开怀大笑。正在我扳着手指数着再过三年您可以成为越剧界第一位“百岁老人”时,谁会料到您竟会在去年圣诞节前夕与世永别。我们的情是同乡情、同艺情和阶级情铸成的,经得起时代考验,我们的情是真正的舞台姐妹情。我如今只悔恨自己在您生前向您学习得太少太少,不管怎样,如果有新生代“老旦”还要学点您的东西,只要我知道一些或者一点的,我愿意把您的舞台光辉形象一代代传下去,愿您在天之灵感到宽慰!宝奎大姐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