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现状;反思;合作
学习;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1(A)—0025—01
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难教,数学课不好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其原因有教师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数学课程发展方面的。下面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谈谈我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反思。
虽然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片面追求合作学习而忽视其实质。这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也不管是否有讨论的价值,都采取小组讨论。这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优秀生的意见和想法代表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做了陪衬、听众。
2. 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有些教师会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其实,这样设计的问题欠合理、欠科学,提问随意性大,提问时机把握不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点拨都不够透彻。
3. 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课程内容为基础,重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片面地追求探究式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其实,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不能对每一节课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4. 习题太难。新教材倡导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虽然新教材中的数学问题确实少了很多,但是,例题所反映出的基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却不足以解决教材习题,习题常常出现难题现象,这与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极不相符。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1. 创设的情境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要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材中的有些实例农村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教师可适当进行改动,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建设农村的作用。
2. 合理选用教材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不能让新课程束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确定。没有适合各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较好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引导——发现”模式,“活动——参与”模式,“自学——辅导”模式,“讨论——交流”模式等。
3. 重组、重构教学内容。新课程提倡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时,必须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新理念。但是,教材的加工并不是随意的,必须注意:
(1)统观全局,整体把握。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才能正确理解教材编者的思路、编写意图,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根据实际,合理创造。教师运用教材要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出发,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3)习题的设置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同时,习题的设置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基础性、全体性、应用性、开放性以及创新性等原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重视教材中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的教学,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教材中安排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对于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我们只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习;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1(A)—0025—01
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校数学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难教,数学课不好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其原因有教师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数学课程发展方面的。下面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谈谈我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反思。
虽然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片面追求合作学习而忽视其实质。这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也不管是否有讨论的价值,都采取小组讨论。这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优秀生的意见和想法代表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只做了陪衬、听众。
2. 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有些教师会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其实,这样设计的问题欠合理、欠科学,提问随意性大,提问时机把握不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点拨都不够透彻。
3. 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课程内容为基础,重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片面地追求探究式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其实,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不能对每一节课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4. 习题太难。新教材倡导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虽然新教材中的数学问题确实少了很多,但是,例题所反映出的基本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却不足以解决教材习题,习题常常出现难题现象,这与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极不相符。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1. 创设的情境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要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材中的有些实例农村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些困难,教师可适当进行改动,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建设农村的作用。
2. 合理选用教材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不能让新课程束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确定。没有适合各种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较好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引导——发现”模式,“活动——参与”模式,“自学——辅导”模式,“讨论——交流”模式等。
3. 重组、重构教学内容。新课程提倡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时,必须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新理念。但是,教材的加工并不是随意的,必须注意:
(1)统观全局,整体把握。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标准、教材、学生三者的连接点,才能正确理解教材编者的思路、编写意图,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根据实际,合理创造。教师运用教材要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出发,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3)习题的设置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同时,习题的设置形式要多样化,要具有基础性、全体性、应用性、开放性以及创新性等原则,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重视教材中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的教学,增强学生探究能力。教材中安排的数学活动和课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实际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要积极地参加学生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对于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我们只有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研究,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能促进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