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来源 :双语学习·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课前,课后学会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勤思、善想、好问、深钻的好习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教师可对所讲的问题作进一步引导、扩展、延伸,启迪学生探求、发现问题的各种变化。
  【关键词】阅读;理解;探索;创新拓展
  我们站在一线教学讲台上,面对着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化着的学生,教师怎样传道受业解惑,是我们探索以久的问题。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教学怎样用好教材说说我的感悟:学生不通读教材,不领悟教材,便谈不上创造性地阐释教材内容。下面仅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谈谈个人看法。
  二、数学阅读与课外练习
  教学中,教师在布置课外练习时,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外,还应有的放矢地布置一些课外读物,将数学阅读与课外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多尝试一些不寻常的形式。例如:《拱桥设计》一节中作业板书给学生后,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完成它:先通过个人与小组进行一系列准备,再进行班级交流:
  ①展示所收集的桥梁图片;
  ②展示拱桥设计的图(模型),说明拱桥抛物线的表达式、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
  ③说明y=ax2+bx+c的系数是如何影响拱桥形状的;
  ④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并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⑤改进自己的设计并加入个人的评语或心得放入成长记录。
  教材中 “求几个自然数的和”,这一类题可以让他们阅读有关“高斯的故事”等;如学生学习“勾股定理”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法的资料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
  三、数学阅读与实践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义教”初中数学教科书中配有丰富多彩的“想一想”、“读一读”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内容,然后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如《谈谈储蓄的利息》一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自己就可以到银行存钱取钱,计算利息。同时,学生自己还可以编出有关利率、打折等方面的应用题。
  2.曾经有一位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这一知识,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按教材内容的要求,每人做了一个侧倾器,然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户外,对学校的旗杆和附近的电视塔进行测量,这样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掌握的更加牢固,理解的更加透彻。
  3.再如讲授“黄金分割”这一类的内容,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诸如摄影、构图,材料的剪裁等等,均能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总之,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