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读前--读中-写前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探讨了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六要素整合;读写结合教学; 策略
一、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读写结合教学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紧密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显著作用,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读写结合教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为在传统的读写教学中,教师侧重利用范文句型多样性和语言地道性,设计以课文语言作为支撑的半控制型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缺失主题意义构建,缺乏思维能力等其他维度培养,无法促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构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 、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和指向学科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为了突破现有读写结合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尝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主题 、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做为新的读写结合教学的切入点,依托一系列基于主题的,有关联性的情境化、结构化、过程化的读写结合活动,提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呢?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本“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为例,从课前-读中-写前三个决定读写结合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入手,探討了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三、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1.课前: 深入文本,确定基于主题探究的读写结合目标。目前高中英语读写整合课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前期教师对语篇的分析不到位,未能把握主题意义,导致读后任务的设置与阅读环节输入主题联系不紧密,甚至出现偏离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的现象。此外,在设置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教师没有重视输入目标和输出目标之间的呼应和对接,导致学生在写的输出活动中所使用的观点还是新课前的观点,所使用的语言还是新课前的语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新课程标准》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前,教师应从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五个角度、三个层面(what/how/why)解读和梳理文本,层层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更好地围绕主题意义设计和开展教学(张秋会、王蔷、蒋京丽,2019)。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一文介绍了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的节日等。作者通过说明不同类型的节日的由来、意义,以及人们的庆祝活动,想要使读者明白: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习俗,不同的纪念方式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本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英语说明文,带有小标题,段落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语言体现了说明文体裁的特征——介绍说明对象的功能,状态等。有很多词汇和表达说明节日的意义,如:let us enjoy life, , have fun with each other, be proud of customs等;有说明节日庆典活动的,如:dress up, play a trick on, give children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等。
笔者在分析深入分析文本和学情后,确定了如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本节读写结合课后,学生能够:
(1)获取文本的结构,找出五种节日类型和不同节日的基本信息,如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等;
(2)梳理和概括不同节日的异同点,借助思维导图呈现结构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会包容不同文化;
(3)基于前面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图,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介绍清明节、口头分析节日的意义,理解节日的内涵,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4)运用本节课所学语言,为最能代表中国的一个节日申请非物质遗产,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上述的目标设置在六要素整合理念的指引下,即可操作,又可达成,同时也可测评。整节课围绕节日的意义探索进行,目标(1)、(2)阅读目标的达成为学生的积淀了较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内容,目标(4)写的目标充分利用了读的输入基础,中间目标(3)架构起读后写的桥梁,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2.读中:围绕文本,创设培养学习能力的递进式输入活动。指向“写作目的”的阅读体验是读写结合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与阅读材料的互动,充分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和思想,奠定输出基础。阅读本质是一个思维高度活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采用多种策略建构文本的意义。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充分思考如何推动学生的阅读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推动学生的思维从获取表层信息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映射出来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本节课阅读活动设计如下:
Step1 : 激活主题,调动已知(感知与注意)
笔者用课件呈现春节图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
What kind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the world?You can match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and their Chinese meanings. 2)Except the names of some festivals, what other aspects come into 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e word “festival”? Write down your ideas by using mind-maps.
[设计说明]
本环节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有关节日文化的已有背景图式,激发学生了解更多节日文化知识的兴趣。
Step2 : 丰富主题,获取新知(获取与梳理)
1).Skim the text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idea.
Para.1 A.Festivals of the Dead
Para.2
【关键词】六要素整合;读写结合教学; 策略
一、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读写结合教学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紧密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显著作用,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读写结合教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为在传统的读写教学中,教师侧重利用范文句型多样性和语言地道性,设计以课文语言作为支撑的半控制型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缺失主题意义构建,缺乏思维能力等其他维度培养,无法促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构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 、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和指向学科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为了突破现有读写结合教学的不足,教师可以尝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主题 、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做为新的读写结合教学的切入点,依托一系列基于主题的,有关联性的情境化、结构化、过程化的读写结合活动,提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呢?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本“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为例,从课前-读中-写前三个决定读写结合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入手,探討了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三、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1.课前: 深入文本,确定基于主题探究的读写结合目标。目前高中英语读写整合课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前期教师对语篇的分析不到位,未能把握主题意义,导致读后任务的设置与阅读环节输入主题联系不紧密,甚至出现偏离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的现象。此外,在设置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教师没有重视输入目标和输出目标之间的呼应和对接,导致学生在写的输出活动中所使用的观点还是新课前的观点,所使用的语言还是新课前的语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新课程标准》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前,教师应从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五个角度、三个层面(what/how/why)解读和梳理文本,层层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更好地围绕主题意义设计和开展教学(张秋会、王蔷、蒋京丽,2019)。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一文介绍了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的节日等。作者通过说明不同类型的节日的由来、意义,以及人们的庆祝活动,想要使读者明白: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习俗,不同的纪念方式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本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英语说明文,带有小标题,段落发展脉络清晰,文章语言体现了说明文体裁的特征——介绍说明对象的功能,状态等。有很多词汇和表达说明节日的意义,如:let us enjoy life, , have fun with each other, be proud of customs等;有说明节日庆典活动的,如:dress up, play a trick on, give children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等。
笔者在分析深入分析文本和学情后,确定了如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本节读写结合课后,学生能够:
(1)获取文本的结构,找出五种节日类型和不同节日的基本信息,如起源、意义和庆祝活动等;
(2)梳理和概括不同节日的异同点,借助思维导图呈现结构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会包容不同文化;
(3)基于前面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图,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介绍清明节、口头分析节日的意义,理解节日的内涵,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4)运用本节课所学语言,为最能代表中国的一个节日申请非物质遗产,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上述的目标设置在六要素整合理念的指引下,即可操作,又可达成,同时也可测评。整节课围绕节日的意义探索进行,目标(1)、(2)阅读目标的达成为学生的积淀了较为丰富和有意义的内容,目标(4)写的目标充分利用了读的输入基础,中间目标(3)架构起读后写的桥梁,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能力。
2.读中:围绕文本,创设培养学习能力的递进式输入活动。指向“写作目的”的阅读体验是读写结合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与阅读材料的互动,充分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和思想,奠定输出基础。阅读本质是一个思维高度活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采用多种策略建构文本的意义。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要充分思考如何推动学生的阅读由表及里逐步深入,推动学生的思维从获取表层信息到理解作者字里行间映射出来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本节课阅读活动设计如下:
Step1 : 激活主题,调动已知(感知与注意)
笔者用课件呈现春节图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
What kind of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the world?You can match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and their Chinese meanings. 2)Except the names of some festivals, what other aspects come into 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e word “festival”? Write down your ideas by using mind-maps.
[设计说明]
本环节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有关节日文化的已有背景图式,激发学生了解更多节日文化知识的兴趣。
Step2 : 丰富主题,获取新知(获取与梳理)
1).Skim the text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its main idea.
Para.1 A.Festivals of the Dead
Par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