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让我国的教育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从老师培养到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视角下,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改变做出具体剖析。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课改的必要性,小学语文课改的具体做法三个方面讲述对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课程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存在问题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45-02
新课程改革大幕的拉开,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其中有举双手赞成,大赞新课改利国利民的褒奖之声,同时,贬低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回应方式恰恰说明了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处处谨小慎微,稍有不慎,就会将一项事关祖国长远发展的大政方针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特别是作为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小学教育。由于小学教育关系到孩子教育的基础问题,更容易受到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关注。本文重点谈谈新课改视角下小学的语文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小学语文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小学生整个人生的语文功底深浅,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却一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课程取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课程取向上,固定僵化的思路从未改变。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往往是直接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冠以固定的方向。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从来不允许小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质疑。所有对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固定模式的基础上,不能偏离了大方向。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浅显,没有完全独立的判断能力,老师对他们在事物认识上做出一定的辅导是对的,但抹杀小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发散性是没有必要的。而这种现象恰恰普遍存在。
2.在课程内容上,陈旧枯燥的课文大量存在。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更为严重。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十几年没有变化,从课文内容到学习要求一成不变。然而,我们的社会在变,教育的要求在变,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在变。当所有事物都在变化的时候,固定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一种落后,这种现象急需改变。
3.在课程实施上,“填鸭式”教育仍占主流。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过于强调对学生的主观的灌输和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这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种缺失。发达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开始摸索新的课程实施方式,但仍停留在探索阶段,成果有限,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的完成小学语文改革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容忽视。笔者认为,这种必要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点阐述:
1.后续教育的必然要求。从新课改实施的现状来看,初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由于培养模式较为成熟,各界投入的精力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学教育的语文课程改革如果不能跟上后续继续教育的步伐,就无法实现与后续教育接轨。这种教育方式的断层使得初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学改革变得毫无意义。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来讲,不同的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连贯性是保证教学高质量完成的必然要求。否则,对学生的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
2.增强语文实用性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小学语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整体思路是不变的。传统的教育是完成考试为最终目标,固定化的培养思路和模式都是为了通过考试。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却对基本的语文理解能力提高甚少。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甚至要到高中阶段才开始逐渐培养。这就完全失去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课改的具体做法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始终围绕增强小学生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实施,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师范学校以及小学等相关方面通力合作,全方位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1.教育部门要对教学安排明确定位并做好监督。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都有决定权。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安排做好明确定位,让各个学校在既定的培养方针之下完成教学,并做好课程改革的监督和验收工作。
2.师范学校要改变教师的培养模式。教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师范学校在培养小学语文老师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新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老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重点加强对小学语文老师启发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的培训。同时,为师范学生创造必要条件,尽早熟悉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师范学校应该做好的工作之一。
3.学校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小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学校是小学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正确的领悟教育部门对课程的要求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学校要通过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尊重事实,循序渐进的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发达地区已经验证的启发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要积极借鉴吸收,针对本地学生情况,合理的消化利用。同时,学校也应适当了解家长对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希冀,合理化的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
四、总结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代人总是痛苦的。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来讲,或许会短时间的牺牲考试成绩,但对于长远发展来讲,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课改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任伟.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1.
[2]陈永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1.
[3]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教学与课程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4]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工教育研究,2001,(11).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存在问题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45-02
新课程改革大幕的拉开,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其中有举双手赞成,大赞新课改利国利民的褒奖之声,同时,贬低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回应方式恰恰说明了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处处谨小慎微,稍有不慎,就会将一项事关祖国长远发展的大政方针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特别是作为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小学教育。由于小学教育关系到孩子教育的基础问题,更容易受到家长和教育部门的关注。本文重点谈谈新课改视角下小学的语文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小学语文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小学生整个人生的语文功底深浅,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却一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课程取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课程取向上,固定僵化的思路从未改变。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往往是直接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冠以固定的方向。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从来不允许小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质疑。所有对文章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固定模式的基础上,不能偏离了大方向。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浅显,没有完全独立的判断能力,老师对他们在事物认识上做出一定的辅导是对的,但抹杀小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发散性是没有必要的。而这种现象恰恰普遍存在。
2.在课程内容上,陈旧枯燥的课文大量存在。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更为严重。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十几年没有变化,从课文内容到学习要求一成不变。然而,我们的社会在变,教育的要求在变,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在变。当所有事物都在变化的时候,固定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一种落后,这种现象急需改变。
3.在课程实施上,“填鸭式”教育仍占主流。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过于强调对学生的主观的灌输和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开发。这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一种缺失。发达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已经开始摸索新的课程实施方式,但仍停留在探索阶段,成果有限,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的完成小学语文改革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容忽视。笔者认为,这种必要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点阐述:
1.后续教育的必然要求。从新课改实施的现状来看,初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由于培养模式较为成熟,各界投入的精力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小学教育的语文课程改革如果不能跟上后续继续教育的步伐,就无法实现与后续教育接轨。这种教育方式的断层使得初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语文教学改革变得毫无意义。从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来讲,不同的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连贯性是保证教学高质量完成的必然要求。否则,对学生的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
2.增强语文实用性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小学语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整体思路是不变的。传统的教育是完成考试为最终目标,固定化的培养思路和模式都是为了通过考试。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却对基本的语文理解能力提高甚少。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甚至要到高中阶段才开始逐渐培养。这就完全失去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课改的具体做法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始终围绕增强小学生读写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标实施,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师范学校以及小学等相关方面通力合作,全方位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1.教育部门要对教学安排明确定位并做好监督。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对于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都有决定权。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安排做好明确定位,让各个学校在既定的培养方针之下完成教学,并做好课程改革的监督和验收工作。
2.师范学校要改变教师的培养模式。教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师范学校在培养小学语文老师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新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老师提出的最新要求,重点加强对小学语文老师启发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的培训。同时,为师范学生创造必要条件,尽早熟悉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师范学校应该做好的工作之一。
3.学校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小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学校是小学语文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正确的领悟教育部门对课程的要求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学校要通过研究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尊重事实,循序渐进的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发达地区已经验证的启发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模式要积极借鉴吸收,针对本地学生情况,合理的消化利用。同时,学校也应适当了解家长对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希冀,合理化的满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
四、总结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改革的过程中,当代人总是痛苦的。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来讲,或许会短时间的牺牲考试成绩,但对于长远发展来讲,我们不得不承认,小学语文课改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任伟.新理念新教学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新课程,2011.
[2]陈永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1.
[3]孙建龙,王云峰.“小学语文教学与课程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4]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工教育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