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定义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 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让学生因为学习数学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改进学生片面、陈旧的数学观,对数学知识及应用产生新的认识,将教学知识转化到现实生活当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自然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生活中的需要与问题,这也是当前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生活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即小学数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脱节,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上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内容上拘泥于书本和知识的逻辑,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忽视生活的数学应用;方法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于是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成了死记硬背,无法做到活学活用,无法感受数学之美。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并且实验。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要求我们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数学具有很高的符号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这个初级阶段,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视教材内容,将理性的知识(如计算、应用题等内容)设计成“活生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①创设自然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进行中,情景的创设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普遍可见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就有学下去的欲望。在生活的情境中,因为是生活方面的经验,学生就会有熟悉感,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就可以放松地学习。②引导学生在生活化过程探究新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己有的经验,将他们拥有的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这个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学生才会理解。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①直观具体的生活语言。我们的教学,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易懂的语言或者动作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并让学生接受。②活动与游戏。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经验的积累和生成。而经验生成的最佳方式是“活动”与“游戏”。游戏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的游戏,使学生能积极、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猜谜语、找朋友等游戏教师要善于根据所讲授的数学内容,创设、发明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发现数学中的奥妙。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组织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对数学活动跟数学游戏喜闻乐见,但如果逢课必做游戏或者是活动的话,学生会“久居懒室不闻其香”,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腻烦心理。所以游戏化必须要适用与巧用。③生活化情景教学。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应该把研究的目光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社会生活新鲜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生活化,并非特指课堂上的热闹非凡,课堂的热闹,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讲授的重点上,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只有结合生活经验跟情景设定,很好地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衔接点,才能实现数学的生活化。
成功的数学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才会有动力,才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學生们走进数学的天地,使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衔接。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数学回归“生活化”。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 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让学生因为学习数学而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 改进学生片面、陈旧的数学观,对数学知识及应用产生新的认识,将教学知识转化到现实生活当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自然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生活中的需要与问题,这也是当前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生活应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即小学数学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脱节,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上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内容上拘泥于书本和知识的逻辑,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忽视生活的数学应用;方法上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于是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成了死记硬背,无法做到活学活用,无法感受数学之美。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并且实验。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目标生活化要求我们合理的设定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数学具有很高的符号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对于一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这个初级阶段,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视教材内容,将理性的知识(如计算、应用题等内容)设计成“活生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①创设自然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进行中,情景的创设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普遍可见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就有学下去的欲望。在生活的情境中,因为是生活方面的经验,学生就会有熟悉感,这样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就可以放松地学习。②引导学生在生活化过程探究新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己有的经验,将他们拥有的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这个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学生才会理解。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①直观具体的生活语言。我们的教学,就是通过一些具体、易懂的语言或者动作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并让学生接受。②活动与游戏。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经验的积累和生成。而经验生成的最佳方式是“活动”与“游戏”。游戏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的游戏,使学生能积极、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猜谜语、找朋友等游戏教师要善于根据所讲授的数学内容,创设、发明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发现数学中的奥妙。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组织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对数学活动跟数学游戏喜闻乐见,但如果逢课必做游戏或者是活动的话,学生会“久居懒室不闻其香”,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腻烦心理。所以游戏化必须要适用与巧用。③生活化情景教学。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应该把研究的目光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社会生活新鲜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生活化,并非特指课堂上的热闹非凡,课堂的热闹,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就不会放在讲授的重点上,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只有结合生活经验跟情景设定,很好地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衔接点,才能实现数学的生活化。
成功的数学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才会有动力,才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學生们走进数学的天地,使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衔接。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让数学回归“生活化”。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