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字经济招商 钦州自有一套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创造价值,创新赋能经济。当我们身处数字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地工作议程上的重要一项。各方你追我赶,都希望在数字经济的大潮下,逐浪向前。在北部湾畔,数字经济的潮涌也扑面而来,踏浪而行的有先行者,也有后来人。2019年被定位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的钦州,便是后来居上者。
  借着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的东风,钦州将发展数字经济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与龙头企业强强合作,围绕产业链招商;到联动相关部门,主动走出去推介优势;再到疫情下创新招商形式,实现合作新突破,钦州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上可谓直挂云帆、乘风破浪。把握住后发优势的钦州,不仅为城市建设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数字经济招商、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借鉴。
  新定位 新目标
  在钦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015年,钦州市获批成为中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助推了其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华为公司将其全球公有云广西唯一节点落户钦州。两年后,华为书面授权同意钦州市政府使用华为的名称和商标来命名大数据产业基地,这也是华为公司全球范围内首次在体系外授权使用“华为”名称和商标。
  当时间来到2019年,钦州的数字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里程碑。这一年2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家批复,钦州被定位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5月,钦州华为数字小镇正式启动建设,将作为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的核心区。
  由中国—东盟共同建设的中国—东盟信息港,旨在为双方搭建基础建设平台、技术合作平台、经贸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人文交流平台,以促进区域内的多边合作。而钦州积极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无疑将助力本地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培育,带动一批特色园区及项目的建设,推动钦州高水平开放及高质量发展。而钦州也将因此在中国—东盟合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打造“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了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的新定位,钦州发展数字经济也有了新目标:预计到2022年,落户钦州的数字经济关联企业要达到800家,建成1个国家级大数据科创平台、5个以上产业公共平台,打造5个以上数字经济高端产业集群,形成万亩绿色环境生态圈,集聚千名“数字工匠”,带动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合作中心、贸易合作中心和港口物流中心。
  目标并不遥远,努力就能抵达,而钦州迈向目标的有力一步就是积极招商。
  为数字经济招商 钦州看我的
  數字经济作为钦州市发展的新兴领域,有不少功课要做。如何补齐产业链,如何做活产业园,如何形成规模效应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都落点到了招商引资上。
  而招商引资最难的往往是不知道去哪儿招,找谁招。钦州市结合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当地实际,在广西率先编制了大数据产业树,明确了大数据产业树全景图、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上下游产业链和招商方向,分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瞄准了200家目标企业,再分门别类地来进行针对性的招商。而携手华为公司,围绕华为产业链条及合作伙伴开展招商,钦州进一步提升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
  有了招商引资的目标对象,钦州市便主动出击,走出去把握机会。从2019年3月开始,通过整合资源,钦州市组织了“大数据产业集中招商活动月”活动,赴深圳、北京等地开展专题招商,并联合华为、三大运营商以及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举办招商推介会。在2019年3月27日于杭州市举办的“数字钦州·大数据产业推介会”上,钦州新签约大数据关联企业9家,意向对接企业50余家。
  然而,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陷入停滞,如何转危为机?钦州市创新思路,通过5G“云推介”“云签约”“云考察”“云直播”等新模式,不间断开展网上“不见面”“线连线”“屏对屏”招商。2020年以来,钦州市共开展了5场“云推介会”,云端签约项目24个,年度业务收入超50亿元。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21个平台经济项目通过“云招商”方式落户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钦州市也建成了广西第一个集云推介、云签约、云直播、云考察、云洽谈功能为一体的5G云招商中心,作为钦州“不见面”招商工作的物理承载平台。
  如今,走进钦州滨海新城白石湖片区,以齐白石水墨山水画思路进行设计的钦州华为数字小镇依湖而建,鸟瞰之下,城市之美与书画文化相融相生,风光旖旎。钦州市将位于主城区核心区的优质资源拿出来,用于打造钦州华为数字小镇,一期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足见这座城市的诚意。良好的硬件配套也为钦州开展数字经济招商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钦州市还结合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本地实际,在广西率先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在办公场所优惠、贡献奖励、运营补贴、创新奖励、人才奖励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优惠措施。
  在此基础上,钦州华为数字小镇启动至今,已吸引80余家企业入驻,另有50余家意向签约企业,极大充实了发展钦州数字经济产业的队伍。
  乘势而上,多点发力。迎着数字经济招商引资的良好势头,钦州下一步还将围绕“数字钦州”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副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北斗导航、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建设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打造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一批行业应用等。带着这些发展目标,钦州数字经济的招商引资工作无疑将有更明确的方向、更清晰的重点和更充足的动力。
  ·联系编辑:313464302@qq.com
其他文献
新加坡建筑师莫玮玮与中国建筑师张永和同龄,同是六字头的同代人,虽然成长环境大不同,但同样是在书香家庭长大,学贯中西,传承本土文化,融合现代美学,提出富有文化个性与个人魅力的建筑语言。  两位建筑大师相识16载,谈起建筑,不约而同地提出建筑的核心问题是造好房子。21世纪造房子,要满足城市生活的发展需求,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的客观环境挑战。  老人城市 以人为本  莫玮玮和张永和的“建交”——
期刊
与2019年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每日碳排放量下降了17%。虽然这有利于缓和气候变化,但排放量下降的原因却与新冠疫情相关。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各国政府采取了全国封锁和旅行限制等措施,减少了碳排放。  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缩减了全球能源需求,碳排放量也随之降低。但疫情是暂时的,一旦全球经济开始复苏,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都将反弹。目前,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有一半来自亚洲新兴经济体。对东盟国家来说,未来能源
期刊
2020年8月12日,重庆九龙坡区和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在两地多次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鼓励和促进磨丁经济特区发展的友好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共赢发展。  此次重庆九龙坡区“牵手”老挝磨丁经济特区,无疑打开了双方的合作之门。不过,在空间上相隔几千里的两地缘何走在了一起,这次合作又将对两地发展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其中的深意頗有来头。  道相通,
期刊
说起“地球蝴蝶牌咖啡”,许多生活在中国的印尼归侨称那是他们“戒不掉的喜爱”。而对于喜爱喝咖啡的广大印尼华人来说,这只有着84年历史的“蝴蝶”更是他们的“最爱”。  四代华人打造呵护  “地球蝴蝶牌咖啡”由祖籍中国福建安溪的一个华人家族创立和传承。20世纪20年代,安溪龙门人周钟锦“下南洋”到印尼,经东爪哇来到巴厘岛,开办“绵益”商号做土特产生意。1935年开始经营咖啡生意,成为该品牌的源起。  1
期刊
在云南保山,说起爱国侨领梁金山,几乎无人不知。  他曾远赴缅甸打拼,积累丰厚家产;他曾为国纾困,捐赠大量金钱、物资用于支援国内抗日战争;他捐资修建的惠通桥跨越怒江天堑,连通滇缅公路,让中缅互惠互通更加便利,也成为抗战时期物资运输的“功勋桥”;他的爱国情怀、桑梓深情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称道。“东有陈嘉庚,西有梁金山”,这是国人对他的怀念,也是对他的赞誉。  日前,记者来到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方家寨,在梁金
期刊
中泰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中泰建交45周年之际,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拉萨那威西在接受本刊驻泰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中泰双边关系发展活跃,各方面合作日趋紧密,尤其是经贸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从2010年到2019年,中泰双边貿易额年均增长6.3%。中泰双方定下目标,要在2021年之内争取双边贸易额达到1400亿美元。中国在2019年成为了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占泰国国
期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北部湾“开海节”,广西防城港市再次以“游生态防城,吃生猛海鲜”的热情口号欢迎各地游客。而对那些无暇亲自到防城港的朋友来说,物美价廉的“生猛海鲜”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  得益于防城港市冷链物流的发展,如今防城港的海鲜不论是“跳到”四川的火锅里,还是“蹦到”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餐桌上,都已经成为一种日常。基于冷链物流发展起来的冷链经济,正在给防城港市带来日益“火热”的效益。  融入“
期刊
自疫情暴发以后,各国的网上购物出现明显增长,东盟的物流和配送服务业也因此发展迅猛。近年来,包括百世集团在内的多家中国快递企业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广阔的东南亚市场。百世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杭州,是一家智能综合供应链和物流解决方案供应商。2020年7月2日,该集团对外宣布,其在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新加坡的快递业务正式起网运营,计划3年内在3国建立共计12个分拣中心及约400个快递站点。这是继2019年布局泰国
期刊
虽然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地区的物流通道被迫按下“暂停键”,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并没有因此而停滞。相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多重利好政策陆续发力,重庆、贵州等中国西部省区市经广西北部湾港发往全球的货运量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1691列,同比增加67
期刊
历史古迹代表了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文明高度,既是文化符号,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物保护修复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在东盟,中国考古队员到柬埔寨和缅甸等国,通过精湛的文物修复技术和不同文明、社会形态对话,用行动为当地文化传承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化遗产长廊”让文明走得更远  早在2017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就印发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增进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