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师之魂”包含的元素很多,而“师爱”是它的核心内涵。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师爱这个核心,师德和师能就无从谈起,这是共识,也是常识。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师爱,每一个站在第一线面对学生的教师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这真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思考和学习的课题。
1995年,于老师在一所学校的教师大会上说:“师爱要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则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于老师的这几句话揭示了师爱的本质属性。的确,说到底,师爱不是教师个人情感好恶的表达,而是一种职业行为,应该具有成熟的理性之美。
“文革”后期,于老师在杨浦中学接了一个乱班,班里有一个女生骂人打架无所不为,父母的素质也特别差。大多数老师一定会想: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爱得起来?一天早操时,她又搅得全班不安宁,于老师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你是十三点啊!”之后于老师立刻自我反省,“这件事说明,自己可能对差生萌生了一种厌恶之情”,并由此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选择性的。后来于老师还曾把班里一个有偷窃行为,连派出所都无可奈何的学生带到家里,当自己的孩子来爱,来教育,终于使他浪子回头。在这样的教育案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师爱的理性之美的第一个特点,即广博包容和无选择性——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无私的爱。父母之爱也无私,但这种无私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一般只限于对自己的孩子,所以他既有无私的一面,更有自私的一面。而师爱则相反,它要求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无条件无选择地爱你所有的教育对象。无论他们成绩好坏、长相美丑、家境优裕还是贫寒、性格阳光还是怪癖,你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呵护并施与你的爱心。这是《论语》“泛爱众”、佛教“广种福田”的境界,是完全彻底的人道主义的关怀。
师爱理性之美的第二个特点是职业眼光和专业表达。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群体是代表国家意志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出发,教师在这个岗位上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职业行为,都应该具有职业特点,符合职业的要求。我想起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一个故事。校园的玫瑰花开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摘了最大的一朵,正巧给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看见。他走到女孩身边,和蔼地询问摘花的原因。女孩告诉他,奶奶病了,躺在床上,她想把这朵最大的玫瑰带给奶奶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听完孩子的陈述,毫不犹豫地又摘了一朵大玫瑰,“孩子,请把这朵玫瑰带给你的妈妈,感谢她培养了你这样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在这件事情中,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先是询问缘由,然后对小女孩的行为做出了积极的价值判断,接着他又用褒奖其母亲玫瑰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爱心,试图将孩子纯洁的天性流露提升为习惯和品德。在这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对小女孩的爱绝对不是一般长者对孩子的爱,他需要以教师的职业敏感和专业知识作为背景,是为师者的仁爱之心的一种专业表达。一个未曾经受过教师职业培训的人,即使他满怀爱心,也绝不会这样来处理小女孩摘花的事件。广大教师需要提升的正是这样一种师爱的专业表达的能力。
师爱的理性之美的第三个特点是以生为本、因材施爱。有研究者曾在五所学校随机抽样调查了120名教师,问的是“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然后研究者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能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然而回答“能体会到”的仅占10﹪。这组反差强烈的数字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师爱的深刻反思。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整天忙着上课,备课,改作业,联系家长,找学生谈话辅导,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每天劳心劳力十几个小时,打的既是疲劳战,又是持久战,难道这还不是真心实意爱学生吗?不可否认,这当然是师爱的表现,但还只是肤浅的师爱,缺乏抵达学生心灵的温度。而于老师的爱就是目中有人的师爱,是以生为本的师爱,是有温度的爱。于老师的班里曾经有四位口吃的学生,她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忧,于是深入了解了四人口吃的成因。她发现有一位属于病理性质,有一位是父母宠爱所致,有一位系模仿别人的后果,最后一位则是思维迟钝的反应。于老师一一家访,和家长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共同制定了纠正的办法,并严格实施训练,最终收到了预期效果,解救了四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孩子。试问,如果你的班里有说话口吃的学生,你会如此在意吗?
当我们从炎炎烈日下来到室内,打开空调已经成为思维惯性,但是开到什么温度适宜,过多长时间要做温度的调节,调节到什么程度最佳,却又因人而异。同理,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学会爱学生,让师爱适应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而且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绝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要求,仅仅按照教师自己对爱的理解去施予我们的爱;绝不能固守“严就是爱”的传统观念;绝不能在“为了你好”的托辞下,把学生当做训练的机器;更不能借师爱的名义,只抓所教学科,而置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于不顾。只有研究学生,既了解学生对师爱的共性需求,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爱,因需施爱,我们的爱才能抵达学生的心灵。
只满足于自己爱学生,问心无愧,仅仅是师爱的浅层次,这种爱很可能会短路,不能传达到被爱者——学生的心里。让我们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少一点盲目,多一点理性思考,我们就会找到师爱的专业表达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师生情感世界的对应、对接,成为一个时代需要、学生欢迎的有大爱的教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
1995年,于老师在一所学校的教师大会上说:“师爱要超越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师爱则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包含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于老师的这几句话揭示了师爱的本质属性。的确,说到底,师爱不是教师个人情感好恶的表达,而是一种职业行为,应该具有成熟的理性之美。
“文革”后期,于老师在杨浦中学接了一个乱班,班里有一个女生骂人打架无所不为,父母的素质也特别差。大多数老师一定会想: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爱得起来?一天早操时,她又搅得全班不安宁,于老师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你是十三点啊!”之后于老师立刻自我反省,“这件事说明,自己可能对差生萌生了一种厌恶之情”,并由此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选择性的。后来于老师还曾把班里一个有偷窃行为,连派出所都无可奈何的学生带到家里,当自己的孩子来爱,来教育,终于使他浪子回头。在这样的教育案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师爱的理性之美的第一个特点,即广博包容和无选择性——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无私的爱。父母之爱也无私,但这种无私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一般只限于对自己的孩子,所以他既有无私的一面,更有自私的一面。而师爱则相反,它要求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无条件无选择地爱你所有的教育对象。无论他们成绩好坏、长相美丑、家境优裕还是贫寒、性格阳光还是怪癖,你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呵护并施与你的爱心。这是《论语》“泛爱众”、佛教“广种福田”的境界,是完全彻底的人道主义的关怀。
师爱理性之美的第二个特点是职业眼光和专业表达。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教师群体是代表国家意志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从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出发,教师在这个岗位上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职业行为,都应该具有职业特点,符合职业的要求。我想起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一个故事。校园的玫瑰花开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摘了最大的一朵,正巧给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看见。他走到女孩身边,和蔼地询问摘花的原因。女孩告诉他,奶奶病了,躺在床上,她想把这朵最大的玫瑰带给奶奶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听完孩子的陈述,毫不犹豫地又摘了一朵大玫瑰,“孩子,请把这朵玫瑰带给你的妈妈,感谢她培养了你这样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在这件事情中,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先是询问缘由,然后对小女孩的行为做出了积极的价值判断,接着他又用褒奖其母亲玫瑰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爱心,试图将孩子纯洁的天性流露提升为习惯和品德。在这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对小女孩的爱绝对不是一般长者对孩子的爱,他需要以教师的职业敏感和专业知识作为背景,是为师者的仁爱之心的一种专业表达。一个未曾经受过教师职业培训的人,即使他满怀爱心,也绝不会这样来处理小女孩摘花的事件。广大教师需要提升的正是这样一种师爱的专业表达的能力。
师爱的理性之美的第三个特点是以生为本、因材施爱。有研究者曾在五所学校随机抽样调查了120名教师,问的是“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然后研究者又对这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能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然而回答“能体会到”的仅占10﹪。这组反差强烈的数字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师爱的深刻反思。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整天忙着上课,备课,改作业,联系家长,找学生谈话辅导,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每天劳心劳力十几个小时,打的既是疲劳战,又是持久战,难道这还不是真心实意爱学生吗?不可否认,这当然是师爱的表现,但还只是肤浅的师爱,缺乏抵达学生心灵的温度。而于老师的爱就是目中有人的师爱,是以生为本的师爱,是有温度的爱。于老师的班里曾经有四位口吃的学生,她很为他们的未来担忧,于是深入了解了四人口吃的成因。她发现有一位属于病理性质,有一位是父母宠爱所致,有一位系模仿别人的后果,最后一位则是思维迟钝的反应。于老师一一家访,和家长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共同制定了纠正的办法,并严格实施训练,最终收到了预期效果,解救了四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孩子。试问,如果你的班里有说话口吃的学生,你会如此在意吗?
当我们从炎炎烈日下来到室内,打开空调已经成为思维惯性,但是开到什么温度适宜,过多长时间要做温度的调节,调节到什么程度最佳,却又因人而异。同理,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学会爱学生,让师爱适应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而且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绝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要求,仅仅按照教师自己对爱的理解去施予我们的爱;绝不能固守“严就是爱”的传统观念;绝不能在“为了你好”的托辞下,把学生当做训练的机器;更不能借师爱的名义,只抓所教学科,而置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于不顾。只有研究学生,既了解学生对师爱的共性需求,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材施爱,因需施爱,我们的爱才能抵达学生的心灵。
只满足于自己爱学生,问心无愧,仅仅是师爱的浅层次,这种爱很可能会短路,不能传达到被爱者——学生的心里。让我们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少一点盲目,多一点理性思考,我们就会找到师爱的专业表达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师生情感世界的对应、对接,成为一个时代需要、学生欢迎的有大爱的教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