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175-01
一、隐喻的认知本质
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Lackoff &Johnson,1980)
二、隐喻与诗歌
长期以来诗歌一直被看作是隐喻的范式,隐喻是诗歌的逻辑。隐喻和诗歌的密切关系能够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找到答案,“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熟练掌握隐喻这个方法,从隐喻中我们能够获得最大的新鲜感。”隐喻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是运用得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形象思维表现方法。汉朝人概括我国第一步诗歌选集《诗兴》的诗法说:“诗有六义焉,曰风、曰雅、曰颂、曰赋、曰比、曰兴。”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隐喻又是此法中最重要的手法。(穆诗雄,2000)从认知的角度看,一个隐喻就是一首小诗,而一首长诗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扩展的隐喻网络。有诗的地方就有隐喻,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束定芳,2000:120)
三、认知视角下中国古诗的隐喻英译
Newmark在讨论隐喻翻译时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重塑其现象,要么对其现象进行完美结合。”(Newmark Peter,2001)隐喻是诗歌的诗眼,翻译好了隐喻,也就把握好了诗歌的灵魂。隐喻翻译是诗歌翻译中最复杂、最艰难的,但仍然有规律可寻。
(一)认知对等时翻译策略——保留原古诗隐喻形象
保留原诗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包括隐喻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以认知为前提的(赵艳芳,2001)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英、汉民族语言中必然会出现许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例如:absurd donkey(蠢驴),bitter smile (苦笑),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 (引狼入室),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to search the needle in the sea(大海捞针)等。
对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根据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应反应的翻译目的。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经典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作者通过“沙鸥”这个隐喻来表达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由于“沙鸥”这个隐喻形象在汉、英民族语言中认知对等,因此把“沙鸥”翻译成“gull”能够实现英文读者获得和中文读者相应反应的目的。所以,“What am I like who am everywhere wandering? A gull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hovering.”是合理的。
(二)认知不对等时翻译策略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言语社团,对意象的选择以及隐喻的表达,无疑要打上自己本身的文化历史烙印。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也存在大量认知不对等的隐喻表达。例如,唐诗中往往把“西风”看成是萧条、荒凉、落寞的代名词,而在英文读者的认知中,”west wind”却不等同于中文的“西风”。由于英国是地中海气候,从其西边吹来的是温暖潮湿的西风,所以在英国人的认知中,“west wind”往往是使人舒适的和煦的风。
当古诗的隐喻形象在译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认知形象时,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保留原古诗隐喻形象,并补充喻义或注释
当原语与目的语中喻体相同但包涵喻义不同时,为保留原语语言风格,同时避免目的语读者误解,可以使用该策略。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对惜春的判词中有这样一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这句判词中的“三春”实际指的是贾府的三位姑娘元春、迎春和探春。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杨宪益除了将 “三春”译为“the three Springs”以外,又加上了这样的注释:A pun meaning the three months of Springand the three elder Chia girls. All the Chia girls had the character chun or spring in their names
2、转换原古诗隐喻形象为译入语形象
由于每一种语言自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使用不同的比喻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必须改换喻体。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中的“粉黛”,原指女子的化妆品,引申为女子,按字面直译成“And the powd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简直不知所云。“无颜色”,无美貌可言,即六宫里所有的女子都显得不美了。用faded into nothing翻译 “无颜色”,能传达原意,因此是可行的译法。这里 “faded”用的也是隐喻修辞法。将这句译成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基本上是译意。这里的 “outshone”也是隐喻,也可以说是以一个功能相似的隐喻替代原诗隐喻。译文放弃了原诗隐喻及其文化特色。但译文所表示的意思和构成的语言形象与原意和原诗形象一致。(穆诗雄,2000)
参考文献:
[1] 曹丽英&李娟.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翻译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2009
[2] 穆诗雄.浅谈英诗中国古诗中的隐喻[J]. 江西师范大学,2000
[3] 王淼.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2008
[4] 王文英.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2008
[5] 赵振强.英诗中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2008
一、隐喻的认知本质
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Lackoff &Johnson,1980)
二、隐喻与诗歌
长期以来诗歌一直被看作是隐喻的范式,隐喻是诗歌的逻辑。隐喻和诗歌的密切关系能够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找到答案,“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熟练掌握隐喻这个方法,从隐喻中我们能够获得最大的新鲜感。”隐喻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是运用得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形象思维表现方法。汉朝人概括我国第一步诗歌选集《诗兴》的诗法说:“诗有六义焉,曰风、曰雅、曰颂、曰赋、曰比、曰兴。”风、雅、颂是诗体,赋、比、兴是诗法。隐喻又是此法中最重要的手法。(穆诗雄,2000)从认知的角度看,一个隐喻就是一首小诗,而一首长诗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扩展的隐喻网络。有诗的地方就有隐喻,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束定芳,2000:120)
三、认知视角下中国古诗的隐喻英译
Newmark在讨论隐喻翻译时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重塑其现象,要么对其现象进行完美结合。”(Newmark Peter,2001)隐喻是诗歌的诗眼,翻译好了隐喻,也就把握好了诗歌的灵魂。隐喻翻译是诗歌翻译中最复杂、最艰难的,但仍然有规律可寻。
(一)认知对等时翻译策略——保留原古诗隐喻形象
保留原诗的认知语言学认为包括隐喻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以认知为前提的(赵艳芳,2001)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英、汉民族语言中必然会出现许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例如:absurd donkey(蠢驴),bitter smile (苦笑),to head a wolf into the house (引狼入室),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to search the needle in the sea(大海捞针)等。
对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根据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可以实现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应反应的翻译目的。
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经典名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作者通过“沙鸥”这个隐喻来表达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由于“沙鸥”这个隐喻形象在汉、英民族语言中认知对等,因此把“沙鸥”翻译成“gull”能够实现英文读者获得和中文读者相应反应的目的。所以,“What am I like who am everywhere wandering? A gull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hovering.”是合理的。
(二)认知不对等时翻译策略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言语社团,对意象的选择以及隐喻的表达,无疑要打上自己本身的文化历史烙印。英、汉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渊源、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也存在大量认知不对等的隐喻表达。例如,唐诗中往往把“西风”看成是萧条、荒凉、落寞的代名词,而在英文读者的认知中,”west wind”却不等同于中文的“西风”。由于英国是地中海气候,从其西边吹来的是温暖潮湿的西风,所以在英国人的认知中,“west wind”往往是使人舒适的和煦的风。
当古诗的隐喻形象在译语中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认知形象时,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保留原古诗隐喻形象,并补充喻义或注释
当原语与目的语中喻体相同但包涵喻义不同时,为保留原语语言风格,同时避免目的语读者误解,可以使用该策略。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对惜春的判词中有这样一句:“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这句判词中的“三春”实际指的是贾府的三位姑娘元春、迎春和探春。为了使意思更加明确,杨宪益除了将 “三春”译为“the three Springs”以外,又加上了这样的注释:A pun meaning the three months of Springand the three elder Chia girls. All the Chia girls had the character chun or spring in their names
2、转换原古诗隐喻形象为译入语形象
由于每一种语言自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使用不同的比喻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必须改换喻体。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中的“粉黛”,原指女子的化妆品,引申为女子,按字面直译成“And the powder and paint of the Six Palaces faded into nothing”简直不知所云。“无颜色”,无美貌可言,即六宫里所有的女子都显得不美了。用faded into nothing翻译 “无颜色”,能传达原意,因此是可行的译法。这里 “faded”用的也是隐喻修辞法。将这句译成 “That she outshone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基本上是译意。这里的 “outshone”也是隐喻,也可以说是以一个功能相似的隐喻替代原诗隐喻。译文放弃了原诗隐喻及其文化特色。但译文所表示的意思和构成的语言形象与原意和原诗形象一致。(穆诗雄,2000)
参考文献:
[1] 曹丽英&李娟.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翻译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2009
[2] 穆诗雄.浅谈英诗中国古诗中的隐喻[J]. 江西师范大学,2000
[3] 王淼.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2008
[4] 王文英.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2008
[5] 赵振强.英诗中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