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化”冶历史背后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近年来,历史成了各方面挖掘的富矿,各界人士纷纷在历史中探宝。历史从板着面孔说话的“大砖头”,变身为光怪陆离的“戏说”影视、通俗讲史等。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场纷争不可避免,那就是: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严肃的历史,还是娱乐化的历史?
  
  历史是什么
  
  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时代文化、事件的记录,“以史为鉴,把握人生”才是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
  似乎是在不经意间,我在南开大学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一直没离开过中国古代史专业,年复一年地教书,搞科研,每天生活在南开园里,日子过得还算充实。不过,自2006年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纷纷请我去讲座,周六周日,飞来飞去,日程排得很紧。学习历史知识,谈论历史人物,成为近年来文化的热点。在各地讲座的时候,我看到人们学史的热情非常高,完全是自愿来听讲座的。我常常想,为什么人们这样喜欢听历史讲座?历史究竟是什么?
  这几年,我讲过吕不韦、李斯、范蠡、扁鹊等历史人物,他们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他们的人生之路对今人仍有启迪意义。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对时代文化、事件的记录,相反,从更深一层的角度去分析历史,剖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以史为鉴,把握人生”,才是历史真正的价值所在。
  
  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具有警示作用。作为历史工作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电视媒体上,讲故事决不是唯一目的,而应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给人以教益。从大的方面讲,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说通过历史了解、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国家治乱兴衰的原因。
  同时,学习历史,也可以知道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智慧,从前人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更稳。用近代著名国学家章学诚的话说这是“明道”。
  以李斯为例,他是春秋战国人,此时社会风云变幻,各国争霸称雄,急需各类人才,他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从社会下层走上了政治舞台。不过,他的人生之路并没有定格在成功、辉煌之上,他的人生以悲剧告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他在道德层面存在明显缺失。李斯信奉“老鼠哲学”,他鄙视厕所中的老鼠,羡慕粮仓中的硕鼠,说: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怀着出人头地的强烈愿望,拜师学艺,他在老师荀子面前毫不掩饰地宣称:“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人活着就是要追求荣华富贵!他入秦为客,展示才干,由舍人、长史、客卿、廷尉,一步一步晋升,成为丞相,为秦灭六国和巩固秦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随着地位的升高,个人理想的实现,他内心的极端个人主义也不断膨胀,为保住荣华富贵,他迎合秦始皇,搞焚书坑儒。秦始皇死后,他本来可以利用丞相的身份,稳定秦朝大局,却禁不住赵高的威胁利诱,在关键时刻动摇变节,成为赵高政变团伙成员,助纣为虐,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李斯最终还是被赵高杀害。他在临刑之时才认识到贪恋名利富贵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他在走出牢门、押往刑场的路上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可是赵高的屠刀已经举起,李斯的感叹来得太晚了!
  古往今来,贪恋富贵、惟利是图之人总没有好下场。由于他们的私心埋藏很深,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凸显,但当权大名高时,当面临生死考验时,其阴暗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露出来,最后将自己拖入泥潭。吕不韦、李斯人生悲剧的警示意义,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眼中的“读史札记”
  
  从理论上讲,历史学具有认识功能、借鉴功能和教育功能。此问题如果展开,能讲许多。但是,作为广大的非历史专业人士而言,他们可能没有时间系统、完整地学习历史,大部头的历史教科书也恐怕难以卒读,那历史该怎样体现并发挥作用呢?通过这几年到各地讲座,我感觉到,截取历史中的一个典型断面,抓住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述,把历史讲活、讲生动,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并能体现历史的作用。
  我对“读史札记”栏目有三个定位:第一,讲一个生动、曲折、吸引人的故事;第二,故事应有思想品位和一定的学术性;第三,讲述语言生动、活泼。此三点互相联系,缺一不可,而第二点应是“读史札记”的核心。
  当然讲生动活泼的历史故事一定要有翔实的史料依托。我有“三不说”原则,即“不戏说、不歪说、不臆说”。读者说我有点马三立说相声的风格——小火、慢热、好听、耐听。其实,好听耐听的前提是我的“干货多”,有道理才能服人。
  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应该与之同步,所谓“温饱思文化”是新形势下社会的正当需求。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工作压力很大,遇到的问题很多,于是不禁把眼光转向了历史,想从历史中找寻答案,正如管子所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另外,充斥荧屏的戏说剧,令人反胃,也使人们迫切了解真实的历史。其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悲欢离合,更为人所关注。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发自群众内心的文史热温度不减,也希望健康文化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在审视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人生,走好人生路。
其他文献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道”始见于西周金文,以“首”表音(古音“首”“道”相近)。“道”就是现在的路,其意义引申开来
期刊
顺应“风寒暑湿燥火”,与大自然齐步走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同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大自然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人要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饮食还是穿衣服、体育锻炼等,都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黄帝内经》说到一年四季有变化,人们的作息也要与之相适应。春天,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开始萌发,生机盎然。人
期刊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因为男儿的膝盖事关尊严、面子、人格等等,轻易是不能弯曲下跪的。  下跪这种身体语言,其含义就是臣服、恭敬、感恩戴德、伏低做小。中国历史上的礼仪要求见官磕头,磕头首先是需要下跪的。当然,下跪表示屈服、不平等,外国人也是这样看的,但却绝不是这样做的。当年受英国国王委派来华给乾隆皇帝祝寿的马嘎尔尼坚决拒绝给中国的乾隆皇帝下跪磕头,因此引出严重的外交纠纷。因为下跪磕头的问题,东
期刊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毫无疑问,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优秀知识分子。  自古文人多强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哪类人最有骨气呢?请翻开历史认真地查一查,最有骨气的恐怕还
期刊
南易水,俗称雹河、瀑河,发源于狼牙山东麓,流经易县南部,经瀑河水库注入白洋淀。   历史上南易水曾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一条重要河流。战国时期这里是燕赵边界,南宋时再次成为宋辽边界,明时又是朱棣初起兵的战场,至今沿河仍留有多处遗迹。我们知道,燕文化是北方尤其是保定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南易水上的这些遗迹则是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遗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燕文化的那种激越昂扬、慷慨悲壮的内涵。  送荆陉  
期刊
壹。  鸦片战争时,清军抓住几个英军俘虏,道光帝很是兴奋。审问时所提问题是:“尔国地方几许?英吉利到我回疆有无旱路?”英俘认为问题提得太过怪异,不好回答。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铁甲横洋,以整个世界为殖民对象,狂放不可一世。而作为“泱泱大国、煌煌天朝”之第一人,对世界之变浑然不觉,出语如稚子。道光帝的无知可笑映照出的正是清王朝的妄自尊大。但,历史演进,余绪未绝。曾有一个事情,也让我们盲目地“自
期刊
《史记·甘茂列传》记载,丞相甘茂对秦武王说:当年魏文侯命令乐羊伐中山国,这一仗打了三年才打胜。乐羊班师回朝,上书请功。魏文侯什么也没说,搬出来一个大筐,里面装满了这三年状告乐羊的谤书。乐羊一看,赶快向魏文侯说:“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甘茂引用这个故事是为自己即将出征韩国重镇宜阳打伏笔。这可谓甘茂引用历史为自己服务。甘茂奉秦武王之命攻取宜阳,宜阳作为韩国军事重镇,防守极为严密,甘茂深知这一仗
期刊
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合作、互助的历史,又是人类冲突、对抗的历史。文化、文明、宗教形成之后,这种冲突提升到新层次即心灵或精神层次。人类文明或宗教冲突的历史说明,冲突与对抗既可以发生在跨文明或跨宗教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一文明乃至同一宗教内部。在西方世界,文明冲突乃至十字军东征这样的宗教战争一再发生,反观中国文明或曰儒教文明虽也有“法难”或“教案”,然而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原因何在?  显然,这是由
期刊
17世纪中叶的东西方,天崩地裂,风云激荡,这是一个需要英雄并产生了英雄的时代。中国的李自成(1606-1645)和英国的克伦威尔(1599-1658)拔剑而起,几乎同时与腐朽贪酷的专制王朝展开了殊死搏杀,各自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但历史的讽刺在于,无论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李自成,还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克伦威尔,他们历经艰苦卓绝的流血奋斗,好不容易才把可恨的皇帝送上黄泉路,而自己转身就迫不及待地坐上那
期刊
戴安澜,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第200师师长。这个名字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曾与滇缅战场和云南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风云人物。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10月19日(清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依山傍水的安徽无为县一个“家世业农,父兄均力耕”的家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在国民党第7军中任职。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参加过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