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熏陶,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想教育;重视观察;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思想教育渗透
语文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即“文道结合”。在上《大桥》一课时,我是采用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我问:“汽车、火车、轮船是谁制造的?”学生回答:工人制造的。老师再问:“工人叔叔不但能制造汽车、火车、轮船,还可建造许多大型的建筑物。”此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挂图,并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多米,要是步行得一个多小时,至今已有二十九年了。它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一座大桥。它高大、宽阔,充分显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感染,道德情操得到了熏陶。
二、重视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很粗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学习《回声》一课,由于回声比较抽象,单靠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文,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便在课前先让学生在新楼房里大叫一声,学生们听到楼房里也回荡起同样的声音,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用石头击起的波痕碰到障碍物荡回来的现象。再进入课文的学习,学生们普遍感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有着如此深奥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了观察与判断的重要性。对《刻舟求剑》和《称象》两文,我则让学生思考:在船舷上刻记号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曹冲的称象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并加以引导:宝剑落水后会沉入水中,而此时船是在行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剑与船是否同步?同样是在船上刻记号,曹冲则能达到目的,曹冲的目的与求剑的目的一样吗?这时,我提醒同学们,曹冲是求重,求重时船是静止的,只要石头使船沉到与象相同的记号,就可以通过石头的重量求得象的重量;而求剑时,船是在运动的状态下,船停后,记号位置的水早已不是剑沉时的水了,当然就捞不到剑了。这样,就让学生们懂得了要善于思考、推理事物的变化并从中得出科学的论断。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首先,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其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注重学生朗读训练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语文阅读;思想教育;重视观察;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思想教育渗透
语文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教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即“文道结合”。在上《大桥》一课时,我是采用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我问:“汽车、火车、轮船是谁制造的?”学生回答:工人制造的。老师再问:“工人叔叔不但能制造汽车、火车、轮船,还可建造许多大型的建筑物。”此时,出示南京长江大桥挂图,并介绍: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多米,要是步行得一个多小时,至今已有二十九年了。它是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一座大桥。它高大、宽阔,充分显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和力量。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了感染,道德情操得到了熏陶。
二、重视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很粗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学习《回声》一课,由于回声比较抽象,单靠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文,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便在课前先让学生在新楼房里大叫一声,学生们听到楼房里也回荡起同样的声音,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用石头击起的波痕碰到障碍物荡回来的现象。再进入课文的学习,学生们普遍感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却有着如此深奥的道理,使学生认识到了观察与判断的重要性。对《刻舟求剑》和《称象》两文,我则让学生思考:在船舷上刻记号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曹冲的称象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并加以引导:宝剑落水后会沉入水中,而此时船是在行驶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剑与船是否同步?同样是在船上刻记号,曹冲则能达到目的,曹冲的目的与求剑的目的一样吗?这时,我提醒同学们,曹冲是求重,求重时船是静止的,只要石头使船沉到与象相同的记号,就可以通过石头的重量求得象的重量;而求剑时,船是在运动的状态下,船停后,记号位置的水早已不是剑沉时的水了,当然就捞不到剑了。这样,就让学生们懂得了要善于思考、推理事物的变化并从中得出科学的论断。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首先,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其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注重学生朗读训练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背诵十分重视,但在现代人眼中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是完全有道理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品读课文——走出课文,扩展视野。从中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如我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先谈谈课题后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内心所想:有的说:“万年牢”是说某种东西特别牢、耐用;有的说可能是有人犯了错误,要坐一万年的牢狱,就叫“万年牢”……同学们听着伙伴们的回答都把猜测的目光投向我。面对个个天真活泼、求知欲很强的孩子,我因势利导地说:“你们刚才的想法都好。那么课文中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就知道了。”当学生第一次读完课文,没有找出明显的答案时,学习兴趣有些低落,于是我又向学生提出:“‘万年牢’这个词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面对这个易解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很快地找出答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万年牢”的不同含义,组内交流之后在班级汇报。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交流体会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