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阅读与写作像孪生姐妹一样关系密切。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要有效利用现有教材,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反复练习当中形成终生的读写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融合;读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按照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诸多的语文素养当中,读和写的能力则是最关键的。因此,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实践来看,只有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文字理解能力才会增强,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行、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做到言为心声。在此,笔者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来对读写的有效融合做以简要分析。
一、读写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阅读与写作像孪生姐妹一样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不经过大量阅读,学生就难以积累起足够的写作素材,就无法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细腻的优秀作品,使学生的情感处于难以言说的尴尬境地,并最终减弱其写作兴趣。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见识。通过读写的有效融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才能获得更加优秀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读写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有效利用现有教材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现行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认真研读和细细品味当中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现行教材当中选入的文章都是文道统一的精品之作,是学生写作效仿的最佳选择。如果我们能对语文课文深入地剖析,使之深刻理解开头结尾、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技巧。
1.收集素材,分类提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提取文章主旨的同时,使学生分类整理和提取文章当中的精美素材,并将各种范文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做好读书笔记。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当中,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之后,就应引导学生以“创新”为主题梳理读书笔记,以便在类似的写作当中灵活地应用这些典型事例。
2.模仿分析,灵活运用
如果只阅读而不思考,那么课文中的信息和技巧就永远是别人的;如果只是对文章进行了思考,而不运用到写作当中,所学的东西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写作是比较高级的语文能力,只有认真分析教材当中的经典作品,将做到读写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背影》的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从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当中体会“白描”的手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并仿写自己亲人的背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应用白描手法了。
3.合理联想,片段创作
借助课文当中的写景片断,让学生展开合理地联想,完成片段创作,有利于学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社戏》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看戏归航的景物描写颇具童话色彩,可要求学生勾画“飞船夜行图”。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夜空璀璨,一碧万顷,十多位少年撑着长篙返回村里,竹篙击打水面的声音和着水流声、童声。夜色当中,航船犹如一条嬉闹的大白鱼,驼着孩子们徜徉在浪花里,时而上,时而下,险象迭生……平静的河面上,层层波纹向四周散去。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驾船好手见了也忍不住停下来拍手喝彩。”如此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来看,借助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合理地联想,进行片断创伤,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做好积累。
(二)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
课外阅读是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利用辩论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其思考;其次,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做好摘抄笔记,并书写读书感悟;再次,推荐学生结合学习阅读优秀的课外读本,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四,要将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拿到课堂上共同赏鉴,共同体会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让学生在反复练习当中形成终生的读写习惯
一本书、一个人就是阅读的基本环境,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愫,形成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随时做好记录。阅读也是一种生活,读书的同时也是在梳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漫漫人生当中,人与书的相遇也是一种际遇,阅读好书就像在享受一顿大餐。如果学生能将阅读视为一种生活,就必然会从生活的角度来进行创作。因此,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内心世界,在创作当中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这样才是真、善、美在语文学习当中的体验。当然,大胆质疑也是读书当中必不可少的思想。首先,学生应该从创作背景来理解文章中的人和事,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分析和评价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其次,从逻辑出发来对文章的写法和主题展开质疑,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局限,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更需要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并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反思和批判当中感受作品的主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品读当中来获得审美情趣的提高,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倡导学生自主创作,正确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用文字、书籍对社会、自然及人生进行探索与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不断构建自身内在的精神涵养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玉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3(10).
[2]彭晓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03).
[3]李康平.试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C版,2013(0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融合;读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按照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在诸多的语文素养当中,读和写的能力则是最关键的。因此,读写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从实践来看,只有经过了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文字理解能力才会增强,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行、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做到言为心声。在此,笔者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来对读写的有效融合做以简要分析。
一、读写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分析
阅读与写作像孪生姐妹一样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不经过大量阅读,学生就难以积累起足够的写作素材,就无法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细腻的优秀作品,使学生的情感处于难以言说的尴尬境地,并最终减弱其写作兴趣。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见识。通过读写的有效融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才会得到切实的提高,才能获得更加优秀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其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读写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有效利用现有教材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现行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认真研读和细细品味当中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水平。现行教材当中选入的文章都是文道统一的精品之作,是学生写作效仿的最佳选择。如果我们能对语文课文深入地剖析,使之深刻理解开头结尾、遣词造句、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技巧。
1.收集素材,分类提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提取文章主旨的同时,使学生分类整理和提取文章当中的精美素材,并将各种范文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做好读书笔记。如在《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教学当中,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之后,就应引导学生以“创新”为主题梳理读书笔记,以便在类似的写作当中灵活地应用这些典型事例。
2.模仿分析,灵活运用
如果只阅读而不思考,那么课文中的信息和技巧就永远是别人的;如果只是对文章进行了思考,而不运用到写作当中,所学的东西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写作是比较高级的语文能力,只有认真分析教材当中的经典作品,将做到读写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背影》的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从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当中体会“白描”的手法,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并仿写自己亲人的背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边读边写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应用白描手法了。
3.合理联想,片段创作
借助课文当中的写景片断,让学生展开合理地联想,完成片段创作,有利于学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社戏》一文的教学过程中,看戏归航的景物描写颇具童话色彩,可要求学生勾画“飞船夜行图”。如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夜空璀璨,一碧万顷,十多位少年撑着长篙返回村里,竹篙击打水面的声音和着水流声、童声。夜色当中,航船犹如一条嬉闹的大白鱼,驼着孩子们徜徉在浪花里,时而上,时而下,险象迭生……平静的河面上,层层波纹向四周散去。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驾船好手见了也忍不住停下来拍手喝彩。”如此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由此来看,借助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合理地联想,进行片断创伤,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做好积累。
(二)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到课外
课外阅读是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利用辩论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其思考;其次,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做好摘抄笔记,并书写读书感悟;再次,推荐学生结合学习阅读优秀的课外读本,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四,要将学生自己的优秀作品拿到课堂上共同赏鉴,共同体会写作技巧的运用。
(三)让学生在反复练习当中形成终生的读写习惯
一本书、一个人就是阅读的基本环境,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愫,形成自己的感受。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随时做好记录。阅读也是一种生活,读书的同时也是在梳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漫漫人生当中,人与书的相遇也是一种际遇,阅读好书就像在享受一顿大餐。如果学生能将阅读视为一种生活,就必然会从生活的角度来进行创作。因此,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内心世界,在创作当中提升自己的人生高度,这样才是真、善、美在语文学习当中的体验。当然,大胆质疑也是读书当中必不可少的思想。首先,学生应该从创作背景来理解文章中的人和事,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分析和评价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其次,从逻辑出发来对文章的写法和主题展开质疑,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局限,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思想。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更需要让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掌握质疑的方法,并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反思和批判当中感受作品的主题。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品读当中来获得审美情趣的提高,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倡导学生自主创作,正确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用文字、书籍对社会、自然及人生进行探索与理解,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不断构建自身内在的精神涵养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玉飞.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探究[J].教育学文摘,2013(10).
[2]彭晓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03).
[3]李康平.试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学周刊C版,2013(0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