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过程中脑组织氧代谢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稳定的猪脑死亡动物模型,观察脑组织氧代谢在脑死亡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评价脑组织氧代谢指标在脑死亡判定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择12只长白猪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硬膜外水囊加压法建立脑死亡动物模型,实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颅内压(ICP)。按脑死亡模型构建过程中脑灌注压(CPP)下降程度分为CPP正常组及CPP下降0%~30%、30%~70%、70%~100%组。分别经颈外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置管进行血气分析,观察颈外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AJDO2)、颈内静脉球部-颈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DPCO2)及DPCO2/AJDO2比值等脑组织代谢指标的变化。

结果

12只实验猪均成功建立了脑死亡模型,在MAP和ICP监测情况下,可稳定重复构建不同阶段CPP的模型。随CPP下降,AJDO2、DPCO2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DPCO2/AJDO2比值则逐渐升高;CPP下降0%~30%组AJDO2明显高于CPP正常组〔(5.86±1.21)%比(3.92±0.64)%〕,CPP下降0%~30%组和CPP下降30%~70%组DPCO2均明显高于CPP正常组〔mmHg(1 mmHg=0.133 kPa):10.33±1.83、11.48±2.32比6.11±1.43〕,CPP下降30%~70%组和CPP下降70%~100%组DPCO2/AJDO2比值均明显高于CPP正常组和CPP下降0%~30%组(2.81±0.53、4.12±1.07比1.57±0.64、1.62±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脑死亡过程中,随CPP降低,脑氧代谢指标呈规律性变化;DPCO2联合DPCO2/AJDO2比值是反映颅内低灌注的可靠血气分析指标,对脑死亡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可增加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医疗相关费用。2016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结合最近的临床研究结果和循证医学方法,对HAP/VAP诊断和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了更新。指南中大部分推荐意见的支持证据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一些推荐意见尽管为强推荐,但与中国的实际临床应用情况有所出入,因此在阅读和应用指南时应慎重对待。本文重点讨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危重症,病死率高达30%~40%,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微泡(MSC-MVs)是MSC分泌的具有异质性的亚细胞结构群,在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MSC-MVs能替代MSC进行细胞治疗,可减轻ARDS肺损伤,促进组织修复,因此MSC-MVs可能为ARDS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期刊
目的评估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用于拔除气管导管后序贯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且脱机拔管后采用序贯治疗的患者4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NC组(25例)和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24例)。分别于序贯治疗12、24、48 h观察患者痰液黏稠度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治疗1周内
随着超声仪器、穿刺技术和各种针具及引流管的发展,超声引导下对腹部囊肿、脓肿及积液的治疗已由原来的辅助治疗地位变为今天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2010年1~8月超声实时监测下应用静脉导管针(BD针)经皮腹腔穿刺抽液,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8月门诊患者34例,住院患者124例,年龄27~72岁,平均(51.85±2